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鑫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跆拳道步法訓練與實戰(zhàn)應用
龐 鑫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本文通過對北京奧運會比賽中運動員步法運用情況的統(tǒng)計分析,對各種步法技術指標進行統(tǒng)計,從而分析和研究了步法的運用,并提出了步法訓練的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加強運動員對步法的運用有進一步的認識,在訓練中加強步法與腿法的組合練習,并在比賽中能夠更加合理的結合腿法有效得分。
跆拳道;步法;實戰(zhàn)應用;訓練
跆拳道(TAEKWONDO)是一項以腿法為主的武技,實戰(zhàn)中步法的靈活運用對保證充分發(fā)揮腿的威力,取得實戰(zhàn)的勝利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兩屆奧運會冠軍陳中和雅典奧運會冠軍得主羅微,還有新秀吳靜鈺所代表的國家女子跆拳道隊,現已披靡全世界。從比賽錄像可以看出,這些隊員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她們都是以靈活多變的步法來調整距離,躲避對手的攻擊和調動對手;以敏捷的步法連接技術,有效的擊打,達到了得分的目的,最后取得比賽的勝利。所有這些都說明現代跆拳道比賽對運動員快速、準確的判斷和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運動員擁有精湛、有效的步法以及采取相適應的步法來完成技戰(zhàn)術動作,可見跆拳道的步法在比賽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2.1 研究對象
跆拳道步法訓練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內容的需要,查閱大量關于跆拳道和跆拳道步法方面的書籍,并利用圖書館檢索系統(tǒng),對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網上信息進行檢索作為理論依據。
2.2.2 錄像觀察法 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跆拳道比賽為例,隨機抽取其中23場共69局的比賽錄像進行技術統(tǒng)計,優(yōu)勢勝和棄權勝不在本研究之列。
2.2.3 數理統(tǒng)計法 將錄像觀察中所獲得的數據,通過Excel和SPSS等軟件對觀察中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1 跆拳道比賽中步法的重要性及作用
3.1.1 跆拳道比賽中步法的重要性跆拳道比賽是一種項在移動中進行的比賽。應對場上出現的各種緊急狀況,運動員們都應時刻防備,運用不同的速度、旋轉和落點的變化進行攻擊與防守。通過對國內外高水平跆拳道比賽的觀察,不難看出,步法的應用可以說是千變萬化。但在仔細衡量之后,卻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即就是真假虛實、多變的調動、良好的控制、轉移調整重心、維持身體平衡和快速、靈活有力的轉變連接腿法技術的攻擊能力。而這些因素往往在比賽中決定了雙方的步法技術、快速、靈活以及善變的程度。
3.1.2 跆拳道比賽中步法的作用步法是跆拳道實戰(zhàn)中攻防轉換的關鍵,其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一是步法連接技術,將進攻與反擊通過快速、靈活、多變的步法巧妙的連接。在實戰(zhàn)中,絕大多數的動作都是在身體運動的情況下進行的,若是加上的步法連接技術,則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是搶占優(yōu)勢位置,無論在哪一場比賽,運用靈活多變的步法移動占據有利位置,往往可以為進攻與反擊做好準備,從而贏得比賽;三是身體平衡的維持,跆拳道比賽是在運動狀態(tài)下進行的,只有較好的掌握步法技術才能較好的維持身體平衡,這樣就更有利于在比賽中實現進攻與反擊;四是破壞對方進攻與防守的距離,靈活的步法通??梢杂行У钠茐膶Ψ降木嚯x,進而遏制其技術的發(fā)揮,并在一定程度上對其造成心理壓力,提升自己贏得比賽的信心。因此,教練員會花很多時間對運動員進行步法移動能力的訓練,因為步法是影響跆拳道運動員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跆拳道比賽中步法實戰(zhàn)運用的分析
3.2.1 實戰(zhàn)中各種步法的具體情況分析跆拳道步法種類繁多,有前后滑步、左右側滑步、上步、撤步、前進步、后退步、交叉步、轉身上步、轉身撤步等。結合國內外高水平的跆拳道比賽錄像可看出,前后滑步、跳換步、進步、退步和沖刺步等幾種步法在實戰(zhàn)中運用最廣泛。據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跆拳道比賽中步法調查可知,其中使用最多的步法是前滑步,70局比賽中共使用218次,占總數量的36%;后滑步使用142次,占總數量的24%,排第二位;跳換步使用也達到了136次,占總數量的23%,排第三位。三種步法的總的使用率高達83%,相對說明其他步法技術的使用率較低。
3.2.2 實戰(zhàn)中步法與腿法配合情況分析跆拳道是一項以腿為主,以拳為輔的格斗對抗性項目,腳法與步法兩者密切聯系,缺一不可。由于競賽跆拳道規(guī)則的限制,在比賽中運動員主要是用腿攻擊和防守反擊,因此運動員的步法是否靈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的進攻和防守或反擊是否能夠達到目的,這也使得步法訓練在跆拳道訓練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據調查可知,結合腿法使用率排列前三的步法是后滑步38.03%、前滑步28.44%和退步20.59%。這些步法不論是在結合腿法使用或是單獨使用的頻率也都是較高的,說明在我國競技跆拳道比賽中使用這三種步法結合腿法的技術運用較多。一來說,前滑步是進攻的標志,后滑步是防守反擊的標志,而退步則是防守的標志。由此我們可以推斷,當高水平跆拳道運動員比賽時,其進攻性步法比例勢必會大大提高,防守性步法比例會有所減少。
3.3 實戰(zhàn)中步法結合腿法技術得分情況據調查可知,結合腿法成功率排列前三的步法是前滑步22.58%、后滑步
24.07%和跳換19.05%。由此可見,運用步法與腿法技術結合予以反擊,在比賽實戰(zhàn)中是十分重要的,能夠不斷地使對手的進攻落空,從氣勢上反守為攻,取得比賽勝利。
3.3.1 滑步結合腿法技術運用及分析 據調查可知,在全部23場比賽中前滑步共使用218次;結合腿法共使用62次,使用比率28.44%;得分14分、成功率22.58%。后滑步共使用142次,其中結合腿法使用54次,結合步法使用比率38.03%;得分13分、成功率24.07%。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滑步技術是運動員在比賽中主要使用的步伐技術,滑步使用率與得分率均高于其他步法技術。因此,針對這一情況在訓練中應適當加強滑步結合腿發(fā)的練習,比賽中要多運用步法配合腿法技術進攻反擊。滑步在跆拳道步法中是最基礎的,它也是比較實用的步法。滑步基本技術分為前滑與后滑,并可以變形為左右側滑步,滑步可以向前后左右方向運動,所以使用靈活。在比賽中無論是高水平還是水平較為一般的運動員,對滑步的使用都是非常頻繁的,無論進攻或防守都占有一定的比率。
3.3.2 跳換步結合腿法技術運用及分析據調查可知,在全部23場比賽中跳換步共使用136次,結合腿法使用21次,結合腿法使用比率15.44%;得分4分、成功率19.05%。這些數據說明跳換步在比賽中有使用頻率較高,結合腿法使用的比率較低,在得分方面有一定的成功率。跳換步的技術動作并不復雜,但它是技巧性較高的一種步法,運用中比較靈活多變,在實戰(zhàn)中運用往往要加上向前向后與側向的一些重心變化,同時時機掌握得不好,不但達不到自己原先預計的目的,而且會給對方留出空檔,就是因為它的時機不好掌握,所以在比賽當中,無論是進攻還是反擊運用都比較謹慎,但是如果能運用的技術合理、時機準確,也是配合腿法技術進攻防守的有效手段之一。
3.4 跆拳道步法技術的訓練
3.4.1 一般身體訓練 一般身體訓練是指采用多種身體練習手段,有效提高運動員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等基本身體素質,提高機體的工作能力,從而有效保證運動員在良好競技狀態(tài)的基礎上,掌握更為復雜、先進的技術和戰(zhàn)術,為進一步提高競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運動員必須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適應跆拳道運動的激烈對抗性,所以在教學和訓練中應該重視全面發(fā)展跆拳道運動員的各項身體素質訓練。
(1)力量訓練。可以利用器械、運動員之間的對抗、克服自身體重、外部環(huán)境阻力等方法進行練習。上肢肌群:啞鈴訓練、拉力器訓練、引體向上、俯臥撐、立臥撐、推小車等;下肢肌群:單、雙足跳、立定跳遠、縱跳、蹲跳、跑臺階、負重跑或負重跳等;腰腹肌群:仰臥起坐,仰臥兩頭起,前、后拋實心球等。力量訓練應安排在訓練課的后半部分進行,必須在速度、靈敏素質練習之后。
(2)速度、靈敏訓練。提高反應速度:看或聽信號各種跑、跳形式的練習;提高動作速度:快速變向跑、跳,各種姿勢的突然性起跑或急停,快速跳繩,原地高抬腿跑,變速跑,利用領跑、燈光、口令等加快學員動作節(jié)奏,下坡跑等;協調控制能力:發(fā)展協調性的體操、游戲、一對一的緊逼與掙脫練習、蛇形跑、鉆桿跑等需要不斷變換方向的跑和跳。速度、靈敏訓練應安排在練習課的前半部分,最好在耐力、力量練習之前進行。
(3)耐力訓練。根據運動員競技水平可進行1500米以上距離的跑,可采取長跑、變速跑、間歇跑、折回跑等,利用臺階試驗,測試運動員的有氧耐力。耐力訓練應安排在練習課的后半部分,最好在速度、力量、靈敏練習之后。
3.4.2 跆拳道步法訓練方法
(1)單一步法的訓練方法。單一步法訓練是步法訓練的基礎,其質量的高低與技術水平成正比。在訓練初期,教練要抓住前進步、后退步等結合技術進行重復記憶的方法安排訓練。隨著訓練的深入,要求掌握交叉步、組合步等難度較大的步法,使運動員懂得根據實戰(zhàn)需要選擇步法。同時,采用實戰(zhàn)訓練,使單一步法練習得以強化,不斷提高熟練程度與移動的速度、幅度與步頻。
(2)復式步法的訓練方法。復式步法是指在實戰(zhàn)中使用兩種以上不同的步法。其教學的重點是不同步法的有機結合,所以復式步法亦稱綜合步。對于復式步法的訓練,也應當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并抓住實踐中使用較多的結合步法來反復練習,如側滑+上步、換步跳+斜弧步、前跳步+上步、上步+上步、前滑步+后滑步。單一步法訓練是步法訓練的基礎,是使步法成為完成各種技術的保障;復式步法的訓練才是步法訓練的重點。
4.1 結 論
4.1.1 跆拳道步法種類繁多,但前后滑步、跳換步、進步、退步和沖刺步等幾種步法在實戰(zhàn)中運用最廣泛。比賽統(tǒng)計結果顯示,前滑步、后滑步和跳換步是運用最多的步法,3種步法的總使用率高達83%,相對說明其他步法技術的使用率較低。
4.1.2 由于競賽跆拳道規(guī)則的限制,步法結合腿法在比賽中運用具有較高的成功率;滑步與跳步使用頻率較高,占主要地位,說明步法技術的應用也是比賽得分制勝的必要因素。
4.1.3 跆拳道步法訓練可以采用一般身體素質訓練和步法專項訓練相結合的訓練方法,步法專項訓練可歸納為單一步法和復式步法,訓練中應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慢到快的原則,結合手法練習統(tǒng)籌安排。
4.2 建 議
4.2.1 步法移動的技術訓練應注意動作節(jié)奏的變化,加強隊員對變化節(jié)奏在技術運用中的認識,從思想上加以重視。
4.2.2 步法訓練必須強調一定的量,既要有時間、次數的規(guī)定,又要有動作規(guī)格有質的要求,即對身體各部位的工作要有具體的規(guī)格。教練員在訓練中要正確引導運動員,讓他們明確只有熟練的運用快速靈活的步法才能掌握快速靈活的戰(zhàn)術。
4.2.3 應加強步法技術與腿法技術組合練習,以更加完善運動員的技術能力,提高運動員的竟技戰(zhàn)術水平。
[1] 劉衛(wèi)軍.跆拳道學練問答[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14.
[2] 黃樹梅.跆拳道的步法教學[J].搏擊·武術科學,2005(12).
[3] 周麗麗.淺談跆拳道步法技術的重要性[J].少年體育訓練,2009(1).
[4] 林春生.跆拳道步法闡述[J].精武,2004(8).
[5] 孫茂君.英式跆拳道[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8-25.
[6] [美]樸永煥,[美]湯姆·西伯恩.跆拳道[M]. 于立賢,譯.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88-90.
[7] 魏峰.腿法大礌臺世界腿法絕技200招[M].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4:76-80.
[8] 黃寶宏;王衛(wèi)星;楊先軍.跆拳道步法敏捷度訓練儀的設計和應用[J].中國體育科技,2009:3-10.
[9] 涂斌.影響跆拳道技術發(fā)揮的因素分析[J].體育成人教育學,2004.
[10] 陳立人,劉衛(wèi)軍.現代跆拳道訓練與方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G886.9
A
1674-151X(2011)12-02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12.012
投稿日期:2011-07-26
龐鑫(1984 ~),助教,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