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瑩 (蘇州大學 藝術學院 江蘇蘇州 215123)
裝飾藝術運動的名稱來自1925年的巴黎舉辦的“國際現(xiàn)代裝飾與工業(yè)藝術博覽會”,它融合了包括構成主義、立體主義、現(xiàn)代主義、包豪斯、新藝術運動、未來主義等一系列二十世紀早期各種風格和運動的理念。裝飾運動風格被認為是一種優(yōu)雅時髦的現(xiàn)代主義的折衷形式,受到很多來源的影響。無論從其造型和色彩特征上,都有獨特的表現(xiàn):它摒棄了工藝美術運動以來從自然中尋找裝飾動機的初衷,與工業(yè)生產(chǎn)產(chǎn)生比較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導致簡單幾何外形形成為設計師們熱衷研究的中心。強調(diào)運用亮麗的寶石般的色調(diào),再加上大量金屬色,增強了華麗的美感以及異國情調(diào)。
在20世紀以前,首飾的設計主要是基于圓形、卵形、尖狀橢圓形、梨形等。裝飾藝術風格對幾何感的追求促使首飾出現(xiàn)了多種多樣的幾何設計,如方形、狹長形、風箏形、子彈形、三角形、半月形、秋千形等,而且設計簡潔,作風嚴謹。
裝飾藝術運動時期首飾的造型主要特點是使用優(yōu)美的幾何圖形和流線型。早期飾品一般為花卉、花籃、花冠或水滴的造型,造型小巧,裝飾性很強。一些符合幾何造型要求的光芒四射的太陽、噴涌的泉水、之字型閃電等造型也被運用在首飾設計中。
20世紀初期,多國家多民族的藝術共同注入進了首飾設計中。埃及法老墓出土的面具和首飾,使設計師們不斷從中得到啟發(fā)。其中金甲蟲造型這一形象被大量模仿,形成了這一時期流行首飾的主要代表作,這一時期的代表作還有跑狗造型的胸飾、吊墜和兼做護身符的手鐲。非洲部落舞蹈面具和雕塑的象征性和夸張的特點,激發(fā)了設計師們的靈感。畢加索和喬治?布拉克都曾參與首飾的設計,并積極倡導實用簡潔的線條和幾何造型。此外,這種造型也充分利用了金屬加工的特有技術,即以見棱見角的特點來表現(xiàn)嚴謹和抽象的思維。
同時這一時期是汽車和飛機出現(xiàn)的年代,它們象征著時代感速度,所以如箭頭、提靈(一種跑狗)和羚羊等表現(xiàn)速度的形象也被運用到首飾設計中。
裝飾藝術運動時期的首飾色彩明亮顯眼而對比大膽,有時色彩甚至成為設計中的第一要素。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不是色調(diào)折中的年代,色彩鮮明的彩色寶石捕捉到了當時西方社會生氣勃勃而極為樂觀的普遍情緒。首飾設計師們進行各種色彩上的探索,這對首飾設計來說是一個重大突破。
20世紀初期,俄國的芭蕾舞與美國的爵士樂對裝飾藝術運動產(chǎn)生了強烈而深遠的影響。舞臺結(jié)合繪畫所呈現(xiàn)的亮麗色彩與精心的鋪陳,濃郁的藝術氣息都被這一時期的首飾設計所吸納。設計師將這種舞臺藝術特殊的韻律感,強烈大膽的色彩運用都投射到首飾設計的創(chuàng)作中,引用帶來的令人耳目一新的震撼性色彩:黃、紅、深藍、翠綠、金色與銀色等。
裝飾藝術運動時期的首飾設計另一特點就是嘗試引進新材料,探索材料的新組合,真實地表現(xiàn)材料本身的美感。在1910年到1925年之間,裝飾藝術風格大體上發(fā)展到了頂峰,這個時期的首飾,在材料應用上,常見把名貴的寶石和金屬與廉價的材質(zhì)混合使用以達到豪華豐滿的視覺效果。常見的材料有:珊瑚、軟玉、玉髓、水晶和琺瑯。通??梢钥吹竭@樣一種樣式:鉆石排鑲成幾何圖形,周圍配上玉髓,底托平整,常用黃金或鉑金制作。之后這一時期著名的首飾設計師保羅?布朗茨、讓?富凱,他們在材料運用方面,常用鉻、鋼、鋁代替?zhèn)鹘y(tǒng)的貴金屬,以出色的金屬加工取代寶石的美麗色彩。設計師喬治?富凱也推出了不少以中國京劇臉譜為靈感的華麗而現(xiàn)代的首飾,他用藍綠玉石搭配琺瑯、黑色縞瑪瑙和鉆石,為當時的首飾設計風尚注入了簡潔而摩登的美感。二三十年代,隨著戰(zhàn)后經(jīng)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工業(yè)化的生產(chǎn)也使首飾業(yè)的發(fā)展達到前所未有的輝煌,塑料首飾很受青睞,塑料剛剛出現(xiàn)的時候,在人們眼中也是貴重的,而且它的色彩更加豐富,制造工藝多采用符合幾何構造的澆鑄成型方法。鉑金首飾在三十年末開始流行,鉆石和其他顏色寶石混用,使色彩產(chǎn)生強烈的對比,更充滿夢幻的變化。
裝飾藝術運動時期,一些專門生產(chǎn)昂貴首飾的廠家因為裝飾藝術風格的設計和生產(chǎn)而聞名世界,比如卡地亞、蒂凡尼等在珠寶設計界極具盛名的品牌。他們出品的首飾與裝飾藝術風格緊密結(jié)合,追求簡潔的幾何造型,其珠寶制作技術和設計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留下了無數(shù)裝飾藝術巨作。
卡地亞Cartier
早在1904年卡地亞和平街設計師的草圖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頗具現(xiàn)代感和抽象性的裝飾藝術風格設計。從那時起,卡地亞工作室開始創(chuàng)作幾何線條(方形、圓形、菱形)的胸針,并在鉑金和鉆石的單色世界中,引入了繽紛的紅寶石和藍寶石作為裝飾。卡地亞將祖母綠與藍寶石、紫水晶與紅寶石組合在一起,甚至嘗試其他更為大膽的色彩搭配的可能性。卡地亞大膽預見時裝界將接納更加中性化、男性化的風格,完成了不少以矩形、正方形、圓形為基礎輪廓的簡約風格首飾,并以長階形、六角形及半月形,構建珠寶的微型結(jié)構,此外,還不斷探尋將各種切割工藝的鉆石相結(jié)合的無限可能。
蒂凡尼Tiffany & Co.
在大西洋彼岸,紐約鉆石世家蒂凡尼最先擁抱了裝飾藝術。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蒂凡尼陸續(xù)推出了不少注重表現(xiàn)材料的美感及工藝的簡約造型珠寶首飾,其中不少作品采用鉆石、藍寶石、白金、黃金與白銀組合完成。蒂凡尼還提出,簡潔和真實才是未來的首飾設計師們最需要探索的主題,稀有珍貴的材料并不一定是高級首飾最需要的東西,高級首飾的真正價值來自于設計師對于寶石和貴金屬的使用方式是否理性,以及這種方式是否能夠取悅他人。在這一影響下,黃金、白銀、鉑金被組合運用,輪廓光滑的產(chǎn)品替代了以往昂貴的珠寶,人們開始關注珠寶藝術簡潔的美感、優(yōu)雅的質(zhì)感和精湛的工藝。
裝飾藝術運動時期的首飾設計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運用幾何造型和平直線條,宏觀上的感覺則是充滿強烈的異國情調(diào)和熱情奔放的色彩,現(xiàn)代設計的詞匯也不斷激發(fā)著設計師們得創(chuàng)造靈感,它將東方和西方結(jié)合、人情化與機械化結(jié)合,為我們今天的設計提供了可供借鑒之處。
[1]張晶.設計簡史[M].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年.
[2]李當岐.西洋服裝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鄒寧馨.“裝飾藝術風格”首飾——回顧20世紀二三十年代歐美的珠寶設計.中國寶石.2001.
[4]陳航.裝飾藝術運動及其風格[J].山西建筑.第36卷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