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劉勰生年新考

      2011-03-20 01:22:35陳祥謙
      關(guān)鍵詞:宋書劉裕宗室

      陳祥謙

      (湖南工業(yè)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湖南株洲412008)

      劉勰生年新考

      陳祥謙

      (湖南工業(yè)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湖南株洲412008)

      劉勰生年,學(xué)界眾說紛紜,尚無定論。通過挖掘史料并運(yùn)用內(nèi)證外證相結(jié)合的方式辨析稽考,劉勰當(dāng)生于南朝宋后廢帝元徽元年(473年)。

      劉勰生年;內(nèi)外證結(jié)合;《宋書》;《梁書》;《劉勰傳》

      關(guān)于劉勰的生年,《梁書》和《南史》的《劉勰傳》中均無明確記載。迄至目前,學(xué)界對劉勰生年的考求,主要有以下七種說法:喬長阜認(rèn)為其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前后[1];周紹恒認(rèn)為其生于大明七年(463年)[2];王更生認(rèn)為其生于大明八年(464年)[3];范文瀾認(rèn)為其生于南朝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前后[4],王元化、周振甫、楊明照等從此說;華仲認(rèn)為其生于465年至466年間[5];賈岸認(rèn)為其生于泰始四年(468年)[6];李曰剛認(rèn)為其生于泰始六年(470年)[7]。以上七說,或根據(jù)《文心雕龍》撰成的大致時間,或根據(jù)《文心雕龍》之《時序》、《序志》諸篇的有關(guān)敘述,運(yùn)用反推方式得出。而研究者所依據(jù)的這些“根據(jù)”本身懸而未決、并無定論,需要遞次求證。正如牟世金先生所云,這種研究“史料既乏,歧見尤多;證既有矣,而證又待證”[8]。這恐怕是眾說紛紜的主要原由。筆者未拘泥于上述成見,切實以史籍為本,在披閱南朝諸史時,終于對劉勰的生年有了一些新的發(fā)現(xiàn)。通過爬梳史料、辨析考證,筆者認(rèn)為劉勰當(dāng)生于南朝宋后廢帝元徽元年(473年)。

      《梁書·劉勰傳》載:“劉勰,字彥和,東莞莒人。祖靈真,宋司空秀之弟也。父尚,越騎校尉。勰早孤,篤志好學(xué)。家貧,不婚娶。依沙門僧祐,與之居處,積十余年……天監(jiān)初,起家奉朝請、中軍臨川王宏引兼記室……?!盵9]710這是史籍對東莞劉勰家世及其生平明確無誤的記載,卻很難從中找出劉勰生年的跡象。筆者的發(fā)現(xiàn),首先在于從《宋書》中找到了一個與東莞劉勰同姓同名同字的劉宋宗室成員,研究劉勰生年的轉(zhuǎn)機(jī),便藉于此?!端螘ぷ谑摇份d:“(劉)勰字彥龢(按:龢、和異體字——筆者注),侍中,吳興太守,后廢帝元徽元年卒?!盵10]1466劉宋宗室之劉勰是宋高祖劉裕的侄孫,其祖父是長沙景王劉道憐(劉裕弟),父親是長沙成王劉義欣(景王長子)。宗室劉勰在宋世祖世(454~464年)就已成為著名人物,擔(dān)任尚書三公郎?!按笏问苊?禮制因循?!浜筇娉V^土令,三公郎每讀時令,皇帝臨軒,百僚備位,多震悚失常儀。宋唯世祖世劉勰、太宗世謝緯為三公郎,善于其事,人主及公卿并屬目稱嘆”[10]385。他參與律令刑科的討論,頗有見地?!端螘ゎ櫽J之傳》載,大明四年(460年)在討論并處理沛郡相縣(今安徽濉溪縣西)的一件案子時,劉勰的斷訟既理性又有人情味。由此看來,劉勰在“宗室雖多,材能甚寡”[10]1468的宗室子弟中,無疑是出類拔萃者。以下從四個方面來考辨東莞劉氏對宗室劉勰的知悉程度。

      其一,家族背景。據(jù)《宋書》之《劉穆之傳》、《劉秀之傳》和《武帝紀(jì)》記載,東莞劉氏乃“漢齊悼惠王肥后”,劉宋開國皇帝劉裕一族是“漢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后”。劉肥是漢高祖劉邦的長子,而劉交是劉邦的小弟,按《宋書》所記,這兩族應(yīng)源于一宗。東莞劉氏在劉宋一朝就有二十余人入朝為官,成了像瑯琊王氏、陳郡謝氏等世家大族一樣少有的仕宦顯族,這與他們兩族同宗是有一定關(guān)系的。晉室南渡后,東莞劉氏與劉裕家族同僑居京口(今鎮(zhèn)江)。中國人歷來有同姓聚居、認(rèn)同宗和聯(lián)宗修譜的習(xí)俗,東晉南朝時更是如此?!端螘ね踯矀鳌吩疲骸氨蓖林赝?謂之骨肉,有遠(yuǎn)來相投者,莫不竭力營贍;若不至者,以為不義,不為鄉(xiāng)里相容?!眲⒃Ee義旗時就曾要求“預(yù)是彭沛(劉邦故里——筆者注)鄉(xiāng)人赴義者,并可依劉主簿”[10]1438。由此觀之,東莞劉氏與劉裕家族同居一地并非偶合。而且,這種同宗聚居關(guān)系為族群之間的各種交流提供了便利,彼此的世系也應(yīng)該是了然的。

      其二,家族關(guān)系。劉穆之是東莞劉勰的從曾祖,劉秀之是其伯祖;劉穆之和劉秀之乃東莞劉氏位列三公的人物。劉穆之與劉裕關(guān)系非同一般:劉穆之早在入輔劉裕前就為其所知,后被劉裕倚重,一切大小事務(wù),皆由穆之決斷。“高祖西伐司馬休之,中軍將軍道憐知留任,而事無大小,一決穆之”;“穆之內(nèi)總朝政,外供軍旅,決斷如流,事無擁滯”,為劉宋建國立下汗馬功勞。穆之卒時,“高祖在長安,聞問驚慟,哀惋者數(shù)日……乃馳還彭城”。穆之深得劉裕兄弟及其子孫敬重:“(劉裕)謚穆之曰文宣公。太祖(劉裕三子)元嘉九年,配食高祖廟庭;二十五年四月,車駕行幸江寧,經(jīng)穆之墓……致祭墓所,以申永懷”①見《宋書·劉穆之傳》。。劉穆之與劉裕同享“廟庭”,可見其關(guān)系之特殊。再者,東莞劉氏在劉宋朝襲封公爵長達(dá)六十年,直至蕭齊受禪后的降差之典,“南康縣公華容縣公可為侯,萍鄉(xiāng)縣侯可為伯,減戶有差,以繼劉穆之、王弘、何無忌后”[11]32,可謂碩果僅有。這是東莞劉氏能融入劉宋朝廷的政治資本。

      劉秀之仕于宋初,為官四十年,亦為劉宋皇族所倚重。劉秀之在宋少帝“景平二年(424年),除駙馬都尉”[10]2073。駙馬都尉是宗室外戚所任官職,后專為娶公主者所任?!端螘ぐ俟?下)》載:“晉武帝亦以宗室外戚為奉車、駙馬、騎都尉,而奉朝請焉?!笫》钴?、騎都尉,唯留駙馬都尉、奉朝請。永初(420年)已來,以奉朝請選雜,其尚主者唯拜駙馬都尉?!倍庞印锻ǖ洹芬嘣疲骸爸T尚公主者,若劉惔、桓溫等皆為之。宋武帝永初以來,以奉朝請選雜,其尚主者唯拜駙馬都尉?!盵12]811并其證。劉秀之還擔(dān)任過江夏王劉義恭(劉裕四子)、彭城王劉義康(劉裕五子)行參軍;世祖劉駿(劉義隆三子)撫軍錄事參軍;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領(lǐng)太子劉子業(yè)(劉駿長子)右衛(wèi)率、散騎常侍、侍中(皇帝近侍)等,與皇室皇族關(guān)系密切。秀之卒后,“上甚痛惜之”,并下詔大加表彰。劉宋朝,東莞劉氏仕宦于朝廷者二十余人,多為皇帝近侍及太子、王府官屬,這是兩族政治關(guān)系網(wǎng)形成的明證。

      其三,同朝共仕?!秳⑿阒畟鳌份d:大明二年(458年),“(秀之)遷尚書右仆射,四年,改定制令?!薄端螘?·百官志》云 :“仆射、尚書 ,分領(lǐng)諸曹(郎)。”據(jù)前所述,454年至464年間,宗室劉勰擔(dān)任三公郎,可知其在劉秀之手下做了三年屬官。其時,還有東莞劉勰的從祖劉慮之在朝為員外散騎常侍,劉式之為太子中舍人、黃門侍郎,劉貞之為中書黃門侍郎、太子右衛(wèi)率①;伯祖劉粹之為太中大夫[13]7;堂伯父劉景遠(yuǎn)為前軍將軍②見《宋書·劉秀之傳》。,從伯父劉敱世祖初(454~456年)為黃門侍郎、太宰從事中郎,劉衍大明末(462~464年)為黃門郎,劉瑀于“世祖即位(454年),召為御史中丞?!髂?遷御史中丞?!竺魑迥?及為吏部尚書”①。他們與宗室劉勰有著直接或間接聯(lián)系,至少能知曉其人。東莞劉勰之父劉尚最遲應(yīng)在宋明帝時入朝為官,這從其伯父劉秀之卒于464年時已68歲,其堂兄、從兄劉景遠(yuǎn)、劉敱、劉衍、劉瑀的任職情況,及其侄輩劉整、劉彪、劉祥等人已于“宋世解褐”[11]639就可推知。宋明帝劉彧世(465~472年),東莞劉氏與宗室劉勰同朝為官者更多,而且多是東莞劉勰的父輩和同輩,如從伯父劉衍為黃門郎,從兄劉藏為尚書左丞①、劉卷為尚書殿中郎[10]2135等,此時宗室劉勰在朝為侍中。《宋書·百官志》云:“(黃門郎)與侍中俱掌門下眾事?!卑匆陨纤?宗室劉勰被東莞劉氏知悉是不成問題的。

      其四,士籍譜牒。東晉南朝沿襲了秦漢的戶籍登記制度,實行黃籍、白籍制,黃籍記載服役年齡的人口,白籍記載流亡江南的北方人口。由于戰(zhàn)事頻仍、人口流徙嚴(yán)重,為了整理戶籍,朝廷多次實行“土斷”,將僑居人口和浮浪人口統(tǒng)一登入當(dāng)?shù)貞艏?以加強(qiáng)對他們的控制。已仕宦的士人還擁有一種特別戶籍,即“士籍”。按《晉令》規(guī)定,晉代“郡國諸戶口黃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載名”[14]2726?!赌淆R書·虞玩之傳》載,齊高帝詔令強(qiáng)調(diào)“黃籍,民之大紀(jì),國之治端”;齊武帝亦詔曰:“夫簡貴賤、辨尊卑者,莫不取信于黃籍?!睋?jù)此,“士籍”實際就是在國家控制管理的普通編民的黃籍上加注有關(guān)士人籍狀的內(nèi)容。這些籍狀內(nèi)容,主要包括姓名字號、年貌、籍貫、出身家世、官職爵位、鄉(xiāng)論清議等項[15]。沈約甚至認(rèn)為,黃籍能辨別“位宦高卑,皆可依案”[16]1461。宗室劉勰應(yīng)是有“士籍”的。

      譜牒即家(族)譜,是專門記載官宦世家世系的史籍。魏晉南北朝時期,門第成為士族間相互標(biāo)榜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選官任職的重要依據(jù)。吏部舉薦和任用官吏必查閱譜牒,詳加考辨;朝廷還設(shè)置“譜局”這一專門機(jī)構(gòu),編修和管理各種譜牒。因而門閥士族對于家世譜牒十分重視,修譜之風(fēng)甚盛,從而產(chǎn)生了專門研究譜牒的譜學(xué)。民間自修譜牒,同樣要上呈官府校準(zhǔn),并收藏在尚書省的戶曹,或?qū)iT的籍庫、譜庫中,作為日后選官的依據(jù)。從劉穆之“裁有閑暇,自手寫書,尋覽篇章,校定墳籍”[10]1306的記載看,東莞劉氏家族修有譜牒。貴為皇族的劉勰,其家族必修有譜牒無疑。同時,不排除他們兩族有聯(lián)宗修譜的可能。另外,帝王宗室的譜系,還有史官專為錄序。士族成員不但要熟悉家譜世系以避祖先名諱,而且要注意回避別人的名諱。對本族而言,譜牒是維系宗族血緣關(guān)系的主要紐帶;對外族而言,譜牒是他們獲取相關(guān)信息的重要載體;對官府而言,譜牒是吏部選官任職的可持依據(jù)。東莞劉氏既因同朝共仕可知悉宗室劉勰其人,更可通過士籍、譜牒等渠道知悉之。

      在整個封建時代,諱名現(xiàn)象層出不窮,且穩(wěn)固為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一部分。南朝人重禮,士大夫尤以善避私諱為榮。其于生者諱名改稱(稱官職等)、或諱名稱字;于死者則諱名稱謚,無謚可稱者盡可訥而不言,或代之以“亡某”。諱名稱官職,如何尚之等議“同伍犯法”時說“按孔右丞(即孔默之——筆者注)議”、“謝殿中(即謝元——筆者注)謂”、“王尚書(即王準(zhǔn)之 ——筆者注)云”[10]1320之類,這是常見禮數(shù)。諱名稱字之例亦甚多,不煩舉。孔穎達(dá)《禮記正義》曰:“人年二十,有為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17]1286劉宋太保王弘飽讀詩書、精通譜學(xué),能“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16]1462。更有自諱其名者,如宗室劉勰堂弟劉遐(字彥道)就“自諱名”[10]1469,“自諱名有同主諱 (國諱 ——筆者注)”[16]356,可見時人對自己名字的貴重程度。東莞劉氏是崇儒明禮的家族,如劉穆之“少好《書》、《傳》,博覽多通”,劉式之“通《易》好士”①見《宋書·劉穆之傳》。,劉勰所撰《文心雕龍》亦足見其有儒學(xué)家風(fēng)。在以善避名諱為尚、存世者又自重其名的現(xiàn)實背景下,作為熟知宗室劉勰及其家世的東莞劉氏成員劉尚,于宗室劉勰在世之時,大概不會冒犯其名字?!抖Y記·檀弓上》所謂“幼名”,孔穎達(dá)疏:“名以名質(zhì),生若無名,不可分別,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17]1286命名得告祖告宰,告祖使新生兒之名獲得家族內(nèi)部認(rèn)可;告宰閭則為存檔,其式為“某年月日某生”,由“閭史書為二,其一藏諸閭府,其一獻(xiàn)諸州史”②見《禮記·內(nèi)則》。。宗室劉勰之名雖稱不上國諱,其在世時受知情者尊重是可以肯定的。由此我們推定,東莞劉勰當(dāng)出生在宗室劉勰去世之后,即南朝宋后廢帝元徽元年(473年)。下面不妨再以相關(guān)資料佐證之:

      第一,《劉勰傳》有“天監(jiān)初,(劉勰)起家奉朝請、中軍臨川王(蕭)宏引兼記室”的記載。天監(jiān)是梁武帝蕭衍登基后的第一個年號,共歷時18年;“天監(jiān)初”大抵指天監(jiān)年號的前三五年。劉勰的起家官為“奉朝請”,由吏部銓選,屬于“九流常選”。梁代選拔官吏,有著明確的年齡限制。南朝齊和帝中興二年(502年)蕭衍上表時,就曾要求嚴(yán)格限制入仕者的年齡:“九流常選……若限歲登朝,必增年就宦,故貌實昏童,籍已逾立?!盵9]23天監(jiān)四年(505年)正月恢復(fù)“九流常選”之制時,梁武帝再詔告天下:“今九流常選,年未三十,不通一經(jīng),不得解褐。若有才同甘(羅)、顏(淵),勿限年次。”[9]41梁武帝把入仕年齡作為首要條件提了出來,此制陳代沿用:“陳依梁制,年未滿三十者,不得入仕?!盵18]748由此可知,劉勰只能在年滿三十后才能入仕。那么,劉勰是何時“起家奉朝請”的呢?

      《梁書·武帝紀(jì)》記載:天監(jiān)三年正月,臨川王蕭宏“進(jìn)號中軍將軍”;四年十月“以中軍將軍、揚(yáng)州刺史臨川王宏都督北討諸軍事”;五年五月“臨川王宏前軍克梁城”,班師回朝。故知從天監(jiān)四年十月至五年五月,中軍臨川王蕭宏掛帥都督北伐。其間,“(丘)遲為諮議參軍、領(lǐng)記室……還拜中書郎,遷司徒從事中郎”[9]687。也就是說,北伐期間丘遲擔(dān)任中軍將軍蕭宏記室,劉勰則不可能在此期間兼中軍記室。其兼記室的時間有兩種可能:天監(jiān)三年正月至四年十月,或天監(jiān)五年五月之后。據(jù)《續(xù)高僧傳》卷五《釋僧旻傳》記載,天監(jiān)七年十一月,“選才學(xué)道俗釋僧智、僧晃、臨川王記室東莞劉勰等三十人,同集上定林寺,抄一切經(jīng)論”[19]。由此可知,自劉勰兼記室起直到天監(jiān)七年十一月,中間沒有任職間斷,這就意味第一種可能可以排除。蕭宏班師回朝后丘遲得到升遷,記室職位空缺;蕭宏在丘遲離任后即引劉勰兼其記室,可謂順理成章。又,劉勰“奉朝請”肯定在天監(jiān)五年“兼記室”之前,而“奉朝請”只是朝廷的儲備人才(過渡官職),往往不用多久即遷任他職,這從劉勰未被任命實職即由蕭宏“引兼記室”就可得到證實。所以,劉勰入仕于天監(jiān)四年無疑,這與“天監(jiān)初,起家奉朝請”之語相合。

      又據(jù)《梁書·武帝紀(jì)》記載,梁武帝在恢復(fù)“九流常選”前,有且僅有過一次“訪賢舉滯”,即天監(jiān)元年四月開始的“分遣內(nèi)侍,周省四方,觀政聽謠,訪賢舉滯”。劉勰完全可以藉其士族身份和才學(xué)平流進(jìn)取或被舉薦,但為何未被舉薦呢?原因恐怕還是在于其年齡不夠入仕標(biāo)準(zhǔn)。從元徽元年到天監(jiān)元年(502年)四月,劉勰未滿三十歲!倘若劉勰出生在元徽元年之前,他可能不是在天監(jiān)四年“起家奉朝請”而是在天監(jiān)元年就入仕了。以上事實證明,劉勰確是生于元徽元年。

      第二,《劉勰傳》載:“劉勰……父尚,越騎校尉。勰早孤?!倍铣T史作者敘傳主父祖官職時,往往只取其最后歷官(卒官)或最高品階的官職。沈約撰于南齊永明六年的《宋書》,可謂這種模式的開創(chuàng)者。據(jù)《宋書·百官志》,越騎校尉是“秩二千石”的四品高官,員額一人。查考《宋書》之《明帝紀(jì)》、《后廢帝紀(jì)》,《南齊書》之《武帝紀(jì)》、《王廣之傳》、《柳世隆傳》、《李安民傳》、《張敬兒傳》、《王敬則傳》、《桓康傳》、《丘巨源傳》、《劉悛傳》和《崔祖思傳》等,從劉宋泰始二年(466年)至南齊建元四年(482年)前的十五年里,蕭賾、周寧民、王廣之、柳世隆、蕭道成、李安民、張敬兒、王敬則、尹略、丘巨源、劉悛和崔祖思等先后無間斷地任、領(lǐng)越騎校尉,故在此期間劉尚不可能擔(dān)任此職;而在泰始二年之前,劉尚恐怕還無任此高官的資歷,在建元四年為越騎校尉則是可能的,且任職不久即去世。這可從兩方面予以證明:其一,《宋書》作者沈約依士籍、譜牒為人物立傳,這是史學(xué)家們已有定論的。倘若劉尚在劉宋朝已任四品高官的越騎校尉,抑或卒于宋末,應(yīng)有記載。東莞劉氏在劉宋并非默默無聞的家族,被沈約載入史冊的就有二十多位。細(xì)察《宋書》,凡事定、卒官于劉宋并有傳可依附者,多有記載。可考的東莞劉氏未被沈約記載者有劉勰祖父劉靈真①見《宋書·劉勰傳》。、叔父劉岱②見《南齊書》及《劉岱墓志》。、從兄劉祥③見《南齊書》本傳。、劉舍、劉藏④見《南齊書》卷四四。等?!端螘凡惠d劉靈真,乃因其無官職(未入士籍),亦無可敘事跡;不載劉岱(卒于永明五年)、劉祥(卒于永明末)、劉舍、劉藏,皆因其主要事跡在南齊或卒官于斯。其二,《南齊書》載劉祥、劉岱等而不載劉尚,說明劉尚在南齊的履職中無甚影響,也證明其在南齊的歷官時間比劉岱還要短暫。所以,劉尚任越騎校尉并卒官于南齊無疑。

      劉勰“早孤”?!墩f文解字》稱“孤”乃“無父也”;《孟子·梁惠王下》云:“幼而無父曰孤。”《說文》釋“幼”為“少也”,即“年少”;《禮記·曲禮上》謂“人生十年曰幼”。“早孤”說明劉勰喪父時不滿十歲。按劉勰生于元徽元年,至建元四年時不滿十歲,與《劉勰傳》“勰早孤”之說吻合。若認(rèn)為其生于473年以前,則與“勰早孤”的史料記載相左。這就更進(jìn)一步證實東莞劉勰生于元徽元年。

      第三 ,據(jù)《劉穆之傳》、《劉秀之傳》、《劉岱墓志》和《劉勰傳》記載,劉穆之卒于東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年),終年58歲。劉穆之從兄劉仲道生有五子其第二子劉秀之卒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終年68歲;第三子劉粹之;第五子劉靈真。劉粹之之子劉岱,卒于南齊武帝永明五年(487年),終年54歲;劉靈真之子劉尚,生卒年不詳。劉岱是劉尚堂兄。按人類生育的一般規(guī)律,則劉靈真與劉粹之相差4歲左右,其下一代劉尚與劉岱的年齡差距應(yīng)在4歲以上。當(dāng)時劉氏家族的實際情況是:劉穆之37歲時,劉秀之才出生;劉秀之37歲時,劉岱才出生。若按他們20歲左右開始生育推算,則在劉仲道一支中排行第二的劉秀之與劉穆之子女的最小年齡差距為10歲、最大年齡差距為17歲,劉岱與劉秀之子女的年齡差距一如以上(其時叔侄年齡相若的情況較普遍)。由于劉尚、劉岱的排行及其兄妹人數(shù)的多少等情況不明,若取最小值,可知劉尚與劉岱的年齡差距至少10歲。

      劉尚所任越騎校尉為四品高官,其伯父劉秀之官至四品(寧朔將軍)時已為官27年,從兄劉瑀官至四品(御史中丞)時已為官近20年。據(jù)《宋書》之《王弘傳》、《劉鐘傳》、《垣護(hù)之傳》和《庾登之傳》等記載,大凡傳主官至四品時一般為官已在20年以上,如王弘 20年,劉鐘 20年,垣護(hù)之 24年,庾登之37年。劉尚官至四品,如無特殊封賞,估計也得歷練20年左右。關(guān)于入仕年齡,從南朝宋末至南齊末,往往“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門以過立試?yán)簟盵9]23。查考《梁書》之《王茂傳》、《沈約傳》、《范云傳》、《任昉傳》以及《南齊書》之《劉祥傳》、《江斅傳》、《沈文季傳》、《劉繪傳》等,他們均以士族身份于宋末入仕,王茂入仕時24歲,沈約26歲,范云26歲左右,任昉 16歲,劉祥17歲左右,江斅18歲,劉繪20歲,沈文季14歲。具有士族身份的劉尚,其入仕也應(yīng)在20歲左右。由上可推:劉尚擔(dān)任越騎校尉及卒官當(dāng)在40歲左右。據(jù)《劉岱墓志》,南齊建元四年,劉岱49歲,則劉尚不過39歲,因為他們的年齡差距至少10歲。這與上文所推斷的劉勰生年等事實一一契合。

      綜上所述,劉勰生年應(yīng)為南朝宋后廢帝元徽元年。劉尚為何要在宗室劉勰卒后給兒子取名“勰”,定字“彥和”,當(dāng)另文論之。劉勰生年的確定,對研究其生平、活動及《文心雕龍》的撰著時間等均有較重要的價值。

      [1]喬長阜.對劉勰生平和撰著中幾個問題的臆見[J].鎮(zhèn)江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0(3).

      [2]周紹恒.劉勰生年及其撰寫《文心雕龍》的時間考[J].懷化學(xué)院學(xué)報,2004(8).

      [3]王更生.梁劉彥和先生年譜稿[J].國文學(xué)報,1973(2).

      [4]范文瀾.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8.

      [5]華仲.文心雕龍要義申說[M].臺北:臺灣學(xué)生書局,1987.

      [6]賈岸.《序志》說夢因緣探賾——劉勰生年辨[J].臨沂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3(2).

      [7]李曰剛.梁劉勰世系年譜[J].中華文化復(fù)興月刊,1982(9),1983(3).

      [8]牟世金.劉勰年譜匯考[M].成都:巴蜀書社,1988.

      [9]姚思廉.梁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10]沈約.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1]蕭子顯.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

      [12]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

      [13]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4.

      [14]李昉,李穆,徐鉉,等.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60.

      [15]馬志冰.從魏晉之際官僚貴族世襲特權(quán)的法律化制度化看士族門閥制度的確立與發(fā)展[J].中國文化研究,2000(1).

      [16]李延壽.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7]禮記正義[M].鄭玄,注;孔穎達(dá),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

      [18]令狐德棻,長孫無忌,魏征,等.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19]慧皎,道宣,贊寧,等.高僧傳合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A tentative research on the birth year of Liu Xie

      Chen Xiangqia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tic Communic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412008,China)

      The birth year of Liu Xi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ying Liu Xie and his works.This research probes into Liu Xie’s birth year by studying various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vidences.It is discovered that Liu Xie was born in January of 473,the first year of Yuan Hui’s reign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birth year of Liu Xie;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vidences;Book of Song;Book of L iang;Biography of L iu Xie

      I206.2

      :A

      :1009-3699(2011)02-0223-05

      [責(zé)任編輯 李丹葵]

      2010-10-26

      湖南省教育廳科學(xué)研究項目(編號:08C276).

      陳祥謙(1964-),男,湖南益陽人,湖南工業(yè)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xué)研究.

      猜你喜歡
      宋書劉裕宗室
      一頂花草帽
      我的新伙伴
      宋代宗室經(jīng)濟(jì)狀況與宗室政策探析
      北宋宗室外出交游受限述論
      未來日記
      北宋宗室任官制度變遷考
      My Winter Vacation Plan
      人民交警之歌
      宋書寒吳煥琴招貼設(shè)計作品
      試述北魏宗室擔(dān)任洛陽京畿長官的情況
      油尖旺区| 长汀县| 永州市| 彭泽县| 旬邑县| 城市| 永州市| 南陵县| 松桃| 西平县| 黄浦区| 尚志市| 乌海市| 鲜城| 东乡族自治县| 伊宁市| 肇东市| 许昌市| 夹江县| 黑山县| 绵阳市| 靖宇县| 雅安市| 农安县| 桂阳县| 濉溪县| 六安市| 章丘市| 遂川县| 陇南市| 台湾省| 博罗县| 德江县| 黔西| 墨竹工卡县| 朔州市| 龙井市| 石柱| 姚安县| 比如县| 元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