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叔本華與尼采的悲劇觀

      2011-08-15 00:49:00○趙
      博覽群書 2011年9期
      關鍵詞:酒神叔本華尼采

      ○趙 菲

      堅信人類理性的力量,強烈地渴求進步與文明,是傳統(tǒng)西方哲學的基本特征。但是,叔本華和尼采卻對素以思辨理性主義著稱的德國古典哲學展開了猛烈的攻勢,提出了與理性主義相抗衡的意志主義。一百多年來,這種非理性主義思潮在西方社會風靡漫延。

      人生痛苦的描繪與解釋

      生存意志:叔本華的悲觀主義

      叔本華在他的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文中,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世界是我的表象。”他對這個“真理”的論證是:一切自然界的現(xiàn)象都是意志的客觀化,以至于人的身體構造也都是意志的產(chǎn)物。意志貫穿于人的生活的每一瞬間,即使睡眠時,意志活動也始終繼續(xù)著。在他看來,這個意志是一種盲目的、永動不息的欲望和沖動。在一切沖動中,最根本的是求生欲望的沖動。這種欲望又以兩種方式來表現(xiàn),一個方式是自我保存,這叫“生存意志”,是最基本的。還有一個方式是繁衍后代,這叫“生殖意志”,生殖意志是把生存意志保存的生命在時間上加以延續(xù),兩者都是為了求得生命的存在。

      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人生悲劇的本體。因為意志分化出的欲望是無限的,滿足無限的欲望則是不可能的?!霸谟笠呀?jīng)獲得的對象中,沒有一個能夠提供持久的,不再衰退的滿足,而是這種獲得的對象永遠只是像丟給乞丐的施舍一樣,今天維系了乞丐的生命以便在明天又延長他的痛苦。”(《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華著,石沖白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P273)緊接著他說:“一切意欲都是由于需要,因此都是由于缺乏,也都是由于痛苦。某一愿望的滿足便能結束了這個意欲,然而,對于一個已經(jīng)滿足了的愿望來說至少還有別的愿望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只要我們意識中充滿自己的意志,只要我們沉溺于一堆欲望及其不斷的希望和恐懼之中,只要我們是意欲活動的主體,就永遠無法得到長久的幸福和平靜。”(《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卷三)這就是說,意志本身意味著欲求,而任何一種愿望的實現(xiàn)一般都會經(jīng)歷無數(shù)的坎坷,這必然帶來痛苦和煩惱,然而當一種欲望得到滿足時,快樂只是短暫的,無聊會緊隨其后,于是人生猶如“鐘擺”,永遠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

      那么,知識的發(fā)展能消除痛苦么?不,“一個天才便要忍受最大的痛苦”。在叔本華看來,低等動物的痛苦少,人的痛苦多。智者勞心,越懂得思考的人,越會被自己的思索所累。

      更可悲的是,這種痛苦永無盡期。受生殖意志的驅使,人們又要生兒育女,這就不斷制造著新的痛苦與不幸。意志隨著新的生命誕生而誕生,代代相傳,延續(xù)、重復著舊路。在叔本華心目中,生命只有山重水復而無柳暗花明。對作為向往無限的有限的生命物——人類來說,死亡充滿了悲劇色彩,這種必然的死亡結局會把每個人的一切夢想全部化為泡影。而事實上,充滿欲望的人所追求的一切滿足到頭來全是空幻的。甚至有時候都不知為什么而活,正如“人好像鐘表機器似的,上好了發(fā)條就走,而不知為了什么要走。每有一個人誕生了,出世了,就是一個‘人生的鐘’上好了發(fā)條”。(《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441)如此看來,這個變化莫測的世界都只是過眼云煙,生命毫無價值,幸福只是轉瞬即逝的夢幻。這就是叔本華所描繪的一幅充滿痛苦的人生畫面。

      權力意志:尼采的悲劇精神

      尼采與叔本華不同,他把權力意志當作世界的本質,他不滿于叔本華把意志作為求生存的欲望,而忽略了其自主的要素。在尼采看來,“權力意志分化為追求食物的意志、追求財產(chǎn)的意志、追求工具的意志、追求奴仆(聽命者)和主子的意志。”(《西方現(xiàn)代資產(chǎn)階級哲學論著選輯》,P17)

      世界上只有意志,只有一個意志征服另一個意志的關系。由于不同的人的權力意志在質和量上是不同的,因而,人生來就不平等。權力意志質優(yōu)量多,即強者、上等人;權力意志質劣量少,則弱者,下等人。這種不平等的權力意志表現(xiàn)為強者統(tǒng)治弱者。他把這種權力意志一并用以說明科學、社會、藝術,乃至一切現(xiàn)象的形成。正如尼采所說,如果要給世界一個名稱,對世界作出解釋的話,那么“這個世界就是權力意志,豈有他哉!”

      尼采也承認人生是悲劇,只不過這悲劇是興奮劑。他認為叔本華在悲劇中只看到人生的徒勞、痛苦與虛無,而看不到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這種悲觀主義是錯誤的,只能磨滅人的意氣;尼采認為只有經(jīng)過悲觀而達到樂觀的人才是有深度的。他把悲劇精神定義成展現(xiàn)生命力的價值,悲劇的快感源自于強大的生命力敢于與痛苦和災難相抗衡的一種勝利感,并為自身的不可窮竭而歡欣鼓舞。正如日神的潛臺詞是:就算人生是個夢,我們要有滋有味地做這個夢,不要失掉了夢的情趣和樂趣;酒神的潛臺詞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劇,我們要有聲有色地演這幕悲劇,不要失掉了悲劇的壯麗和快慰。

      悲劇人生的解脫與超越

      達者之境:叔本華的審美直觀與虛無

      我們從叔本華的生存意志里,看到的是一幅意志支配人生的痛苦畫面。意志仿佛是罪惡的淵源,它引起無窮的欲望,但又無法一一滿足,給人類帶來必然的痛苦。人要減輕以至于最終擺脫這種痛苦,達到無欲望,即內(nèi)心的井然有序狀態(tài),就必須否定意志。

      叔本華認為,真正的藝術是超功利性的,藝術的創(chuàng)造者和欣賞者都應該超出生存意志和功利主義的要求。在寧靜的美的狀態(tài)中,轉移注意力,暫時忘卻永無止境的欲求,忘卻意志,獲得短暫的平靜,短暫的幸福,而藝術正是一幅令人陶醉忘我的圖畫?!斑@樣,人們或是從獄室中,或是王宮中觀看日落,就沒有什么區(qū)別了。”(《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275)這種審美境界,叔本華稱為“自失”。

      然而,通過審美所獲得的解脫,只是短暫的,一旦曲終人散,必須要重新回到充滿欲望的生活中去。痛苦的人生要想獲得永久的解脫,只有通過對“意志的絕對否定”才能實現(xiàn),即壓制一切本能,磨滅一切激情,取消一切欲求,淡化一切感情,使身心絕對寧靜下來,最終達到一種“無欲”的境界。叔本華說:“無欲是人生的最后目的,是的,它是一切美德和神圣的最內(nèi)在本質,也是從塵世得到解脫?!保ā蹲鳛橐庵竞捅硐蟮氖澜纭?,P275)要得到永久的解脫,就必須是生命意志自我揚棄。

      在這里,自殺不是解脫之路。叔本華認為:生存意志的否定,不是說要消滅肉體來達到,因為這只能得到更大的痛苦?!白詺ⅰ边@種自我對個體生存的毀滅,只能說明無法承受生存的痛苦,這反而是對生命意志的肯定,是愚蠢的行為。因為物自體——人種、生命和意志——一點也不會因此受影響,這就像一道彩虹,雖然維持它的水滴在急劇降落,但它依然存在。個體的死亡并不能終止不幸和斗爭,只要意志還在人世,它們就會延續(xù)下去,痛苦依然存在。只有在意志完全聽命于理智的時候,才能取得勝利。

      在叔本華看來,最好的途徑是信仰宗教,過禁欲的生活來達到佛教中的“涅槃”境界,忘卻現(xiàn)實生活,進入無物、無我之境?;诜鸾探塘x,叔本華認為“涅槃”是一種在參透表象世界、看清萬物的痛苦,讓自己身處世間,卻能冷靜、清晰地發(fā)現(xiàn)、觀察這些周圍的事物,從而自覺地放棄各種欲望,不受意志所控,最終獲得一種解脫,進而感到由衷的歡快,步入達者之境界。在那里,沒有生死之別,一切意欲都徹底泯滅,絕無所求。無所求便無所缺,也就無所謂痛苦與苦難,隨之而來的便是心境平和,怡然自得。

      超越之境:尼采的酒神精神與超人

      意志是世界的本質,如何超越意志帶來的痛苦呢?尼采認為擺脫僅是在意志活動之外去看待意志,而超越則是在意志活動之中去體驗意志本身。

      首先,肯定悲劇藝術,倡導酒神精神。以審美的態(tài)度看待人生,那么人生就是一種悲劇藝術。人生苦難,然而人在與這些苦難抗爭中,會感到生命的力量,體嘗生命的快樂,這就是人生的悲劇美。尼采認為悲劇的實質是根植于人性之中的兩種精神——日神(阿波羅)與酒神(狄奧尼索斯)的對立和沖突。前者代表靜穆的美,是人以冷靜的理智觀察世界的態(tài)度;后者代表生命力,是人創(chuàng)造世界、創(chuàng)造人生的生生不息的力量。理性和生命力合而為一,就達到了悲劇藝術的最高形態(tài)。悲劇的外在形象是日神,其內(nèi)在本質卻是酒神。而酒神精神的本意就是在抗爭苦難中肯定人生,連同其所包含的痛苦與快樂,體嘗人生的悲劇美。

      其次,肯定權力意志,提出超人學說。尼采強烈抨擊自蘇格拉底以來的西方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的“鴉片式道德”、“奴隸式頹廢道德”,提倡主人的道德。他有感于基督教對人的束縛,使人低估自己,導致人類失去存在的真實性,在新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基礎上,建立起新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超人”的形象。到底“超人”是什么呢?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序言中說:“我告訴你們什么是超人。人要超越自身的某種東西?!薄俺司褪谴蟮氐囊饬x?!薄俺恕?,他是有著酒神精神、健全生命本能、旺盛的強力意志、獨特個性、生之歡樂的人,他是超越一切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處于善惡之彼岸、自樹價值尺度的創(chuàng)造者,不為現(xiàn)代文明所累的未來王子。(《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著,尹溟譯,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年版)

      哲學思想的反思與啟示

      叔本華與尼采,猶如佛教的小乘與大乘。他們都悲觀,但是,叔本華的悲觀是完全的出世,否定人生,尼采卻是出世復入世,否定人生然后又力圖肯定人生。

      叔本華的錯誤,是用非理性壓抑了理性的作用,從而把人降低到同動物相提并論的水平,用悲觀主義否定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導致了虛無主義和神秘主義。而尼采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少數(shù)高貴者身上,終于把健全的本能和超越的精神視為這少數(shù)高貴者的稟賦和特權。

      兩位哲學家都用自己悲劇的一生,展示了現(xiàn)代西方人在傳統(tǒng)價值崩潰時代的迷途之痛苦和探求之渴望。生命是人的自屬本性,如何生活是每個人的自選結果,了解叔本華和尼采的哲學思想,對人們思考生命意義和生活價值所帶來的啟示必定會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深刻的印跡。

      猜你喜歡
      酒神叔本華尼采
      假戲真演
      假戲真演
      虛無與輪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維
      酒神的考驗
      叔本華:正直還是偽善
      檢察風云(2019年24期)2019-01-10 06:58:33
      叔本華與黑格爾的情理之爭及現(xiàn)代啟示
      9月29日,酒神
      天津詩人(2017年2期)2017-03-16 03:09:39
      一個作為音樂家的尼采——尼采音樂思想探析
      人民音樂(2016年1期)2016-11-07 10:03:05
      偉大的作品
      “毒舌男”叔本華
      意林(2015年24期)2015-10-21 10:20:30
      武夷山市| 遵化市| 邳州市| 开鲁县| 藁城市| 黎城县| 梓潼县| 河西区| 合江县| 都昌县| 兴城市| 大关县| 宁城县| 钟祥市| 苗栗市| 阳城县| 吉安县| 银川市| 黑河市| 眉山市| 庆阳市| 六安市| 荣昌县| 波密县| 内丘县| 罗源县| 肥东县| 聊城市| 青浦区| 渑池县| 临高县| 荔浦县| 仪陇县| 六枝特区| 波密县| 厦门市| 新竹市| 沁水县| 汝阳县| 阜宁县| 大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