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暉
(東臺市安豐中學)
創(chuàng)新理念,有效提高高中作文教學成效
——對當前作文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莊暉
(東臺市安豐中學)
在高中作文教學工作中,作文教學是一大難點,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方面開展了積極的探究與嘗試,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筆者多年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針對目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與困境開展了研究與嘗試,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提高了教學成效。
在作文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都深有體會,當代高中生的文學積累相對不足。這一現(xiàn)象的成因較為復雜,可以追溯到整個應試教育體系的方面。長期以應試為落腳點的教學活動往往忽視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導致學生文學積累相對不足。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活動中就會因為這一方面的影響,導致教學成效低下。面對這一問題,筆者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為學生奠定堅實的文學基礎。首先,筆者強化了學生閱讀技巧的指導。高中學習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怎樣讓有限的時間提高閱讀成效,也是每一位教師在開展閱讀技巧指導過程中需要引起思考的問題,筆者主要從引導學生選取最為適宜的閱讀方式入手,穿插運用瀏覽、略讀、精讀等不同方式,提高閱讀成效。其次,要求學生擬定詳細的月度計劃。按照每學期不少于80萬字的要求,系統(tǒng)地制定月度計劃,并將計劃分布到每一個月和每一周,形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閱讀體系。另外,筆者在教學中還要求學生科學運用讀書筆記,將閱讀過程中見到的優(yōu)美內(nèi)容摘記下來,將許多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布局謀篇等方面的內(nèi)容充分吸收與記錄下來,長期開展積累,為學生的文化底蘊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在高中作文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定不能將作文教學活動與語文其他內(nèi)容的教學活動人為割裂開來,應當相互補充配合,有機形成整體。尤其是要在語文閱讀教學分析之中滲透寫作方法與技巧的滲透與處理,引導學生充分吸收與借鑒課文的優(yōu)秀寫法。筆者在教學中,從三個方面入手,提高了教學成效。首先,在語文閱讀分析教學中,筆者專門設計了探討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與獨特之處,通過學生的深入思考與相互研究活動,對于文章的寫作技巧就具有了深刻的向,稍加努力,就可以為己所用。其次,要求學生開展仿寫活動。在課文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及時開展相同類型的文章仿寫活動,不僅能夠迅速鞏固課文教學的成效,而且能夠提升學生作文能力。例如,在教學建筑說明文之后,筆者要求學生仿照課文的寫法,選取自己生活中見到的典型建筑物進行寫作嘗試,學生在寫作這一類文章的時候,不僅具有了寫作技巧方面的體驗,而且在對建筑物的直觀感知方面也印象深刻,寫起文章來就容易得多。另外,筆者在教學中,還要求學生對學過的每一篇課文進行框架式摘要,對文章的整體材料布局進行系統(tǒng)梳理總結(jié),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文章的設計與組織能力。
在高中作文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定要注重發(fā)揮范文的作用,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當加入下水作文的方面,為作文教學提供生動的范例與內(nèi)容,深化作文指導成效。在教學中,筆者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發(fā)揮范文引路作用。首先,筆者在每一次作文教學設計之中,都寫作了下水作文,以此為作文寫作奠定基礎。正是因為有了下水作文作為基礎,才能夠讓作文指導教學工作走出枯燥單調(diào)的境地。其次,在作文寫作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對下水作文開展分析研究活動,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教師的下水作文,站在文章布局謀篇的角度開展分析,進一步掌握文章的寫作技巧,了解文章的寫作特色,在相互的交流活動之中增強文章的互動作用。學生對于下水作文的分析與研究討論活動,實際上也是對文章寫作技巧手法的一次學習過程,能夠直觀形象地掌握各種寫作方法,提高自身寫作能力。另外,在分析研究下水作文的基礎上,筆者要求學生結(jié)合寫作要求,借鑒下水作文的寫作手法,進行消化性地吸收,加入自己的寫作經(jīng)驗,按照事先布置知的寫作任務目標,開展文章提綱的寫作與文章構(gòu)思活動。實踐證明,下水作文示范引導在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方面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在高中作文教學中,作文評改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包攬,實際教學成效并不明顯,教師往往花費了極大的精力,學生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出現(xiàn)了高投入低產(chǎn)出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困境,筆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學中探究出來一條較為有效的工作途徑,對作文評改模式進行改進,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學評改中增強能力,提高寫作技巧。首先,筆者不再全部批改學生的作文,而是采取抽改的方式,從每一個層面的學生中都抽取部分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及時了解各種情況,將整個評改工作交給學生自己來完成,讓學生在充分參與的過程中增長作文寫作技巧。其次,注重對學生的評改過程進行指導。筆者要求學生在開展作文評改的過程中,按照“文章立意——文章結(jié)構(gòu)——字詞句”的順序進行,從整體到細節(jié),逐步進行評改,整個評改過程都是放在學習小組這樣一個載體里面進行,一個人吃不準的內(nèi)容與問題,可以通過集體研究的方式進行分析判斷,最大限度地提高評改的針對性與準確性。在小組評改結(jié)束之后,評改者與作者進行直接交流,指出文章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建議,并對文章進行等級評定和撰寫評語。最后,教師還應當對學生的自主評改情況進行深入的查看與分析,糾正和完善,提高學生的評改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取長補短的意識與能力,提升作文寫作水平。
高中生雖然在年齡上面已經(jīng)接近于成年人,但是受到整個教育活動較為封閉的影響,學生對于生活與社會積累的素材還不夠豐富,寫起文章來仍然會覺得干巴巴的,難以實現(xiàn)下筆如有神的目標。對此,應當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要積極創(chuàng)設一定的載體與機會,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拓展課外活動空間,為作文寫作奠定堅實基礎。首先,教師應當能夠通過課內(nèi)外有機結(jié)合的方式來提高素材積累,如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專題研究活動,在活動中增長知識與才干,積累豐富素材。其次,教師要善于抓住各種活動契機進行教學實踐活動,如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各種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等,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之中增加素材積累,提高作文寫作基礎。另外,教師還應當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志愿服務活動等,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奉獻社會的平臺,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中受到鍛煉,同時也為教學素材的積累奠定了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在當前高中作文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困境,只要教師能夠善于創(chuàng)新理念,優(yōu)化教學過程,整合教育資源,就能夠有效提升作文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