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偉
(西山煤電集團公司杜兒坪礦基建科,山西 太原 030053)
在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模板的制作與安裝質(zhì)量,對于保證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與構件的外觀平整和幾何尺寸的準確和剛度等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模板尺寸錯誤、支設不牢會造成工程質(zhì)量問題。通過對這些質(zhì)量通病進行跟蹤觀察、研討,分析原因,總結出一些防治措施。
(1)第一層混凝土澆灌過厚,底部未振透。
(2)混凝土鋪設后未及時振搗,水分被樓板吸收,振搗困難。
(3)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準,攪拌不勻,塌落度太大,材料離析;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砂率小,和易性不好,振搗困難或振搗時間過久造成漏漿。
(4)鋼模板與樓板表面接觸不嚴密。
(5)鋼模板下部縫隙用木片堵塞時,木片進入墻體內(nèi)。
(1)支模前,在模腳相應的樓板位置抹水泥砂漿找平層,勿使其進入墻體內(nèi)。
(2)模板下部的縫隙應用水泥砂漿等塞嚴,切忌使用木片并伸入混凝土墻體位置內(nèi)。
(3)增設導墻,或在模板面放置充氣墊或海綿膠墊等。
(4)澆筑混凝土前先澆水濕潤模板及樓板表面,然后澆一層50 mm厚的砂漿,砂漿不宜鋪的太厚,并禁止用料斗直接澆筑。
(5)堅持分層澆筑混凝土,第一層澆筑厚度必須控制在500mm以內(nèi)。
(1)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 MPa時即過早拆模,以至墻體被拉裂。
(2)模板在澆筑混凝土時被外溢的混凝土鑄牢,不得不采取強力拆模措施。結果干縮后形成裂縫。
(3)模板起吊時,吊鉤未放在模板重心位置上,起吊后模板傾斜,碰撞混凝土墻體。
(4)門(洞)口拆模用大錘猛擊。
(5)混凝土養(yǎng)護不及時,有時根本不養(yǎng)護,造成混凝土干縮裂縫。
(6)溫度變化引起收縮裂縫。
(7)原材料質(zhì)量不好,砂石含泥量過大。
(1)保證混凝土拆模強度不低于1.2 MPa。
(2)混凝土澆筑后應隨即將模底溢漿清除干凈。拆模時可用撬棍將模板上下或左右輕緩撬動。不得采取搖晃大模板碰撞墻體的方法松動模板。
(3)必須緩慢垂直起吊已拆除的大模板,吊鉤應落在模板重心部位,不得碰撞墻體。
(4)拆除門口,洞口模板時不得用錘猛擊。
(5)墻體脫模后,常溫下要立即澆水養(yǎng)護。
(6)屋頂保溫隔熱層要在屋蓋結構完工后及時施工。
(7)控制砂石含泥量,含泥量超過規(guī)范允許值時,應處理后再用。
(1)脫模過早,混凝土強度低于1.2 MPa。
(2)混凝土用水量控制不嚴,質(zhì)量波動大,澆筑時下料集中,又未均勻振搗。
(3)模板清理不干凈,易積留混凝土殘渣。
(4)使用了失效的隔離劑,或隔離劑涂刷不均勻、漏刷,或隔離劑被雨水沖刷掉。
(5)銜接施工縫時澆筑的砂漿層過厚,強度偏低,洞口模板拆除過早,或拆模時碰撞,造成墻體缺棱掉角。
(1)堅持墻體混凝土強度達到1.2 MPa后才能拆模的規(guī)定。
(2)清理大模板和途刷隔離劑必須認真,要有專人檢查驗收,不合格的要重新清理刷涂。
(3)嚴格控制混凝土質(zhì)量,混凝土應有良好的和易性,澆筑時均勻下料,禁止采用振搗棒趕送混凝土的振搗方法。
(4)應留有周轉(zhuǎn)備用的洞口模板,以適當延遲洞口模板拆除的時間。宜采用可伸縮的洞口模板。禁止用大錘敲擊模板,以防損傷混凝土棱角。
(5)銜接施工縫的水泥砂漿厚度宜為50~100 mm,澆筑底層混凝土必須認真振搗。采用摻粉煤灰的混凝土。在模板上加入拌過水泥砂漿的石子再作振搗,確保此部分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1)支模時未用線墜靠吊,或擰緊穿墻螺栓后未進行復查。
(2)大模板地腳螺栓固定不牢,模板受物體猛烈沖撞后發(fā)生傾斜變形,事后又未進行糾正。
(3)大模板本身變形,扭曲嚴重。
(4)模板支搭不牢,地腳螺栓未擰緊,振搗混凝土時過猛,使模板發(fā)生變位。
(1)支模過程中要反復用線墜靠吊。先安裝正面大模,通過地腳螺栓調(diào)整,用線墜靠吊垂直再安裝反面大模,然后在反面模板外側用線墜校核,最后用穿墻螺栓固定正、反大模,并隨著用線墜校核其垂直度,注意檢查地腳螺栓是否擰緊。
(2)支模完畢經(jīng)校正后如遇有較大沖撞,應重新用線墜復核校正。
(3)日久失修變形嚴重的大模板不得繼續(xù)使用,應由工廠進行修理。
(1)模板鋼度不夠。大模背面的槽鋼(龍骨)間距過大或所用面板鋼板太薄(小于4 mm)。
(2)穿墻管長短不一,誤差過大,穿墻螺栓擰得過緊,使其附近鋼板局部變形。
(3)振動器過度猛振大模板板面,板面局部損傷。
(4)安裝及拆模過程中用大捶或撬棍猛擊模板板面,使板面造成嚴重缺陷。
(1)加強模板的維修,每個工程完工后,應對模板檢修一次。板面有缺陷時,應隨時進行修理,嚴重的應更換板面鋼板。
(2)剛度不足的大模板,可加密背面鋼龍骨(8號槽鋼),即在原來兩根之間再加1根,或在原來兩根水平槽鋼之間加一道垂直方向的短龍骨。
(3)不得用振動器猛振大模板面或用大錘、撬棍擊打鋼模。
(4)穿墻螺栓部位的鋼板宜適當加固。加固方法可采用貼上一塊小的方形厚鋼板(貼在板面的反面)或在孔口兩側加焊型鋼。
(1)由于磚墻或墻板不平所致。
(2)小角模支設不當造成位移。
(3)小角模變形與大模板形成縫隙,出現(xiàn)漏漿及陽角變形。
(4)使用平模的內(nèi)縱橫墻間縫隙大或內(nèi)縱墻模板軸線位移等。
(1)墻面砌筑平整及時填補縫隙。
(2)小角模固定牢靠,確保不變形。
(3)支模時保持軸線位置正確,減小模板垂直偏差。
(4)拆模后立即進行修補。
(1)發(fā)泡型減水劑摻量過多。
(2)混凝土塌落度大,振搗時間短,不密實。
(3)一次下料多,氣泡未排出,集結于墻面。
(1)按規(guī)定摻減水劑。
(2)混凝土塌落度符合要求。
(3)加強混凝土振搗,時間以不再冒氣泡為度。
(1)木模板周轉(zhuǎn)次數(shù)多,表面剛度不足,拆除時表面掉皮。
(2)脫模劑無效。
(3)脫模遲,未及時養(yǎng)護。
(1)模板表面鋼度足夠。
(2)脫模劑有效。
(3)采用快速拆模體系。
(1)混凝土塌落度偏大,和易性差。
(2)混凝土分層澆筑較大。
(3)采用了用振動器向一頭趕澆混凝土的操作方法,或振搗時出現(xiàn)漏振。
(4)混凝土料斗落距太大,造成砂、石分離和水泥漿漏失。
(5)混凝土冬期施工養(yǎng)護溫度不均,上部氣溫偏低。
(1)控制塌落度,和易性。
(2)不得采用振搗器趕漿振搗的方法。
(3)振搗高度不大于500 mm。
(4)不宜過度振搗。
總之,現(xiàn)澆混凝土大模板墻體施工質(zhì)量決定了一個工程或一個小區(qū)群體工程的成敗。抓好模板質(zhì)量是非常重要的,采取適當?shù)姆椒邦A防措施,會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