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 《古文辭類纂》到 《唐宋文舉要》——兼論高步瀛對姚鼐文章觀念的繼承和發(fā)展

      2011-03-20 12:58:18鄭凱歌
      梧州學(xué)院學(xué)報 2011年6期
      關(guān)鍵詞:姚鼐古文評語

      鄭凱歌

      (廣西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廣西 南寧 530004)

      從 《古文辭類纂》到 《唐宋文舉要》
      ——兼論高步瀛對姚鼐文章觀念的繼承和發(fā)展

      鄭凱歌

      (廣西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廣西 南寧 530004)

      姚鼐的 《古文辭類纂》以其較為精當(dāng)完備的選文、精辟的評論和謹嚴的注釋成為清中期以后學(xué)習(xí)古文的暢銷選本,對桐城派古文標準的確立和傳承也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步瀛選注 《唐宋文舉要》顯示出對 《古文辭類纂》的借鑒與吸收,也表現(xiàn)了高步瀛對姚鼐文章觀念的繼承和發(fā)展。

      《古文辭類纂》;《唐宋文舉要》;繼承;發(fā)展

      姚鼐被稱為“桐城三祖”之一,其《古文辭類纂》奠定了他在古文選本歷史上的地位,也使桐城派作為一個散文流派基本確立了自己的選文主張和文章觀念。 《古文辭類纂》初纂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時值姚鼐主講揚州書院,“少年或從問古文法。夫文無所謂古今也,惟其當(dāng)而已。得其當(dāng),則六經(jīng)至于今日,其為道也一。知其所以當(dāng),則于古雖遠,而于今取法,如衣食之不可釋;不知其所以當(dāng),而敝棄于時,則存一家之言,以資來者,容有俟焉。于是以所聞習(xí)見,編次論說,為《古文辭類纂》”[1]311。在隨后的三十多年時間里,姚鼐又幾次修改《古文辭類纂》,終于晚年在鐘山書院定稿?!凹螒c年間,康紹鋪據(jù)姚鼐中年所訂鈔本刊刻,世稱康本、康刻。道光年間,吳其昌據(jù)姚鼐晚年訂本刊刻,世稱吳本、吳刻。光緒年間,滁州李承淵得姚鼐晚年傳其幼子姚雉之圈點本,請桐城蕭穆取康、吳二本詳勘而后刊刻,因李氏寓所名求要堂,世稱求要堂本。”[2]

      《古文辭類纂》從“為用”的標準,把所選文章分為13個類別:論辯類、序跋類、奏議類、書說類、贈序類、詔令類、傳狀類、碑志類、雜記類、箴銘類、頌贊類、辭賦類和哀祭類,并對每類文體作出溯源或解釋為文章體裁的劃分作出了貢獻。其選文上起戰(zhàn)國、下迄于清,薈萃了中國兩千年的古文精華,選錄文章達700多篇,多為契合當(dāng)時科舉考試的時文,并有關(guān)文章內(nèi)容和作法等方面的評論,以及文章寫作背景和詞句意義的注釋,這使得該書不僅直接影響著姚鼐在揚州書院的學(xué)生,也幾乎成為整個清中期以后學(xué)習(xí)古文的必讀書,對這個時期的古文學(xué)習(xí)影響很大。

      同時,《古文辭類纂》的編纂對于桐城派的確立和文統(tǒng)的傳承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該書的序中,姚鼐明確提出“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成為桐城派散文創(chuàng)作和評論的核心理論,其“古文不取六朝人,惡其靡也”的文學(xué)主張也影響著桐城派后來的文章觀念。《古文辭類纂》對唐宋八大家文章的推崇也是貫穿桐城派的共同觀念??傊?,姚鼐的《古文辭類纂》在桐城派系的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曾國藩編纂的《經(jīng)史百家雜鈔》是受到《古文辭類纂》的影響,吳汝綸著有《古文辭類纂評點》,徐樹錚有《古文辭類纂標注》,王先謙和黎庶昌均有《續(xù)古文辭類纂》,清末民國時期著名學(xué)者高步瀛,曾花費大量心血箋注《古文辭類纂》,其斷代文章選注本《先秦文舉要》、 《兩漢文舉要》、 《魏晉文舉要》、《南北朝文舉要》和《唐宋文舉要》,均顯示出對《古文辭類纂》的借鑒,其中以《唐宋文舉要》最為明顯,表現(xiàn)高步瀛對姚鼐文章觀念的繼承和發(fā)展。這里就《唐宋文舉要》對《古文辭類纂》的繼承和發(fā)展展開論述,并兼及談?wù)摳卟藉瓕σω疚恼掠^念的繼承和發(fā)展。

      《唐宋文舉要》最初是高步瀛在大學(xué)課堂的講義,民國二十四年(1935)由北平直隸書局出版印刷,1963年經(jīng)過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后更名為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再次出版印刷,但鑒于當(dāng)時的政治局勢,刪改了其中曾國藩的評論,1976年中華書局香港分局的印刷,也是根據(jù)1963年上海編輯所的版本。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依據(jù)1963年版重印,恢復(fù)了其中刪改的若干字句。

      《唐宋文舉要》的內(nèi)容包括選文、評論和注釋三個部分。選文方面,《古文辭類纂》于唐宋時期選入12個作家的文章,分別是唐宋八大家和李翱、元結(jié)、張載和晁補之的文章,《唐宋文舉要》在散文編選入40位唐宋作家的文章,以唐宋八大家和李翱、元結(jié)、張載和晁補之的文章為重,尤其是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具體地說,《古文辭類纂》選入韓愈散文137篇,《唐宋文舉要》所選韓愈散文44篇均與其重合; 《古文辭類纂》選入柳宗元散文35篇,《唐宋文舉要》所選柳宗元散文21篇也與之重合;《古文辭類纂》選入歐陽修散文60篇,《唐宋文舉要》所選歐陽修散文21篇有19篇與其重合;《古文辭類纂》選入曾鞏散文27篇,《唐宋文舉要》所選曾鞏散文有8篇均與之重合; 《古文辭類纂》選入王安石散文60篇,《唐宋文舉要》所選王安石散文22篇有21篇與之重合;《古文辭類纂》選入蘇洵散文31篇,《唐宋文舉要》所選蘇洵散文6篇有5篇與之重合;《古文辭類纂》選入蘇軾散文53篇,《唐宋文舉要》所選蘇軾散文9篇均與之重合;《古文辭類纂》選入蘇轍散文16篇,《唐宋文舉要》蘇轍散文2篇均與之重合。

      除了選篇的重出,《唐宋文舉要》在文章編次上也存在對《古文辭類纂》的隱性借鑒。姚鼐在《古文辭類纂》中按照文章的體裁類別來編排選文順序,《唐宋文舉要》在編排一個作家的選文時,雖然沒有明確說明各篇文章的體裁,但在具體的文章排列順序方面,沿襲的是《古文辭類纂》的分類順序,如果遇到空缺的體裁時,則順次編排下一類文體的文章。以歐陽修的文章為例, 《古文辭類纂》分別在序跋類、奏議類、贈序類、碑志類、雜記類和哀祭類各選其文章10篇、1篇、4篇、28篇、12篇和5篇,《唐宋文舉要》在歐陽修名下分別選入序跋類、贈序類、碑志類、雜記類和哀祭類各7篇(有2篇與《古文辭類纂》不重合)、2篇、8篇、1篇和3篇,其中歐陽修的奏議類文章,《古文辭類纂》選入一篇,《唐宋文舉要》沒有選入,在《唐宋文舉要》的文章編排順序上就跳過奏議類,按照順序往下選取贈序類的文章。

      以上是《唐宋文舉要》對《古文辭類纂》在選文方面的繼承和借鑒。《唐宋文舉要》對《古文辭類纂》在選文方面的創(chuàng)新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唐宋文舉要》在繼承了《古文辭類纂》多選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之外,又增加了76個作家的作品,顯示出了唐宋古文運動從醞釀到發(fā)展、尾聲的線索。更為可貴的是,《唐宋文舉要》摒棄了《古文辭類纂》不錄駢文的理念,選錄駢文70篇,顯示出駢文從唐初改革齊梁余風(fēng)到唐末恢復(fù)追求辭藻和形式、再到宋代四六文的艱澀求異和宋末慷慨激昂文風(fēng)的反彈,這是一條唐宋駢文發(fā)展的軌跡,也是對《古文辭類纂》選文藩籬的超越。

      《唐宋文舉要》對《古文辭類纂》在評語方面也多有吸收,如在韓愈《原道》一文中,《古文辭類纂》收入有姚鼐的評論:“此段辟老”[1]325、“此段辟佛”[1]325、“此段辟老。仍承上害至為備,患生為防意”[1]325、“此段辟佛,仍承棄君臣父子意”[1]325;茅坤的評論:“正譬雜遝,各無數(shù)語,筆力天縱?!盵1]325,這些評論一并錄入《唐宋文舉要》。再如對韓愈《答李翊書》的評論, 《古文辭類纂》記有姚鼐的一句評語:“此文學(xué)莊子?!盵1]521這句評語也被錄入《唐宋文舉要》。對照《古文辭類纂》和《唐宋文舉要》,這種前者評語見于后者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

      《唐宋文舉要》對《古文辭類纂》在評論方面的發(fā)展表現(xiàn)在數(shù)量繁多、內(nèi)容廣泛這兩個方面。據(jù)筆者統(tǒng)計,《唐宋文舉要》中引用的評論有1000多則,涉及到的評論作者達40多位,內(nèi)容從對文意的概括、對寫作方法的評點,到對文章結(jié)構(gòu)和語言的評點、對文章風(fēng)格的評價等等。以歐陽修的選文為例,在《古文辭類纂》中,有19篇選文與《唐宋文舉要》重合,分別是《五代史記一行傳序》、 《五代史記伶官傳序》、《蘇氏文集序》、《江臨幾文集序》、 《釋秘演詩集序》、 《送田畫秀才寧親萬州序》、《送徐無黨南歸序》、《資政殿學(xué)士戶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銘》、《石曼卿墓表》、《胡先生墓表》、《瀧岡阡表》、《張子野墓志銘》、《黃夢升墓志銘》、《尹師魯墓志銘》、《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銘》、《豐樂亭記》、 《祭尹師魯文》、 《祭蘇子美文》和《祭石曼卿文》。該19篇文章在《古文辭類纂》中只有3篇有評語。分別是《釋秘演詩集序》:“茅順甫云:‘多慷慨嗚咽之音,命意最廣而逸,得司馬字長之神髓矣。’”[1]376《送田畫秀才寧親萬州序》:“茅順甫云:‘風(fēng)韻跌宕?!盵1]547《石曼卿墓表》:“方侍郎云: ‘章法極變化,語亦不曼?!盵1]607翻閱《唐宋文舉要》,19篇文章中的評論約有325則,涉及評論作者20人,內(nèi)容包括評論歐文風(fēng)格、評點文章寫法、概括句段內(nèi)容、評價整體優(yōu)劣等,尤其是對文章寫法的評點,小到詞句、大到全篇。如方苞評論《尹師魯墓志銘》:“歐公志諸位朋好,悲思激宕,風(fēng)格最近太史公?!盵3]774劉大櫆評論《黃夢升墓志銘》:“歐公敘事之文,獨得史遷風(fēng)神,此篇遒宕古逸,當(dāng)為墓志第一?!盵3]761沈德潛評論《胡先生墓表》:“作文必尋一事作主,此篇以師道為主,蓋主意既立,而枝葉從之,所以能一線貫穿也。后人草志傳,必期事事羅列,既表其言行,復(fù)揚其文章功業(yè),本末鉅細,一一兼該,如散錢無索,宜識者貶為諛墓辭矣?!盵3]739吳汝綸評論《送徐無黨南歸序》:“波瀾出之自然,不見照應(yīng)之跡,故佳。”[3]694

      同時,《唐宋文舉要》對《古文辭類纂》中的評語并不是全盤吸收,如韓愈的《原道》一文,在《古文辭類纂》中,原文“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訊其末”之后有姚鼐的評論:“論仁義道德是求其端,自古之為民以下五段皆譏其末之事?!盵1]P324但在《唐宋文舉要》中,姚鼐這段評論并未選錄,而是在下一句“惟怪之欲聞”之后,錄入?yún)侨昃]的評語:“后凡所發(fā)明圣人作為,皆求端訊末之事,凡所譏于老、佛皆怪也”[3]148。再如歐陽修《論樂》一文中的評語,《古文辭類纂》錄入茅坤的評語:“論樂之旨非是,而文特裊娜百折,無限煙波”[1]981,“蘇式父子于經(jīng)術(shù)甚疏,故論六經(jīng)處大都渺茫不根,特其行文縱橫,往往空中布景,絕處逢生,令人有凌云御風(fēng)之態(tài)”[1]981。這兩則評語實為一個內(nèi)容,所以在《唐宋文舉要》中,高步瀛只選錄前面一句。

      《唐宋文舉要》中的注釋也有《古文辭類纂》的影子,如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題目的注釋:“姚姬傳《古文辭類纂》卷四十一附注曰:‘觀弘本傳及《李光顏傳》,載弘以女子間撓光顏事,與志正相反。退之諛墓亦已甚也’”[3]333。但是,就注釋來看, 《唐宋文舉要》與《古文辭類纂》的關(guān)系更多的是發(fā)展。還以歐陽修在《唐宋文舉要》中的19篇選文為例,在《古文辭類纂》中,該19篇文章只有一處注釋,即對《資政殿學(xué)士戶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銘》的注釋,注范仲淹的仕履、選文的版本。而在《唐宋文舉要》中,該文的注釋從版本流傳,到背景介紹、官職和地名介紹、禮儀制度介紹,甚至音韻的注釋,詳博廣泛。這種詳繁的注釋不僅存在于歐公《資政殿學(xué)士戶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銘》一文,歐公的其他文章、其他作家的文章無不如是,表現(xiàn)出《唐宋文舉要》對《古文辭類纂》的發(fā)展。再如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開篇寫到:“子厚諱宗元,七世祖慶,為拓跋魏侍中,封濟陰公。”《古文辭類纂》在這里注釋說:“姜塢先生云柳慶仕終于宇文,又不為侍中,《周書》本傳可傳。封平齊公,其封濟陰公乃子厚六世祖旦,慶之子也。旦封濟陰公見柳集,隋唐本傳不載。”[1]591在《唐宋文舉要》中,高步瀛將這一段注釋展開、求證:“柳子厚《先侍御史府君神道碑表》曰:‘六代祖諱慶,后魏侍中平齊公,五代祖諱旦,周中書侍郎濟陰公。’《周書·柳慶傳》曰:‘字更興,解人也。孝閔帝踐阼,進爵平齊公?!谎苑鉂?。 《北史·柳慶傳》、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皆無封濟陰之文,然退之與子厚至交,敘其先世不應(yīng)有誤。或此文詩中下本有封平齊公,六世祖旦為周中侍郎等字,傳寫者脫去,抑或慶當(dāng)改封濟陰而史不具,皆未可知也。(《隋書》、 《北史》旦傳,《世系表》、《姓纂》亦不言旦封濟陰。)《魏書·帝記》曰:‘黃帝子昌意少子受封北土,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拓,謂后為跋,以故為氏?!缎兆搿吩唬骸S帝土德王,北人謂為拓后跋氏,后拓后跋氏從省文為拓跋氏。孝文帝遷洛陽,改為元氏?!盵3]351《唐宋文舉要》對《古文辭類纂》在選文、選評和注釋方面的借鑒和補充也表現(xiàn)出高步瀛對姚鼐文章觀念的繼承和發(fā)展。

      首先,姚鼐主張“文”、“道”合一:“夫文者,藝也。道與藝合,天與人一,則為文之至?!盵4]高步瀛選注《唐宋文舉要》也重文重道。前者如選錄大量優(yōu)美的駢文和評語中對文章寫作技巧和文章風(fēng)格的指導(dǎo),后者如韓愈《原道》、柳宗元《封建論》、柳開《應(yīng)責(zé)》和范仲淹《岳陽樓記》等篇目的選錄。但相對于“道”而言,《唐宋文舉要》的選文更注重“文”,所選很多是時代代表作、作者代表作,和能夠體現(xiàn)寫作技巧的文章。姚鼐選文推崇唐宋散文,尤其是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在《古文辭類纂》中,唐宋八大家的選文約占全書總篇數(shù)的60%。在高步瀛《先秦文舉要》等系列選本中,無論是在文章選篇數(shù)量方面,還是在評語收錄范圍和注釋詳略方面,《唐宋文舉要》都比其他選本更為詳博、傾力。

      高步瀛對姚鼐文章觀念的最大發(fā)展就是在對待駢文的態(tài)度上。姚鼐在《古文辭類纂序目·辭賦類》中寫到:“古文不取六朝人,惡其靡也?!R梁以下,則辭益俳而氣益卑,故不錄耳?!彼^“靡”、“ 辭益俳”都是駢文的特點。而高步瀛曾經(jīng)專纂《駢文舉要》,留有遺稿在中華書局,1998年,經(jīng)過中華書局的標點整理,駢文篇合并在《南北朝文舉要》中出版。同時,在《唐宋文舉要》中,也有唐宋駢文70篇,并在對文章的評論中給予它們很高的評價,如“辭采豐腴,筆力健舉”[3]1159、“骨肉勻停,色味具美”[3]1211、“縟采星稠,藻思綺合,極筆歌墨舞之致”[3]1260、“清新俊逸, 工于言情”[3]1535、“文有氣勢,非徒以屬對之工為長,即以屬對論,亦有天造地設(shè)之妙”[3]1683。

      總之,從《古文辭類纂》到《唐宋文舉要》,既顯示出前者對后者的影響,也表現(xiàn)了后者對前者的發(fā)展,這既是兩部書之間的關(guān)系,也是高步瀛對姚鼐文章觀念的繼承和發(fā)展。

      [1]姚鼐.古文辭類纂: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609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周遠政.《古文辭類纂》版本述略[J].古典文學(xué)知識,2003(5).

      [3]高步瀛.唐宋文舉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姚鼐.惜抱軒文集[M].北京:中國書店,1991.

      From Anthology of Classical Prose to Sketch of Prose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Also on Gao Buying’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Yao Nai’s View of Prose

      Zheng Kaige
      (School of Literatur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The Anthology of Classical Prose by Yao Nai has been a best-seller of anthologies for classical prose learning since the mid-Qing Dynasty with its comprehensive selection of prose,incisive commentaries and precise annotation.It is also of signific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inheritance of the classical prose criteria for the Tongcheng School.Gao Bu’ ying’ s compi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Sketch of Prose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shows his learning from the Anthology of Classical Prose and hi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Yao Nai’s view of prose.

      Anthology of Classical Prose;Sketch of Prose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inheritance;development

      I207

      A

      1673-8535(2011)06-0072-05

      2011-10-09

      鄭凱歌(1977-),女,河南葉縣人,廣西大學(xué)文學(xué)院古代文學(xué)專業(yè)2009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學(xué)。

      覃華巧)

      猜你喜歡
      姚鼐古文評語
      作為禮物的書籍:姚鼐贈書與桐城派的流傳
      乾嘉詩壇“混江龍”姚鼐
      中古文學(xué)劄叢之二(五題)
      國學(xué)(2021年0期)2022-01-18 05:58:20
      佛禪老莊思想與姚鼐文學(xué)創(chuàng)作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流沙河語錄及諸家評語
      稱象
      疏逸文氣 清雅超然
      讀《隸定古文疏證》札記
      怎樣為作文寫評語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36
      宁国市| 伽师县| 金秀| 南岸区| 淮阳县| 永平县| 汶川县| 建阳市| 桓仁| 柳林县| 临高县| 江山市| 天津市| 凯里市| 明水县| 德江县| 辽源市| 云龙县| 绥滨县| 金阳县| 呼和浩特市| 华坪县| 庄河市| 合山市| 托里县| 天台县| 新乐市| 福安市| 耒阳市| 阿拉尔市| 玉溪市| 马关县| 阿克| 沙洋县| 铜梁县| 金沙县| 酒泉市| 景宁| 临泉县| 铅山县| 招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