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琛
網站的志愿者有4萬多人,遍布全國各地,包括港、澳、臺地區(qū),以及美國、瑞士、荷蘭、日本等國家。截至2010年12月中旬,在這個網站登記的尋子、尋家者有5000多個案例。通過該網站,有173個家庭找到了他們失蹤的子女。
從“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到“微博打拐”,打開志愿者們?yōu)槭й櫤⒆觽兘⒌木W頁,一張張?zhí)煺嬷赡鄣男δ?,刺痛了每個瀏覽者的雙眼。
2009年4月29日,公安部曾發(fā)出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10名重大拐賣兒童犯罪的在逃人員;全國“打拐”DNA數(shù)據庫在之后建成,來歷不明的流浪乞討兒童也被納入其中。網友更是紛紛呼吁對人販應用重刑,除了嚴懲人販,更要加大懲處“買方”,設立“買賣人口罪”。
但這些遠遠還不夠。對于被拐兒童的家長來說,絕望是怎樣一種精神折磨?拐賣兒童,毀滅的不僅是一個孩子的未來,更是一整個家庭的未來。要知道,像“三毛流浪記”這樣的悲慘故事,永遠不應該在一個充滿陽光的國度存在。
民間力量在行動
彭高峰和孫海洋是通過一個叫“寶貝回家”的網站結識的?,F(xiàn)在,丟了孩子的家長們更愿意通過網絡尋求幫助,“寶貝回家”尋親網也是他們常上的。家長們還建起了QQ群,相互鼓勵、找線索。此外,在深圳、東莞、鄭州等地,民間的尋子聯(lián)盟也相繼成立。
據了解,寶貝回家網站,是通化人張寶艷和丈夫于2007年4月自費創(chuàng)建的,國內第一個幫助走失、被拐、被遺棄兒童尋找親人,同時幫助因各種原因流浪、乞討、賣藝兒童回歸正常生活的公益網站。
現(xiàn)在網站的志愿者有4萬多人,遍布全國各地,包括港、澳、臺地區(qū),以及美國、瑞士、荷蘭、日本等國家。截至2010年12月中旬,在這個網站登記的尋子、尋家者有5000多個案例。通過該網站,有173個家庭找到了他們失蹤的子女。
2007年,“寶貝回家”創(chuàng)造過在網站登記后3小時就找到孩子的紀錄,2009年,這個紀錄縮短為1小時,張寶艷說,2010年的最新紀錄是20分鐘。
“現(xiàn)在社會上,很多人都知道‘寶貝回家了。誰丟了孩子,馬上有人告訴他:快去聯(lián)系‘寶貝回家!孩子丟失后登記的時間越快,我們就越容易找到?!睆垖毱G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張寶艷還介紹,在“寶貝回家”尋子網,有成千上萬的志愿者按尋人、尋家救助的不同需求開展工作。家長登記資料后,馬上指定一個志愿者跟進,輔導家長發(fā)帖,所有細節(jié)問題都要問,比如采血沒有?有沒有做DNA?周邊有沒有丟失的孩子?他們有沒有共同點?并讓家長到周邊救助站、福利院找,去找警方資料,去流浪乞討的照片里找。每發(fā)現(xiàn)一絲線索,網站馬上成立專門的討論組,并有負責跟進的志愿者。
盡管從建國以后我國對拐賣婦女兒童現(xiàn)象進行了幾次專項打擊,但拐賣兒童現(xiàn)象卻是越來越嚴重,具體分析起來有以下幾個特點:從個人分散作案,到集團化拐賣兒童;從一個人拐了孩子后直接找買家到現(xiàn)在拐運銷一條龍,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專門批發(fā)被拐兒童的人販子;從境內作案發(fā)展到跨國作案;從單純的拐孩子傳宗接代到強迫孩子做非法營利活動,拐賣手法也從單純的“偷“發(fā)展到明搶明奪,甚至為了拐賣兒童出現(xiàn)殺害兒童親人的惡性案件。
在張寶艷看來,被拐兒童的年齡普遍偏小,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監(jiān)護人,是防拐上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
“實際上,從我們目前解救的孩子的情況來看,被熟人、親屬、朋友、老鄉(xiāng)拐走的孩子也有很大一部分,所以一定要告誡家長提防人販子。家長在平時生活中,不要把牌友,生意伙伴這一類的人帶到家里。孩子比較單純,就可能認為他們是親人。但有的時候因為生意失和了,這些人就有可能向孩子下手了?!睆垖毱G提醒,“另外,家里的保姆和雇工一定要核實他們的身份,這些人抱走孩子的也很多。保護孩子必須特別用心,不能懷有‘人販子不可能對自己孩子下手這樣的僥幸心里?!?/p>
而在孩子成功解救之后,家長也應對孩子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援助。正如彭高峰說過,對于像樂樂這種正在記事的小孩,“解救相當于第二次拐賣”。
華東師范大學臨床與心理咨詢研究所所長、心理健康輔導中心主任徐光興對此頗為認同。他在采訪中表示,對于年齡在3個月以上的孩子來講,被拐與解救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創(chuàng)傷,而第一次的創(chuàng)傷是永恒性的,第二次的則可以通過治療逐漸康復的。
“首先可以采取家庭療法,父母要對這些被解救的孩子加倍的關心和愛護。其次也可以采用游戲療法,增加與孩子間的人際互動。最后,建議家長每三個月或半年帶孩子做一次體檢,防止孩子出現(xiàn)身心疾病?!毙旃馀d提醒家長,被拐走過的孩子如果受到過虐待,更容易產生心理扭曲,也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對他們應該更加呵護與關心。
期待國家力量的加入
從1月25日,微博解救乞討兒童,到2月8日,彭文樂成功回到親生父親身邊,再到越來越多的孩子通過這次的行動得到解救。這無疑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開始。
孫海洋說,每找到一個孩子,他就覺得還有希望。但民間力量終究薄弱,它只是尋子家長們情急之下的無奈選擇。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和規(guī)劃,甚至可能釀出更多悲劇。
2008年1月1日,《中國反對拐賣婦女兒童行動計劃(2008~2012年)》正式實施。該計劃提出,建立反對拐賣婦女兒童行動工作部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公安部為牽頭單位。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反拐工作的指導文件,此行動計劃涉及28個部委,涵蓋預防、打擊、受害人救助、遣返及康復、國際合作等領域。
但在家長們看來,公安機關的力度還是太小。有些案子報了幾個月,一直沒立案?!霸俚鹊取薄ⅰ敖o催催”這樣的字眼,讓父母們難以接受?!赌隙贾芸?006年9月的一份統(tǒng)計顯示,在歷年總共518名來自云南、貴州和廣東的失蹤兒童中,經打電話一一核實,只有31名被找回。
同時,對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寬容”,也從某種程度上助長了這一人口買賣行徑?,F(xiàn)行法律中,只要拐賣兒童的買主不妨礙司法機關執(zhí)法,或對兒童沒有虐待行為,就可免于刑事責任。
廣東潮汕地區(qū)就是個龐大的買方市場,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孫海洋告訴記者,他就曾到過一個廣西人的家里看到,一家4個小孩,3個是買來的。在當?shù)?,只需兩三千塊錢就可以上一個戶口。而很多孩子亦被轉手多次。
據知情人士透露,一個馬仔花兩萬塊錢從人販子手里買來孩子,幾次轉手后,很可能賣到七八萬。暴利讓一些做小本生意的人趨之若鶩,“女孩則便宜得多,基本上幾千塊錢就會出手。有些人販子把女孩當男孩抱走后,發(fā)現(xiàn)抱錯了,可能半路就會把孩子扔掉?!?/p>
在他們眼里,孩子就是“貨”,有人負責“進貨”,有人專管“驗貨”。
其實,理想化的失蹤兒童救助體系,應該是公安機關和廣大人民群眾結合的救助體系。失蹤兒童的根源在于社會,要發(fā)動全社會的力量,并且以此力量為主。丟了孩子去報警,但收效甚微。所以要辯證地看,一是要找公安機關,二要靠社會救援,三要調動人民群眾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