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劉辰翁與宋元之交江西詩風的轉(zhuǎn)變

      2011-08-15 00:42:44焦印亭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部昆明650031
      名作欣賞 2011年8期
      關鍵詞:陳與義詩序詩派

      ⊙焦印亭[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部, 昆明 650031]

      劉辰翁與宋元之交江西詩風的轉(zhuǎn)變

      ⊙焦印亭[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部, 昆明 650031]

      在宋末元初陳與義詩風和唐代詩人李賀詩風的流行是南方文壇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評點大家劉辰翁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從劉辰翁與江西詩派的親和與背離中,可以管窺此時文壇風尚的轉(zhuǎn)變及其在當時的號召地位。

      宋末元初 劉辰翁 江西詩風 轉(zhuǎn)變

      一、劉辰翁在宋末元初文壇之地位與影響

      劉辰翁(1232—1297),字會孟,號須溪,宋廬陵人(今江西吉安人)。他一生評點過55位唐宋詩歌大家的作品,開文學批評史評點方式之先河。其詩歌評點頗受時人好評,一代鉅儒吳澄《大酉山白云集序》:“近年廬陵劉會孟,于諸家詩融液貫徹,評論造極?!雹賱⒊轿虨樾僚稍~人后期的代表人物,也是元初詩壇巨子,影響所及成一時風尚,正如其子劉將孫《須溪先生集序》言:“先生登第十五年……當晦明絕續(xù)之交,胸中郁郁者一泄之于詩。其盤礴襞積而不得吐者,借文以自宣,脫于口者曾不經(jīng)意,其引而不發(fā)者,又何其極也。然場屋稱文自先生而后,今古變化議論沉著,皆有味之言,至于今猶有遺者;師友學問自先生而后,知證之本心,溯之六經(jīng)。辨濂洛而見洙泗,不但語錄或問為已足,詞章翰墨自先生而后知大家數(shù),筆力情性盡掃江湖、晚唐固陋之習,雖發(fā)舒不暢而能震蕩于一世之上如前聞人,而家有其書,人誦其言,隱然掇流俗心髓而洗濯之,于以開將來而待有作。”②當時文壇,詩人沉溺于江西、江湖晚唐陋習,劉辰翁則奮起救弊。其子劉將孫將他與韓愈反佛老、歐陽修反西昆相提并論,雖然有維護其父之嫌疑,但從“詞章翰墨自先生而后知大家數(shù),筆力情性盡掃江湖晚唐固陋之習”,“家有其書,人誦其言”情況來看,足見劉辰翁在南方文壇中的執(zhí)牛耳地位。元人歐陽玄亦認識到了劉辰翁在宋詩發(fā)展嬗變中的重要地位,《羅舜美詩序》云:“江西詩在宋東都時,宗黃太史號江西詩派,然不皆江西人也,南渡后楊廷秀好為新體詩,學者亦宗之,雖楊宗少于黃,然詩亦小變。宋末須溪劉會孟出于廬陵,適科目廢,士子專意學詩,會孟校點諸家甚精,而自作多奇崛,眾翕然宗之,于是詩又一變矣?!雹劢宜埂秴乔鍖幬募颉芬嘣疲骸皬]陵為文獻之邦,自歐陽公起而天下為之歸,須溪作而江西為之變?!雹芙宜乖诖烁叨仍u價劉辰翁終止了江西詩派在南方文壇的延續(xù),認為他對江西詩派的顛覆相當徹底。

      宋末元初流傳最廣者當屬李賀與陳與義的詩歌。元人程鉅夫《嚴元德詩序》指出:“自劉會孟盡發(fā)古今詩人之秘,江西詩為之一變,今三十年矣,而師昌谷、簡齋最盛……故會孟談詩,近世鮮能及之?!苋鐣现跁箍梢樱q必以養(yǎng)性情?!雹荽硕挝墨I向我們揭示了劉辰翁的評點對李賀與陳與義詩歌的盛行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表明了劉辰翁改變并終止了江西詩風的繼續(xù)流衍與傳播。

      李賀并非文學史上一流的詩人,但其產(chǎn)生的影響卻絲毫不亞于一流詩人。在唐代即有一定影響的李賀詩歌,在宋末元初更是被廣大文人所接受。正如胡震亨所云:“宋初諸子,多祖樂天;元末詩人,竟師長吉。”⑥劉辰翁對李長吉歌詩的評點則為李賀詩在文人中的廣泛接受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劉將孫《刻李長吉詩序》曰:

      先君子須溪先生評諸家詩,最先長吉。蓋乙亥避地山中,無以紓思寄懷,始有意留眼目,開后來,自長吉而后及于諸家。尚恨書本白地狹,旁注不盡意,開示其微,使覽者隅反神悟,不能細論也。自是傳本四出,近年乃無不知讀長吉詩,效昌谷詩。然類展轉(zhuǎn)訛脫。劍江王庭光篤好雅尚,取善本校而刻之,寄聲廬陵,俾識其端,亦所不可聞者莫能載也,何以為是編言哉!第每見舉長吉詩教學者,謂其思深語濃,故語適稱而非刻畫,無情無思之辭,徒苦心出之者。若得其趣,動天地泣鬼神者,故如此。又嘗謂吾作《興觀集》最可發(fā)越動悟者在長吉詩。嗚呼!姑著其常言之淺者于此,凡能讀此詩者,必能解之矣。其萬一有所征也。⑦

      劉辰翁評點李賀詩是借以“紓思寄懷”,常人以為幻怪荒誕的李賀詩,劉辰翁看來卻是“思深語濃”,“語適稱而非刻畫”,并非“無情無思之辭,足以動天地泣鬼神”。這是以逸民心態(tài)為主導的“期待視野”的結果,是借前人之酒杯澆自己亡國滅家、慘創(chuàng)孤憤的心中塊壘。因此其評點帶有鮮明的歷史印記,也只有像劉辰翁那樣身遭世變,經(jīng)歷過痛深創(chuàng)鉅的評論家才能深刻地把握李賀詩遣詞命意的奇崛險怪和幽冷艷麗的色彩中所蘊涵的深沉意蘊,這也是李賀詩何以引起文人廣泛的共鳴并被普遍接受的原因。

      陳與義為江西詩派后期代表作家,在南渡之前他對黃、陳的偏差尚無察覺與糾正,寫了不少表現(xiàn)個人生活情趣的流連光景之作。南渡之后,國破家亡,顛沛流離,使他對社會現(xiàn)實有了深切的體會,詩風發(fā)生轉(zhuǎn)變趨向沉郁悲壯。對陳與義詩歌的評價最早源于劉辰翁的評點,在《陳簡齋詩序》中,他用形象的語言和比較的方法對簡齋詩和其他幾位著名的詩人作了整體評價,揭示了陳與義詩歌的特色:

      在此,劉辰翁通過對宋代幾位著名詩人的比勘,明確指出陳與義詩是“望之蒼然,而光景明麗,肌骨勻稱”。其詩學問勝過“晚唐體”、“江湖詩”,變化多于王安石,與黃庭堅、陳師道比較,沒有“寡情少恩”與“枯槁”、“矜持”之弊。陳師道與陳與義相比,其不足是“刻削尚似,矜持未盡去也”。陳與義與蘇軾相并而論則是“詩道如花,論高品則色不如香,論逼真則香不如色”而各有千秋。在劉辰翁看來,陳與義詩是在山谷、后上之上,為宋詩之至,能夠與蘇軾詩一比高低。其《陳簡齋詩序》是對“江西詩”、“四靈詩”、“江湖詩”的一種總結、糾正和反撥,頗具卓識,宋元之交江西詩風的轉(zhuǎn)變當在陳與義詩歌盛行之時。

      二、劉辰翁與江西詩派的親和與背離

      有宋一代,江西為人文薈萃之地,是一個重要的思想文化中心。江西作家勇于創(chuàng)新,敢為天下先。朱熹云:“江西士風好為奇論,恥與人同,每立異以求勝?!雹崽貏e是黃庭堅在名家林立的詩壇另立門戶,在理論和創(chuàng)作上鮮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在“立意”的前提下,于用事、造句、謀篇上發(fā)展了自己的一套理論被尊為江西詩派的開創(chuàng)人。江西派詩人論詩喜歡奇險艱澀,以生新造奇為能事。黃庭堅二首《贈高子勉》詩鮮明地體現(xiàn)了這一主張:“妙在和光同塵,事須鉤深入神。聽他下虎口著,我不為牛后人?!薄靶幸獱幑馊赵拢婍毥钥上腋?。著鞭莫落人后,百年風轉(zhuǎn)蓬科?!雹鈩⒊轿桃簧荚诮鞫冗^,受江西詩派的濡染涵泳最深,這對劉辰翁尚新求奇的文學觀和創(chuàng)作上造意奇崛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劉辰翁談詩論藝喜言奇,他認為奇崛之氣新人耳目、振奮人心。在他的理解中,“奇”有著美或好的基本內(nèi)涵,他的這種思想在《茶陵陳公俊汲古堂記》中有鮮明的表現(xiàn):“吾之于古有不然,不然于眾人之所然。”?其《虛舟記》稱贊羅士俊“出語英妙,有奇氣”。?《趙信之詩序》稱其詩歌“用意奇崛”。?《泰和胡氏族譜》高度肯定了胡文可其人其文:“其人狷狹多奇,尤喜賦新句,觀其志,要有所樹立,不欲茍附借于人?!?《心田記》熱情地肯定了章貴安,他說:“新安章貴安……氣概偉然,其文浩蕩奇崛,詩又深古,多興托……皆吾所不敢望?!?劉辰翁之所以最先評點李賀詩,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李賀詩獨特奇崛的藝術風格,“若眼前語,眾人意,則不待長吉能之,此長吉所以自成一家歟?!?(《評李長吉詩》)在《箋注評點李長吉歌詩》中,劉辰翁評點了130多首李賀詩,批以“奇怪”、“奇雋”、“渾渾語奇”、“奇語”、“甚奇”、“奇異”、“峭異”、“奇崛”、“奇絕”、“凡語轉(zhuǎn)奇”、“不隨人后”、“獨取不經(jīng)人道者”、“字字不隨人后”等評語的共有30多處。在對其他作家的詩歌評語中,也經(jīng)常使用“奇”這一術語,體現(xiàn)出他賞新奇、重變化的文學觀念。與江西派詩人詩論不同的是,劉辰翁則認為這種奇來自于對自然界中陰陽變化的哲學認識:

      陰陽之氣行乎山川,與日月合。其變化詭特,起伏盤礴……游于萬物之表,則不足以識其奇而以為怪。?(《靈威廟記》)

      可見,劉辰翁所謂的奇崛,并非故意于艱澀其心,怪誕其貌,而是出于淋漓盡致地表情達意的需要,是“莫非理勢之自然”?(《龍須禪寺記》)的必然結果。他在《答劉伯英書》中,明確地批評了劉伯英為文有意好奇而趨于怪異的不良傾向,他以書法為例,作了解釋和說明:

      自書學以來,鐘、王眉目可喜,何嘗顛倒橫豎,自不可及。若如彼所自為,于字體則謬,于經(jīng)傳則乖,不知何所取也。?

      他認為獨特的風貌不在于刻意為求奇,而應以明白自然地表達真情感受作為創(chuàng)作的根本。故他又說:“文章之髓豈在險艱,吶吶而又不能道,豈不亦可笑哉!”?(《題王生學詩》)

      江西派詩人論詩強調(diào)“無一字無來處”,黃庭堅《答洪駒父書》云:“自作語最難,老杜做詩,退之做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文者,正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對此劉辰翁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及黃太史矯然特出新意,真欲盡用萬卷,與李杜爭能于一辭一字之頃,其極至寡情少恩,如法家者流?!?劉辰翁認為江西派詩人的不足就是缺少性情,“趨晚唐者乏氣骨,附江西者少意思”?。劉辰翁崇尚真情,主張文學應真率自然,反對矯情偽飾,他在《古愚銘》與《曾季章家集序》中說:

      《詩》自小夫賤隸,興寄深厚,后來作者,必不能及。?(《曾季章家集序》)

      在劉辰翁看來,《詩經(jīng)》中的民歌盡管出自小夫賤隸,但感情真率,任性而為,讀者見到的是一顆誠實之心。小夫賤隸雖然文化修養(yǎng)上比不上士大夫,但他們的詩歌具有藝術生命力,原因就在于內(nèi)師其心而外道真情。為文而造情,裝腔作勢的“色莊吐納”而“形垢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劉辰翁很是看重那些“竭人情之所欲言,窮事勢之所必至”?(《答劉英伯書》)的自然之作。

      江西派詩人深受杜甫苦吟和煉字的影響,如黃庭堅“專以補綴奇字”為務,陳師道閉門索句,永嘉四靈、江湖詩人以賈島、姚和為師法對象,更加注重對字句的錘煉。對此,劉辰翁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

      詩無改,法生于其心,出于其口,如童謠,如天籟,歌哭一耳,雖極疏憨樸野,至理礙詞褻,而識者常有以得其情焉?!G軻、項羽臨歧決絕之辭,出于不擇;《大風》之歌,一發(fā)有英氣,比《秋風》視草遠矣。彼旬鍛月煉,豈復有當日興趣萬一哉!?(《歐陽甥植詩序》)

      不事雕琢的即事之作,雖然“疏憨樸野”、“理礙詞褻”,但這僅是白璧微瑕,不妨礙其整體之美。荊軻、項羽、劉邦的文學修養(yǎng)遠遠不及漢武帝劉徹,但劉邦的《大風歌》要高于漢武帝劉徹的《秋風辭》,原因就在于《大風歌》出于無心,韻致天成,天真本色而興致宛然;《秋風辭》有人工雕琢的痕跡,并非是真情的自然噴發(fā),因詩情缺乏興寄,故情致品格落于下風?!氨搜懺聼?,豈復有當日興趣萬一哉!”“文猶樂也,若累字換句,讀之如斷弦失譜,或急不暇舂容,或緩不得收斂,胸中嘗有咽咽不自喧者,何為聽之哉!”?(《答劉英伯書》)劉辰翁論詩提倡不用雕琢,不贊成那些以學問為詩而缺乏真實情感的非自然之作;對人工雕飾之作,他也提出了批評和忠告。

      江西派詩人提出的“脫胎換骨”、“點鐵成金”的核心是讓人模仿古人,如惠洪所言:“詩意無窮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無窮之思,雖淵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劉辰翁對此不以為然,說:“俗矣!即同言同意,愈近愈不近,詩至是難言耳?!?(《陳生詩序》)劉辰翁認為詩人只有增加人生閱歷,詩歌創(chuàng)作的靈感才會源源不斷。“讀書外大有事,古人為學,自孝悌日用、賓客應對,以至山川離合、戰(zhàn)功次第、古今勝敗、風云變態(tài)、日星度數(shù)、閭里興廢,燦然如在其目,其閑居廣覽,必求高山曠野;舒懷發(fā)憤,至或求異代陳跡、戰(zhàn)場故壘、荒丘亡國……其躊躇仿佛,收拾形勢,想其胸次,如劍干星奕布陣,往往藉是以騁?!?(《極高明樓記》)

      對江西派詩人的“以文為詩”,劉克莊曾提出過尖銳的批評:“唐文人皆能詩,柳尤高,韓尚非本色。迨本朝則文人多,詩人少,三百年間,雖人各有集,集各有注,詩各自為體,或尚理致,或負才力,或逞辨博,少者千言,多至萬首,要皆經(jīng)義,策論之有韻耳,非詩也?!?劉辰翁對這些破體現(xiàn)象持圓觀通變的態(tài)度,在《簡齋詩集序》曾高度評價王安石詩歌:“荊公妥帖排,時出經(jīng)史,然體格如一?!彼隙ㄋ卧娏肀脔鑿?,改變唐詩的創(chuàng)新作法,認為宋人的以文入詩,形成了有別于唐詩、屬于自己的風神面目和氣象風味,提高了詩的格調(diào),擴大了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和表現(xiàn)范圍,文人之詩高于詩人之詩,文人可兼作詩人,而詩人不得兼作文人。他曾經(jīng)高度評價老杜以散文筆法入詩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如明正德四年云根書屋刻本《須溪批點選注杜工部詩》卷十九批《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云:“子美以詩為散語,故意多詞促,此序引張顛草書,隱映頗達情態(tài),非公不聞此妙?!痹凇囤w仲仁詩序》中,他比較了文人之詩與詩人之詩:

      后村謂文人之詩與詩人之詩不同,味其言外,似多有所不滿,而不知其所乏適在此也?!娜思嬖姡姴患嫖囊?。杜雖詩翁,散語可見。惟韓、蘇傾竭變化,如雷霆河漢,可驚可快,必無復可憾者,蓋以其文人之詩也。詩猶文也,盡如口語,豈不勝彼一偏一曲自擅,詩人詩局局焉、靡靡焉,無所用其四體,而其施于文也亦復恐泥,則亦可以眷然而憫哉。?

      在此,劉辰翁對劉克莊批評“以文為詩”的觀點提出質(zhì)疑,他認為詩中無文是詩的缺陷,詩有時需靠散文的語言來表達詩所不能表達的思想,“以文為詩”最具表現(xiàn)力,開創(chuàng)了詩歌藝術的新領域。文人之詩以古文為根基,能夠兼擅古近體詩,更利于自由充分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這樣可使文學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韓愈、蘇軾之詩之所以能夠“傾竭變化,如雷霆河漢,可驚可快”,就在于他們以文為詩。而詩人之詩則局限于對仗、格律,約束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抒發(fā)。可見,如果只知詩人之詩為詩,而不知文人之詩也是詩,那是目光短淺的傳統(tǒng)偏見,它會把詩歌引向“局局焉、靡靡焉”的逼仄之地,而無法獲得新的發(fā)展。以文入詩,就意味著是一種創(chuàng)造或革新,不同文體的融合,往往會給文體帶來新的生命力,促進了文學形式和布局的變化,使文學史保持在不斷革新、不斷改造的自我生產(chǎn)狀態(tài)中。正如錢書先生所說:“名家名篇,往往破體,而文體亦因以恢弘焉?!?“詩文相亂云云,尤皮相之談。文章之革故鼎新,道無它,曰以不文為文,以文為詩而已。向所謂不入文之事物,今則取為文料;向所謂不雅之詞句,今則組織而斐然成章。謂為詩文境域之擴充,可也;謂為不入詩文名物之侵入,亦可也。”?錢書對劉辰翁的評點不甚滿意,說“南宋劉辰翁評詩,尋章摘句,小道恐泥”,但對《須溪集》卷六《趙仲仁詩序》所表現(xiàn)出的推崇文人之詩和強調(diào)文對詩的積極影響卻十分稱賞。劉辰翁論以文為詩,不同于《后山詩話》等死守疆域,持比較通脫的態(tài)度,因此錢書說其“頗能眼光出牛背上”。?

      劉辰翁對以文入詩的認識,在唐宋詩之爭中率先填補了唐宋詩的藝術鴻溝,也得到了后人的積極響應,其子劉將孫在《從孫千林小草序》中曾說:“昔吾先君子須溪先生之門以詩若文進者眾矣?!?

      劉辰翁對唐宋諸家詩歌的評點,尊唐而不貶宋,他批評本朝詩“趨晚唐者乏氣骨,附江西者少意思”,?《(宋貞士羅滄洲先生詩序》)對黃庭堅及江西詩派的艱險詩風,他認為是徒具形式而缺乏真情實感:“柳子厚、黃魯直說文最上,行文最澀。”?《(答劉英伯書》)對晚唐體和江湖詩派,他認為二者之失在于過分地“和易如流”與“不可莊語”,“詩至晚唐已厭,及近年江湖又厭,謂其和易如流,殆不可莊語,而學問為無用也”。?在創(chuàng)作中,他以晚唐、江湖為鑒“,盡掃江湖晚唐錮習之陋”。?從劉辰翁的詩學觀念和主張中可以認為他是對唐宋詩的美學風格做了調(diào)和與包容,他在終止江西派詩風的同時,也為詩歌的健康發(fā)展指出了向上之路。

      ① 吳澄.吳文正公集卷一九[M].文源閣四庫全書[Z].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

      ②⑧??????????????????????段大林校點.劉辰翁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456,440,42,75,173,200,72,211,131,14,234,209,440,229,198,233,174—175,233,205,116,172,233,440,456.

      ③ 歐陽玄.圭齋文集卷八[M].四部叢刊[Z].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⑤ 程鉅夫.雪樓集卷十五[M].文源閣四庫全書[Z].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

      ⑥ 胡震亨.唐音癸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7.

      ⑦? 劉將孫.養(yǎng)吾齋集卷九,卷四[M].文源閣四庫全書[Z].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

      ⑨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一二四 [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四部叢刊[Z]

      ⑩? 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十二,卷十九[M].四部叢刊[Z].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第八冊)[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572.

      ? 惠洪.冷齋夜話[A].張伯偉.稀見本宋人詩話四種[M].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17.

      ? 劉克莊.竹溪詩序[A].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四[M].四部叢刊[Z].

      作 者:焦印亭,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部副教授,文學博士,從事唐宋文學研究。

      編 輯: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歡
      陳與義詩序詩派
      唐 南溪詩序并南溪玄巖銘拓片
      中國書法(2023年12期)2023-02-02 15:51:36
      “深入”還是“轉(zhuǎn)向”?
      ——從陳與義生平解讀其佛禪作品
      文學與文化(2020年3期)2020-11-17 16:58:36
      《詩》第27卷·三個“十”特大卷征稿
      鴨綠江(2020年17期)2020-11-17 10:06:12
      當代詩詞史稿(八)——“三友詩派”給我們的啟示
      中華詩詞(2020年8期)2020-02-06 09:27:22
      如何鑒賞題畫詩——以2019年高考試卷中的陳與義詩三首為例
      二十一世紀以前的陳與義詩歌研究綜述
      20世紀80年代以來陳與義詩歌研究述評
      論梁肅的詩序
      論《文獻通考》之存《序》說
      論中國江西詩派對朝鮮海東江西詩派的影響
      社科縱橫(2010年3期)2010-11-17 03:32:08
      咸阳市| 丹东市| 东丽区| 无为县| 社会| 璧山县| 措美县| 麻阳| 德庆县| 罗城| 遵义市| 商水县| 凉山| 冷水江市| 武邑县| 绥化市| 平山县| 土默特右旗| 洪泽县| 桃园县| 巴中市| 利川市| 怀来县| 桐庐县| 庐江县| 延长县| 通辽市| 拉萨市| 柘荣县| 从江县| 富阳市| 陕西省| 安阳市| 渝北区| 武乡县| 佛冈县| 进贤县| 尼勒克县| 凤山市| 玉屏| 平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