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華,蔡麗威,李維會
(松原市中醫(yī)院,吉林 松原 137000)
脂肪肝是一種由于體內脂質代謝障礙而造成脂肪在肝細胞內堆積過多的病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預防保健知識相對滯后,脂肪肝已經成為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嚴重者可發(fā)生肝硬化、肝癌而危及生命。筆者運用消脂除滿湯治療痰濕內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36例,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36例均為松原市中醫(yī)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門診或療區(qū)病人,西醫(yī)診斷[1-2]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醫(yī)辨證為痰濕內阻型。辨證要點:脅下痞塊、脹滿不適、厭食痞悶、身困倦怠、惡心或嘔吐、便溏腹脹、體胖虛浮或浮腫,舌苔白膩、舌質淡滑,脈滑或濡緩。36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齡16~26歲9例,26~36歲11例,36~46歲12例,46~56歲3例,56~66歲1例。
均予自擬消脂除滿湯治療。藥用:醋柴胡7.5 g,炒黃芩10 g,青皮10 g,葛花10 g,扁豆花10 g,厚樸花7.5 g,荷葉20 g,澤瀉15 g,決明子15 g,山楂15 g,半夏10 g,枳實10 g,綠茶10 g,蒼術10 g,代代花10 g,茯苓15 g,甘草10 g。每日1劑,水煎服。30 d為1療程,連服3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1]治愈:療程結束后臨床癥狀、體征,檢驗指標均恢復正常,停藥1個月未復發(fā);好轉: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實驗室檢查ALT、AST、GGT均接近正常;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實驗室檢查ALT、AST、GGT與治療前無變化。
3.2 治療結果 36例中,治愈28例,好轉6例,未愈1例,總有效率97.22%。
脂肪肝是一種由于體內脂質代謝障礙而造成脂肪在肝細胞內堆積過多的病變,相當于中醫(yī)的“痞滿”“肝癖”“肝著”。由于過食膏粱厚味,使?jié)駸醿壬瑵裥袄?,脾失健運,痰濁內停;或素體痰濕偏盛,或多食少動,脾不鍵運,痰濁不化,留而成積;或脾氣虛弱,運化失職,水谷不能化為精微反成痰濁,因虛而致痰濁停留,久而不去,留滯肝臟,而成脂肪肝。治療應以舒肝理氣,健脾清腸。筆者應用消脂除滿湯治療,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處方以黃芩、青皮、枳實為君,舒肝理氣,開濁祛痰;半夏、蒼術燥濕健脾,而除生痰之源;葛花、扁豆花、厚樸花、代代花疏肝輕輕,而以條達為主,不傷正氣;荷葉、澤瀉、決明子、山楂、茯苓利水滲濕,而使?jié)駶嶂皬男”愣?,醋柴胡、綠茶、甘草引經為使,共同收到舒肝理氣,健脾清腸的作用。
筆者通過應用中醫(yī)理論研究脂肪肝的成因、病機、診斷、分型、治則,在研究中發(fā)掘古代中醫(yī)文獻的資料,根據(jù)目前我地區(qū)的實際情況,結合中醫(yī)體質學說研究認為凡屬濕熱質、痰濕質、氣虛質發(fā)病率較高,因此提出了把行氣消滯化濕作為脂肪肝治療的主要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總結了“痰瘀內阻,百病由生”這一法則,應用這一法則指導對脂肪肝的治療。
[1]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組.非酒精性脂肪肝診斷標準[J].中華肝臟病學雜志,2003,11(2):58.
[2]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診療指南[J].中華肝臟病學雜志,2006,1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