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勁松[湖北經(jīng)濟學院藝術學院, 武漢 430205]
作 者:葉勁松,湖北經(jīng)濟學院藝術學院講師、湖北美術學院和武漢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專業(yè)畢業(yè),獲藝術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化與當代設計。
水墨是具有中國文化符號特征與哲學智慧的優(yōu)秀民族藝術。水墨介于平面設計之中,使得平面設計在當下獲得了新的語言樣式,有利于本土設計話語體系的形成。水墨簡約、空靈、虛靜的空間營造意念對中國平面設計的影響至為深遠。
中國人的空間意識十分獨特,這與本民族古代哲學有著悠遠的淵源?!兑捉?jīng)》提出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陰陽學說,為中國的空間概念確立了最早的也是最根本的哲學范疇。儒家主張“中庸之道”,以“充實之謂美”,由實到虛,強調(diào)萬事萬物陰陽對立中“陽”的創(chuàng)造力,著重于對“有”的肯定。道家主張“道”是萬物之本,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道家著重強調(diào)“無”的功能與作用,認為虛比真實更真實。儒、道的觀點雖有差異,但對空間的認識卻基本一致,即“空間是兩種對立力量和諧而又動態(tài)地共存的統(tǒng)一體,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進與相互轉(zhuǎn)化”。正是這種獨特的空間意識,使中國的空間概念不是“處于物質(zhì)元素之間的空隙”,而是“位于更高層次的關于宇宙、自然界、社會與人生的意念”。(羅小未《中國建筑的空間概念》)所謂空間意象,即創(chuàng)作者通過空間營造而表現(xiàn)出來的對宇宙、自然、社會與人生的感悟意念與藝術想象,是主觀情意與客觀物象有機統(tǒng)一的結(jié)果。
中國水墨十分重視空間意象的營造,講求陰陽互用,虛實相生,知白守黑,計白當黑。水墨中的空間,是充滿著精神流動和情感浸染的具有意象特質(zhì)的空間,是具有生命感、節(jié)奏感、空靈感的靈性空間?;瘜崬樘摗⒒摓閷?、虛實相生,在二維平面上構造黑白空間與空靈之境,是一些鐘情于水墨風格設計的平面設計師常用的空間意象營造手法。
(1)化實為虛。藝術創(chuàng)作是把一定的現(xiàn)實生活轉(zhuǎn)化為藝術形象。藝術的唯一源泉是現(xiàn)實生活,故藝術必須寫“實”。倘若脫離現(xiàn)實生活,藝術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藝術絕非現(xiàn)實生活的簡單摹仿和再現(xiàn),而是滲入了藝術家情感、理想、觀念與審美后創(chuàng)造的高于生活的一種意象。如果說現(xiàn)實景物是“實”,通過景物所體現(xiàn)的思想情感是“虛”,那么化實為虛就是要化景為情,“不以虛為虛,而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范希文《對床夜語》)。以虛寫虛,就是完全的虛無;以實寫實,景物是死的,不能動人;只有化實為虛,才能意味無窮,境界悠遠。
《消失》是第二屆“東+西”大學生國際海報雙年展的金獎作品,該作品運用了化實為虛的空間意象表現(xiàn)方法,避開實體的北極熊形態(tài),僅用三個墨點和一根墨線來簡約地勾畫出一個“似與不似”之間的熊的意象,大面積的空白空間意蘊無窮,引人遐想。作品揭示了全球氣候變暖造成北極熊日漸消亡這一嚴峻現(xiàn)實,表達了作者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深深擔憂。
(2)化虛為實?;摓閷?,就是“虛者實之”,就是將“胸中之竹”轉(zhuǎn)化為“手中之竹”?;摓閷嵧怀龅乇憩F(xiàn)為將心境物化。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思想情感、審美觀念等用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表現(xiàn)出來,化無形為有形。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凡是感受不到的東西,對美感來說,就不存在?!保ㄜ嚑柲嵫┓蛩够渡钆c美學》)美是具體的,需要通過可感的藝術形象來感受和體悟。宋代畫院曾以“踏花歸去馬蹄香”為考題,“香”為無形之物,甚難表現(xiàn),一位高明的畫師運用化虛為實的手法,化無形為有形,在畫面上刻畫了幾只蝴蝶繞著奔走的馬蹄翩翩飛舞,將嗅覺的“香”物化為視覺形象,構思獨特,表現(xiàn)準確,意境佳妙。作者將虛的嗅覺形象,運用“化虛為實”的手法,將其轉(zhuǎn)化為實的物化形態(tài),從而喚起觀者的通感聯(lián)想與審美感悟。
平面設計中常常有一些抽象的概念、信息難以傳達,運用化虛為實的手法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坝∠筇K州”主題海報大賽中大量作品就運用了這一表現(xiàn)手法,這些作品運用魚、米、小橋、流水、人家、塔、窗等具象元素與水墨相結(jié)合,直觀地傳達了蘇州給人的種種感官印象,言簡意賅,形象生動,富有獨特的蘇州特色與水鄉(xiāng)韻味。
(3)虛實相生。虛實相生是中國水墨創(chuàng)作的重要美學原則,是指虛和實二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相互轉(zhuǎn)化。揚雄云:“虛實蕩,故萬物纏”,“有實有虛,流止無?!保〒P雄《太玄》)。虛實相生是水墨空間營造的重要藝術手法。“我們畫面的空間感也憑借一虛一實、一明一暗的流動節(jié)奏表達出來。虛(空間)同實(實物)連成一片波流,如決流之推波。明同暗也連成一片波動,如行云之推月。”(宗白華《中國詩畫中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虛與實的變化可以形成一種生命感、節(jié)奏感與律動感。
運用水墨手段來營造恬淡逸人、虛實相生、水色淋漓的氛圍,從而征服欣賞者的心。以虛帶實,以無納有,以意馭物是眾多設計者慣用的手法。云山詩意樓盤系列報紙廣告大量運用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將虛無縹緲的水墨云山與照相寫實的老年夫妻和諧地組合在一起,形象生動地傳達了歲月流逝,夫妻情長,老而彌堅的意念與信息。作品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空間之美、生命之氣與文化之感,恬淡逸人的水情墨韻令人對云山詩意樓盤充滿遐想,為之動容。
中國水墨的空間是以黑白為主的空間。中國水墨畫面構成的一大特點在于注重空白的整體布置與運用,講究計白當黑,知白守黑。這一特點是受中國古代陰陽學說等哲學的影響而形成的。黑白兩極互為對立,互為憑借,相互襯托,沒有白,無所謂黑;沒有黑,也顯現(xiàn)不出白。清張式《畫潭》云:“空白,非空紙。空白即畫也?!痹谥袊?,空白是畫面形象的組成部分,是形的延續(xù)和意的延伸。
對空白的“置陳布勢”,是中國人對“道”的體驗與應用。實者,黑也;虛者,空白也。只有知其白,才能守其黑。黑從白現(xiàn),虛從實生?!爱嬙谟泄P墨處,畫之妙在無筆墨處”,“肆力在實處,而索趣在虛處”(戴熙《習苦齋畫絮》);“實處之妙,皆因虛處而生”(蔣和《學畫雜論》);“無畫處皆成妙境”(重光《畫筌》),空白處往往透著精妙,虛無處常常藏著意趣,這些論述均說明了空白的重要。八大山人畫魚,齊白石畫蝦,二者均未畫水,而是留下大面積空白,空白即水,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翱瞻住痹谥袊芯哂卸喾N意象,可“以之作天、作水、作煙斷、作云斷、作道路、作日光”,是畫中之畫或畫外之畫。
當代中國平面設計從水墨畫中借鑒了空白的“置陳布勢”之法,用簡潔的筆墨塑造了充滿東方韻味的設計意象與黑白空間。云山詩意樓盤廣告很好地運用了黑白空間意象營造之法,以寥寥數(shù)筆墨色線條勾勒出一個詩意化的人居環(huán)境,可謂“筆才一二,像已應焉”(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一座小小的房子坐落在畫面的右下角,天空中悠悠的白云仿如自家的風箏一般,既可信手拈來,又可悠閑遠觀,大面積的空白虛空、純凈的黑白空間予人以禪道般的虛靜之感,風格簡約,意味無窮。
意境是中國水墨的靈魂,也是水墨藝術創(chuàng)作的最高追求。中國水墨中的意境是一種空靈之境,彌漫著一種生命元氣,是宇宙萬物生命元氣和藝術家內(nèi)在生命元氣交感化合的產(chǎn)物。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情與畫意交融互滲的意境營造方式是中國文人的獨特貢獻。中國文人水墨往往具有禪道之意。文人畫家為了使自我性靈得到解脫,借助禪道的力量使畫面產(chǎn)生虛無縹緲、煙云變幻、空靈深邃之境。它是瞬間的,又是永恒的,既是哲理的,又是感性的,具有神秘、清寒、空靈的東方藝術特質(zhì)。意境越是淡泊與空靈化,則藝術意味越深,所表現(xiàn)出的意蘊也越豐富。“美感往往產(chǎn)生于空靈的幻境,產(chǎn)生于人與物象之間的距離。云霧中隱約的山水、風雨中迷離的大地、落日后的萬家燈火、月光下的幽靜村莊,都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人們從這迷蒙的景色中認定,是人與物的距離化、間隔化釀造的朦朧,創(chuàng)造了美的境界?!保ㄠ囍泻汀稌b幀》)
靳埭強先生是將水墨融入設計的集大成者,尤其善于運用水墨來營造空靈之境。靳先生的海報作品中往往運用大面積的余白與簡潔、靈動的筆墨來營造攝人心魄的設計意境,那筆墨,動若蛟龍,靜如處子,動靜皆為絕妙;那余白,恬淡虛靜,彌漫禪道之氣。日本設計大師田中一光說:“靳埭強的海報是極富東方色彩的。他每一張作品都流露出中國傳統(tǒng)上的風格,靜盈而端莊,簡潔清亮,毫不紛亂,常見一大片留白,整潔中如清風拂過,成為海報的主題。構圖簡約。在靳埭強那靜悄的畫面上,常見墨跡遺痕。筆和墨描畫出來的不是什么繪畫,也不一定是字,只不過是飽沾墨液的毛筆在運走時表現(xiàn)出優(yōu)美的軌跡來。那些由黑色到灰色以至呈現(xiàn)出奇妙的濃淡度,使人感到是東方心魂的躍動?!?/p>
中國平面設計的發(fā)展,在借鑒西方先進設計的同時,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根基之上不斷創(chuàng)新。將水墨的空間意象化用到平面設計之中,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既是對水墨傳統(tǒng)的延續(xù),也是對中國平面設計語言的創(chuàng)新。水墨語言與現(xiàn)代設計觀念的進一步融合,必將涌現(xiàn)出更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審美品格的優(yōu)秀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