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銀英
(貴港市人民醫(yī)院,廣西 貴港 537100)
臨床護理工作中,留置胃管的固定常采用膠布固定法,由于患者躁動或皮膚分泌汗液多等原因,引起膠布固定不牢而導致胃管脫出,同時長期鼻飼患者頻繁更換胃管固定膠布,極易造成患者皮膚損傷。為避免反復插胃管對患者鼻腔、食道、胃黏膜的刺激損傷,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經(jīng)濟負擔,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留置胃管的成功率,提高治療效果,廣大護理工作者對胃管的固定方法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和研究。
1.1 膠布固定法 常規(guī)的胃管固定方法是采用膠布固定于兩側鼻翼及頰部[1]。孫文霞等[2]報道膠布對粘法的固定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法。孫燕華等[3]報道,取醫(yī)用橡皮膏4 cm×6 cm長方形膠布制成“L”形膠布,將制成的膠布長邊粘貼在兩側鼻翼上,短邊粘貼在胃管上,無需固定于面頰部,固定性好。尹雪梅[4]和邰陰琴等[5]報道面頰部的膠布固定改粘貼在耳廓前后,使胃管固定牢固,患者舒適。用膠布將胃管固定于鼻翼部,再用另一條膠布橫向加固于鼻翼上,可有效避免胃管的脫落[6-7]。三叉膠布胃管固定法取一長8 cm,寬2.5 cm的膠布,將一端平分3等份剪開至5 cm處,膠布寬的一端貼于胃管側鼻翼上方,將三叉膠布中間一條纏繞胃管,兩側膠布交叉固定胃管,再反折向上交叉貼于鼻部膠布上[8]。近年來3M透明高強度外科膠布用于固定胃管,不易松脫和遺留膠布痕跡、無色無味,不易出現(xiàn)過敏,同時保持了患者面部清潔衛(wèi)生,舒適、美觀[6,9-11]。筆者經(jīng)過臨床實踐認為,3M透明高強度外科膠布剪成蝶形固定胃管在鼻翼,保留胃管合適的弧度,用另一條膠布將胃管固定在耳廓前后,能有效使胃管固定牢固,患者感覺舒適,可隨意活動。
1.2 棉線繩固定法 傳統(tǒng)膠布固定法由于膠布固定于腺體分泌旺盛的鼻翼、面頰部,且膠布黏性易受氣溫、濕度、固定部位的潔凈程度等因素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局部皮脂分泌物的產(chǎn)生,其黏性明顯降低,增加了胃管脫落的危險性。棉線繩胃管固定簡便、經(jīng)濟、牢固、環(huán)保,可定期更換。棉線繩胃管固定美觀、舒適,與患者皮膚接觸面積小,對皮膚無損傷和刺激,不影響鼻腔的正常呼吸,便于清潔面部,有效保證了胃管留置的目的[12-14]。梁云萍等[15]報道用1.5 cm長中間剪有小口的止血帶,胃管穿過止血帶至所需長度插入胃管后,在止血帶外側處用一條細棉繩在中央打一死結,兩端細棉繩分別套上小硅膠管,并在硅膠管兩端將棉繩打死結,防止硅膠管移位,最后將兩端棉繩拉至枕后打一活結,單純的棉繩固定法引起局部組織摩擦傷,段止血帶使用及棉繩固定起到增大胃管留置脫出的阻力,套用硅膠管的棉繩可防止耳廓摩擦傷。筆者在臨床工作中取長約兩側耳廓連線2.5倍的細棉繩一根,插入胃管至所需長度后,在胃管距鼻孔0.5 cm處用一條1 cm×2 cm的膠布纏繞胃管一周做標識,用細棉繩在胃管膠布標識處打一雙套結,胃管一側細棉繩長度是另一側的兩倍,長側繞過雙耳至面頰或下頜部打一結,松緊以放入一指為宜。該方法有上述優(yōu)點外,因雙套結是套在膠布標識處,膠布增加了該處胃管的硬度,使其不易被雙套結拉扁,確保胃管通暢,松緊度也可根據(jù)情況隨時調(diào)整;另外胃管插入長度處有明顯標識,可及時發(fā)現(xiàn)胃管滑出現(xiàn)象。
1.3 其他棉質用物固定法 有研究報道,利用一次性口罩帶代替棉繩固定胃管,一次性口罩帶寬度適宜,材質舒適,對皮膚無刺激,固定牢固,不易滑脫[16-17]。高云等[18]取棉質系帶1根,長度約兩側耳廓連線的2.5倍,用系帶在胃管靠近鼻孔處打一死結,稍拉緊后將系帶分別經(jīng)面頰繞過雙耳至下頜處或枕后打一活結,使用棉質系帶,質地柔軟,對皮膚無刺激性,系帶繞過耳后類似于帶耳掛式一次性口罩,固定牢固,松緊度可根據(jù)情況隨時調(diào)整,更換方便,患者翻身咳嗽也不受影響,可隨意活動,應用于胃腸道手術后可有效促進術后腸蠕動的早期恢復。尤倩[19]報道的胃管固定帶,是將海綿帶裁成兩條長30 cm、兩端寬分別為0.5 cm和2.0 cm,并用單層棉布包縫,即制成由窄漸寬的薄海綿帶。再將長10 cm棉線繩兩端分別縫合連接于兩條海綿帶的窄端,在寬端縫長約10 cm、寬約2.0 cm的尼龍粘,即制成胃管固定帶。將固定帶中段的棉線繩打成雙套結固定胃管近鼻孔處,拉緊套結,將固定帶兩端分別沿兩耳上方繞至枕后或一側顳部,至合適長度后固定尼龍粘,松緊適宜。自制胃管固定帶皮膚受力面積較大,有效提高局部皮膚的舒適感,能避免局部皮膚過敏現(xiàn)象發(fā)生,兩端為尼龍粘,松緊可隨意調(diào)節(jié),該固定帶取材方便,制作簡單,消毒后能反復使用,值得在臨床推廣。
1.4 塑料軟管固定法 有學者報道利用回收的靜脈輸液延長管、輸液管、頭皮針管或吸氧管等軟管代替棉繩固定胃管,軟管有一定彈性,使用在臉上,患者無不良感受,而且不影響患者的面部清潔,另外,免去了使用膠布固定在鼻翼兩側對皮膚的刺激損傷,取材方便,胃管固定牢固,外觀美觀大方[20-22]。如取吸氧管或輸液管均可從中間反折,從反折部位同向剪開約1 cm長的小口,然后將插好的胃管外端從軟管的小口穿過去,形成“十字形”,用膠布把軟管和胃管以十字形固定好,將軟管的兩端向后拉系到頭后面,松緊可根據(jù)患者舒適程度調(diào)節(jié),如晚上睡覺時解開軟管兩端,繞到耳后系到下頜部位即可。此方法能穩(wěn)妥地固定好胃管及胃腸減壓器,有效地防止管子脫出[22]。
1.5 活動蝶形夾固定胃管法 資姣蓉等[23]取硅膠活動蝶形夾1個,一次性輸氧管上小松緊帶一根剪成相等兩段,系在蝶形夾兩側小孔內(nèi),將活動蝶形夾夾在胃管靠近鼻腔0.5 cm處,將蝶形夾兩側的小松緊帶掛在雙側耳廓上即可。筆者認為活動蝶形夾固定胃管法是利用兩側耳廓最高點的解剖位置高于鼻孔位置,將蝶形夾夾在鼻孔位置的胃管上,并用小松緊帶掛在雙側耳廓上,形成3個穩(wěn)定的支撐點,將胃管固定牢固。同時避免了膠布固定對皮膚的刺激和過敏反應,小松緊帶有彈性,不會在面部壓出勒痕,牢固美觀,能隨時取下更換,便于清潔面部。不影響鼻腔的正常呼吸和另側鼻孔上氧,有利于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和保證患者的治療。
1.6 新生兒胃管固定法 喻玲芳等[24]采用經(jīng)口插胃管后,取一長8~10 cm,直徑約2 mm消毒棉線,在胃管靠近唇邊處系結,打結后兩端棉線長度相等,將棉線尾端平放在口角兩旁,用兩塊3M敷貼在靠口唇邊0.5~1 cm處將棉線粘貼在皮膚上固定胃管,此固定法為新生兒進行持續(xù)胃腸減壓,敷貼不易松動,胃管固定牢固,保證了胃腸減壓的效果,減少患兒痛苦。吳麗元等[25]常規(guī)法插入胃管后,取美國3M公司6 cm×7 cm無菌透明敷料1塊,剪去3/4,剩下的1/4塊透明敷料將胃管固定在鼻孔外下方的面頰部,該法強調(diào),透明敷貼固定的位置應在緊靠鼻孔外下處的面頰部為宜,如果在離鼻孔較遠的位置固定,易導致胃管從鼻孔與透明敷貼之間的空隙處滑脫出。透明敷貼粘性、防水性、透氣性好,透明便于觀察,固定牢固,對患兒皮膚刺激性小,不易發(fā)生皮膚過敏現(xiàn)象。
縱觀國內(nèi)有關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研究報道,胃管固定的材料從普通的醫(yī)用膠布、3M透明敷料,棉線繩、其他棉質用物、塑料軟管至自制的胃管固定帶、活動蝶形夾等在不斷發(fā)展,患者感覺較舒適,在確保固定牢固效果的同時,逐漸向減少患者的不適感、并發(fā)癥等方向發(fā)展。胃管固定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患者胃管留置的時間和治療效果及患者的舒適。尋求一種安全、有效、經(jīng)濟、實用的胃管固定方法,仍是我們今后繼續(xù)研究的課題。
[1]崔 炎.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55.
[2]孫文霞,趙香蘭,董 穎.胃管固定法改進[J].護理研究,2006,20(8):725.
[3]孫燕華,鄭碧環(huán).膠布固定胃管改良[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24):2300.
[4]尹雪梅.兩種胃管固定方法的對比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8(17):1558.
[5]邰月琴,孫 慧.胃管固定材料及方法的比較[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9,5(3):66.
[6]馬春暉,楊從萍,朱云霞,等.胃管固定方法的改進[J].護理學雜志,2009,24(22):7.
[7]李 娟.胃管固定方法的改進[J].護理學雜志,2006,21(23):63.
[8]初連香.三叉膠布固定胃管法用于重癥腦血管病人[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95.
[9]張海敏,孔容冰,陳秀英.蝶型“胃管貼”在胃管固定中的效果觀察[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07,12(1):71.
[10]孫煥杰.H型透明鼻貼用于留置胃管固定[J].護理學雜志,2009,24(22):67.
[11]倪 媛.成人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循證護理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9,5(12):47-48.
[12]吳春華.雙套結胃管固定70例臨床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4):28.
[13]張劉洋,黃 琴.棉線繩胃管固定法的臨床觀察和探討[J].當代護士,2007(11):112.
[14]蔡月桃,王云輝,劉鳳英,等.改進留置胃管固定法的效果分析[J].現(xiàn)代護理,2005,11(22):1949.
[15]梁云萍,覃小軒.品質圈活動在胃管固定方法改進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07,6(3):69-70.
[16]吳俊霞,熊望霞.改良鼻胃管固定法[J].護理學雜志,2009,24(23):74.
[17]呂 娟,祝 賀.改良鼻胃管固定方法介紹[J].護理研究,2007,21(12):3107.
[18]高 云,魏 文.兩種固定胃管方法效果比較[J].護理研究,2008,22(7):1855.
[19]尤 倩.胃管固定帶的設計與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0,25(9):88.
[20]胡葉文.用靜脈延長管固定胃管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2):52.
[21]于海燕,李愛花,杜 偉.胃管固定新法[J].護理學雜志,2005,20(8):17.
[22]趙小燕,程曉莉,劉 芳.胃管固定小竅門[J].護理研究,2008,22(4):889.
[23]資姣蓉,蔣元英,賀順華.活動蝶形夾固定胃管法的臨床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0,25(2):89.
[24]喻玲芳,胡永群.新生兒胃腸減壓胃管固定新法[J].護理學雜志,2006,21(10):24-25.
[25]吳麗元,楊 紅.一種新型胃管固定方法的臨床應用介紹[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15):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