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锟?/p>
天花作為一種傳染病在全世界被消滅三十余年以后,對保留在美國和俄羅斯兩個實驗室里的天花病毒樣本該做如何處理?人們?yōu)榇讼萑霟o休止的爭論之中。在剛剛召開的第64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上,這一問題再次成為激烈爭論的焦點。最終,徹底銷毀天花病毒樣本的行動,再次被“緩期執(zhí)行”。道理何在?
1979年10月26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宣布,人類在全世界范圍內消滅了天花。天花是由痘類病毒中的“人天花病毒”所引起傳染性疾病,它的滅絕,在人類醫(yī)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然而,在天花被消滅以后,對保留在實驗室里的天花病毒的樣本該如何處理?人們對此卻陷入無休止的爭論之中:存留或者銷毀,盡管爭論的焦點很簡單,但是雙方的論證卻各有道理,令這一決定成為三十多年來懸而未決的問題。
保存還是銷毀?
2011年5月下旬,第64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在23日的閉幕會議上,各國衛(wèi)生代表和官員對“保留還是銷毀天花病毒樣本”這一問題再次進行激烈爭論。結果,會議最終達成意見:將天花病毒樣本再保留3年。
是否銷毀天花病毒是本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的議題之一。在此次會議上,美國衛(wèi)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凱瑟琳·西貝利厄斯提議,繼續(xù)在全世界僅有的兩個實驗室里保存天花病毒樣本至少5年。這樣做能為進一步研究天花病毒提供更多的時間。因為一旦這種病毒無意中或者人為地釋放到實驗室環(huán)境以外,研究人員可以用樣本研發(fā)最新的疫苗。俄羅斯是除美國以外另一個保存了天花病毒樣本的國家,他們對美國的提議持相同觀點。另一些發(fā)達國家,如英國、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也成為“保留派”的成員。
但是,伊朗的衛(wèi)生代表在會議上帶頭反對這一提議,這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有人認為,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可能卷入了天花病毒存留與銷毀的決定之中。由于伊朗與美國是死對頭,有人懷疑伊朗采取了與對手相反的原則——對手反對的就是自己贊成的。
但是,伊朗提出的理由聽起來卻并不涉及政治。他們認為,如果貯存的天花病毒落入“錯誤之手”,將造成全球巨大的災難。換句話說,一旦有人獲得并利用天花病毒發(fā)起細菌戰(zhàn),這對整個人類都是不安全的。
實際上,伊朗的主張得到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的支持。例如,一些非洲國家認為,如果有人利用這種病毒制成的生物炸彈進行恐怖襲擊,最受傷害的是衛(wèi)生條件差和缺醫(yī)少藥的發(fā)展中國家,非洲公眾所受到的傷害將遠甚于世界其他地區(qū)。身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天花咨詢委員會委員的尼日利亞病毒學教授奧耶維爾·托莫里就持這種觀點。
當然,不僅是發(fā)展中國家,就連發(fā)達國家的一些專家也持這種主張。例如,美國匹茲堡大學醫(yī)學中心生物安全研究中心的唐納德·A·亨德森博士認為,對于天花病毒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徹底銷毀,因為這樣可以避免該病毒被用于恐怖襲擊。至于科學研究所需要的天花病毒,則可以從其他途徑來滿足,例如繪制病毒的基因圖譜。同時,即使現在天花再次出現,人們也有能力用疫苗和藥物來應對,不一定需要天花活病毒來研制疫苗。
歷史和現實的交錯
就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天花絕跡約十年之后,1990年,第22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做出決定,將世界上的一些活天花病毒儲存于美國和俄羅斯的兩個實驗室,它們是位于美國佐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的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和位于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國家病毒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之后,是否銷毀天花病毒的提議多次被提出和討論,但始終未獲得一致意見。
1996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大會的全體成員首次認同應銷毀實驗室里的天花病毒樣本。不過,美國和俄國又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把最終銷毀天花病毒的時間再往后順延若干年,以便用現成的樣本研制更為安全的疫苗和藥物。當時,把這個時間定在1999年6月30日,到時可以銷毀儲存的所有天花病毒。
但是到了1999年,美國、俄羅斯等國代表又提出了反對意見,并游說各國,使得世界衛(wèi)生組織通過了一個修正案,將銷毀天花病毒的時間推遲到2002年,以便“進一步推動抗病毒制劑和改良疫苗方面的國際研究”。然而,2001年發(fā)生了9·11恐怖襲擊,此后,美國政府多個部門還收到帶有炭疽桿菌的郵件。這表明,恐怖主義利用生物武器襲擊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行動已經成為現實。以此為理由,美國和俄國再次提出,保存天花病毒不僅是為了應付將來天花再次爆發(fā)的危險,而且是為應對細菌武器和生物恐怖而做的必要準備。于是,銷毀天花病毒便一拖再拖,直到不久前在世界衛(wèi)生大會上第五次討論這一問題。
在5月23日的最后會議上,伊朗提出對銷毀天花病毒進行表決,以多數意見來做最后決定。但是,一些國家反對伊朗的這個提案,他們提出成立一個工作小組來尋求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協做法。
在經過兩天的激烈辯論后,5月24日,擁有193個成員國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各國衛(wèi)生部長達成了一致意見,將天花病毒的銷毀日期再延遲3年,到2014年銷毀天花病毒。這一方案是各方妥協的結果。
盡管美國認為保留天花病毒對研制新疫苗和防止生物恐怖襲擊是有利的,但也有相當多的國家認為,保留天花病毒已經沒有太多理由和意義了,因而反對繼續(xù)延遲銷毀的時間。另一方面,雖然美國代表、全球衛(wèi)生事務辦公室主任尼爾斯·多萊爾對其“延遲銷毀5年”的提議沒得到通過而感到失望,但美國也對世界衛(wèi)生大會的這一妥協決議感到滿意,認為三年期限是有理由的。同時,他也表示,在這個期限內“我們期盼著在抗病毒治療、疫苗研制和診斷方面出現重要的進展”。
從他的這番話來看,如果未來在科研和疫苗研制方面沒有較大進展,銷毀天花病毒樣本的時間也許還會一延再延。
現在,除了美國和俄羅斯貯存有天花活病毒外,美國還有一定數量的天花疫苗。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在瑞士貯存了3260萬份疫苗,以應對天花的死灰復燃。但是,美國等發(fā)達國家認為,這些疫苗都是老版本,不一定能對付可能變異的天花病毒。而且,老版本的天花疫苗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接種后容易觸發(fā)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加速成為艾滋病患者。
總之,美國和一些發(fā)達國家堅持應保留天花活病毒,其目的有兩個,一是研制新疫苗,以應對可能死灰復燃的天花;其次是為了應對生物恐怖的襲擊。
死灰復燃的可能
天花曾經是世界上傳染性最強的疾病之一,患者的死亡率為33%。盡管多數人患病后經過治療能存活下來,但病人常因患病而毀容,因為病愈后臉上和全身會留下丑陋的痘痕,俗稱“麻子”。天花在歷史上對人類危害較大,僅在18世紀的歐洲就奪去了1.5億人的生命。
實際上,就在197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天花滅絕后的兩年,1981年在非洲的索馬里就又發(fā)現了零星的天花病例,這說明天花的死灰復燃并非是杞人憂天。到了2003年6月,美國威斯康星州發(fā)現了40例感染猴子天花的病人,即人患上了猴子天花。猴子天花過去通常發(fā)生在非洲中西部,是一種與人天花相似的疾病,癥狀與普通天花類似,出現高燒、頭疼、全身出水痘,極度疼痛,其死亡率約為1%~10%,大大低于普通(人)天花的死亡率。
人的天花是由一種感染人的痘類病毒所引起的,而痘類病毒是一個大家族,包括類天花病毒、牛痘病毒和猴痘病毒等,它們引起的疾病就相應地稱為牛天花、猴天花。
中國人是最早發(fā)明用接種的方法來預防天花的。迄今能從古籍中找到明確記述和互相印證的,是以種“人痘”的方法來預防天花,時間在明朝的1567~1572年間。后來,種人痘的方法傳到英國,英國醫(yī)生愛德華·琴納又發(fā)明了種“牛痘”來預防天花。
1796年5月14日,在琴納47歲生日這天,他做了一個大膽而關鍵的試驗:用針在8歲男孩詹姆斯的手臂上劃了兩道小小的傷痕,再把擠奶少女莎拉·尼爾姆斯手臂上感染14天后的牛痘皰瘡漿液擠出一點,把這種淡黃色濃漿種在了詹姆斯手臂上劃痕的地方。后來,詹姆斯再也沒有出現任何天花病癥。這意味著接種牛痘預防天花的設想是切實可行的。
為什么接種牛痘能預防天花呢?因為牛痘病毒與天花病毒相似,可以利用牛痘來做成疫苗,刺激人體免疫系統(tǒng),產生相應的抗體,以抵御天花。天花病毒、類天花病毒、牛痘病毒和2003年在美國出現的猴痘病毒都從屬于痘類病毒這個復雜的家族。它的成員都含有可溶性抗原、核蛋白杭原和紅細胞凝集素,抗原性質基本相同,彼此之間有交叉免疫性,正是因為這個道理,琴納發(fā)明的接種“牛痘”才能達到預防“人痘”的目的。
到了近現代,牛痘疫苗的制備是先將牛痘病毒接種于健康牛犢皮膚,發(fā)痘后將痘皰刮下,再由1%石碳酸處理以減少細菌污染,提高純度,然后制成疫苗。由于疫苗本身并不含天花病毒,所以接種者并不會感染天花。過去公認的說法是,接種者通??色@得三年至五年的全免疫力(不過這一理論今天正面臨挑戰(zhàn))。之后,免疫力逐漸消退。接種痘苗產生的天花免疫力以細胞免疫(即由淋巴T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和粒細胞等對病毒進行圍殲)為主,而體液免疫(即由B淋巴細胞等產生各種抗體、補體以攻擊入侵體內的病原體)為輔。
所以,從非洲偶而有天花死灰復燃,到美國出現猴天花病例,都說明人類消滅天花可能只是暫時的,這一大類病毒隨時都可能通過多種形式來感染人體。因此,美、俄和發(fā)達國家堅持保留天花病毒樣本,也許是一種防患于未然的策略,而且堅持這么做也就意味著日后一旦發(fā)生天花感染,他們有幫助發(fā)展中國家的義務。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情況的不斷發(fā)展,未來,相信世界衛(wèi)生組織成員國最終將會對天花病毒的存留或銷毀達成一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