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何時能超越美國?
[英]《經濟學人》12月18日
美國經濟評議會最近預測,若依據購買力評價指數(PPP),中國最快可能在2012年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因中國物價較低。不過,中國如今的GDP只相當美國的四成,還是要等到以美元市場匯率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超越美國,才算龍頭。
如果中美的實質GDP都分別持續(xù)以過去10年的年均增速增長,也就是中國的10.5%和美國的1.7%,而其他條件不變,則中國的GDP應在2022年超越美國。但是根據過去推斷未來的預測效果不佳:記得,1980年代中期日本廣獲看好會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結果卻不然。而且,隨著勞動年齡人口開始縮減,生產力增長減速,中國經濟增長必會趨緩。
再說,以美元計算的GDP走勢,不只由實質經濟增長決定,還要看通脹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過去10年,中美年均通脹率分別為3.8%和2.2%;而從2005年人民幣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年均升值4.2%。
若是今后10年中美年均經濟增速分別是7.75%和2.5%,而通脹率分別是4%與1.5%,人民幣年升值3%,中國則將在2019年取代美國。若是中國的實質經濟增速降到年均5%,而其他條件不變,則中國將到2022年才能超美奪冠。當然,美國人仍將比中國人富裕得多,因其人均GDP屆時將是中國人的4倍多。
2“微恐怖主義的一年”
[美]《時代》12月27日
過去一年,一種新的戰(zhàn)爭種類興起:微恐怖主義,其執(zhí)行者選擇的不是最大或最引人注目的行動,而是那些有望成功的行動。它是由“基地”組織的分支創(chuàng)造的,尚不清楚本·拉丹和扎瓦希里是否在指揮。即便他們與這些活動絕緣,也不會令人安慰,因為微恐怖主義的一個核心特征,就在于它不是由高層指揮,而是從下層興起。在“基地”新的網上雜志《激勵》中,其編輯解釋了微恐怖主義背后的邏輯依據:“我們不需要進行大規(guī)模打擊”。“打擊敵人……是為了讓敵人失血而亡”,這是他們稱之為“千刀戰(zhàn)略”的策略?!都睢分械牧硪黄恼铝信e了發(fā)動“出血行動”——即貨機炸彈事件——的成本:兩部電話、兩臺打印機以及運費,總計4200美元。
32010年絕非索然無味
[美]《商業(yè)周刊》12月20日
盡管美國近年來在敗落,但實際情況沒那么糟。2009年以來2400億美元的減稅拉動國家經濟和絕大多數企業(yè)今年繼續(xù)增長。截至12月14日,標普500指數全年已上漲11%。華爾街正在聚斂全年預計為190億美元的有史以來第四多的利潤。在歐洲,希臘和愛爾蘭可能早已注意到自己財政崩潰的前兆,但在鄰國的救助下,它們抵達了彼岸。今年還有一個人們談論最多的兩家企業(yè)的故事:蘋果和Facebook,它們對微軟和谷歌的超越令人吃驚。
42010年十大科學進展
[美]《科學》12月17日
榮登2010年十大科學進展榜首的,是一種在量子范圍內運作的機械裝置。該裝置發(fā)明前,所有人造物體的移動都遵循經典力學法則。而今年3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的物理學家安德魯·克萊蘭德、約翰·馬丁尼斯等人利用一個由金屬片包裹的石英晶片制成一種精巧裝置,可操控類似電流和光粒子那樣極小的運動。這種能力或會導致光量子態(tài)控制器、超敏感力探測器等新裝置的出現,以及最終對量子力學界限的研究。其他9項進展包括:首個完全由人造基因指令控制的細胞;4萬年前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艾滋病病毒預防的兩種新藥;外顯子測序與疾病基因;分子動力學模擬;量子模擬器;下一代基因組學;核糖核酸的重新編程;能關閉某些特定基因的大鼠。
5華麗家族
(臺灣)《天下》12月28日
透過政商關系、聯姻關系,家族集團在臺灣日益壯大。據統(tǒng)計,臺灣新10大家族,合計共掌握了13大金融和商業(yè)集團,總市值超過6萬億臺幣,占全臺1/4的股市總值。近期爭議不斷的二次金改弊案,吳淑珍在起訴書中就詳載了一段告白,第一次將家族主事者和政治人物之間動輒天文數字的金錢捐輸關系,赤裸裸地呈現在社會大眾面前。一位白手起家的科技業(yè)CEO就痛陳:一些政客和家族專走政商關系,小至參與地方工程標案,大至影響政府政策或進入管制性產業(yè),都是一次次地擠壓一般人努力向上、公平競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