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忠東,楊奔
(1.玉林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與傳媒學(xué)院,廣西 玉林 537000;2.梧州學(xué)院,廣西 梧州 543002)
博白地佬話詞匯特點(diǎn)
梁忠東1,楊奔2
(1.玉林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與傳媒學(xué)院,廣西 玉林 537000;2.梧州學(xué)院,廣西 梧州 543002)
事物的特點(diǎn),因分析的角度不同而不同。方言的詞匯特點(diǎn)也一樣,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析出不同的特點(diǎn)。從詞源和詞的構(gòu)成分析博白地佬話詞匯,其特點(diǎn)主要有:保留了諸多的古語詞;有一批與廣東粵語共通的詞匯;有一批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音近義同的詞語;有許多生動形象的方言詞;有豐富的帶綴詞;有豐富的連綿詞。
地佬話;詞匯特點(diǎn)
博白縣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玉林市,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南部,東連陸川縣,東南接廣東省廉江縣,南毗合浦縣,西鄰浦北縣,北靠玉林市福綿管理區(qū)沙田鎮(zhèn)。地理位置為東經(jīng)109°32ˊ~110° 17ˊ,北緯21°38ˊ~22°28ˊ。距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首府南寧市400多公里,離大西南出??诒焙J?00多公里。
據(jù)史籍記載,博白建縣始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因博白江(今小白江)而名。唐武德六年(623年),管轄博白縣的南州改為白州,這是博白古稱白州之名的由來。博白歷史悠久,秦漢時期,先后隸屬象郡、合浦郡,宋朝以后,先后隸屬鬱林州、梧州路等。自古以來,博白一直是中原軍旅、官員、商賈南下居留之地。例如,漢朝馬援將軍、唐朝大將軍李靖和高駢、北宋大將狄青等人曾率軍駐扎在博白;唐朝有名的將軍周以悌、宋朝宰相蔡京之子等歷代一批文武官員也先后被貶謫到博白;大批客商活躍在流經(jīng)博白的南流江上下游等等。這些因素對博白語言的形成和演變,帶來了極大的直接的影響[1]。
博白全縣總面積3835平方公里。轄33個鄉(xiāng)、鎮(zhèn),有漢、壯、瑤、苗、侗、仫佬、毛難、回、京、水等24個民族,2001年全縣總?cè)丝?47.99萬人。其中漢族146.67萬人,占99.02%,壯族等其他少數(shù)民族1.31萬人,占0.98%。
博白主要通行兩種漢語方言。
一種是粵語,博白人稱為“地佬話”,說這種話的人約占全縣人口的五分之二。主要在博白縣城和北部的城廂、徑口、浪平、雙鳳、綠珠;西部的水鳴、永安、大利、頓谷、那林、江寧;中部的亞山、旺茂和三灘部分地區(qū)等十多個鄉(xiāng)鎮(zhèn)。方圓六七十里,人口五十多萬。博白人認(rèn)為,“地佬話”即博白本土原居民所說的古老的話。
一種是客家方言,博白人稱為“新民話”,這是相對本地人所說的“地佬話”而言的。說這種方言的人約占全縣總?cè)丝诘奈宸种?,他們大多自稱來自福建汀州或廣東梅州。
(一)保留了諸多的古語詞
博白地佬話中保留著相當(dāng)多的古代漢語詞語,這類詞語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1.普通話已經(jīng)不用,而在地佬話中還是常用詞
菢:孵蛋?!稄V韻·號韻》:“菢,鳥伏卵也。薄報切?!碧瞥?yīng)《一切經(jīng)音義》卷五引《方言》:“北燕、朝鮮、洌水之間謂伏雞曰菢?!薄掇r(nóng)政全書牧養(yǎng)雞》:“養(yǎng)雞不菢法:‘母雞下卵時,日逐食內(nèi)夾以麻子喂之,則常生卵不菢?!盵2]3229菢,《廣韻》:“薄報切?!?,薄,地佬話讀;報,地佬話讀。菢,古屬效攝開口一等豪韻并母去聲字,地佬話去聲分陰去和陽去,陰去調(diào)值為51,陽去調(diào)值為21。菢,地佬話讀,音形義皆合古音。
豛,《說文》:“豛,椎擊物也?!薄稄V韻》:“豛,都毒切”[2]905。都,地佬話讀[tu55];毒,地佬話讀[thuk3]。博白地佬話把用棍棒的一端打人或擊物的動作叫[tuk5],“豛”與地佬話音近義同。
摑,《廣韻·麥韻》:“摑,打也。古獲切?!碧茝]仝《示添丁》:“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癡笑令人嗟?!盵2]1897古,地佬話讀[ku33];獲,地佬話讀[wak1]。地佬話把用手打人的動作叫[kwak3]。“摑”與地佬話音近義合。
揞,《廣韻》:“揞,烏感切。手覆也,覆亦藏也,今俗語猶謂手覆物為揞矣?!盵2]1923烏,地佬話讀[u55];感,地佬話讀。地佬話把用手捂住或覆蓋物體叫?!稗睢迸c地佬話音義皆合。
搢,《廣韻》:“搢,即刃切?!薄秶Z·吳語》:“(闔廬)被甲帶劍,挺鈹搢鐸?!表f昭注:“挺,拔;搢,振也?!盵2]1929即,地佬話讀;刃,地佬話讀。地佬話把乘車因路不平而顛簸叫。“搢”與地佬話音義皆同。
搛,《集韻·沾韻》:“搛,堅嫌切。夾持也?!盵2]1936堅,地佬話讀[kin55];嫌,地佬話讀[jim55]。地佬話把從未吃過的菜中夾出一部分放到另一處的行為叫[kim55]:“搛”與地佬話音義皆同。
躂,《廣韻》:“躂,他達(dá)切?!薄队衿ぷ悴俊罚骸败J,足跌也?!碧菩?yīng)《一切經(jīng)義》卷十五引《字書》:“及地曰躂。”[2]3737他,地佬話讀;達(dá),地佬話讀。地佬話把跌倒在地叫。“躂”與地佬話音近義通。
2.普通話口語不單獨(dú)使用,僅見于文言詞語或成語,而地佬話還是常用詞
企,《楚辭·憂苦》:“登巑岏以長企兮,望南郢而闚之。”王逸注:“企,立兒。”[2]116地佬話:你企住,冇準(zhǔn)走你站住,不得溜走。
味,《說文·口部》:“味,滋味也?!彼侮懹巍端头渡崛诉€朝》:“平生嗜酒不為味,聊欲醉中遺萬事?!盵2]597地佬話:箇搦菜肯定冇放鹽,一啲味都冇有這些菜一定沒有放鹽,一點(diǎn)味道都沒有。
憂,《說文·心部》:“憂,愁也。”唐白居易《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盵2]2276地佬話:我都冇怕咯,你憂乜西?我都不怕,你擔(dān)憂什么?
禾,唐李紳《憫農(nóng)》:“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盵2]2588地佬話:問問佢睇,佢割齊禾唔曾問一下他,他割完稻子沒有?
識,《玉篇·言部》:“識,認(rèn)識也。”《史記·刺客列傳》:“(豫讓)行乞于市,其妻不識也?!盵2]3955地佬話:我冇識人,我去冇用咯我不認(rèn)識人,我去沒有用的。
頸,《說文·頁部》:“頸,頭莖也?!薄肚f子·馬蹄》:“(夫馬)喜則交頸相靡,怒者分背相踶。”[2]4366地佬話:佢咯頸有粒瘡他的脖子有一個瘡。
知,《玉篇·矢部》:“知,識也。”《禮記·中庸》:“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碧评罴潯豆棚L(fēng)二首》之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盵2]2581地佬話:我冇知佢肯冇肯來?我不知道他肯不肯來?
飲,《玉篇·食部》:“飲,飲歠也,咽水也。”[2]4445地佬話:今晚夜你飲著唔曾?今晚你喝了沒有?
(二)有一批與廣東粵語共通的詞匯
博白地佬話有一批與廣東粵語共通的詞,這些詞不但在詞形、詞義上是相同的,在語音上也相同或極為相近的。以下面部分常用的口語詞為例,可以看出兩者語音上的聯(lián)系。
以下是地佬話與《珠江三角洲粵語詞匯對照》(詹伯慧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下同)、《粵北十縣市粵語調(diào)查報告》(詹伯慧主編,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4,下同)、《粵西十縣市粵語調(diào)查報告》(詹伯慧主編,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8,下同)若干粵語詞匯對比的例子。(說明:下面例子的排序體例為:廣州話與地佬話同用的詞目(小字為普通話解釋)∕廣州話讀音∥地佬話讀音。)
大髀大腿
攝石磁鐵
罅縫兒∕la33∥lo51
晏晝中午
遮傘
車轆車輪
擔(dān)挑扁擔(dān)∕tam33thiu55∥tam51thiu55
柜桶抽屜
面盆臉盆∕min22phun21∥min21phun213
狗竇狗窩
豬欄豬圈
屋房子∕ok55∥uk5
狗虱跳蚤
飛鼠蝙蝠
翼翅膀
馬騮猴子
雞項小母雞
矮瓜茄子
黏米粳米
膊頭肩膀
手臂胳膊
肚腩小肚子∕thou32nam32∥thu33nam213
肚屙腹瀉
豬紅豬血
塞重孫子
墨屎雀斑
鉸剪剪刀∕kau33tsin35∥kau33tsin33
褸大衣
手襪手套
扣針別針兒
雞腎雞肫
銀紙鈔票
利是紅包
散紙零錢
銅仙銅元
龜婆鴇母
麥梗麥稈
粗口臟話
睇住看守
紙鷂風(fēng)箏
冚蓋
頭殻腦袋
執(zhí)拾收拾
筆塔筆帽兒
拗?jǐn)嗾蹟?/p>
打交打架
姣淫蕩∕h a u21∥h a u213
幫襯光顧
硬頸固執(zhí)
啷口漱口
嬲生氣
閂門關(guān)門
腍食物軟
蝦欺負(fù)
乜嘢什么
詐病裝病>
特登故意
拜山掃墓
(三)有一批與少數(shù)民族語言音近義同的詞語
攬住摟住博白地佬話下面的詞語與壯語相同或相近(下蝕底吃虧面詞目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委啽頭點(diǎn)頭員會編撰的《壯漢詞匯》,廣西民族出版社,1984版。講笑開玩笑壯語詞目的聲調(diào)標(biāo)調(diào)類,博白地佬話標(biāo)調(diào)值)。
(四)有許多生動形象的方言詞
方言詞匯大都是口耳相傳的口語詞,具有很強(qiáng)的形象性。用生活中常見的能引起人們想象和聯(lián)想的事物創(chuàng)造新詞,是博白地佬話詞匯的主要特點(diǎn)之一,博白地佬話中有許多這樣生動形象的方言詞。這些詞最常見的是模擬事物形狀特征給事物命名,使詞語具有形象性。例如:
掃桿星彗星、谷桶星排列成谷桶狀的四顆星星。該星出現(xiàn)預(yù)示好天氣、牛角椒尖椒、燈籠椒大椒、犁頭蕹空心菜的一種,因葉子像犁頭而得名、鴨排腳走路時腳形呈內(nèi)八字形,如鴨子走路一般、黃蜂腰細(xì)腰、牛耳餅形狀如牛耳朵一眼的餅、飯匙骨豬、牛等動物大腿頭的平板骨,因形似當(dāng)?shù)匾堄玫纳鬃佣妹?、雞公車獨(dú)輪車,因輪子處于中間且凸起象雞冠而得名、雞嘴荔頭部尖的荔枝,形似雞嘴、金針菇顏色金黃、條形如針、峨眉豆青刀豆、鷹嘴鋤十字鎬、徛人邊單人旁
掃桿、打谷桶、牛角、燈籠、犁頭、鴨腳、黃蜂、牛耳朵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與人們的勞動生活緊密相關(guān),將這些事物的形象特點(diǎn)投射到指稱的事物上,使指稱該事物的詞語格外形象和生動,從而利于識別。
(五)有豐富的帶綴詞
在地佬話中,用來構(gòu)詞的詞綴比較豐富,尤其以名詞詞綴為最,形式多樣。這些詞綴大多數(shù)語義沒有虛化,屬于“類詞綴”,有些是半虛化,屬于“準(zhǔn)詞綴”,地佬話沒有詞義完全虛化的“純詞綴”。這些詞綴有可以單用的,也有不能單用的,它們表達(dá)的意義相當(dāng)復(fù)雜,構(gòu)成的帶綴詞類型也相當(dāng)豐富。下面以“佬、婆、仔、妹[m u i55]”等為例做個簡要分析。
表示具有各種特征的男性:
高佬高個子、咸濕佬下流坯、傻佬傻子、啞佬啞巴、闊佬富人、光頭佬禿子、肥佬胖子
表示從事各種社會職業(yè)的男性:
補(bǔ)鑊佬補(bǔ)鍋匠、泥水佬泥水匠、賊佬盜賊、風(fēng)水佬風(fēng)水先生、剃頭佬剃頭匠、睇相佬算命先生、豬肉佬賣豬肉的人、生意佬生意人、打鐵佬鐵匠、喃嚒佬做法事的人、木工佬木匠、守門佬門衛(wèi)
表示不同藉貫或國籍的男性:
上海佬上海人、村佬鄉(xiāng)下人、客家佬客家人、臺灣佬臺灣人、英國佬英國人、番鬼佬西洋人
2.婆[po32]可單用語素。原義為“年老的婦女”。地佬話可以單獨(dú)稱呼“奶奶”為“婆”。用作詞綴??蓸?gòu)成下列詞語:
表示家庭成員或各種社會關(guān)系的女性:
家婆丈夫的母親、阿婆奶奶或?qū)δ昀蠇D女的尊稱、寡母婆寡婦、煮飯婆特指家庭婦女、大婆大老婆、細(xì)婆小老婆、坐月婆坐月子的女人、返頭婆再婚婦女
表示具有各種特征、特性的女性:
姣婆騷貨、戇婆傻女人、大肚婆孕婦、盲婆瞎女人、癲婆瘋女人、三八婆愛管閑事的女人、肥婆胖女人
表示從事各種社會職業(yè)的女性:
乞兒婆女乞丐、垃圾婆撿破爛的女人、媒人婆媒婆、接生婆接生婦、車衣婆女裁縫、豬肉婆賣豬肉的女人、雞婆妓女、鬼婆巫婆
表示不同籍貫或國籍的成年或已婚女性:
上海婆上海女人、潮州婆潮州女人、客家婆客家女人、番鬼婆西洋女人、日本婆日本女人
除了“佬、婆”之外,下面這些詞綴也是常見的,構(gòu)詞也相當(dāng)豐富。
靚仔帥哥、精仔聰明人、叻仔能干的人、肥仔胖子、矮仔矮子、傻仔傻子;工仔雇工、馬仔嘍啰、手下、飛仔阿飛、賊仔小偷、賊、散仔無所事事、惹事生非的年輕人;廣東仔廣東小伙、臺灣仔臺灣小伙、日本仔日本小伙、美國仔美國小伙、香港仔
香港小伙
高妹高大的女孩、肥妹肥胖的女孩、靚妹漂亮的女孩、傻妹愚蠢的女孩、盲妹瞎眼的女孩、啞妹啞女、癲妹瘋瘋癲癲的女孩;發(fā)廊妹在發(fā)廊打工的女子、洗頭妹洗頭女工、打工妹工廠女工、學(xué)生妹女學(xué)生;北方妹北方女孩、四川妹四川女孩、村妹鄉(xiāng)下女孩、日本妹日本女孩
心水心意、威水威風(fēng)或質(zhì)量好、老水老成、醒水機(jī)靈警覺、通水暗中通報消息、放水通融;提供方便、睇水望風(fēng)衰嘢壞的或運(yùn)氣不好的家伙、堅嘢真貨、陋嘢假貨、老嘢老家伙、靚嘢上等貨、正嘢正宗貨、平嘢便宜貨、大嘢高傲自大
盲公瞎子、衰公壞男人、三八公好管閑事的男人、龜公老鴇、胡須公留長胡子的人;手拇公大拇指、腳拇公大腳趾、鼻公鼻子、碗公大碗、蝦公蝦、綠豆公煮不爛的綠豆、木瓜公瓤內(nèi)無子兒的木瓜
(六)有豐富的連綿詞
地佬話中有一批諸如北京話“堂皇、參差、啰嗦、胡涂”一般的連綿詞。這些連綿詞如北京話連綿詞一樣,可以分為雙聲連綿詞和疊韻連綿詞。下面連綿詞的記音以博白鎮(zhèn)雷埠村八角屯的地佬話為準(zhǔn),有同音字的以同音字代替,沒有同音字只有音近字的加調(diào)號標(biāo)示,沒有同音字的用□號表示。
1.雙聲連綿詞
衣□[j i55j a u55]不認(rèn)真,兒戲
2.疊韻連綿詞
事物的特點(diǎn),因分析的角度不同而不同。語言或方言的詞匯的特點(diǎn)也一樣,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析出不同的特點(diǎn)。以上是從詞源和詞的構(gòu)成方面對地佬話的詞匯特點(diǎn)進(jìn)行了初步的描寫和分析。限于篇幅,還有許多特點(diǎn)不能在文章中全部列舉,將在今后的研究中進(jìn)一步深入發(fā)掘。
說明:本文的地佬話的注音采用拙作《博白地佬話同音字匯》的音系,詳見《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11年第3期第11頁。
[1] 謝建猷.廣西漢語方言研究[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208.
[2] 徐中舒.漢語大字典:縮印本[M].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 1995.
Lexical Features of Dilao Dialect in Bobai County
Liang Zhongdong1,Yang Ben2
(1.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 edia,Yulin Normal University,Yulin 537000,China)
(2.W uzhou University,W uzhou 543002,China)
Featuresof thingsdifferwith the differentperspectivesofanalysisand so do the lexical featuresofa dialect.In termsofword origin and formation,the lexicon of the Dilao dialect in BobaiCounty is characterized in numerous ancientwords,words in common with Cantonese,wordsofsimilar pronunciationsand samemeaningswith those ofethnicminority languages,awealth ofvivid dialectalwords, affixedwordsand bindingwords.
Dilaodialect;lexical features
H179
A
1673-8535(2011)06-0001-10
梁忠東(1962-),男,玉林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與傳媒學(xué)院教授,研究方向:漢語方言。
楊奔(1964-),男,梧州學(xué)院副院長,教授,研究方向:漢語方言。
(責(zé)任編輯:高堅)
2011-10-06
廣西教育廳科研項目(200805lx392)階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