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霞 魏輝 魏燕
剖宮產是處理難產及高危妊娠的有效分娩方式。近年來中國剖宮產率不斷上升的狀況已經引起廣泛的關注[1]。由于產婦,尤其是初產婦缺乏圍產期的相關知識、對分娩的恐懼心理、對宮縮疼痛的耐受力差、產程中不能有效配合、對剖宮產術帶來的后果與并發(fā)癥了解不充分,在無剖宮產指征的情況下選擇剖宮產結束分娩等導致了剖宮產率的持續(xù)上升。針對以上問題,對孕婦實施產前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孕12周起在門診就診的孕婦331例,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0±2.4)歲;身高151~169 cm;均為單胎頭位初產婦,無孕期并發(fā)癥及合并癥,預測胎兒體重2500~4000 g。根據是否接受過健康教育分為2組,干預組為接受健康教育的孕婦131例,對照組為同期在門診就診未實施任何干預的孕婦200例。
1.2 方法 (1)產前健康教育,本院開設孕婦學校,每15天開展1次講座,內容涉及孕期及分娩期相關知識、剖宮產和自然分娩的利弊等,孕婦定期參加學習,鼓勵其家屬也來參加;(2)開通健康教育服務熱線,隨時為孕婦解答疑問。
干預組自然分娩比例、產檢次數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 1。
近年來,剖宮產已成為解決難產、快速結束產程、挽救孕婦及胎兒生命的有效措施和常規(guī)手術,但剖宮產對產婦和新生兒的不良影響已引起了廣大醫(yī)務工作者的重視。自然分娩產婦子宮收縮力強,有利于產后惡露的排出,減少產后出血。剖宮產產婦出血量多,子宮內膜異位發(fā)生率高,再次妊娠的風險增高。自然分娩可降低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病率,而剖宮產還可能影響嬰兒今后的本體覺和本位覺,造成兒童感覺統(tǒng)合失調,從而導致定位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多動癥及閱讀、畫線、平衡、打球困難等[2]。分娩是妊娠女性的一個自然的、正常的生理過程,由于產婦,尤其是初產婦多有焦慮緊張情緒,缺乏對分娩的直接體驗,加之周圍人群因分娩痛苦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各種相關的社會因素的影響,使之對自然正常分娩有明顯的恐懼心理,從而對自然經陰道分娩失去了信心,選擇剖宮產結束分娩。產前健康教育可使孕婦對妊娠和分娩有一個系統(tǒng)、正確的認識,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輕松面對孕期的不適,合理安排孕期飲食,降低巨大兒的出生率,使孕婦樹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從而提高自然分娩率[3]。
表1 2組情況比較 例(%)
通過產前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孕期進行剖宮產可能對母嬰造成危害性的健康教育,增加了產婦自然分娩的信心,強化了成為母親的榮譽感,減少了自行選擇剖宮產率。值得臨床工作中應用與推廣。
1 劉彥妙,貴香.剖宮產率升高原因分析及對策.河北醫(yī)藥,2010,32:3196-3197.
2 田揚順.大力推揚自然分娩“三法寶”技術.中華現代婦產科學雜志,2006,3:796-798.
3 盧央.產前教育對分娩結局的影響.中國基層醫(yī)藥,2010,17:1563-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