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忠
(成都市新都區(qū)人民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500)
牙周手術后進行根面處理有助于降解病變根面的內毒素,清除根面平整時產生的玷污層,使根面輕度脫礦暴露Sharpey纖維,增加內源性纖維連接蛋白與根面連接的可能,促進形成新附著。其處理劑種類豐富,以EDTA、鹽酸多西環(huán)素較為常見。
四環(huán)素族藥物在牙周炎的治療中有較長時間的歷史,其中多用鹽酸多西環(huán)素 (鹽酸強力霉素),研究表明[1],這類藥物的治療機制不僅能減少多種牙周致病菌,還能降低齦溝液中膠原酶的活性減少其對牙周組織的損傷,作為酶抑制劑既可與齦上潔治、齦下刮治、根面平整等基礎治療聯(lián)合應用,也能有效地輔助牙周炎的手術治療。 EDTA的pH為中性,可以有效去除玷污層 、暴露膠原、增加牙本質小管直徑,利于牙周組織再生。
本研究將比較EDTA與鹽酸多西環(huán)素作為根面處理劑對牙周術后療效影響,研究如下。
從成都市新都區(qū)人民醫(yī)院牙周科門診中選擇30例確診為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其中男性14人,女性11人,年齡30~50歲,均知情同意。納入標準:無全身性疾病,無吸煙史,婦女未妊娠,無四環(huán)素族藥物及利多卡因過敏史?;颊哂兄辽?個后牙區(qū)且PPD>4mm,每個區(qū)有2個以上患牙且牙周喪失程度相似。
首先記錄并計算每個術區(qū)患牙的SBI、PPD、CAL算術平均值,根據數(shù)據從每個患者口腔內選擇病情相似的3個術區(qū),將同側術區(qū)隨機分成EDTA處理組和鹽酸多西環(huán)素處理組,另一側術區(qū)為空白對照組只進行牙周圍翻瓣術。
常規(guī)消毒局麻下,做切口翻瓣,刮出上皮領圈及肉芽組織,根面平整。之后兩個實驗組在根面分別涂擦150g/L EDTA溶液和 1mg/mL鹽酸多西環(huán)素(均由成都市新都區(qū)人民醫(yī)院藥劑科配制),5min后,用生理鹽水清洗縫合,植入牙周塞制劑??瞻讓φ战M,手術同上,之后只做生理鹽水清洗,根面不做處理。術后配合口服抗生素,并在1周后除去縫線和塞制劑。每月復查一次,隨訪3個月。
術后3個月的復查,由同一個人手工檢查每個牙位的SBI,再用探針檢查記錄相同牙位的頰舌側3個位點的PPD和CAL。最后計算每個術區(qū)患牙的SBI、PPD、CAL算術平均值。
對本組資料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用t檢驗,檢驗水準設定為0.05,P<0.05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
術前SBI、PPD、CAL各項臨床指標之間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術后3個月,可發(fā)現(xiàn)EDTA組和DH組各項臨床指標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DH組在CAL、PPD兩組指標上更明顯低于EDTA組(P<0.05),而兩實驗組間SBI相差不顯著(P>0.05),見表1。
表1 3組術前、術后各項臨床指標變化(±s)
表1 3組術前、術后各項臨床指標變化(±s)
*各組術前、術后相比P<0.05,術后3個月組間相比,不同字母組間相比P<0.05
術后SBI PPD(mm) CAL(mm) SBI PPD(mm) CAL(mm)EDTA組 3.39±1.63 6.93±1.69 5.75±1.22 1.31±0.79*A 3.83±1.68*A 3.12±0.81*A DH組 3.33±1.51 6.73±1.70 5.73±1.34 1.22±0.85*B 2.72±1.70*B 2.01±0.60*B OFD組 3.52±1.18 6.80±1.45 5.79±1.41 2.28±0.82*B 4.89±1.50 4.21±1.41*C組別 術前
慢性牙周炎病發(fā)時,因為菌斑內細菌產酸與蛋白溶解酶使sharpey纖維破壞,致使牙骨質脫礦,細菌和內毒素可同時進入牙骨質:產生的內毒素進一步誘發(fā)機體組織炎性反應,并且可以激活骨吸收過程和抑制牙周細胞的增殖[2,3]。
在牙周手術中采用化學性根面處理有助于提高根面的生物相容性,從而促進牙周組織再生。研究表明,EDTA可以有效促進牙周組織再生并且其處理后的根面牙周膜細胞附著生長能力顯著提高[4,5]。使用EDTA對根面處理4~5min后,對牙周膜細胞生長無有害影響,并伴隨處理時間的延長,玷污層清除更徹底,膠原纖維暴露更顯著[6]。根據上述情況,在實驗過程中根面處理時間為5min,結果主要體現(xiàn)在SBI、PPD、CAL的顯著減少,說明牙周再生得到促進。
四環(huán)素族藥物處理感染牙根表面時,能完全抑制單核細胞分泌TNF-α,同時四環(huán)素對激活的單核細胞有直接抑制作用。并且由于四環(huán)族藥物本身酸性和金屬離子螯合作用,可以使根面輕度脫礦,暴露膠原纖維直接促進牙周膜細胞的附著生長[6,7]。在牙周翻瓣手術后局部應用EDTA和鹽酸多西環(huán)素后,能同時促進牙周組織的愈合,減小牙周袋深度和附著喪失。實驗表明,鹽酸多西環(huán)素促進愈合能力比EDTA稍強,可能與其調節(jié)宿主反應作用有關,這對牙周手術后創(chuàng)口愈合及新附著形成具有指導意義。
[1] Caton JG,Ciancio SG,Blieden TM,et a1.Treatment with subanti microbial dose doxycyeline improves the effi cacy of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 in patients with adult periodontitis[J].Odontol,2000,71(4):521- 532.
[2] 袁乃梅,董廣英,張賢華,等.中間普氏菌內毒素對人牙周膜細胞增殖的時間效應和細胞周期的影響[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3,13(10):552-554.
[3] 張鳳秋.牙周優(yōu)勢菌內毒素的生物活性及與牙周炎相關的發(fā)病機制[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3,13(3):166-169.
[4] Sculean A,Donos N,Brecx M,et a1.Treatment of intrabony defects with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and enamel matrix-pro-reins.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monkeys[J].J Clin Periodontol,2000,27(7):466-473.
[5] 戴海燕,劉琪,張海燕.促進牙周膜成纖維細胞在病變牙根面的附著和增殖[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23(4):595-597.
[6] 武影,張秀麗,束蓉.EDTA對人牙周膜細胞在病變根面附著 和增殖影響[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21(4):554- 557.
[7] 孟煥新.牙周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