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力強 (深圳市人民醫(yī)院口腔修復科,廣東 深圳 518020)
目前,我國正步入老齡社會,老年人群數量逐漸增加,牙列缺失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多發(fā)病,它嚴重地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如何為老年人修復一副具有良好固位力的義齒,是修復科醫(yī)師所面臨的重要課題?,F將近年來本院在臨床中的調查資料進行分析總結。
1.1 資料情況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兩年間深圳市人民醫(yī)院口腔修復科門診及本人共接診60歲以上老年患者共728人,其中,農村患者為130人,牙列缺失者為110人,占85.41%。在上述728人中,男性患者為410人,牙列缺失患者221人,占53.90%;女性患者為318人,牙列卻失患者為184人,占57.86%?;颊叩哪挲g60~69歲為324人,70~79歲為258人,80~89歲為135人,90歲以上為11人。
1.2 方法
1.2.1 牙列缺失的修復 對牙列缺失的老年患者,首先做修復前的準備工作,認真細致地觀察患者口腔情況,必要時進行X光檢查,了解牙體組織健康情況,對無法保留的患牙應拔除,可保留的患牙進行徹底治療。確定正確的修復計劃,并如實告知患者,征得他們的同意,以取得患者的主動配合。本文60歲以上的728例患者中,牙列缺失患者405人,最后得以修復的為339人,占83.70%。其中,固定義齒99人,占29.20%,可摘義齒138人,占40.07%,全口義齒102人,占30.08%。
1.2.2 修復評價 牙列缺失修復后,在6個月~1年之內,均定期進行義齒修復后的追蹤隨訪觀察。對339例老年牙列缺失修復后,義齒的評價標準分為四類:(1)好:使用良好,修復體邊緣密合,固位力好,咬牙合(“牙合”為一字,念合)平衡,在完成口腔各種功能時不脫落;(2)較好:使用良好,修復體邊緣密合,偶有松動脫落,但很快復位;(3)差:使用一般,修復體邊緣密合欠佳,在完成口腔各種功能有時有義齒松動脫落,口腔黏膜有炎癥;潰瘍疼痛;(4)失敗:義齒松動脫落,邊緣不密合,無法完成口腔各種功能。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結果數據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老年患者牙齒缺失及修復情況 60歲以上老年性患者共728人,牙列缺失為405人,占55.63%。城市598人中牙列缺失患者為295人,占49.33%,修復281人,即修復率為95.25%;農村130人中缺失患者110人,占85.41%,修復58人,即修復率為52.86%。另外,在總的728例患者中,男410人,牙列缺失者為221人,占53.90%;女318人,牙列缺失者為184人,占57.86%。有一半以上(55.63%)的人出現不同程度的牙列缺失,其缺失程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即與年齡具有明顯的相關性(P<0.05),但與性別不具備相關性(P><0.05)。見表1。
表1 老年性患者牙齒缺失及修復情況〔n(%)〕
2.2 老年人牙列缺失的修復和評價 在405例老年性牙列缺失患者中,得以修復的為339人,占83.73%。在全口義齒、可摘義齒和固定義齒的三種修復體類型中,可摘義齒的修復率(40.07%)略高于其他兩種類型:分別為30.08%和29.20%。對其評價:固定義齒好與較好者為97.99%;全口義齒為97.05%;可摘義齒為96.37%,三種類型修復率成功率均在96%以上。不良失敗率為2.94%,因基托組織和黏膜貼合不佳,基托邊緣過短,邊緣密封不好?;羞吘夁^長過厚,系帶緩沖不夠或基托磨光面形態(tài)不好等原因所致。見表2。
表2 老年人牙列缺失的修復和評價〔n(%)〕
本文結果表明,在405例老年性牙列缺失的患者中,除全口義齒102例修復者外,對剩余的303個病例,著重進行了牙列缺失部位和病因的分析:上頜的牙列缺失為189例,占62.37%;下頜缺失 114例,占 37.62;磨牙缺失 213例,占70.29%。從病因分析,齲齒249例,占61.48%,;牙周病106例,占26.17%。從而可以看出,齲齒和牙周病是直接導致老年人牙列缺失的主要病因。就其缺失部位來看,上頜多于下頜,磨牙缺失明顯多于前牙和雙尖牙,這可能由于磨牙萌出早,咀嚼負荷大,且處于齲齒和牙周病的多發(fā)部位,因此牙列缺失較多。這些與文獻報道基本相一致〔1〕。
牙列缺失在臨床上有明顯年齡特征,其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差,齲齒、牙周病發(fā)病率高是直接導致老年人牙列缺失的病因。第三次全國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65~74歲老年人齲齒患病率高達98%。周建業(yè)等〔2〕發(fā)現變形鏈球菌(MS)和乳酸桿菌(LB)共同致齲齒樣本數在老年齲齒組中顯著升高,這可能與老年人唾液腺增齡性萎縮,唾液的流速和緩沖能力均降低有關。
本文發(fā)現,農村老年人牙列缺失率(84.61%)明顯高于城市(49.33%)(P<0.05),而治療修復率(52.72%)卻明顯低于城市(95.25%)(P<0.05),這種城鄉(xiāng)差異與人們對口腔衛(wèi)生重視程度、飲食習慣、經濟條件及治療意識等多種因素有關。所以開展宣傳教育、加強對齲齒和牙周病的防治,仍是當前農村口腔保健工作的關鍵〔3〕。老年人牙列缺失的修復率高達96%以上,除了目前口腔修復治療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外,還與修復科醫(yī)生耐心細致的工作有密切關系。根據患者的口腔特點,正確設計合適的修復體是使義齒恢復咀嚼功能和提高固位力的關鍵。
在三種義齒修復方式中,相對于固定義齒和可摘局部義齒,全口義齒最難以取得滿意效果,因為它是建立在沒有一個余留牙可用的上下頜口腔黏膜上,易松動脫落,因而提高全口義齒固位力和穩(wěn)定性尤為重要。除了解清楚頜面部一般情況外,還應重點觀察牙槽嵴形態(tài),系帶附麗的位置及咬合關系正確與否。蠟牙試戴時,既要觀察唇頰部豐滿程度、確定垂直距離、還要檢查正中牙合(“牙合”為一字,念合)位時人工牙是否緊密接觸。義齒戴入口內后,一定要使義齒和口腔黏膜組織貼合,這樣才有利于提高義齒的吸附力、固位力。調改人工牙咬合情況,直到患者感到舒服滿意取得良好的效果為止。
全口義齒的固定位力與頜骨的解剖形態(tài)、口腔黏膜的性質密切相關。全口義齒是黏膜支持式義齒,基托與覆蓋黏膜緊密貼合、良好邊緣密封是全口義齒固位所依賴的重要因素。另外,全口義齒的固位原理,除大氣壓力吸附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生物力,即口面部的肌肉,特別是唇頰舌肌對義齒的控制力很重要,所以要修復好全口義齒,不僅要靠口腔的固有條件,還需要學會運用舌肌和唇肌來控制義齒;這種方法使義齒不易脫落〔4〕。
綜上所述,本文著重指出在制作和試戴全口義齒時所要注意的要點,即正確的頜位關系和建立良好的咬合平衡是極為重要的。同時精確的印模、合理的排牙、恢復正確的牙體解剖外形,并有效恢復咬合關系,都是提高全口義齒咀嚼功能必不可少的條件。從而使全口義齒得以完成口腔各種功能。
1 陳慧美,張舉之,易新銓,等.926例60歲以上老年人牙列缺失情況的調查分析〔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1985;3(2):121-4.
2 周建業(yè),張金婷,肖 云,等.老年人齲壞組織中變形鏈球菌和乳酸桿菌的致齲特點〔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0):1258-9.
3 姚培元,馬 克,章文錚,等.386例老年人缺牙及修復情況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1999;18(2):113-4.
4 譚文宏,崔 琦,韓慧芳,全口義齒修復病人的健康教育〔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3;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