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希鵬
《外國小說欣賞》主編曹文軒先生在前言的選文原則中說道:“因這是一門語文課程,所選文本在寫作方面有可說之處,供學生寫作方面借鑒?!苯虒W《外國小說欣賞》可著眼于如何欣賞外國小說以及初步感知小說的基本特征,簡約介紹創(chuàng)作方法及流派史的輪廓,也可以立足于廣泛欣賞外國小說、初知小說藝術、提高文學鑒賞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等教學目標。
外國小說是文學世界的一個龐大的組成部分,是不可忽視的文學藝術結晶?!锻鈬≌f欣賞》這一教材,無論是選文還是話題設計、實踐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與寫作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門寫作課,它對于寫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十分有益。我們可以緊緊圍繞教材設計,將文本與寫作直接結合,讓學生在把握小說體裁的同時掌握相關的寫作模式,這種寫作模式宜以小作文為主。
文學欣賞是一種極具靈性的活動,最忌僵化?!拔膶W是社會生活和人類心靈的反映?!雹賹W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輩子的事。形成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才是最關鍵的。
為此,我們必須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今中外各類小說的興趣,從優(yōu)秀的小說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藝術的營養(yǎng),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提高文學修養(yǎng)。“藝術不單傳達感情,也表達思想?!雹诹粜挠^察社會生活,豐富人生體驗、人生情感,有意識地積累創(chuàng)作素材,提煉素材,嘗試創(chuàng)作小說、小作文,互相交流。
藝術個性與技巧的再生?!坝捎谒麌乐數乃囆g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tǒng)在散文中得到繼承?!边@是1933年俄國作家蒲寧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于學生而言,擁有充沛的知識是寫作的必備武器。但在寫作中,強調知識的積累不是惟一的門路,更重要的是要有廣闊的視野?!盀榱吮頁P他的作品,這些作品兼具有對時代廣闊的透視和塑造人物的細膩技巧,并有助于德國文學的振興?!边@是1972年德國作家伯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或許對現(xiàn)在的莘莘學子會有些啟發(fā)。
技巧與思想結合的厚重效果?!坝捎谒侵翞槊翡J、清新與優(yōu)美的詩;這詩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yè)已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边@是1913年印度詩人、作家、社會活動家泰戈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耙驗樗ㄓ跀⑹滤囆g,突出地表現(xiàn)在其近著《老人與?!分?;同時也因為他對當代文體風格之影響?!边@是1954年美國作家海明威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八某錆M激情的敘事藝術,這種既扎根于波蘭人的文化傳統(tǒng),又反映了人類的普遍處境?!边@是1978年美國作家辛格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于作品而言,技巧與思想的巧妙融合,道出了寫作的真正奧義。
對想象力與提煉素材的重視?!坝捎谄溟L篇小說以結構豐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著魔幻與現(xiàn)實,反映出一整個大陸的生命矛盾。”這是1982年哥倫比亞記者、作家馬爾克斯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于老師而言,想象力與提煉素材的訓練是寫作中最大的癥結。
一言以蔽之,提煉素材、展示技巧、彰顯個性、蘊藉思想是我們在欣賞中領略寫作奧義的本質所在,也是學習鑒賞小說的基本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和鑒賞水平的要旨。
從《外國小說欣賞》的其他作家作品中看,教師應該拓寬學生的生活視野、生活的體驗,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積累、提煉素材,多借鑒文本靈活的技巧手法,表達有個性的內心世界與真實的自我,帶來肅穆的凝重感。
如志賀直哉的作品大多從自己及和自己有直接關系的生活中取材,他是現(xiàn)代日本文學中從自我經驗中取材最多的作家?!肚灞l(wèi)與葫蘆》中清兵衛(wèi)面對父親的呵斥,“清兵衛(wèi)沉默了”,作者的用詞多么凝練、精妙,把清兵衛(wèi)在有理無處辯的情況下執(zhí)拗地堅持己見、不愿屈服、不予理會的心理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而當揍他、辱罵他的父親“一個一個”地砸碎他心愛的葫蘆時,清兵衛(wèi)“只是臉色鐵青,不敢做聲”,經歷了震驚、恐懼、痛苦和絕望之后,他認命了,永遠地放棄了自己的喜好。正是這些簡練傳神的神情、語言、動作及心理描寫,塑造了清兵衛(wèi)這個鮮明生動又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
傳神的描寫源于作家對生活的體驗。細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是積累寫作素材的主要途徑。通過觀察,可以獲得寫作的靈感,觸發(fā)寫作的動因,可以把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自然和社會生活中,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所以,教學《外國小說欣賞》,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汲取寫作智慧是教學的重要內容。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方式。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修養(yǎng)、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高尚的審美情趣是語文課程的總目標,也是寫作教學所極力追求的目標。
卡爾維諾在《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里說道:“我的寫作方法一直涉及減少沉重?!币话阏n堂教學都會嘗試著從輕逸與形象、輕逸與語言、輕逸與結構三個方面解讀《牲畜林》?!渡罅帧返谋尘笆菓?zhàn)爭,但我們幾乎嗅不到一絲血腥味,也看不到大義凜然的英雄形象,蘊藉的思想于此顯現(xiàn)。這是一種包含著深思熟慮的輕,并且它作為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原則,能夠在許多優(yōu)秀作品里得到驗證。
博爾赫斯的小說《沙之書》通過虛構,運用象征,把“無窮無盡”這一概念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并將人們面對那些無所適從的心理真實地從小說中凸現(xiàn)出來,當人物和情節(jié)變得無足輕重時,剩下的便是“無限”和人類面對著“無限”時無所適從的真實,深刻地揭示了主題。
現(xiàn)代主義小說是創(chuàng)造心靈的世界,它追求內心的真實。在寫作過程中,思維的參與是必然的。它強調對生活的理性思考和深入認識,應引導學生全面辯證地看待問題,多角度、多側面地認識事物,贊賞有創(chuàng)新、有個性的表達。
技巧的展示在文本《炮獸》里格外醒目?!杜讷F》選自《九三年》的開頭。在波濤洶涌的海上,一門沒有鎖好的大炮如一頭出籠的猛獸給軍艦本身以及武器和人員造成了極大的損失?!芭讷F”是這一幕中的主角,它極盡破壞之能事。小說首先將筆墨集中在滑脫的大炮身上,用一連串的比喻和排比來形容它的張狂和威猛,將一個沒有生命的冰冷武器寫得既有猛獸的兇狠,也有冥冥之中不可知曉的靈性和能量。大炮被寫活了,它越是兇狠,越是殘忍,就越顯出人們的無能和怯懦。這種對比的寫法,突出了人的渺小。
作家雨果用極盡浪漫的手法,大膽夸張,讓人深切體會到人的力量。在這個場景中,人物之間相互襯托,層層鋪墊,使那個老乘客的堅毅果敢、智勇雙全得到了展示。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對炮隊隊長的處罰上,一波三折。先是對他的獎賞,接著下令以死刑來懲罰。這一場真是筆力千鈞。這之前的層層鋪設,使這一筆顯得自然而合理。《炮獸》中的描寫非常精當,情節(jié)流暢?!八囆g家在他的作品中,應當像上帝在造物中一樣,銷聲匿跡,而又萬能;到處感覺得到,就是看不見他。”③對照法是他創(chuàng)作中最喜歡采用的手法?!杜讷F》中的場景描寫,人物刻畫都運用了這種手法。還有抑揚動靜等方面的對照,作者用奇特的想象和瑰麗的語言描繪出了色彩斑斕的理想世界。
以上文本所傳遞的精神脈搏,綜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人的寫作能力,也構成了以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為目標的寫作教學的主要內容。在語文課程的百年發(fā)展歷程中,寫作教學一直受到格外的關注,領會寫作的精神實質,是我們在寫作教學訓練語言能力的過程中必須重視的,且還要兼顧完成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不能顧此失彼。
《外國小說欣賞》是為了了解西方特別是近現(xiàn)代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所選的16篇小說,都是“以思想為目的的小說”。對于小說這種敘事藝術,教學時需要感悟與欣賞,于欣賞中領略寫作奧義。
模仿技巧成文。教材中的小說一篇一技法,精彩紛呈。海明威的“冰山理論”、伍爾夫的“意識流手法”、保羅·戈埃羅的“象征手法”、歐·亨利式的結尾、以及“搖擺術”“荒誕手法”等,讓人目不暇接。教學時,如徒步于金庸筆下的桃花林,一路優(yōu)美景色,卻沒有可靠的出路好走,稍不注意,就會落入誤途;或是走馬觀花流于形式,給學生徒留一些枯燥的概念,體會不到作者創(chuàng)作的意圖與技法的高妙。鑒于此,每教完一個單元,我們可嘗試讓學生仿照一種技法創(chuàng)作一些小作文,并把好的作文推薦到學校網站、???/p>
孔子以為教學時應當“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葉圣陶先生也認為“教材只是個例子”,“教是為了不教”。從不少學生積極借閱外國小說作品,主動采用意識流手法創(chuàng)作小說,運用“搖擺術”編寫班級故事等現(xiàn)象來看,這種方法激活了學生的寫作動機,完成了語文歷程,有效性高。如果說模仿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此法也算得上獲取“創(chuàng)造快樂”的妙方之一。
借鑒素材顯文?!皩W習和借鑒優(yōu)秀的外國文學作品,又是發(fā)展我國21世紀新文學不可缺少的條件?!雹芡鈬≌f中的精美語段甚眾,如《牲畜林》中的一段段景物描寫,《安東諾夫卡蘋果》中的“果園夜色”的那些描寫。又如《炮獸》中“這個瘋狂的龐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靈巧,斧子的堅硬,波浪的突然,閃電的迅速,墳墓的癡聾”,“你可以馴服一只惡狗,嚇唬一頭牡牛,誘騙一條蟒蛇,威脅一只老虎,軟化一只獅子”等。如果會欣賞這些語段卻不能化用到自己的言語之中,實屬遺憾。適當地借鑒素材,拉近我們寫作與閱讀教學目標的距離,讓它散發(fā)出醇厚的寫作智慧之花。
閱讀是生命的滋養(yǎng),可以彈奏出生命中美妙的弦音。寫作,是學生最重要的表達與交流方式。此法或許有所體現(xiàn),從而領略寫作奧義,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與寫作興趣,“初曉小說藝術,提高文學鑒賞能力”,乃至終身閱讀與寫作,奠定較好的基石。
曹文軒先生所說的寫作是小說創(chuàng)作,跟中學寫作教學不能直接接軌?!靶≌f的可能性的地平線在20世紀一下子延伸得很遠,至今可能還沒有人能完全看到它的邊際,這就給小說家和讀者都留下異常廣闊的空間和令人激動的情景?!雹莸窃凇锻鈬≌f欣賞》教學時段內,不可能不做寫作訓練,利用好“思考與實踐”中的寫作題,進行小作文訓練,欣賞中吸取寫作智慧是我們的重點目標,可從如下方面設計訓練,突破寫作瓶頸。
意識流活動的描述。模仿《墻上的斑點》,采用輻射結構,寫一篇以內心獨白、自由聯(lián)想為主體的文章。要求反映“高中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字數不限。
思維突破:學習時你凝神窗外,看到了什么?一棵梧桐樹!好,梧桐樹上有幾只鳥,它們飛走了。你的目光追尋鳥飛走的方向?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藍天、白云、天空、自由、飛翔,大自然多么美好!……當你浮想聯(lián)翩時,意識流發(fā)生了,就這么簡單!但是注意,小說中的意識流并非沒有“規(guī)劃”和“控制”,它被作者規(guī)定了方向和范圍,它也需要產生意義。本次小作文“你”就不妨圍繞著“高中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來寫,敘述你在特定條件下(如困惑時、沉思中等)的意識流活動。
場景的摹寫。請寫一個日常生活的場景,要求包含味覺感受描寫。
思維突破:拉威爾·斯潘塞說:“你要能準確地描繪出一幅幅場景,使人物真實可信,他們在自己固有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中進行著日常工作?!睂憟鼍皶r,描寫味覺有助于增強真實感。比如,讓我們設想一下,一男一女正在爭論某件事情,男人從門口一直沖到廚房,沖著女人大聲嚷嚷:“我不能再忍受你媽媽和我們住在一起,老太太必須在我回來之前搬走,否則我就離開這個家!”在設置這個場景的時候,可以讓女人烤制南瓜餅(味道甜美、溫馨,讓人會想象感恩節(jié)一樣的快樂時光),但是如果再加上腌制香料和醋的氣味,這個場景就呈現(xiàn)出寓意。我會在某個時刻讓讀者想象這種氣味,“我鄭重警告你,安娜,有她沒我,有我沒她!”他說著,那樣子就像廚房里的味道一樣酸。
情感的表達。“在我們稚嫩快樂的童年過去不久,生機蓬勃而時有迷惑的少年時光也將離我們遠去,但時間的流逝卻把很多珍貴的記憶封存在了我們的心里?;蛟S因為某一細微的觸動,這些記憶就會重新塞滿我們的內心,攪動我們單純的情感世界。正是這些或甜美或憂傷的感情記憶與幻想,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弊x了這則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請你就此寫一篇小作文。
思維突破:在第七單元知識“情感”話題里,“情感的表達”“情感的作用”“情感的節(jié)制”是三個重要方面,教學過程也分別予以落實,其中《山羊茲拉特》強化了“情感的節(jié)制”,《禮拜二午睡時刻》強化了 “情感的表達”。在單元的課堂教學完成后,可以通過上面的寫作訓練對這些單元知識進一步鞏固。本話題設置之所以選擇學生的生活經歷,是因為這兩篇文章都是從一些生活細節(jié)上來傳達作者的情感意圖的,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借鑒。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予以指導。
敘事內容的選擇。這兩篇小說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場景,主題的實現(xiàn)、情感的渲染都包含在這些日常情景之中。故事的虛構特征不能遮蔽作者對生活的真切體驗與感受。“復雜的哲理直接成為小說的描寫對象,這是博爾赫斯的一大發(fā)明和對敘事藝術的重要突破。”⑥
敘述方式的把握。從文本對我們的啟示來看,細節(jié)與場景的刻畫是敘事成功與否的關鍵,可以提示學生對文本中的有關段落再作分析與探究。
人物的描摹。近年網絡和報紙展開了“80后是有希望的一代還是迷失的一代”的討論。從“80后是否是精神缺鈣的一代”到“誰該為80后行為負責”,再到“80后該如何面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關于80后的討論不斷深入。眾多網友的留言中不約而同提到了韓寒、超女,認為他們就是80后的典型代表。也有網友認為韓寒、超女并不能代表整個80后。在你心目中,具有怎樣精神品質的人才是80后的主流呢?或者能否具體描述一個80后的形象呢?請你自選角度,寫一篇小作文。
思維突破:作文話題的理解與把握可圍繞“80”后的內容來展開?;虻莱觥?0”后這代人的個性;或展示這代人的感受;或描述這代人的思考等。小作文應注意的事項:不要只舉韓寒、郭敬明、李宇春、丁俊輝、姚明等?!?0后”的人物,最好從自己的生活出發(fā),探索現(xiàn)象,再作進一步提升,從理性角度審視“80后”一代人的生活觀、價值觀、道德觀、生命觀等,希望展示出“80后”這一多元化人物形象的復雜精神生活內涵,具有“圓形人物”的特質。
想象的張力。將《騎桶者》改成動漫劇本。
思維突破:不妨先想象你能飛起來,體味一下飛翔的感受,再想象“騎桶者”飛翔的姿態(tài)和感受,并將這種姿態(tài)和感受,以舞臺說明的形式寫進作文。根據小說《騎桶者》的內容,借鑒必修課中學過的課文《雷雨》的寫法,精心設計臺詞。
此外,主題的表達可按課后思考與實踐題,“假如你就是跟隨丹柯走出黑暗的人之一,在林子里遇到了大雷雨,想象你可能見到的景象和困難”,寫一篇小作文。情節(jié)的設置,可續(xù)寫《清兵衛(wèi)與葫蘆》,或寫一個情節(jié)緊張動人的故事,或者是續(xù)寫小說的高潮部分,題目參考文本。結構的構建,可認真揣摩《半張紙》的結構,尋找一個合適的“容器”,完成一篇小說。
葉圣陶先生曾說:“果能善讀,自必深受所讀書籍文章之影響,不必有意摹仿,而思考與技巧自能漸有提高?!?/p>
通過這個摹寫訓練,使學生既學到了作家的一些寫作表達技巧,還接觸到了一種“心理的真實”。所以,我們講讀作品不是要求對每一篇作品都進行整篇思維訓練,更需要讓學生進行從內容到形式的許許多多的單項訓練,抑或是整篇文章訓練和單項思維訓練的有機結合。講讀《外國小說欣賞》中每一篇文本都要有練筆意識,都要選好訓練的突破口和落腳點,將寫作摹寫訓練貫穿到每一篇文本中,從而突破寫作瓶頸。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重視外國小說閱讀對于語文能力形成的意義,是以《外國小說欣賞》促進寫作能力的形成為目標。在《外國小說欣賞》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教學,提煉寫作素材,通過培養(yǎng)學生豐富想象力,啟發(fā)智慧思維、蘊藉思想,形成認識、思考生活的能力。于欣賞中領略寫作奧義,展示技巧,彰顯個性,不斷提升寫作境界,最終達到訓練寫作核心能力的目標。
注釋:
①④⑥李明濱主編:《二十世紀歐美文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472頁、第1頁、第229頁。
②馬新國主編:《西方文論史》,《俄國現(xiàn)實主義·托爾斯泰〈藝術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版,第249頁。
③山東師范學院中文系編:《外國作家談創(chuàng)作經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1頁。
⑤吳曉東:《從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紀的小說和小說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3年8月版,第3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