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牛國強/文
鍋巴脆鱔的制作及要領(lǐng)
山西
牛國強/文
“鍋巴脆鱔”是受江蘇名菜“響油鱔糊”、“梁溪脆鱔”的啟發(fā)試制而成的。成菜配了幾種輔料,加大了成本不高的鍋巴量,成品用大凹形圓盤盛裝。開始,對大客戶免費贈送,后來成為招牌菜。顧客點菜時往往是“鍋巴脆鱔”來了三份外加幾個素菜而已。餐后有食客想買份打包回家的,作為廚師、又是老板的我奉勸:此菜不易打包,否則“變味”,最后承諾:讓家人抽時間來店里吃,享受五折……說到這里,您一定心急如火要問,此菜真有這么神奇嗎?要我說并不神奇,但特點有四:一看經(jīng)濟實惠,一菜頂三;二聽聲音美妙,氣氛活躍;三聞氣味飄香,誘人食欲;四嘗脆嫩鮮香,胃口大開。下面就將此菜的用料、制法及要領(lǐng)介紹給您。
原料:活鱔魚500 g(10條左右),鍋巴150 g,鮮青、紅尖椒各1個(約50 g),罐裝筍尖75 g,大蒜仁10粒,生姜25 g,干淀粉15 g,蔥白10 g,精鹽4 g,味精3 g,雞粉10 g,老抽5 g,白糖10 g,醋15 g,香油25 g,鮮湯150 g,水淀粉適量,色拉油750 g(約耗75 g)。
制作方法:1.將買來的鱔魚放入清水中養(yǎng)兩天,使其吐出泥土腥味后撈出,放入適量冷水鍋里,加入一定比例的鹽、醋,加鍋蓋上中火,待燒沸后至鱔魚嘴巴張開時撈入清水中漂洗。
2.取鱔魚放在菜板上,使背部朝外,腹部向里,取竹片在鱔魚頭下頜橫劃一刀,然后用左手摳住頭部,右手持刀從下頜開口處直插入沿脊背骨劃至尾部(深至魚腹),此時內(nèi)臟露出去除,之后將鱔魚背微向下(菜板),再用竹片刀從頭部刀口處緊貼脊骨另一側(cè),同法向尾部一刀,最后鱔魚背緊貼菜板,頭朝里用左手壓住,右手持刀從頭部刀口處進入緊貼菜板向外(即尾部)劃過,此時即骨肉分離。
3.把鱔魚肉洗凈,橫切成1.5 cm寬的長形片。用適量干淀粉拌勻;青、紅尖椒洗凈,去蒂、籽,切菱形片;筍尖用清水洗一遍,切3 cm長的梳子形花刀片;蒜仁拍松;生姜去皮,洗凈,切細(xì)絲;蔥白切細(xì)末;鍋巴掰3 cm大小不規(guī)則的塊,均待用。
4.凈鍋入色拉油上火,待油溫?zé)亮蔁釙r,把鱔魚片撒入油鍋中,并用手勺攪動,使勿粘連,炸約1 min后撈出,視油溫回升至七成熱時放入復(fù)炸至松脆,倒入漏勺瀝油。
5.底油鍋上火,放入蒜仁炸至深黃色時,放入蒜末,投入青、紅辣椒片、筍片炒幾下,摻入鮮湯,調(diào)入精鹽、味精、白糖、醋、老抽,勾入水淀粉成米湯狀,放入鱔片,推攪拌,出鍋盛入碗中。
6.與此同時,另起油鍋上火,待油溫?zé)亮蔁釙r,放入鍋巴炸至色呈淺黃,膨松脹開,倒入漏勺瀝油,裝盤;同時鍋上火,入香油燒熱,放入姜絲炸出香味,倒在鍋巴上,立即同鱔魚片上桌,快速把鱔魚倒在鍋巴上即成。
特點:當(dāng)時滋滋作響,香飄滿桌,色澤分明鮮艷,葷素搭配,酥嫩焦脆,有菜有“飯”,營養(yǎng)豐富,經(jīng)濟實惠,令人回味無窮。
制作要領(lǐng):1.原料選擇:這是制作此菜成功的前提,鱔魚大小應(yīng)選每條在50~60 g左右,太小則肉少,劃制后片易破,且影響外酥里嫩的口感;太大,肉雖多,但質(zhì)地粗糙不滑嫩。鍋巴的選用宜厚不宜薄,要求干燥不能霉變,有的鍋巴太薄,不易成形,潮濕的鍋巴不宜炸酥而口感發(fā)硬,自然不會膨脹,顯得干癟。油最好是沒有用過的,才會無異味。
2.初步處理:①買回來的鱔魚生活在污水中,所以買回一定要放在清水中養(yǎng)2~3 d,以讓其吐去泥土味及其他異味,成菜才會突出鮮味;鍋巴掰時要穩(wěn)而輕,盡量成塊,減少米粒多多;罐裝筍尖上多附有一層白物,一定要洗凈。②鱔魚表皮有很多的黏液及腥味很重,如果盡量去除,必須在浸燙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食鹽和醋及料酒。加入鹽的目的有助于去除粘液,使鱔魚片的口感更爽滑,味道更鮮美,還有一個作用是能使鱔魚肉表皮的蛋白質(zhì)凝固,下刀時不易破碎。加入醋的作用也是去除其腥味和黏液。但是,兩物用量有一定比例,通常一份鱔魚用精鹽60 g、醋30 g即可,用少了達(dá)不到除去腥味黏液的目的,用多了則會影響原料的本味。
3.鱔魚燙制時要加鍋蓋壓緊并用中火慢慢加熱,加鍋蓋并壓緊的目的是防止鱔魚因受熱亂蹦跳而濺出熱水燙傷人;用中火加熱,才能使鱔魚慢慢死去而皮不破、里外成熟一致,而火過小,鱔魚肉會“發(fā)紫”,不滑嫩;火太大,外部皮破而內(nèi)生,不宜剔骨,影響成品質(zhì)量。
4.剔骨取肉,這一關(guān)不可忽視。鱔魚擺放有講究,要求刀法對,下刀準(zhǔn),要求骨不帶肉,肉不破爛。具體步驟有四點:①將鱔魚放在菜板上,使背部向外,腹部向內(nèi)(即向操作者),再用小尖刀(最好用特制的竹片刀)在鱔魚頭下頜橫劃一刀至骨,其目的是便于用手摳住鱔魚頭,進行下一步操作。②用左手拇指與二拇指壓住鱔頭,右手持刀在頜部刀口處插入,緊沿脊背內(nèi)一側(cè)劃向尾部,將露出的內(nèi)臟取掉。③轉(zhuǎn)動鱔魚,使背向上,同法從頭下頜刀口處沿脊骨另一側(cè)順脊骨劃至尾部。④這時鱔魚背骨已露出來,取下的方法是鱔魚頭向里,尾巴朝外,用左手壓住頭部,右手持刀,刀刃向外從下頜刀口處坡刀插入,用平刀法拉(片)向尾部,這時,頭連脊骨與肉分離,剔骨完成。
5.將鱔魚肉用溫水洗凈,改刀成大小適當(dāng)?shù)钠螅眠m量的干淀粉滾一下,經(jīng)油炸制后,才能達(dá)到外酥松里鮮嫩的效果;鍋巴油炸時油溫不能太低,反則在油中浸泡過長而吸油,不宜炸膨松而口感干硬。
6.在烹制時,最好用兩口鍋同時進行,即一鍋盛油炸鍋巴,一鍋烹制鱔魚,鱔魚烹制好,盛入碗中,洗凈鍋上火,燒熱香油,放入姜絲,在這時鍋巴出鍋盛盤最佳,用香油炸姜絲上桌后最能突出濃郁的香味。如果鍋巴炸好了再等鱔魚出鍋,時間一長,鍋巴的溫度自然會降低,上桌后響聲會變小或不存在,從而失去吃此菜的意義,所以要特別注意,嚴(yán)把烹制順序,嚴(yán)控烹制時間,一氣呵成,迅速上桌,此菜才不會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