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錦芬
(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輸液室,江蘇揚州,225001)
青霉素類屬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其抗菌作用強,療效高,毒性低,副作用少,是臨床抗感染治療中治療敏感細菌所致感染的首選藥物。但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導致青霉素皮試假陽性率的發(fā)生,有人曾做了青霉素皮試液與生理鹽水皮試對照,結(jié)果說明臨床上假陽性率是很高的[1]。為了排除假陽性反應,作者對注射青霉素的患者分組進行常規(guī)青霉素皮試試驗和在常規(guī)青霉素皮試試驗的同時給予護理干預,發(fā)現(xiàn)護理干預能降低青霉素皮試假陽性率的發(fā)生,增加患者使用青霉素治療的機會。
本組病例為2009年1~12月到本院急診注射室進行青霉素皮試試驗的患者,隨機選取2000例,2009年1~6月隨機選取1000例為對照組,2009年7~12月隨機選取1 000例為干預組,兩組患者在過敏史、家族史、用藥史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青霉素皮試試驗方法:①仔細詢問有無過敏史。②青霉素皮試液的配制嚴格按照衛(wèi)生部的標準,濃度不可過高,配制時要減去一次性 1 mL無菌注射器死腔含量 0.05 mL,精確配制[2],現(xiàn)用現(xiàn)配,也不可放置過久,一般不超過3 h[3],用生理鹽水作為稀釋液,皮試液的濃度為含青霉素20 U/mL,注射劑量0.1 mL。③用生理鹽水擦拭皮試部位的皮膚[4]。④操作方法嚴格按照《基礎護理學》[5]的規(guī)定執(zhí)行,并采用無痛或微痛皮內(nèi)注射法,在前臂腕橫紋上三指正中與腕橫紋皮紋平行進針[6],選用4號針頭,進針角度為5~10°。⑤皮試完畢,20 min后觀察結(jié)果[7]。
干預組采用常規(guī)青霉素皮試試驗的同時,給予護理干預,干預措施及內(nèi)容如下:①主動熱情接待患者,詢問患者病情,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和恐懼感,對患者采用常規(guī)青霉素皮試試驗方法進行注射。②注射前,對患者的皮膚進行全面的評估,有無皮膚充血、潮紅及皮膚紅斑,皮膚破損部位等,以便觀察時可與皮試部位區(qū)分。③注射完畢,下拉患者衣襟,護士從行為上關(guān)心體貼患者,使患者較為舒適,同時也避免了暴露試驗部位,減輕患者對皮試的注意,轉(zhuǎn)移患者的注意力,降低了青霉素皮試的假陽性率[8]。④囑患者及患兒家屬不可對皮試部位用手抓、捏、按、摩擦等,并對手腕有配飾的患者,應囑其自行保管好,待皮試結(jié)果觀察后再佩戴。⑤告知患者青霉素過敏的發(fā)病率非常低,不必緊張,如有不適,及時訴說,并將患者安排在指定的地方休息,不可離開,20 min后觀察結(jié)果。⑥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認真傾聽患者的主訴,觀察局部皮膚的變化。⑦對于女患者,注意指導其放松,并進行適宜的交談,詢問時嚴禁使用誘導性的語言,以防止心里暗示造成假陽性的發(fā)生[9]。⑧對于兒童宜用親切、溫和的語氣交談,減輕患兒的恐懼心里,使其能配合操作,避免了“拉鋸”式的穿刺,減輕疼痛,同時也減少了疼痛造成的假陽性[10]。
青霉素皮試結(jié)果陰性:皮膚無改變,周圍無紅腫,無紅暈,無自覺癥狀。
青霉素皮試結(jié)果陽性:局部皮膚隆起、增大、出現(xiàn)紅暈和周圍紅斑,直徑≥1 cm,周圍有偽足,伴局部癢感,嚴重時可有頭暈、心慌、惡心,甚至發(fā)生過敏性休克。
青霉素皮試結(jié)果假陽性:青霉素和生理鹽水對照均為陽性反應。
兩組患者試驗結(jié)果陽性者,用生理鹽水在對側(cè)前臂相應部位做對照試驗,結(jié)果顯示:干預組1 000例,陰性945例,假陽性21例,陽性 34例;對照組1 000例,陰性866例,假陽性98例,陽性36例,干預組青霉素皮試假陽性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影響青霉素皮試結(jié)果判斷的假陽性癥狀發(fā)生率明顯降低。
臨床上患者的局部皮丘變化不明顯,而局部異常感和全身癥狀較重,給青霉素皮試結(jié)果的判斷帶來一定的難度,致使部分假陽性反應的患者被判斷為陽性[11-13],通過運用護理干預,患者的局部癥狀及全身癥狀明顯減少,降低了心理因素及機械因素造成的假陽性,但即使判斷為陰性,在使用青霉素時也應慎重,均應做到青霉素過敏反應的各種緊急搶救措施,護士是藥物皮試的直接操作者,在培養(yǎng)護士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yè)精神的同時,再運用護理干預措施,可避免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造成的假陽性,提高青霉素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
[1]王志祥,李玉璋.青霉素臨床應用中的幾個問題[J].臨床醫(yī)學,1994,14(4):229.
[2]蔣春清,韋春燕,饒秋鳳.一次性1 mL注射器配制皮膚過敏試驗藥液計量問題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2,6(11):666.
[3]王國道,王庭治,蒲紅艷.青霉素類抗生素臨床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實用護理雜志,1995,11(1):41.
[4]任美針,王宗蘭,王玉君.生理鹽水用于皮內(nèi)試驗前皮膚清潔的臨床研究[J].護理學報,2007,14(6):91.
[5]李小寒,尚小梅.基礎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75.
[6]趙壽寧,趙朝偉.青霉素類藥物皮試方法的探討[J].中國藥業(yè),2003,12(3):8081.
[7]李亞玲.青霉素皮試假陽性 30例分析[J].現(xiàn)代護理,2008,5(17):137.
[8]孫 影,朱蘭芹.心理干預在青霉素皮試中的運用[J].現(xiàn)代護理,2005,11(4):277.
[9]陳毛香.藥物過敏試驗誘導與非誘導詢問結(jié)果的對比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1996,11(10):17.
[10]楊淑平,王志敏,劉迎利.青霉素皮試陽性與皮試儀結(jié)果對照分析[J].實用護理雜志,1996,12(3):101.
[11]莊玉妹,陳淑萍.青霉素皮試假陽性原因分析和護理對策[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5):674.
[12]楊筱筠,薛 健,周光智,等.青霉素皮試患者局部皮膚不同消毒方法的比較[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8,25(5):573.
[13]劉秀梅.青霉素皮試假陽性問題的探討[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7,23(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