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顧存仁養(yǎng)吾堂刻《風雅翼》敘錄

      2011-03-18 06:51:03
      圖書情報研究 2011年3期
      關鍵詞:上虞風雅總目

      孫 振 玉

      (山東大學圖書館 濟南 250100)

      ·古籍研究·

      顧存仁養(yǎng)吾堂刻《風雅翼》敘錄

      孫 振 玉

      (山東大學圖書館 濟南 250100)

      《四庫全書總目》在《風雅翼》提要中,并未充分注意描述其與版本變化密不可分的、校讎學意義上的“家學”特征,并未注意到《風雅翼》在宋元理學向中國文學滲透、擴張的理學發(fā)展中的特殊作用。山東大學圖書館所藏明嘉靖三十一年顧存仁養(yǎng)吾堂刻本《風雅翼》十四卷,包括選詩補注八卷,選詩補遺二卷,選詩續(xù)編四卷,內(nèi)容較全,三部分的目錄及小序也較齊備。遺憾之處是缺了元代夏時、謝肅、戴良等人的序論。

      劉履 《風雅翼》 家學 敘錄

      為古書寫敘傳猶如為古人寫傳記,一個是記錄某個對象的物理變化,一個是揭示某個對象的行為及精神風貌。在古人的校讎理論中,為古書寫敘傳與為古人寫傳記本來就是不可分離的學術行為,古人為古書寫敘錄本來就是既審定篇次,又推論生平*章學誠《校讎通義·卷三·漢志六藝第十三》:“《藝文》雖始于班固,而司馬遷之列傳實討論之,觀其敘述戰(zhàn)國秦漢之間著書諸人之列傳,未嘗不于學術淵源,文詞流別,反復而論次焉。劉向、劉歆蓋知其意矣。故其校書諸緒論,既審定其篇次,又推論其生平。以書而言,謂之敘錄可也;以人而言,謂之列傳可也”。。這樣說來,為一部古書寫敘傳,既包含了去追尋它從何處來,往何處去的物質屬性,它的生與滅的物理轉換,用道家的概念表述便是:“出生入死”;同時又包含了去復現(xiàn)它的內(nèi)在邏輯或精神歷程,借用儒家概念說,這便是:“舍生取義”。一篇敘傳,如果僅僅局限于揭示它的生滅存廢的物理流程,并不能全面顯露這部古書所體現(xiàn)的真正價值。因此,為古書寫敘傳,一要追索、復原出其版本的生滅存廢的物理線索,形式特征;還要揭示出其內(nèi)在的精神聯(lián)系或精神歷程。此為古人所言:“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此為章學誠校讎學理論的核心概念。辨章,具有辨明、彰顯之意;考鏡,具有稽考、揭示之意。在章學誠看來,真正的校讎學不是“甲乙部次”之學,而是“辨學”、“考源”之學。之本意。山東大學圖書館所藏明嘉靖三十一年顧存仁養(yǎng)吾堂刻本《風雅翼》十四卷,包括選詩補注八卷,選詩補遺二卷,選詩續(xù)編四卷,內(nèi)容比較全,三部分的目錄及其小序也比較齊備。其家學特征及物理流變?nèi)缦拢?/p>

      1 《風雅翼》的家學特征

      《風雅翼》,元代劉履所著。劉履,字坦之,上虞人(今屬浙江),生于元延佑四年(1317),卒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據(j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履字坦之,上虞人,入明不仕,自號‘草澤閑民’。洪武十六年,詔求天下博學之士,浙江布政使強起之,至京師,授以官,以老疾固辭,賜鈔遣還,未及行而卒”。據(jù)謝肅《密庵稿·草澤先生行狀》:“洪武十二年秋七月,詔求天下博學之士…”。四庫館臣所記“洪武十六年”有誤,應改為洪武十二年[1]。

      據(j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風雅翼》:“首為《選詩補注》八卷,取《文選》各詩刪補訓釋,大抵本之‘五臣舊注’,曾原演義,而各斷以己意。次為《選詩補遺》二卷,取古歌謠詞之散見于傳記、諸子,及樂府詩集者,選錄四十二首,以補《文選》之闕。次為《選詩續(xù)編》四卷,取唐、宋以來諸家詩詞之近古者一百五十九首,以為‘文選嗣音’。其去取大旨,本于真德秀文章正宗,其銓釋體例,則悉以《朱子詩集傳》為準”[2]。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指“曾原”是曾原一之誤。曾原一,字子實,江西人,著有《選詩演義》。《四庫全書總目》在其提要中點到《風雅翼》思想源頭為朱熹之《詩集注》、曾原一之《選詩演義》、真德秀之《文章正宗》,此種發(fā)現(xiàn)可謂難能可貴。然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批評劉履《風雅翼》的輯注方式是:“不明文章之正變,而謬為大言”及“不明文章之體裁,而橫生曲解”;又批評其詮釋體例:“至于以漢、魏篇章,強分比興,尤未免刻舟求劍,附合支離”;并總評《風雅翼》稱:“以其大旨不失于正,而亦不至全流于膠固。又所箋釋評論,亦頗詳贍,尚非枵腹之空談”[3]。《四庫全書總目》作此種批評是未就其中本末關聯(lián)進行進一步分析,不能不說是《四庫全書總目》的盲點之一。

      劉履在其“選詩補注凡例”中強調(diào)其選詩、補注的標準是“本于性情,關于世教”[4]?!讹L雅翼》一書在思想上繼承中國詩教傳統(tǒng),與著名理學大師朱熹、曾原一、真德秀的思想、行為及著述保持了理念和方法上的一致,與以上理學名家的著述《詩集傳》、《文章正宗》、《選詩演義》形成一個維護中國詩教傳統(tǒng)的“理學”詩教體系,以呼應儒家思想所強調(diào)的《詩經(jīng)》、《楚辭》及五言詩的詩教目的。四者在宋元理學的產(chǎn)生、發(fā)展歷程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聯(lián)合作用,諸家著述在思想及方法上集中構成一個理學思想,對中國詩文領域或審美領域聯(lián)合滲透,借此壯大理學的文化地盤。圍繞著《風雅翼》而駐足、合力的《詩集傳》、《文章正宗》、《選詩演義》,是在對中國文學施行特定角度的解讀,它們共同構成一種理學向中國文學滲透的“家學”體系。無論是在劉履《風雅翼》凡例說明和注解內(nèi)容上,還是在謝肅、夏時、戴良等人為其撰寫的序論中,都充分表達了中國自《詩經(jīng)》至《楚辭》再至五言詩以來一以貫之的“世教”解讀氣息。這是一種中國詩文的理學解讀,而且在以上體例說明和序言中,加之《風雅翼》的體例結構、編注內(nèi)容,似乎都在表明其理念及方法最適合解讀中國主流詩文。以理學解讀文學的文化傳統(tǒng)在《風雅翼》中體現(xiàn)的最為清晰。例如:《四庫全書總目》就指出其“選詩補注”是“本于曾原演義”。又斷言在“選詩續(xù)編”、“選詩補遺”中“其去取大旨,本于真德秀文章正宗,其銓釋體例,則悉以朱子詩集傳為準”。至于“銓釋體例,則悉以朱子詩集傳為準”應該是指《風雅翼》全書的編注標準源自朱熹《詩集傳》。應當說,四庫館臣點出《風雅翼》在思想上和體例上與理學名家著述之間的關系,就這一點來說,也算得上是一種慧眼獨識,表現(xiàn)出一定的學術鑒別力,無意中應和了古人校讎學“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真諦所在。遺憾的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并未深入認識到圍繞在《風雅翼》周邊的理學氛圍是如何構成一種校讎學意義上的“家學”體征的,錯失從此種有價值的角度繼續(xù)深入分析《風雅翼》理性結構的時機?!端膸烊珪偰俊凡⑽丛诶韺W思想如何深刻影響《風雅翼》的編注理念和編注方法等方面取得進一步的成果,而是緊緊抓住一些細枝末節(jié)加以點評了事,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至于對《風雅翼》所提出的總評:“其大旨不失于正,而亦不至全流于膠固。又所箋釋評論,亦頗詳贍,尚非枵腹之空談”更是輕描淡寫,避重就輕的大話,根本就沒有切中要害。

      劉履在“選詩補注”所列的十二條凡例中,談到其選詩標準是:“其體制古雅,意趣悠遠而所言本于性情,關于世教,足為后學準式者取之”[5],此可謂點題之言。參考《風雅翼》“賦比興”的編注體制及編注內(nèi)容,便不難見出《風雅翼》全書的“世教”目的。四庫館臣僅僅從選詩、注詩的形式角度,對劉履以“比興”的舊格式去研究漢以后的詩歌,稱此為“刻舟求劍”,并非中肯批評,此種批評并未體諒到劉履《風雅翼》所處的理學“家學”地位及“世教”宗旨。

      劉履在其“選詩補遺”自序中說:“則與考擇也,固不得不致謹而加之精嚴也”。其“致謹而精嚴”的自我督責也是源于“蓋亦竊承朱子欲抄經(jīng)史諸書韻語、《文選》古詩,附于三百篇、《楚辭》之后之遺意”。劉履又在其“選詩補遺”自序中再次坦言他是在“竊承朱子之遺意也”。此言用意深遠,卻沒有引起四庫館臣應有的關注。從以上自序,可見出《風雅翼》編注者劉履對理學大師朱熹的崇敬之情。四庫館臣僅從形式角度指責朱熹以“比興”方法注解《楚辭》,引起了異議,進一步斷言劉履步其后塵,是“效西子之顰”。此種輕率斷言,證明四庫館臣確實沒有注意到理學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向中國文化各個領域滲透、擴展的良苦用心,忽略了《風雅翼》所包含的理學體征和校讎學意義上的“家學”特征,最終沒能更好地把握此書的真正價值。

      2 《風雅翼》的成書、題名及作者

      《風雅翼》在一些著錄著作中亦被稱為《選詩補注八卷 補遺二卷 續(xù)編四卷》,在元至正二十一年春或之前成書。山東大學圖書館所藏明正統(tǒng)三年何景春刻本中有元至正二十一年春二月謝肅為《風雅翼》所撰寫的序論。謝肅不僅于元至正二十一年為《風雅翼》撰寫序論,又于明洪武三年寫詩記述《風雅翼》的學術價值*謝肅(1332-1385),字原功,號密庵,浙江人,著有《密庵稿》。。謝肅《密庵稿丙卷》有詩曰:“庚戍秋(洪武三年)七月,中山劉坦之先生補注<選>詩。辭簡而事明,論切而指達,正五臣之荒謬,黜蒼山之淺鄙,擷花采實,成一家言,蓋可以行今而傳后者也。詩以美之”[6]。謝肅必是在《風雅翼》成書后或刊刻后的洪武三年寫詩記述。從以上資料推測,《風雅翼》成書于元末至正二十一年或至正二十一年前,約刊刻于明初洪武三年。

      《風雅翼》在元至正二十三年冬十一月已經(jīng)被稱為《風雅翼》。國家圖書館藏明刻殘本《選詩補注八卷補遺二卷續(xù)編四卷》前有元至正二十三年冬十一月戴良序云:“《補注》凡八卷,《補遺》二卷,《續(xù)編》四卷,合十四卷,以其可為風雅之羽翼也,故通號之曰《風雅翼》。愿序而傳焉”*由于條件所限,本文作者未能見到戴良序言原文,此段文字轉引自張劍先生《劉履著述考》載于《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9年第五期,第80頁。?!端膸烊珪偰俊分浭蔷幰浴讹L雅翼》題名,并將其中的選詩補注、補遺、續(xù)編作為《風雅翼》的三個部分的著錄方式符合作者本意及作品原始結構,這種著錄方式或參考了元至正戴良序論*戴良(1317-1383),字叔能,自號九靈山人,元代浦江(今屬浙江諸暨)人。。

      關于《風雅翼》的作者,有觀點提出《風雅翼》選詩補注的輯注者非劉履一人,根據(jù)《上虞劉氏宗譜》還應有其從弟劉惟善和侄子劉鵬、劉諫參與編注[7]。張劍提出,據(jù)《上虞劉氏宗譜》卷十一《明富川縣知縣劉公行狀》云:“會元末明興,天下大亂,公與從兄坦之先生隱居教授,篤學修行,若《選詩補注》,與有力焉?!币陨媳硎鍪浅钟小讹L雅翼》非劉履一人撰注的觀點所依據(jù)的文獻資料,然而,嚴格審閱以上表述,并不足以證明劉惟善(明富川縣知縣劉公)是否參與了《風雅翼》一書的編注。同書中關于劉鵬、劉諫參與撰注的表述也同樣是語焉不詳?!渡嫌輨⑹献谧V》中的相關表述不足以證明《風雅翼》的輯注者除劉履外還另有他人。另據(jù)《風雅翼》宣德九年陳本深本,刊有金華戴良、會稽謝肅、上虞夏時和曾鶴齡四人寫的序論,戴良序作于元至正二十三年。謝肅序作于至正二十一年(據(jù)彭元瑞《天祿琳瑯書目后編》卷十一)。四人序言中均未提及劉惟善、劉鵬、劉諫參與過《風雅翼》的輯注。再者,現(xiàn)存明代諸版本的《風雅翼》(何景春本、顧存仁本等)均明確注明“上虞劉履坦之輯選”、“上虞劉履補注”、“上虞劉履校選”,均未見其他人參與撰輯的記錄。據(jù)現(xiàn)存資料考證,關于《風雅翼》或《選詩補注》的作者除劉履外還另有他人的觀點實屬證據(jù)不足,《風雅翼》確為元代至正年間劉履獨立輯注。

      3 《風雅翼》的版本及山東大學藏明嘉靖本

      在《風雅翼》版本方面,關于《風雅翼》的初刻時間是在元末還是明初的爭論,主要有三種可供參考的觀點和資料。其一,據(jù)范志新《文選版本論稿》稱元代沒有《風雅翼》刻本。楊士奇在《東里續(xù)編》中提到的“上虞本”不會早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文選版本論稿》斷定“元末并無《風雅翼》刻本”[7]。其二,《季滄葦書目》、《天祿琳瑯書目后編》、《上海圖書館善本書目》等,將《風雅翼》明確著錄為元刻本。其三,張劍觀點:《風雅翼》是否有元代刊本應該存疑*參見張劍. 劉履著述考[J].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9(5):80.。

      明永樂臺閣館臣、《文淵閣書目》編者、著名藏書家楊士奇在其《東里續(xù)集》(卷十九)中記載了關于《風雅翼》早期版本刊行情況。據(jù)楊士奇記載,他在武昌,于永樂丙子冬從一位名叫張登的職業(yè)手抄人那里得到一本《風雅翼》手錄本。后來他回到京師,又得到過《風雅翼》上虞刻本。還有在永樂丁酉(十五年,1417)年得到過郭緒送給他的《風雅翼》刻本。從楊士奇對是書的記載來看,看不出其所言的“上虞本”等究竟刊刻于何時。據(jù)現(xiàn)有資料,還無法確切證明《風雅翼》初刻是在元末還是在明初。有觀點提出《風雅翼》的“上虞本”應是明初初刻本。

      從以上討論可以梳理出一個粗略的《風雅翼》刻本刊行歷史結構圖?!讹L雅翼》初刻應該是沒有明確標注刊刻時間的“上虞本”。據(jù)稱其行款反映了元代版刻風格:四周雙欄,粗黑口,雙花魚尾,順向。《風雅翼》重刻是明宣德九年陳本深本。其與原刊本不同,版心逆向雙魚尾,卷首有曾鶴齡序。曾序提到了陳本前的“紹興刻板”*本文考證,元代的浙江上虞曾屬紹興路。。依據(jù)是序可以推知,陳本前只有“上虞版”?!讹L雅翼》第三刻是明正統(tǒng)三年何景春重刻本。天順四年重刻本,是為《風雅翼》第四刻。第四刻之后有弘治王璽本、嘉靖四年蕭世賢本、嘉靖三十一年顧存仁本。

      山東大學圖書館所藏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顧存仁養(yǎng)吾堂刻本《風雅翼》十四卷,包括《選詩補注》八卷,《選詩補遺》二卷,《選詩續(xù)編》四卷。開本:高24.7厘米,寬16.8厘米;書框高19.1厘米,寬13.7厘米。每半葉十行,行十九字,白口,白魚尾,左右雙邊,版心下方刻有“養(yǎng)吾堂”齋名,字體方正,寫刻工雅。書前刊刻嘉靖壬子七月顧存仁“重刻選詩序”。此序記述了《風雅翼》的學術淵源、價值及刊刻情況,稱《風雅翼》“非所以存一代之制,而謂正聲之未亡”。《選詩補遺》末印有嘉靖壬子年牌記云:“是編刻于嘉靖甲辰,訖工今歲壬子。刻李潮叔侄,書龔氏白谷,技盡吳下,可與茲編并傳。而白谷文士卷帙謄寫非其業(yè)也,遂至數(shù)年始克完局。嗚呼!難哉。東白齋識”[8]五行,記述當時刊刻本書的起訖時間及相關人物,反映了此書從嘉靖甲辰至壬子數(shù)年間的艱辛刊刻過程。是編收藏有“陳印濟生”朱文方印、“陳”朱文方印、“格”朱文方印、“陳格”白文方印、“陳格之印”白文方印、“龍見書屋”朱文橢圓印、“天然去雕飾”白文方印、“諒直”朱文方印等*以上印文見于: 山東大學圖書館. 山東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M]. 濟南:齊魯書社,2007:262.。

      [1] 謝 肅. 密庵稿[M]// 四部叢刊三編:第71分冊. 上海:上海書店,1986.

      [2] 紀 昀,等.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八十八 集部四十一. [出版項不詳].

      [3] 紀 昀,等.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八十八 集部四十一. [出版項不詳].

      [4] 劉 履. 選詩補注凡例[M]// 劉 履. 風雅翼. 刻本. 何景春,1438(明正統(tǒng)三年).

      [5] 劉 履. 選詩補注凡例[M]// 劉 履. 風雅翼. 刻本. 何景春,1438(明正統(tǒng)三年).

      [6] 謝 肅. 密庵稿:丙卷[M]// 四部叢刊三編:第71分冊. 上海:上海書店,1986..

      [7] 張 劍. 劉履著述考[J].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9(5):77-82.

      [8] 范志新. 文選版本論稿[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116.

      [9] 劉 履. 選詩補遺[M]// 劉 履. 風雅翼. 刻本. 顧存仁養(yǎng)吾堂,1552(明嘉靖三十一年).

      TheBiographyofFengyayiCarvedbyYangwuTang

      Sun Zhenyu

      Library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The abstract ofFengyayiinSikuQuanshuCataloguedoes not fully describe its genealogical propert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its editions and pays no attention to the special role it played in the penetration of Confucius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into Chinese literature. ButFengyayicarved by Yangwu Tang in the Ming Dynasty, which is now in the possession of the library of Shandong University, is quite full in its content. It includes 8 volumes of annotated poems, 2 volumes of supplemented poems, and 4 volumes of continuation. However, it is a pity that the prefaces by Xia Shi, Xie Su and Dai Liang in the Yuan Dynasty are missing in this book.

      Liu Lv;Fengyayi; genealogy; biography

      G256.22

      孫振玉,男,1965年生,博士,館員,主要研究領域:中國道家文獻及思想、文藝學、美學,發(fā)表論文14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數(shù)篇。

      猜你喜歡
      上虞風雅總目
      總目次
      赴一場風雅,賞詩詞中的琴棋書畫
      學生天地(2020年34期)2020-06-09 05:50:48
      第36 卷總目次
      頌風雅征稿
      靜守流年亦風雅
      散文詩(2017年18期)2018-01-31 02:43:44
      著風雅漢服,做謙謙君子
      學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 01:53:04
      2014年第1—6期總目次
      上虞區(qū)瀝海鎮(zhèn)小學
      上虞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20:04
      2009年總目次
      輕兵器(2009年24期)2009-12-15 05:37:52
      曲水县| 岑溪市| 邻水| 重庆市| 永平县| 寿阳县| 西贡区| 鲜城| 凤台县| 惠水县| 曲阳县| 东安县| 乌兰浩特市| 互助| 阿瓦提县| 衡东县| 辉县市| 茂名市| 溧水县| 龙泉市| 汤原县| 长武县| 新乡县| 通城县| 龙海市| 金堂县| 洮南市| 常州市| 连南| 西林县| 桦南县| 苗栗市| 长子县| 铁岭市| 汤阴县| 长汀县| 阆中市| 永德县| 邵阳市| 浑源县|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