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阿米娜·阿布都肉蘇,嚴 雯,白 潔,帕提古麗·馬合木提
(新疆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天山花楸果實多糖的提取工藝優(yōu)化
努爾阿米娜·阿布都肉蘇,嚴 雯,白 潔,帕提古麗·馬合木提*
(新疆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為確定以花楸果實多糖的提取工藝,先用分光光度法測定超聲提取的天山花楸不同部位多糖的含量,再設(shè)計正交試驗篩選超聲提取天山花楸果實多糖的最佳工藝條件。結(jié)果表明:天山花楸各部位中果實含糖量最高,為4.63%。最佳工藝條件為以95%乙醇溶液醇沉、料液比1:45(g/mL)、超聲時間45min、超聲功率240W,天山花楸果實中多糖含量可達到5.92%。其中,料液比是影響天山花楸多糖得率的顯著性因素。
天山花楸;多糖;提取工藝
天山花楸(Sorbus tianschanica Rupr.)薔薇科花楸屬植物,是一種傳統(tǒng)的民族藥用植物。其果實味甘苦、性平、無毒。嫩枝和皮味苦、性寒、無毒。具有清肺止咳、補脾生津、補血補氣、治肺結(jié)核、哮喘咳嗽、胃炎、胃痛及VA、VC缺乏癥等功效[1]。
本實驗根據(jù)天山花楸不同部位多糖含量測定的結(jié)果,選取得率較高的果實多糖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對象。深入研究其提取工藝,以拓寬天山花楸的研究領(lǐng)域,為天山花楸多糖的進一步深入開發(fā)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礎(chǔ)。
1.1 材料與試劑
2008年8月新疆烏魯木齊南山羊圈溝采集的天山花楸根、莖、葉和成熟果實,經(jīng)植物教研室鑒定,自然條件下干燥粉碎過20目篩,貯藏于干燥器中備用。
葡萄糖(標準品)、蒽酮、乙醚、無水乙醇、丙酮、濃硫酸、正丁醇、氯仿等均為分析純。
1.2 儀器與設(shè)備
LAC164分析天平(精確至0.0001g) 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JY9Z-2D超聲波細胞粉碎機 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52旋轉(zhuǎn)蒸發(fā)器 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DHG-9141A型電熱恒溫干燥箱 上海精宏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S24可見分光光度計 上海棱光技術(shù)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樣品溶液的制備[2-3]
分別稱取樣品5g,脫脂濾紙包好,150mL乙醚45℃水浴在索氏提取器中回流脫脂,直至醚層無色。待揮干乙醚后,加入125mL蒸餾水,160W超聲提取25min。過濾,50℃減壓濃縮,Sevag法除蛋白(氯仿-正丁醇4:1,濃縮液-有機溶劑3:1。劇烈振蕩30min,4000r/min離心15min,取上清液),反復進行直至無蛋白層后,加3倍量95%乙醇封存于2℃冰箱中過夜,離心(6000r/min,15min),多糖沉淀依次用無水乙醇、丙酮、乙醚、無水乙醇洗滌(兩次),60℃干燥,即為所得的多糖。蒸餾水定容至50mL,移取1mL,蒸餾水定容至25mL,即為所得的樣品溶液。
1.3.2 標準曲線的繪制
配制0.1mg/mL的葡萄糖標準溶液。精密吸取標準液母液0.0、1.0、2.0、3.0、4.0、5.0、6.0mL分別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蒸餾水定容。各取1mL于試管中,搖勻,置冷水浴中,加新配的0.2%蒽酮-硫酸溶液(棕色瓶冰箱中)4mL,搖勻,沸水中煮7min,取出,自來水迅速冷卻至室溫,放置10min。以相應試劑為空白參比[2-3],在波長590nm處測定吸光度,相應試劑為空白參比,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溶液質(zhì)量濃度(C)/(mg/ mL)為橫坐標作圖,得回歸方程。
1.3.3 換算因子的測定[4]
稱取天山花楸果實粉末5g按照1.3.1節(jié)操作,制得干燥質(zhì)量恒定的多糖顆粒,精確稱取35mg置250mL容量瓶中,蒸餾水溶解并定容,搖勻,吸取1mL于試管中,按照1.3.2節(jié)操作,波長590nm處測定吸光度,相應試劑為空白參比。所測樣品吸光度(n=5)經(jīng)標準曲線回歸方程換算后,得出溶液中葡萄糖濃度,按下式計算換算因子:
式中:m為稱取多糖的質(zhì)量/mg;C為根據(jù)回歸方程所算得的溶液中葡萄糖質(zhì)量濃度/(mg/mL);D為稀釋倍數(shù)。
1.3.4 樣品多糖的含量測定
取天山花楸根、莖、葉、果實樣液1mL于試管中按照1.3.2節(jié)操作測定吸光度,每個樣品按照該法平行測定5份,取其平均值。所測樣品吸光度經(jīng)標準曲線回歸方程換算后,得出溶液中葡萄糖質(zhì)量濃度,然后按下式計算多糖的得率。
式中:C為根據(jù)回歸方程所算得的溶液中葡萄糖的質(zhì)量濃度/(mg/mL);f為換算因子;m為天山花楸不同部位樣品干質(zhì)量/g;D為稀釋倍數(shù)。
1.3.5 提取工藝研究
1.3.5.1 天山花楸果實多糖提取的單因素試驗
影響多糖得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乙醇體積分數(shù)、料液比、超聲時間、超聲功率[5]。對以上4因素進行單因素試驗,為正交試驗選取因素與水平。
乙醇體積分數(shù)采用55%、65%、75%、85%、95%五個水平,在料液比1:25(g/mL)、超聲時間25min、超聲功率160W條件下,提取并測定多糖含量。
料液比采用1:15、1:25、1:35、1:45、1:55五個水平,在超聲時間25min、超聲功率160W及所確定的最佳醇沉體積分數(shù)的條件下,提取并測定多糖含量。
超聲功率采用80、160、240、320、400W五個水平,在超聲時間25min以及所確定的最佳醇沉體積分數(shù)和最佳料液比的條件下,提取并測定多糖含量。
超聲時間采用15、25、35、45、55min五個水平,在所確定的最佳醇沉體積分數(shù)、最佳料液比和最佳超聲功率條件下,提取并測定多糖含量。
1.3.5.2 天山花楸果實多糖提取正交試驗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的結(jié)果,以多糖得率為指標,選取影響多糖得率的主要因素進行正交試驗,以確定天山花楸果實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藝。
2.1 標準曲線方程的得出
以1.3.2節(jié)所測的吸光度(A)為縱坐標、溶液濃度(C)/ (mg/mL)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A= 49.804C+0.0042,R2=0.9988。
2.2 換算因子的測定結(jié)果
將1.3.3節(jié)所測得的多糖吸光度(A)平均值0.485代入回歸方程,并按照1.3.3節(jié)公式計算換算因子:f=2.90。
2.3 樣品多糖含量的測定結(jié)果
天山花楸不同部位多糖的含量結(jié)果見表1。
表1 天山花楸不同部位多糖含量測定結(jié)果(n=5)Table1 Polysaccharide contents of different parts of Sorbus tianschanica Rupr.
2.4 單因素對果實多糖得率的影響
2.4.1 乙醇體積分數(shù)的影響
如圖1所示:多糖得率隨乙醇體積分數(shù)的升高而明顯上升,95%的得率最高。因此選擇95%乙醇作為后續(xù)實驗的乙醇沉體積分數(shù)。
圖1 乙醇沉體積分數(shù)對多糖得率的影響Fig.1 Effect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 on extraction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2.4.2 料液比的影響
圖2 料液比對多糖得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material/liquid ratio on extraction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如圖2所示,料液比較低時,多糖得率隨料液比增大而顯著提高,1:45時達最高值,隨后多糖得率明顯下降。前者是因為浸提不完全,后者可能因為加水量過大,后續(xù)操作能耗增加,效率降低,也可能是多糖量和醇沉體積分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水含量過高使得多糖難以沉淀所致。
2.4.3 超聲功率的影響
圖3 超聲功率對多糖得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ultrasonic power on extraction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如圖3所示,多糖得率隨超聲功率的增加而顯著增加,至240W時達最高值,隨后多糖得率逐漸下降。這可能是因為隨超聲功率的增大,細胞的破碎作用增大,溶解的雜質(zhì)量也相應增加,從而使多糖的溶解量減少,也可能是功率過大引起部分多糖降解。
2.4.4 超聲時間的影響
圖4 超聲時間對多糖得率的影響Fig.4 Effect of ultrasonic treatment time on extraction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如圖4所示:多糖得率隨超聲時間的增加而增加,至35min時達最高值,隨后多糖得率緩慢下降。這可能是因為隨超聲時間的延長,細胞破裂越來越完全,胞內(nèi)雜質(zhì)進入提取液,從而使多糖的溶解量減少,也可能是超聲時間過長,大分子多糖斷裂,損失。
2.5 天山花楸果實多糖提取正交試驗結(jié)果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的結(jié)果,以95%乙醇進行醇沉操作,選取料液比、超聲時間、超聲功率為考察因素,進行L9(33)正交試驗,結(jié)果見表2、3。
表2 天山花楸果實多糖提取正交試驗結(jié)果Table2 The experimental scheme and results of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for optimizing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表3 正交試驗方差分析結(jié)果Table3 Analysis of variances for extraction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with various extraction conditions
由表2、3可知,天山花楸果實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95%乙醇溶液進行醇沉操作,料液比1:45(g/mL)、超聲時間45min、超聲功率240W。最佳條件實驗證明此時天山花楸果實多糖的得率5.92%,比含量測定部分(4.63%)高出了1.31%。其中影響多糖得率的因素的主次順序為料液比>超聲時間>超聲功率。料液比對多糖得率有顯著性影響(F0.05(2,2)=19.00),對實驗起主要影響作用。
天山花楸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差異較大,果實中含量最高,為4.63%,而根、莖、葉中含量明顯低于果實中,最低的根含量僅為0.89%。
天山花楸果實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95%乙醇溶液進行醇沉操作,料液比1:45(g/mL)、超聲時間45min、超聲功率240W。最佳條件實驗證明此時天山花楸果實多糖的得率5.92%,比含量測定部分(4.63%)高出了1.31%。其中影響多糖得率的因素的主次順序為料液比>超聲時間>超聲功率。料液比對多糖得率有顯著性影響(F0.05(2,2)=19.00),對實驗起主要影響作用。
綜上所述,天山花楸果實中含糖量最高,為4.63%。當以95%乙醇溶液醇沉、料液比1:45(g/mL)、超聲時間45min、超聲功率240W為最佳工藝條件時,天山花楸果實中多糖含量為5.92%,其中,料液比是影響天山花楸多糖得率的顯著性因素。
[1]新疆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新疆植物志: 第二卷第二分冊[M].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75.
[2]陳偉, 林新華, 黃麗英, 等. 蒽酮-硫酸法測定庫拉索蘆薈多糖含量[J].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 2004, 24(8): 460-462.
[3]王黎明, 夏文水. 蒽酮-硫酸法測定茶多糖含量的研究[J]. 食品科學, 2005, 26(7): 185-188.
[4]豐朝霞, 張鴻. 分光光度法測定茯苓中多糖總糖含量[J].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0, 11(2): 109-110.
[5]李軍生, 何仁, 伍時華, 等. 超聲波處理對提高南瓜多糖提取率的影響[J]. 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 2003(9): 25-33.
[6]朱曉霞, 羅學剛. 多糖提取與純化技術(shù)應用進展[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O7, 28(3): 186-188.
[7]劉丹. 對多糖測定方法的探討[J].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08, 18(2): 49-51.
[8]劉婷, 周光明. 多糖的提取和分析方法[J]. 化工時刊, 2008, 22(3): 66-70.
[9]李俊, 黃錫山. 超聲波法提取羅漢果多糖的工藝研究[J]. 中藥材, 2007, 30(4): 475-477.
[10]常秀蓮, 王長海, 馮詠梅. 超聲波法提取庫拉索蘆薈花多糖[J]. 煙臺大學學報, 2005, 18(2): 137-141.
[11]CHUSHENKO V N, NOSOVSKAYA T D, KARAMOVA O E, et al. Carbohydrates of sorbus aucuparia[J]. Khimiya Prirodnykh Soedinenii, 1992, 5(1): 574-575.
[12]劉昔輝, 區(qū)惠平, 楊榮仲, 等. 甘蔗葉多糖的提取與含量測定[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07, 35(34): 10960-11035.
[13]李雪華, 謝云峰, 周勁帆. 荔枝多糖分離純化及純度鑒定[J].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5, 22(3): 366-367.
Optimizing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from Sorbus tianschanica Rupr. Fruits
Nuramina ABDURSUL,YAN Wen,BAI Jie,Patigul MAHMUT*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fruits of Sorbus tianschanica Rupr.. Polysaccharide contents of different parts of Sorbus tianschanica Rupr. including roots, stems, leaves and fruits were assayed spectrometrically, followed by optimizing conditions for the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fruits of Sorbus tianschanica Rupr. by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method. The fruits of the plant showed the highest polysaccharide content (4.63%) among the four parts.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using distilled water as the extraction solvent at a material/liquid ratio of 1:45 for 45 min extraction with the assistance of 240 W ultrasonic treatment.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highest extraction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fruits of Sorbus tianschanica Rupr. could reach 5.92%. Moreover, material/liquid ratio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affecting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Sorbus tianschanica Rupr.;polysaccharide;extraction technology
TQ929.2
A
1002-6630(2011)10-0066-04
2010-08-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0550001)
努爾阿米娜·阿布都肉蘇(1986—),女,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植物有效成分研究。
E-mail:nuramina@126.com
*通信作者:帕提古麗·馬合木提(1959—),女,教授,本科,主要從事植物有效成分研究。
E-mail:patigulimahemut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