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才
(臺州市公安局椒江區(qū)分局,浙江臺州 318000)
○警察教育訓練 主持人:史榮華
對新時期創(chuàng)新公安隊伍管理的思考
□徐正才
(臺州市公安局椒江區(qū)分局,浙江臺州 318000)
當前,公安隊伍管理面臨許多新的挑戰(zhàn):從情感需求層面看,群眾對公安的評判權重越來越大;從內部激勵層面看,組織對激勵民警活力的局限性越來越凸顯;從價值取向層面看,民警對警察職業(yè)的認同感越來越淡化;從執(zhí)法工作層面看,媒體對公安隊伍管理的監(jiān)督聚焦越來越猛。因此,要創(chuàng)新公安隊伍的管理,在加強對廣大民警教育的同時,必須堅持警媒互動,實行案件的“陽光管理”;必須堅持情感觸動,實行隊伍的“綠色管理”;必須堅持呼聲引動,實行民意的“項目管理”;必須堅持責任聯動,實行系統的“捆綁管理”;必須堅持風險牽動,實行險源的“動態(tài)管理”。
公安機關;隊伍建設;管理創(chuàng)新
胡錦濤同志曾說過:“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隊伍建設是根本,也是保證。”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依法治國戰(zhàn)略的不斷深入和推進,市民法律意識和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作為專政“基石”的公安隊伍管理,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時期如何應對公安隊伍管理中面臨的諸多問題,跳出原有的管理框框,實現公安隊伍管理的跨越發(fā)展,提升公安隊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擺在各級公安機關領導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筆者通過對基層民警的接觸了解,結合平時的思考和工作實踐,談些粗淺的想法,以期拋磚引玉。
“國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惫矙C關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隊伍的形象直接影響著黨群關系、警民關系,也關系著公安機關自身的健康發(fā)展。當前,隨著公務員規(guī)范津補貼制度的全面實施和執(zhí)法難、要求高、監(jiān)督密等大環(huán)境的影響,公安隊伍的職業(yè)認同感在逐年下降。公安機關的各級領導和廣大民警如何正確認識面臨的考驗和挑戰(zhàn),是一件緊迫而十分重要的任務。
(一)從執(zhí)法工作層面看,媒體對公安隊伍管理的監(jiān)督聚焦越來越猛。公安工作主要體現在執(zhí)法工作上。在新的歷史時期,群眾(媒體)對公安執(zhí)法有了新的要求和期待,主要表現為:既要破大案,又要破小案;既要破案件,又要追贓物;既要打擊犯罪,又要追回逃犯;既要“嚴格執(zhí)法”,又要“適度容忍”。但目前對公安機關而言,案多人少之間的矛盾,考核要求與群眾需求之間的矛盾,實際破案率與追贓值之間的矛盾,執(zhí)法保障與群眾期望之間的矛盾還客觀存在著。與此同時,信息時代背景下,公安機關的執(zhí)法活動往往被置于“放大鏡”和“顯微鏡”之下,稍有閃失哪怕細小瑕疵,都容易成為社會關注和輿論炒作的熱點。從2003年廣州發(fā)生的孫志剛事件,到云南晉寧看守所“躲貓貓”事件及杭州的“5.7”交通肇事案等,由于媒體的連續(xù)報道和宣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共鳴。
(二)從情感需求層面看,群眾對公安的評判權重越來越大。胡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zhí)政活動的最高標準?!薄爸挥形覀儼讶罕姰斢H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泵褚馐且话殉咦?,能衡量出公安工作的好壞優(yōu)劣,正因為如此,在2011年浙江省公安廳(以下簡稱省廳)的打防控考核辦法中,把民調權重提高到30%,在優(yōu)秀公安局綜合考評中,把民調權重提高到51%。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導向和工作理念上作出調整,在加強內部情感管理的同時,必須強化與群眾之間的情感對接,群眾是公安工作的 “評判者”。這就是說,我們所有工作的結果,不是只看民警身體掉了幾斤肉,更要看群眾臉上多了幾回笑;不是只看民警工作苦不苦,更要看群眾心里甜不甜;不是只看數據報表好不好,更要看群眾給分高不高。
(三)從內部激勵層面看,組織對激勵民警活力的局限性越來越凸顯。隨著領導干部職務年齡的往后延長,違規(guī)發(fā)放津補貼責任追究力度的加大,公安機關內部激勵的局限性越來越凸顯。從派出所所長角度看(均進街道班子,屬縣管干部),現在只能在農村、郊區(qū)、城關異地打轉;從高配職級的巡特警、治安、刑偵等中層干部角度看,除少數到街道任職,也基本上只能在這些崗位之間異崗打拆;從優(yōu)秀民警角度看,也只有大警種、大單位的少數人在探長、警長崗位上有機會微升且慢慢打拼,等待先輩讓出崗位 (年齡到崗)。原先最有望提拔的刑偵、禁毒等中堅力量,不僅經濟上的總收入 “縮水”,政治上的晉級也是難上加難;原先基層派出所、交警中隊、巡特警的民警,鄉(xiāng)鎮(zhèn)、街道年底都有一筆可觀的慰問金,現在無法兌現了;立功、受獎的面,這些年不僅沒有增加,反而相對減少了(如三年連續(xù)被省廳評為執(zhí)法質量優(yōu)勝單位的立功者沒有專門名額)。
(四)從價值取向層面看,民警對警察職業(yè)的認同感越來越淡化。限于公安機關人數多而職級少和公務員規(guī)范津補貼的大環(huán)境,部分民警片面認為現在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執(zhí)法環(huán)境越來越糟,進步希望越來越小,批評通報越來越廣,價值取向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從2010年上半年省廳組織開展的公安民警網上思想狀況調查情況看,有55.22%的民警表示對警察的職業(yè)認同感在逐年下降,有22.64%的民警表示不安心警察職業(yè)。一部分優(yōu)秀的民警因提拔希望渺茫,選擇了前往發(fā)展空間較大的縣(市、區(qū))紀委、縣(市、區(qū))兩辦及組織等部門工作。據不完全統計,椒江區(qū)公安分局近三年來,就有30多名民警跳出了公安機關。一部分普通民警產生失衡心理,多計較利益,少工作奉獻,等著上級來部署,等著別人先去干。更有少數民警消極懈怠,甚至出現不作為、亂作為等違法違紀的案(事)件。從臺州的情況看,僅2010年,就有18位民警受到黨政紀以上的處理,5名領導受到了責任追究,創(chuàng)歷史新高。
民意主導公安工作,媒體監(jiān)督公安管理,民警的職業(yè)認同感在不斷下降,公安隊伍管理工作難度越來越大。上述呈現出來的挑戰(zhàn),深思其方方面面的原因,與其說是隊伍管理中的困難,倒不如說是“?!敝兄皺C”。它是前進過程中的“坎”,登高過程中的“坡”。作為基層一定層面的管理者,應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它、理解它。筆者認為,出現上述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既有其深刻的時代背景,也有其不可忽視的主觀因素,主要體現在“三個必然”上。
(一)民意主導,是踐行執(zhí)法為民、構建和諧警民關系的必然。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深刻分析了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其中將脫離群眾的危險作為“四個危險”之一擺到了突出的位置,這就要求我們在公安工作的指導思想上把贏得民心放到突出的位置。執(zhí)法為民的靈魂和核心就是以民為本,這就需要公安機關在具體的實戰(zhàn)活動中,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問題為重任,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人民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時時處處為民排難解憂,只有廣大民警都按照“四個第一”的要求做好了群眾工作,就會贏得民心,百姓才會給我們打高分,和諧警民關系才會建立,公安工作才會如魚得水,公安工作和隊伍管理才能良性發(fā)展。
(二)社會監(jiān)督,是公民社會規(guī)范公共權力運作、推進司法公正的必然。在全球新聞傳播業(yè)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信息渠道暢通無阻。公安機關作為武裝性質的治安行政力量,是經常處于各種社會矛盾交匯點上的“強勢群體”,自然成為媒體和公眾的關注點。2011年初,突尼斯的政權更迭就緣于幾名執(zhí)法人員對一名小販的粗暴執(zhí)法,小販的自焚點燃了街頭革命的熊熊大火。最近,英國倫敦警察的槍擊事件,引發(fā)了媒體的熱議,也導致了大規(guī)模的騷亂。新聞媒體作為弘揚社會正氣、傳播精神文明的“保健醫(yī)生”,有時也為了吸引觀眾眼球,操控輿論綁架民意,甚至被敵對勢力插手利用。從一定意義上講,公安機關的執(zhí)法能力是影響“政權大廈”基石的重要因素。媒體的監(jiān)督也是推進公安機關公正、文明、高效執(zhí)法的催化劑,是推動社會民主進步的助力器。
(三)從警為民,是人民警察履行公仆義務、弘揚核心價值觀的必然。公安機關是一支武裝性質的國家刑事司法和治安行政執(zhí)法力量,肩負著“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三大歷史使命。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公仆,這是由人民警察的性質、地位所決定的。據統計,全國每年有400多名人民警察光榮犧牲、3000多名人民警察為民受傷,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積極履行了人民警察應盡的義務,弘揚了人民警察的核心價值觀,贏得了群眾的愛戴。筆者所在地公安機關也產生了一大批受人愛戴的典型人物,如全國愛民模范阮林根、王義生等。但極個別民警由于沒有擺正個人與組織、“公仆”與“主人”的位置,不講奉獻講攀比,不思進取圖安逸,甚至于出現“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丑聞。這些錯誤的思想和不端的行為,正是轉型時期對人民警察公仆地位和核心價值觀教育、管理不到位的結果。
事業(yè)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人民在企盼,公安隊伍管理必須立足實際,把握大局,與時俱進。在加強對廣大民警政策教育、宗旨教育、忠誠教育、黨性教育、核心價值觀教育及領導干部發(fā)揮好六個“引領示范作用”的同時,必須堅持“五動”,實行“五管”。
(一)必須堅持情感觸動,實行隊伍的“綠色管理”。隊伍的“綠色管理”是強化情感投入、增強隊伍凝聚力的有效手段。公安隊伍的“綠色管理”是從關愛民警身心健康的角度出發(fā),借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善意提醒”和“過程控制”,注重人性關懷,為民警樂于接受并有效激發(fā)工作熱情的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綠色管理”,需要做到三個加強:一是要加強靠前指導??壳爸笇г谟诮鉀Q民警在辦案、辦事中的困難問題,也給人以領導與我同在的感覺,即使是糾正錯誤,也會使民警感到領導的關愛。在不能靠前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領導“坐堂”值守來推動。局領導和所領導可以通過桌面的視頻監(jiān)控,加強對功能區(qū)塊中人身檢查區(qū)、辦案區(qū)、等候室等區(qū)塊的執(zhí)法安全的視頻巡查。發(fā)現苗頭性的東西,及時查糾提醒;對相關人員的投訴,及時組織力量,調取相關視頻資料,維護干警的合法權益。二是要加強情景關愛。遇民警生日、婚喪,從警第一天、從警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光榮退休之時,民警立功受獎之日,等等,政工部門要通過上門慰問(頒發(fā)金質、銀質、銅質紀念章)、手機短信、內網頁面彈出等方式,送上組織的慰問和祝福之情,并將優(yōu)秀民警和愛民模范等先進人物的事跡專門制作光盤、電梯活頁專欄進行宣傳,通過多種形式,強化情景宣傳,弘揚正氣,激勵士氣。三是要加強“邊緣”激勵。邊緣激勵是針對現有的激勵瓶頸,公安機關的組織部門要主動與縣(區(qū))組織、財政、勞動人事等部門的協調,解決民警最關心、最實際的問題。如與組織部門協調,提高、增加非領導職數、享受正、副科領導職數,關心公安中層干部的外向使用等;與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協調,默認《公安民警專項行動考核獎勵辦法》、《公安民警抓現行獎勵辦法》等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針對警察職業(yè)的禮儀形象需要和警察職業(yè)特點,允許發(fā)放洗頭卡、洗衣票,提高保險額度,增加誤餐補貼,允許公安機關有計劃地實行工會療休養(yǎng)、所隊家屬式旅游等制度;與勞動人事等部門協調,在警員職務套改、技術職稱定編、非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的發(fā)放、勞動工資晉升等工作中給予支持。
(二)必須堅持警媒互動,實行案件的“陽光管理”。嚴格、公正、文明執(zhí)法是公安機關的生命線。案件的“陽光管理”是強化辦案細節(jié)、提高執(zhí)法公信力的有效辦法。案件的“陽光管理”就是民警在辦理公安機關受理的案件過程中,既要體現流程化、規(guī)范化、陽光化操作,又要注重與媒體的互動,對可能引起媒體關注的熱點案件,在第一時間作好應對、溝通。實行“陽光管理”,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案件辦理要充分體現陽光。“徒法不足于自行”。法律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執(zhí)法主體。各公安機關都要建立《民警辦理案件積分制》,通過內網對每個民警辦理的刑事、行政案件,根據數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案件的難易程度進行積分,統一排名,每月通報,作為年底單位和個人統一獎懲的依據,也可作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要加強涉案財物和非涉案財物的管理,對起獲的涉案財物和暫扣的非涉案財物,要通過實物拍照、數據傳輸、存入監(jiān)督平臺,做到物隨案走,賬目清楚。二是服務查詢要充分體現陽光。要利用好“網上公安局”的優(yōu)勢,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開展服務咨詢,另一方面對公民報警的盜竊、傷害及賭博等案件的調查處理,讓老百姓可以通過網絡知曉辦案民警及進度,查詢與案件相關的鑒定、責任認定、被處罰的法律依據等,變“暗箱操作”為“陽光作業(yè)”。三是警媒互動要充分體現陽光。首先是針對媒體,要有一顆陽光之心,警察與媒體“只能握手,不能角力”。公安工作的豐富資源是各家媒體競相開拓的富礦,同樣,公安機關也渴望媒體的正面關注,擴大影響。其次是針對典型案件,要主動邀請主流媒體,以新聞發(fā)布會的形式通報案情,加強宣傳,不斷增進與媒體及公眾的理解與互信。第三是針對輿情危機,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行動要迅速反應,做到主動應對,疏而不堵,既尊重新聞規(guī)律,又要積極搶占先機。同時要根據案件進展的不同時段,遞進式地提供信息,盡量滿足媒體和公眾的需求。
(三)必須堅持呼聲引動,實行民意的“項目管理”。民意的“項目管理”是強化民本意識、增進警民親和力的有效途徑。“為政之道,以民為本”。堅持呼聲引動,要從根本上解決“為誰掌權、為誰執(zhí)法、為誰服務”執(zhí)法理念的大問題。一是要強化重點項目管理。主要是強化對“警民懇談”、“警務廣場”等重點親民項目的管理。比如,浙江省臺州市公安局最近推出的“網上公安局”,就是一項“問計于民”和便民、利民、順民的新舉措,其內容涉及警民懇談、辦事大廳、陽光警務、在線服務、網上自首、投訴建議等,要求“全警種、全建制、全要素”體現陽光。二是要重視熱點項目管理。主要是破案、追逃、追贓等惠民項目的管理。一方面,要把破小案絕對數、追贓率、追逃率等納入目標考核,另一方面,要把群眾的投訴、來訪信訪等納入隊伍的目標管理。對反映民警違法亂紀、辦關系案、人情案、油水案或不作為等跡象的,紀委(督察部門)要及時開展調查,查清事實真相,確有問題的要及時處理,警誡他人。三是要注重必要項目管理。主要是意見、建議等擁警項目的管理。如臺州市公安局要求排查出來的重點關注對象、從執(zhí)法執(zhí)紀監(jiān)督員處征收到的隊伍管理線索、從人大政協“兩會”收集到的相關信息以及公安局長外網信箱獲取到的意見建議等,要進行認真梳理并由科所隊落實管理,及時反饋給群眾或人民代表、監(jiān)督員。
(四)必須堅持責任聯動,實行系統的“捆綁管理”。系統的“捆綁管理”是強化崗位責任、提升團隊執(zhí)行力的有效機制?!袄壒芾怼?,就是按照黨風廉政責任制的要求,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一級對一級負責,一環(huán)出問題,全線要追責。“捆綁管理”必須要把握好三點:一是重點幫扶對象要明確。根據臺州市公安局對重點幫扶對象的界定,主要是指在執(zhí)法過程中有不作為、亂作為和粗暴行為的,酗酒成癮影響工作、生活、酒后滋事等7種情形的對象,以及各單位“大事不出,小事常犯”的人員。二是教育管理要互動。對確定下來的重點幫扶對象,在明確告知本人的同時,要確定縣(區(qū))局領導、科所隊主管、分管所隊長和聯系民警四級幫扶責任人。幫扶責任人要根據“一崗雙責”的工作要求,落實管理責任。對可能犯錯的重點幫扶對象,經常性地“拉拉袖子,拍拍肩子”,履行好管教職責,掌握動態(tài),及時溝通,定期跟蹤問故。三是追究責任要到位。對違反“五條禁令”民警的所在單位,對因執(zhí)法過錯引起被追究刑事責任或造成極壞社會影響的民警所在單位,或因履職不到位、造成民警或協警發(fā)生違法亂紀行為的所在單位,或被上級紀委和本級檢察機關立案查處的相關人員要視情節(jié)進行嚴肅的責任追究。做到本人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單位沒有得到整改不放過,責任沒有得到追究不放過。
(五)必須堅持風險牽動,實行險源的“動態(tài)管理”。公安隊伍需要厚愛,也需要嚴管。險源的“動態(tài)管理”是強化過程控制、減少隊伍離心力的有效措施。風險牽動,就是立足于各類險源所指向的人、物、案、事。要確立主動循線追蹤的管理理念,注重事中的查驗、核對,注重事后的追蹤、回訪。從實際情況看,公安內部的高危險源主要是工程建設、物品采購、涉案財物管理、出具立功證明、拘留對象的請假出所、變更強制措施等,這是社會各界比較關注的風險點,也是容易出現腐敗的“反應堆”。險源的“動態(tài)管理”,需要抓好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必須強化關口前移。一方面,要建立一整套完備的規(guī)章制度,如出具立功證明,必須要建立電子郵件及時報告、法制部門雙人審核、局領導專人簽發(fā)的制度;拘留對象的請假出所、涉案財物管理亦如此。另一方面,對工程建設、物品采購等相關人員一定要在用人上篩選,制度上制約,并作好廉政承諾。二是必須強化過程控制。主要是在建設、采購、案件辦理等過程中,通過對相關人員定期不定期的回訪了解,對相關賬目定時不定時的查證核查,隨時掌握動態(tài),確保安全。三是必須強化事后追蹤。內容包括對已經請假出所的人員,是否按時入所;對變更強制措施后的當事人及其家屬,通過電話或約談了解民警有無違規(guī)情況;對涉案財物的管理,是否做到去向明確,登記規(guī)范齊全;對工程建設工作人員進行回訪,了解民警及家人的廉潔自律情況。
[1]于國剛.淺論 21 世紀中學綠色圖書館的建設[J].新世紀發(fā)展論叢,2004.
[2]臺州市公安局.2011年全市公安機關反腐倡廉建設意見[Z].臺公黨發(fā),2010(3).
[3]肖文波.社會和諧需要警方的“適度容忍”[J].公安內參,2011(1).
[4]張景華.踐行執(zhí)法為民理念、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wèi)士[Z].浙江省公安廳辦公室通報,2011(10).
[5]浙江省公安廳.如何應對媒體[Z].浙江省公安廳新聞發(fā)言人辦公室,2005.
{6}浙江省公安廳政治部.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讀本[Z].2010(8).
[7]浙江省公安廳.李強同志在全省政法領導干部讀書會上的講話提綱[Z].浙公黨字,2011(18).
D631
A
1674-3040(2011)06-0100-04
2011-06-16
徐正才,浙江省臺州市公安局椒江區(qū)分局黨委副書記、政委。
(責任編輯:榮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