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人:閃 希 訪談整理:佟 新 閃 希
一個保潔員的生活
訪談人:閃 希 訪談整理:佟 新 閃 希
——訪談主持人、評論人:北京大學中國工人與勞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佟新
訪談者:阿姨,您好,您看上去很年輕啊,老家哪里的?
被訪者:我是1976年出生的。老家山東農村的。
訪談者:那您的文化程度?
被訪者:(有點不好意思地笑笑)初中。我是1995年出來打工的。
訪談者:您每天的工作時間?
被訪者:我們的工作時間啊,唉,這事兒沒法說,他們說是讓我們6點工作,但是我們三四點就得起來,你得在學生都起來之前弄完吧?然后上午到11點,去吃飯。然后是下午1點到5點。每天大概衛(wèi)生間、樓梯擦兩遍。有時候看到弄得實在不像話就再擦一遍。
訪談者:那您每月有沒有休息日???
被訪者:我們沒有,哪有啊,每天都在工作。
訪談者:那您晚上休息時都干什么?
被訪者:看看電視,上網看看新聞,看看學校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訪談者:您加班嗎?
被訪者:很少。
訪談者:要是加班的話會有加班費嗎?
被訪者:會有,不過很少。
訪談者:多少?
被訪者:就是不論你加多久大概一天十塊錢。
訪談者:那您簽沒簽勞動合同?
被訪者:簽了。就是和“學宿中心”簽的合同。剛開始來的時候是一年一簽,像我干久了就簽幾年,從去年簽了一次就還沒有再簽。
訪談者:那單位都提供哪些福利?
被訪者:工傷、養(yǎng)老等三險吧。具體的我也不清楚,他們就跟我們說三險,具體哪三險我們也不知道。
訪談者:都簽合同了,您算是正式員工吧?
被訪者:不算。
訪談者:(哦,我明白了,阿姨所謂的正式員工應該是學校的職工了)那正式職工都有什么福利?
被訪者:(笑著搖搖頭)這個不知道。
訪談者:單位解決食宿問題嗎?
被訪者:怎么說呢,像我們住的房子是學校提供的,但也是自己掏錢。每人每個月100塊,我們兩口子就是200塊。
訪談者:您每月收入多少錢?
被訪者:每個月八百多塊錢吧。
訪談者:這些都怎么花的?
被訪者:(低著頭笑笑,開始把對著我的臉往旁邊轉了轉,讓我覺得阿姨對這類話題有點敏感,不想讓陌生人知道自己的“家底”太多)租房子、吃飯,孩子上學每個月還一百多塊的飯錢。
訪談者:那每年能有多少錢剩下?
被訪者:哈哈,沒多少錢的。
訪談者:您跟用人單位發(fā)生過矛盾嗎?
被訪者:沒有。
訪談者:他們拖欠工資嗎?
被訪者:沒有。
訪談者:有重要事情發(fā)生的時候你們會派代表去嗎?
被訪者:唔,沒有過。
訪談者:參加過培訓嗎?
訪談者:學點兒什么?
被訪者:哈哈,什么都有,英語啊、計算機啊什么的。
訪談者:您選現在的工作主要是因為什么呢?
被訪者:穩(wěn)定啊。就是工資太少了。
訪談者:那為什么還干?
被訪者:就是圖穩(wěn)定。想著等孩子上完小學就回老家去上初中,那時候我們再看著換換工作什么的。
訪談者:為什么回老家上初中,北京不好嗎?還是太貴了?
想了一會兒,我感到頭暈得厲害,好像要從高空跌下來。我索性不想了。住就住吧,反正有人掏醫(yī)藥費。我記起過去看過一部叫《畫中人》的電影,畫上的仙女走下來給一個窮小子做飯?,F在有個老板替我交醫(yī)藥費也不算太離奇。畢竟,社會上還是有好人的。
被訪者:一個是貴,主要還是教育質量問題,在這兒考個300多分我們那里都考500多分的。(明白了,外地的升學壓力大,抓得緊)
訪談者:您打工還去過其他地方嗎?
被訪者:去過青島、青州、淄博什么的。
訪談者:“五一”會不會有假?
被訪者:哎呀,我們就是太憋屈了。你看啊,按規(guī)定,“五一”等假,上班是要發(fā)加班費的,可是人家不給我們發(fā),就給我們放半天假,我就覺得我們是太憋屈了。(搖頭)
訪談者:那發(fā)加班費的話比平時每天的工資高是嗎?
被訪者:我們都是按月算,沒有什么每天的工資。
訪談者:您手里有合同嗎,內容知道嗎?
被訪者:合同沒給我們,具體的內容也不太清楚。
訪談者:有沒有補貼,就是過年的時候之類的?
被訪者:沒有。除非是那種評獎的,拼命干也獎不了多少錢,幾百塊錢吧。
訪談者:對工作滿意嗎?
被訪者:哎呀,沒法兒說。我們現在就是孩子要上學,所以暫時也不想動了。每年交保險,時間一長也交了不少錢,走的話錢也不還,沒法兒走了。主要就是孩子。剛來的年輕的都待不住,工資又低,還要交保險什么的。
訪談者:那您丈夫是做什么的?
被訪者:他就是修鎖,你們宿舍的門壞了什么的。
訪談者:那些年輕同事跳槽以后都干什么?
被訪者:做小生意啊,家政,還有的在餐廳什么的。
訪談者:那您現在手機、電腦都有在用?
被訪者:對,都用。
訪談者:多久回一次老家?
被訪者:(不好意思地笑笑)一年回一次。想的話,就打個電話,差不多一個星期一次吧。
訪談者:有緊急的事會找誰幫忙?
被訪者:同事吧,有時候她幫我代一下班。
訪談者:花錢最多在哪兒?
被訪者:吃飯啊、租房子啊。
訪談者:會給家里人錢嗎?兄弟姐妹有沒需要幫助的?
被訪者:沒有。主要給父母,一千多塊錢吧。
訪談者:孩子在哪兒上學?
被訪者:萬泉河,硅谷后面。
訪談者:孩子上學花錢嗎?
被訪者:我們進去的時候要交3000塊贊助費,然后就是吃飯、書本費什么的。
訪談者:孩子成績好吧?
被訪者:(靦腆地笑笑)反正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說她是比較認真的。
訪談者:成績前十?
被訪者:前五吧(眼神中閃過一絲驕傲)。
訪談者:那以后讓孩子考北大?
被訪者:(笑笑)不考北大,上清華。
訪談者:為什么?北大不好嗎?
被訪者:我們剛開始來北大的時候,就覺得特別高級特別氣派,你說怎么著也是……世界知名……是吧??墒莵砹艘院蟛虐l(fā)現,也就是那樣吧。
訪談者:什么讓您覺得跟想象的不一樣?
被訪者:你看這學生的素質,有時候真是不怎么樣。
訪談者:怎么回事?
被訪者:(有點激動)你就說這上廁所得沖水吧,有人他就不知道。還有夏天吃完的西瓜皮,有好好的垃圾簍他不扔,非得給你從遠處扔過去,有時候就糊在墻上,這對我們來說弄干凈它就很困難了。
訪談者:真夠可氣的。
被訪者:沒錯!就是可氣!你說要是自己的家,他就不這么扔吧。我是負責兩層男生宿舍和一層女生宿舍,女生可能稍微好點,有些男生太不像話,夏天的時候接過一盆涼水就往腳上潑,弄得滿地都是水,你說這不是大家都容易滑倒嗎!就這事我都找樓長反映好幾次了!你說這寢室衛(wèi)生不光是靠我們,也是靠大家吧。
訪談者:那是不是也不能以此就說北大不好吧?
被訪者:(搖搖頭笑笑)倒也是。
訪談者:有沒有什么開心的事???
被訪者:開心的事也有。就是有時候學生落下手機、電腦什么的,我撿到還給他們,他們說聲謝謝,有時候說話挺可愛的,我就特別開心。
2010年的春季學期,我在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等開設《社會學概論》。課堂上,我要求學生做一篇作業(yè),就是對校園中的勞動者進行訪談。做這一作業(yè)的初衷是希望讓同學們關注身邊的人,關注身邊人的勞動;同時也讓其了解社會學研究的第一步是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閃希同學因為自己的姑姑曾在深圳做過保潔員,一直想訪談一名保潔員。2010年5月11日晚7點半,她來到北京大學37樓地下室,遇到了被訪者,被訪者和丈夫都在學校工作,帶著十歲的女兒。訪談時那個女兒睡著了。閃希和被訪者在院里聊了起來。被訪者相貌清秀,很愛笑。
欄目主持:胡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