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詩人王夫剛、董忠堂主編的《冊頁·新世紀10年山東詩選》,精選了北野、江非、宇向、朵漁、寒煙、路也、孫磊、巖鷹、普珉、藍野等164位山東詩人的291首詩作,近日已在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全國發(fā)行。
山東是儒家文化的發(fā)祥地,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進程中,山東貢獻了不僅僅作為一個地理概念的作用和意義。新世紀以來,山東詩人在沉思、激情、探索和融會貫通中與一個變革的時代同行并寫出了對生活的理解,對命運的擔當,對靈魂的剖析和挽留,歷經藝術和時光的雙重檢驗而成績斐然,創(chuàng)造了中國新詩發(fā)展的“山東現(xiàn)象”。
10年是一個段落,一個具體的過程,誠如該書編者在選編說明中所說:“去蕪存菁是詩歌選本的責任和價值所在,從《詩經》而《唐詩三百首》,無不如此。本書初衷致力于向這一目標致敬,地域的先天性局限卻讓編者不能一無顧忌地把去蕪存菁視為最高選編原則。作為一個選本,本書雖然截取了新世紀10年、山東和詩歌這三個斷面,但既非新世紀10年山東詩歌的秩序,也不懷有建立新世紀10年山東詩歌秩序的雄心,它只是一個標本局部呈現(xiàn)了編者對于存在主義的具體興趣?!北M管如此,入選的山東詩人和他們的詩篇仍然使之熠熠生輝——《冊頁·新世紀10年山東詩選》可能不是當代最重要的詩歌選本,但應該屬于有自信心的選本。在不斷后移的詩歌地平線上,詩人已經繼承了很多,繼承仍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堪與創(chuàng)新不分伯仲,該書能否成為繼承的一部分,答案在時光手中,也在有閱讀判斷的讀者那里。
《冊頁·新世紀10年山東詩選》首發(fā)式暨研討會將于近期在濟南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