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厚
(四川大學 出版社,四川 成都 610064)
署名杜荃的文章沒收進《郭沫若全集》
王錦厚
(四川大學 出版社,四川 成都 610064)
近日,十分高興地讀了徐慶全先生的新著《名家書信與文壇風云》,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該書讓我們知道了不少鮮為人知的文壇內(nèi)幕,應該感謝作者的辛勤勞動。
然而,也有使人不明白的地方。譬如:標題為《1979攻擊魯迅的杜荃浮出水面》一文說:1981年版《魯迅全集》編輯過程中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對于已經(jīng)有考證結(jié)果的一條注釋,“杜荃”即郭沫若是否加以注釋?此事驚動了林默涵、周揚、胡喬木,并引出了20世紀30年代文藝戰(zhàn)士李一氓的一番感慨,幾封往來的信件和批示,記錄了這一歷史。
文章結(jié)尾寫道:
與本文相關的內(nèi)容是:郭沫若著作委員會認可了陳早春的考證,那兩篇署名“杜荃”的文章收進了《郭沫若全集》。
這里所說的兩篇署名“杜荃”的文章,應該是:
《讀〈中國封建社會史〉》載1929年12月15日《新思潮》二、三期合刊;
《文藝戰(zhàn)線上的封建余孽——批評魯迅〈我的態(tài)度氣量(器量)和年紀〉》載1928年8月10日《創(chuàng)造月刊》二卷一期。
郭沫若編輯著作委員會到底是怎樣“認可”的?我們系局外人不知道內(nèi)情。我們只知道新版《魯迅全集》第四卷《三閑集·序》中“殺、殺、殺”處確實注明是杜荃在《文藝戰(zhàn)線上的封建余孽》一文中的話?!岸跑酢奔垂簟V劣谛鞈c全先生所說的《郭沫若全集》“收進”了兩篇署名“杜荃”的文章,我們翻遍了《郭沫若全集》,怎么也找不見,莫非還有另一種《郭沫若全集》的版本么……
(責任編輯:魏紅珊)
2011-02-20
王錦厚,男,四川大學出版社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