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軍
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幾點認識
付建軍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上的許多理論和定律都是從實驗中發(fā)現(xiàn)歸納出來的。同時,化學理論的應用、評價也有賴于實驗的探索和檢驗。雖然到了近代乃至現(xiàn)代,化學的飛速進步已經產生了各種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實驗方法仍然是化學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新課程改革將科學探究作為突破口,科學探究不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是中學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它對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形式。用化學實驗的方法學習化學,既符合化學的學科特點也符合學生學習化學的認識特點,是化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手段。
激發(fā)學習興趣、體驗科學探究、訓練可行方法、學習化學知識、學會團結協(xié)作是化學實驗的主要教育功能。對此,教師首先要有深刻的思想認識,同時要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發(fā)揮好這些化學實驗教育功能。
具體而言,教師在實驗內容的設計和選擇上,需要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f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所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會得到大量的感性認識,將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并運用已有知識和相關資料解決問題。同時,學會團結協(xié)作是當前社會分工日益完善、細致所導致的對人才自身素質的要求,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中要重視選擇一些需要通過小組協(xié)作方式才能完成的實驗探索,讓學生在實驗探索的過程中根據要求,進行分工協(xié)作,共同完成實驗,在實驗探究中學會合作與分享。
根據新課程標準,化學就實驗內容來說可歸為以下幾種類型:有關制取實驗、性質實驗、生活實驗、闡明概念定律實驗、定量計算實驗等。而每類實驗的原理、裝置、操作都有規(guī)律可循,因而應做好典型實驗,實驗后注意實驗的歸納反思,使實驗目的更清晰,效果更優(yōu)化,再由典型實驗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將知識技能內化。如在學習實驗室里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氯氣時,先讓學生回憶實驗室里制取氧氣的實驗,歸納總結出下述操作內容:儀器的選擇、連接和固定、裝置氣密性的檢查、藥品的取用、加熱方法、氣體的收集和放置等。對這些操作的知識,理論根據尤為強調。然后引導學生得出制取氯氣的發(fā)生裝置、收集方法等。在學習氨氣的實驗室制法、乙烯的實驗室制法時進一步鞏固氣體制取實驗的有關設計思路、操作等。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更是化學實驗中的主角,不應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應是主動、積極的知識探究者。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動手機會。其中課堂上讓學生大膽的動手做演示實驗是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前提是課前在教師指導下反復練習,確保實驗成功。由于學生參與課堂演示實驗,課堂氣氛變得寬松、活躍,學生觀察實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時也關心著同伴實驗成功與否,哪些學生能榮幸上臺演示。教師可根據實驗類型與難度挑選學生,既可以作為對學習上有明顯進步學生的獎勵;也可以作為成績欠佳而動手能力較強學生的鼓勵;更可以推選優(yōu)秀學生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此方法的優(yōu)點是比較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能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利于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地發(fā)展,尤其是后進生,當他們被鼓舞、被信任、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時,他們才有更大的積極性,才有可能學得更好。
分組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實驗習慣和嚴謹科學態(tài)度的基礎,有利于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化學原理,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同時,通過引導學生設計、組裝實驗,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為了確保實驗的順利進行,在實驗中必須嚴格要求,做到操作規(guī)范、科學合理、注意安全;同時做到3個到位,即實驗目標要求認定到位(明確目標、認定目標是教學最優(yōu)化的前提)、實驗指導到位(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實驗方法和技能是實驗教學成功的保證)、實驗講評及時到位(實驗總結和講評是鞏固學生能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但要避免實驗中教師包辦代替,或教師設計好方案學生“照方抓藥”的現(xiàn)象,否則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利于積累前期順應新課程改革的一手教學經驗材料。
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是克服學生疲勞、增強愉快氣氛的手段。許多演示實驗在試管或燒杯中進行,某些細微的現(xiàn)象不易被教室后排的學生觀察到,這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利用實物投影可以彌補其不足。如鈉與水的反應,在培養(yǎng)皿中進行,經投影后,在屏幕上可清晰地觀察實驗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效果良好。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為新課標的實施、新課程的改革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特別是多媒體網絡教學為創(chuàng)新教育提供良好的施教環(huán)境,也為化學實驗教學開辟了廣闊的舞臺。除了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教學外,有時采用傳統(tǒng)的直觀教具(如掛圖、模型、自制教具等)進行教學,效果也很好。同時,可以在課堂上增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趣味性實驗,定期召開化學實驗晚會,寓教于樂,進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化學實驗具有揭示事物變化規(guī)律,幫助學生掌握化學知識,訓練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解決化學實驗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科學素養(yǎng),對學生進行安全、環(huán)保、合作、節(jié)約等教育功能。尤其是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解決化學實驗問題的能力,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其他活動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實驗應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驗證實驗為探究實驗,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假設,然后為驗證自己的猜想和假設進行實驗。學生應能自己找出實驗的原理,設計實驗方案,討論實驗方案并選擇實驗儀器。學生能夠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經歷與科學家相似的探究過程,親自參加化學問題的提出、假設、實驗及問題的驗證解決等活動過程。
(作者單位:河北省遷安市第三中學)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