張士磊
(周口師范學院政法系,河南周口466001)
模擬法庭仿真實訓教學改革理論研究
張士磊
(周口師范學院政法系,河南周口466001)
模擬法庭教學作為改變原有法學教育模式的重要方式,在全國開設法學專業(yè)的院系相繼開展,但沒有形成一個統(tǒng)一有效的模式,有必要進行教學改革。為了切實有效地開展模擬法庭教學活動,在介紹模擬法庭教學功能的基礎上,分析其現(xiàn)存的缺陷,并據(jù)此提出模擬法庭教學改革的具體建議。
模擬法庭;法學教育;教學改革;情景劇
眾多開設法學專業(yè)的院系認為,法學實踐活動主要是通過寒暑假及畢業(yè)前的集中實習來實現(xiàn)。然而法學教育不僅注重專業(yè)知識的傳授和法律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對法律執(zhí)業(yè)能力的訓練。為了讓學生畢業(yè)以后能夠迅速適應法律執(zhí)業(yè)者的角色轉(zhuǎn)變,必須在本科教育階段進行法學實踐鍛煉。法學實踐教學的一個主要途徑就是通過模擬法庭仿真實訓教學。隨著社會對法學教育認識的更新,傳統(tǒng)的模擬法庭教學已不能滿足當前法學教育的需要。
(一)模擬法庭教學的概念
模擬法庭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扮演法官、檢察官、案件的當事人、律師、其他訴訟參與人等,以司法審判中的法庭審判為參照,模擬審判某一案件的教學活動[1]。模擬法庭教學一般是在課堂教學基礎上開設的實踐性教學課程,旨在檢驗理論教學效果,以應用理論知識,鍛煉實際操作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專業(yè)知識和能力[2]。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將課堂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綜合運用于實踐,以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統(tǒng)一的目的。
(二)模擬法庭教學的功能
1.對傳統(tǒng)法學教育模式的補充。傳統(tǒng)法學教育強調(diào)教師的主體地位,強調(diào)教師在授課中對法學知識的灌輸。另外,由于部分法學教師是從學校畢業(yè)之后即進入高校法學院系從事教學工作,沒有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職業(yè)經(jīng)歷,在課堂上也沒有更多地涉及實踐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這樣就使學生僅僅從書本上學到一些相應的知識,往往忽略了法律具有滯后性的特點,沒有將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和法學理論相結合。
模擬法庭教學要求教師在提高學生積極性時選擇與現(xiàn)實貼近的案例進行模擬,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應該關注社會中新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將所學的法律知識運用到具體的案例之中。模擬法庭教學能夠使法學理論與實踐真正結合起來,讓學生們學有所用,從而彌補傳統(tǒng)法學教育的不足。
2.情景教學法等主體性教學在法學教育中的具體體現(xiàn)。傳統(tǒng)的教學主要是采用教師講授、學生練習,教師演示、學生觀摩等方式,忽視了學生自學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法學教育是一個知識綜合型、素質(zhì)型教育,實踐性很強。法學專業(yè)的學生學習知識,不僅要了解法律規(guī)定,也要掌握如何適用法律。學生畢業(yè)以后要想迅速地適應法律執(zhí)業(yè)者的角色轉(zhuǎn)變,必須在本科教育階段進行法學實踐鍛煉。
在傳統(tǒng)的主體性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因而不能只把其中一方僅看做教學的主體,或把任何一方僅看做教學的客體[3]。情景教學法是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直接參與整個教學過程,進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力,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4]。模擬法庭教學就是通過充分調(diào)動教師與學生兩大教學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督促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學習更多的法律執(zhí)業(yè)技能;促使學生參與到模擬法庭活動,體驗不同的角色,從不同角色的社會責任思考問題。
3.能夠增強學生綜合運用法律的能力。模擬法庭是通過模擬庭審過程重現(xiàn)真實法庭場景。參與者將實體法知識與程序法知識運用于具體案件,經(jīng)過訴訟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解決案件審理中的實際問題。不僅依賴于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同時也依賴于對心理學、邏輯學等相關學科和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模擬法庭可以鍛煉學生的理論知識綜合應用、分析和固定事實材料、臨場應變、語言文字表達、現(xiàn)代化辦公軟件操作等能力。
作為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教學方式,高校法學院系都開設有模擬法庭教學活動,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但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一)沒有被專門設置成必選課程
盡管法學院系都開設有模擬法庭教學活動,但是隨意性較大,沒有專門設置成專業(yè)必選課或任選課,導致開展活動時需要指導教師去動員學生參與。由于教學安排的現(xiàn)狀,只能選擇同一年級的學生參與模擬法庭活動,參與的學生大多是學習成績較好、主動性較強的學生,而那些學生成績較差,教師希望能夠通過模擬法庭的仿真訓練提高他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的學生反而不愿意參加。學生的參與是自愿的行為,這樣會導致學生之間的能力參差不齊。
對于指導教師來說,由于不是一門課程,指導教師參與指導模擬法庭也是由法學院系作為一種鼓勵性的實踐活動開展的,指導教師也就不固定,這樣開展的活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指導教師的個人研究領域及其興趣,導致模擬法庭活動沒有具體的規(guī)劃,指導教師也只是將其當做一種課堂外的實踐活動來實施,也就沒有開展某一項具體活動的目的以及活動開展后的經(jīng)驗總結和信息反饋。
有的法學院系將模擬法庭教學作為訴訟法學的教學內(nèi)容,依附于其他課程設立,只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性教學活動。其弊端是訴訟法教師可能過多關注模擬中的訴訟程序,但由于課時限制等原因,模擬法庭演練中實體法的運用、司法文書的撰寫等必要環(huán)節(jié)則有可能被淡化,這就使得模擬法庭的教學效果大大減弱[5]。
(二)以指導教師為主,追求觀賞性和對抗性
模擬法庭教學活動作為法學院系重要的第二課堂活動,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還具有普法教育的功能?;诜盏胤胶徒虒W育人的辦學理念,筆者所在的地方師范院校經(jīng)常將模擬法庭向全校公開展現(xiàn),這就要求指導教師在選擇案例時不僅要注重教學效果,更要注重教育意義和觀賞效果。通過模擬法庭教學活動學生的綜合能力、執(zhí)業(yè)能力和執(zhí)業(yè)技巧得到鍛煉。如果過分追求觀賞性和對抗性,就會曲解模擬法庭教學的作用,導致模擬法庭教學活動以仿真司法訓練和提高綜合能力的目的不能實現(xiàn)。
因為是公演,為了避免讓學生在模擬法庭中出現(xiàn)失誤,指導教師就會下很大工夫指導學生事先準備好法律文書和庭審程序,這樣就遏制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模擬法庭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指導教師為主,體現(xiàn)指導教師的“成果”,而學生只是將指導教師的“成果”通過活動表現(xiàn)出來,更像是表演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劇本,根本沒有起到模擬法庭教學活動應有的作用。
(三)指導教師的選擇隨意性較大
由于模擬法庭教學沒有被設置成一門課程,沒有專職教師制作教學大綱,學生參加模擬法庭活動僅僅是靠自己的興趣。每學年開展一次活動還行,若開展多次活動就會導致學生的興趣越來越低,這就是經(jīng)濟學上的邊際效應遞減規(guī)律的體現(xiàn)。由于不是專門的教學任務,就不會有專職負責這一門課程的教師,模擬法庭活動的開展都是法學院系下達的指標,每學年必須完成多少次模擬法庭教學活動,基本上是由教學任務少的教師負責選擇案例和組織學生,這就導致在選擇指導教師上有很大的隨意性。由于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活動又不好開展,指導教師也就沒有參與的動力。有實踐經(jīng)驗的教師一般都有兼職執(zhí)業(yè)經(jīng)歷,他們在日常教學任務之外,還有科研任務及校外兼職,沒有足夠的時間指導模擬法庭活動。而畢業(yè)后就專職從事教學的教師又沒有實踐經(jīng)驗,有些問題可能他們自己都沒有搞懂,很多時候是紙上談兵,學生不能得到仿真執(zhí)業(yè)訓練。
(四)事實認定和固定證據(jù)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鍛煉
受硬件設施、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模擬法庭教學不可能像真正的執(zhí)業(yè)活動中那樣固定證據(jù)以及對事實去偽存真。更多的時候是指導教師選擇案例,甚至為了有更好的觀賞效果,從網(wǎng)上選擇別的院校已經(jīng)做過的案例進行訓練。有的指導教師為了完成課外教學任務,會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案件,所以學生在模擬法庭活動前就知道案件處理結果。這樣就使得模擬法庭更多地是圍繞法律如何適用的問題,而實踐中最主要的是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如何應對突發(fā)事件以及遇到對方使用訴訟技巧時的應變能力,在現(xiàn)存的模擬法庭教學活動中體現(xiàn)不出來。
(五)缺少對模擬法庭教學活動的評價和反饋途徑
由于模擬法庭不是一門課程,指導教師更多的是完成一項課外教學任務,學生則是出于興趣參與,教學雙方都沒有動力去評價自己在此次活動中的得失,也沒有對今后更好地開展這項活動提供一些反饋信息。這就導致每次活動基本上都是在重復前一次活動的經(jīng)歷,沒有經(jīng)驗和教訓總結,也就不可能有所提高。
通過對模擬法庭教學現(xiàn)存缺陷的分析,結合筆者在實踐教學中的探索,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明確模擬法庭教學的地位
上述缺陷導致模擬法庭教學流于形式,沒有注重實踐性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只有對模擬法庭教學進行課程定位與目標定位,才能使該課程教學起到應有效果。制定教學計劃時,必須將模擬法庭教學設立為一門課程,作為法學專業(yè)學生的必修實踐課,由專門的指導教師負責,撰寫教學大綱,對參與的學生進行考核,合格者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進而讓學生都能在大學期間得到模擬法庭的仿真訓練。應當明確教學活動的評價和反饋途徑,學生能夠在模擬法庭教學大綱的指引下更加積極主動地完成實踐活動。指導教師也能夠從反饋信息中吸取經(jīng)驗,促使指導教師學習新知識和學科前沿問題,從而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
(二)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指導教師的選擇標準
確立課程定位與目標后,還應當明確指導教師和學生在模擬法庭教學中的地位,避免從由指導教師主要負責的一個極端走向完全由學生自主進行的另一個極端。學生主動參與并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方式固然重要,但必須由理論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進行指導。指導教師找出不足,不直接告訴解決方案,讓學生自己通過尋找相關材料來解決問題。只有親身體驗才能對知識記憶深刻,才能在實踐中不再犯類似錯誤。要選擇理論知識全面、實踐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即選擇有法律執(zhí)業(yè)經(jīng)驗的教師來擔任模擬法庭的指導教師,最好選擇“雙師型”教師。還可以聘請法官、檢察官或執(zhí)業(yè)律師給予現(xiàn)場指導。
(三)明確模擬法庭教學活動的目的
模擬法庭活動的目的是通過仿真訓練,培養(yǎng)學生處理案件的綜合能力,包括法律是什么、法律制度、法律與其他社會現(xiàn)象的關系、法律運行、法律的精神和理念等問題以及在人際溝通、起草法律文書、談判、收集和分析證據(jù)、適用和解釋規(guī)則、綜合整理法律與事實信息、法庭辯論和陳述、把握社會動態(tài)、自覺遵守職業(yè)道德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6]。
我們要讓學生學會適用法律、收集證據(jù)和認定案件事實,在選擇具體案例時,不能僅局限于對抗性強或觀賞性強的案件。將普通案件在審理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都可以展示給學生。例如,債權人甲起訴債務人乙歸還到期借款10萬元,乙的戶籍所在地是A地,但經(jīng)常居住在B地其女兒家。如果甲到B地基層法院起訴,首先就要證明乙的經(jīng)常居住地是B地,否則,B地基層法院就沒有管轄權。而要證明這個事實,對于甲來說是有難度的。這些實踐中出現(xiàn)的情況,在具體模擬法庭活動中有時會被忽略。
(四)增加模擬法庭教學活動的形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為了使學生具有實踐操作能力,我們應當通過增加模擬法庭教學的形式訓練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綜合應變能力和適用法律的能力。筆者建議借鑒《今日說法》《庭審現(xiàn)場》《法治編輯部》等電視節(jié)目,采用情景劇、糾錯式案例教學等多種形式來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例如,以情景劇的形式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收集證據(jù)和認定事實,將訴訟前和訴訟中當事人的內(nèi)心變化展現(xiàn)出來;通過糾錯式案例教學方式讓學生學會如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這些方式能夠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認識到實踐性法律教育模式并不是追求一個唯一正確的答案,而是力圖引導學生對案件和問題中的各種可變因素進行深入具體的分析,啟發(fā)學生的思路,從中找出最佳的可行方案[7]。
(五)處理好普法教育和日常實踐教學的關系
普法教育是法的教育功能在現(xiàn)實中的具體體現(xiàn),而模擬法庭作為學校普法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必然承擔相應的責任。筆者建議,可以在保證日常實踐教學的同時,指導教師在選擇案例時傾向于選擇本地經(jīng)常發(fā)生的一些糾紛以及大學生在校期間可能產(chǎn)生的一些糾紛,例如遺棄、撫養(yǎng)費糾紛,鄰里糾紛,離婚、交通事故、民間借貸糾紛,等等。讓其他專業(yè)的學生也能夠通過模擬法庭實踐活動得到普法教育,還可以通過不定期開展法律咨詢的方式,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接觸具體案件,做到學有所用。甚至可以通過相關部門的努力,促成地方法院開展“真實法庭進校園”活動,進一步加強普法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
[1]單麗雪.法學教育的理念與模擬法庭教學[J].航海教育研究,2007(4):75-77.
[2]程龍.關于模擬法庭缺陷的分析和未來的展望[J].法制與社會,2008(23):1-5.
[3]李海濤,彭豪.大學主體性教學的內(nèi)涵、特征及原則[J].萍鄉(xiāng)高等??茖W校學報,2009(1):116-118.
[4]趙驚濤.淺議高校法學專業(yè)的情景教學方法[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3):59-60.
[5]于曉麗,高云鵬.模擬法庭課程設置分析[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8(4):87-90.
[6]王晨光.法學教育的宗旨:兼論案例教學模式和實踐性法律教學模式在法學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關系[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2(6):33-44.
[7]王晨光,陳建民.實踐性法律教學與法學教育改革[J].法學,2001(7):3-7.
Discussion on simulation training educational reform of the moot court
ZHANG Shilei
(Politics and Law Department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 466001,China)
As changing existing law education mode of important ways,the moot court teaching successively develop in the legal professional law department of China.Because an unified effective model,so we must undertake teaching reform.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moot court teaching activities,the author introduce the function of the moot court teaching.Based on this,the author analysis the existing defects,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the reform of the moot court teaching.
the moot court;legal education;educational reform;sitcom
G642.0
A <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編號:1
1671-9476(2011)01-0145-03
2010-11-20
2010年度周口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模擬法庭仿真實訓教學改革研究”(J2010036)的階段性成果。
張士磊(1982-),男,河南信陽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訴訟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