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明 張繼文
(汕尾電廠,廣東 汕尾 516623)
2009年9月25日,汕尾電廠1號鍋爐發(fā)生爐內(nèi)爆管。停爐后發(fā)現(xiàn)屏式過熱器第8屏前屏外往內(nèi)數(shù)第6根管(A8-6)的出口段距離頂棚約1米處有一爆口,與此同時,此管出口段靠近出口分配聯(lián)箱約100mm處的管座處亦有一爆口,兩個爆口相距約3米。
汕尾電廠1號鍋爐型式為DG1950/25.4-Ⅱ2,為東方鍋爐廠制造生產(chǎn)的超臨界本生直流爐。鍋爐的屏式過熱器布置在爐膛正上方,從爐膛的左右兩側(cè)通過屏過進口混合集箱向15屏分配集箱輸送介質(zhì),每屏分兩路進出,進口額定溫度437℃,壓力25.9MPa,出口額定溫度為518℃,壓力25.8MPa。機組于2008年1月27日正式投入商業(yè)運行,至2009年9月25日,鍋爐累計運行14108小時,啟停11次。
(1)爐膛內(nèi)爆口(爆口1):屏過第8屏前屏外往內(nèi)數(shù)第6根管(A8-6)的出口段距離頂棚約1米。材質(zhì):SA213-TP347H;規(guī)格:φ45×10.8。T347H爆管的宏觀形貌(如圖2):
1)爆口處呈塑性薄唇狀張開,開口很大,幾乎呈十字狀,爆口尺寸180×100mm。
圖1 屏式過熱器結(jié)構(gòu)圖
2)爆口處管子周長變化很大,管壁塑性變形嚴重。
3)爆口處外側(cè)不存在明顯的氧化皮,也沒有與主裂紋平行的微小裂紋。
圖2 T347H爆口宏觀形貌
圖3 T91爆口宏觀形貌
4)管壁厚度由焊口至爆口逐漸減薄。
(2)爐外大罩內(nèi)爆口(爆口2):屏過A8-6管與出口分配集箱相連的管座距離聯(lián)箱100mm處,材質(zhì) SA213-T91;規(guī)格:φ45×10.8。
T91爆口宏觀形貌(如圖3):1)爆口處裂紋呈脆性唇狀張開,開口不大,爆口尺寸約為40mm×4mm。2)爆口處管子周長變化不大,管壁幾乎沒有減薄。3)爆口處外側(cè)存在較厚的氧化皮。4)爆口周圍有與主裂紋平行的縱向成束裂紋群。
(3)對爆口所在的屏過進口分配集箱進行內(nèi)窺鏡檢查,發(fā)現(xiàn)集箱內(nèi)有環(huán)狀異物,周長106;直徑34;材質(zhì)為:P12;基本可以判定為低溫過熱器出口集箱管控加工時殘留的鐵屑。對第8屏前屏受熱面的下彎頭 A8-1、A8-2、A8-3、A8-4、A8-10、A8-14射線檢查,未發(fā)現(xiàn)有異物或氧化皮堆積的信號。
測量位置 ① ② ③ ④ ⑤ 平均值TP347H爆口處 151 145 141 143 147 145 TP347H爆口背面 178 181 175 179 180 178 T91爆口處 132 129 136 131 134 132備注:硬度測量選用布氏硬度(HB)
(1)對爆口附近管子進行硬度檢查,具體結(jié)果如下(表1):(2)材料的化學成分。從材質(zhì)為TP347H、SA-213T91的爆管上分別割取長約10*10mm2的小塊樣品,并打磨出一個小平面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具體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材質(zhì)為T347H的屏式過熱器管,各元素含量在標準值范圍內(nèi);從表3可出SA-213T91管除N元素含量為零,低于標準值外,其它各元素含量在標準值范圍內(nèi)。
(3)金相組織分析
從TP347H和T91管上分別切取基體樣品和爆口區(qū)樣品作為金相分析用試樣。對試樣的橫截面進行機械研磨、拋光后,用王水浸蝕,將制備好的金相試樣于金相顯微鏡下進行組織觀察與評定。
表2 TP347H屏式過熱器管的化學成分分析結(jié)果
表3 T91屏式過熱器管的化學成分分析結(jié)果
1)TP347H的金相組織。由圖4可以看出,基體夾雜物為顆粒狀,沒有帶狀夾雜物。夾雜物等級為1級。從圖5可看出,TP347H管的金相組織為奧氏體+大量晶界析出物+少量晶內(nèi)析出物。與此同時,對同批次沒有使用的原始管件進行微觀組織分析,未發(fā)現(xiàn)有大量的晶界析出物。同圖5的基體組織相比,圖6的晶粒有一定程度的變形拉長,同時組織中有大量的類似孔洞的黑色組織,特別是靠近爆口處這種黑色組織更加明顯。觀察管件爆口處的宏觀形貌可
圖4 TP347H管基體的夾雜物形貌(拋光態(tài))500X
圖5 TP347H管基體的金相組織(王水浸蝕)500X
以看到,爆口處變形很大,徑向明顯變粗很多,因此爆口處橫向(徑向)微觀組織上的晶粒變形拉長與其宏觀變形的特征是一致的。
同圖6相比,圖7中晶粒變形不明顯,但組織中同樣有大量的類似孔洞的黑色組織,特別是靠近爆口處這種黑色組織更加明顯。觀察管件爆口處的宏觀形貌可以看到,爆口處雖然變形很大,但主要體現(xiàn)在徑向,軸向變形不是很大,因此爆口處微觀組織在縱向晶粒變形不明顯。
圖6 遠離爆口邊緣金相組織 500X
圖7 遠離爆口邊緣金相組織 500X
2)T91管的金相組織分析。從圖8可看出,A8-6爆管遠離爆口的基體的金相組織回火索氏體,老化等級為2級,為等軸晶。從圖9可以看出,靠近爆口的基體的金相組織鐵素體+粒狀碳化物,老化等級達4級,晶粒被明顯拉長,并且裂紋前端的晶界有被氧化的痕跡。
3)疑難組織的SEM觀察和能譜成分分析
對于TP347爆口處大量的類似孔洞的黑色組織,在金相顯微鏡下對其凹凸特征分辨不清,為進一步確定其孔洞的特征,我們對其進行了掃描電鏡觀察與分析。同時,基體組織中大量晶界析出物組織也不符合常規(guī),因此也對其進行了掃描電鏡觀察與分析。圖10為爆口處組織的低倍SEM形貌,圖中左側(cè)為爆口邊緣。圖11為圖10中左側(cè)爆口區(qū)的局部放大??梢娊鹣囡@微鏡下看到的黑色區(qū)域在掃描低電鏡下觀察時為明顯的孔洞,說明金相顯微鏡下看到的黑色區(qū)域確實為高溫應力條件下運行形成的蠕變孔洞。
圖8 靠近爆口附近基體的金相組織500X
圖9 爆口裂紋尖端的金相組織 500X
(1)T91管材化學元素分析中N含量為0,而N元素為T91中的重要元素,N元素的缺少導致了管子強度的減小,其高溫性能降低,容易使其成為超溫爆管的薄弱環(huán)節(jié)。(2)從爆口1處形成的大量蠕變孔洞可以初步判斷,TP347H管發(fā)生爆管的主要原因是長時高溫過熱引起的蠕變開裂。不過TP347H爆管的宏觀形貌觀察中并沒有在爆口處發(fā)現(xiàn)明顯的氧化皮,而爆口處明顯的氧化現(xiàn)象是通常的長時高溫過熱的典型宏觀特征。因此,此次爆管有其一定的特殊性。(3)按照目前爆口1看到的微觀組織和晶界析出物的程度,材料的老化等級已經(jīng)達到5級。通過對同批次管材金相組織的分析對比,晶界析出物的形成是應該是由于運行時的高溫過熱造成的老化組織,與爆管是由于長時高溫過熱引起的蠕變開裂的結(jié)論是一致的。(4)從焊口前后對比觀察,從焊口至爆口是逐漸減薄,說明爆口1管子的減薄是超溫過熱后蠕脹引起。(5)從爆口2宏觀形貌特征可知,爆口處裂紋呈脆性唇狀張開,開口不大;爆口處管子周長變化不大,管壁幾乎沒有減??;爆口處外側(cè)存在較厚的氧化皮及平行的縱向成束裂紋群。結(jié)合微觀組織上爆口處組織老化嚴重的特征,認為爆口2屬長時高溫過熱造成,過熱溫度低于相變點,但時間較長。(6)分析認為爆口2發(fā)生泄漏前,受到由于蒸汽壓力聚變所產(chǎn)生的沖擊力,此沖擊力與及作用位置與當時工況及所處位置有關(guān)。
圖10 爆口處的低倍形貌(左側(cè)為爆口邊緣)75X
圖11 圖10左側(cè)爆口區(qū)的局部放大 2000x
綜上所述,A8-6管發(fā)生“一管兩爆”,判斷為爐內(nèi)TP347H先爆漏再引發(fā)T91泄漏,原因及過程如下:異物進入A8屏過進口分配集箱內(nèi),堵塞屏過進口管管孔,管內(nèi)蒸汽流量減少,首先在對應管A8的出口T91管段長期超溫(超過T91的極限使用溫度620℃,低于TP347H的極限使用溫度650℃),力學性能下降。由于A8-6管孔進口處異物未固定,隨機狀態(tài);當異物堵塞在某一位置時,A8-6蒸汽流量大大減少,導致爐內(nèi)TP347H超溫,在爐內(nèi)出口管段首先爆漏。TP347H爆漏處,蒸汽壓力急劇下降為0;同時泄漏點至屏過出口分配集箱管內(nèi)蒸汽倒流。出口段蒸汽壓力變化迅速,同時流體的慣性,管內(nèi)壓力發(fā)生劇烈波動,形成水錘沖擊,再加上T91管因長期過熱造成機械性能下降,在A8-6管座出口處(倒流后變?yōu)檎羝隹冢╅_裂。
(1)更換爆漏的管子,待機組停機檢修時,全面檢查屏過進口、高過進口及高再進口集箱的內(nèi)部清潔度,盡可能避免此類事故再次發(fā)生。
(2)T91成分與標準不符,機組檢修時,對大罩內(nèi)所有的T91管座、彎頭進行外觀檢查,發(fā)現(xiàn)有發(fā)藍的進行硬度檢查,將硬度值不符合要求的管子全部更換。
(3)做好超溫記錄分析,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做好檢查處理措施。
[1]王孟浩等.《電廠1000t/h直流鍋爐高溫過熱其超溫爆管的試驗分析》.《鍋爐技術(shù)》,1987.
[2]楊建菊等.《屏式過熱器爆管原因分析》.《熱力發(fā)電》,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