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彬
(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寫作是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是衡量考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水平的指標之一。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作文的分數(shù)為106.5分,占整個試卷分數(shù)的15%。根據(jù)教育部最新的四級考試大綱的要求,在寫作方面要求考生在30分鐘之內(nèi)寫出120~150詞的短文。寫作的體裁包括: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等。作文要能夠表達題目的思想,語義連貫、沒有重大的語法錯誤。寫作測試的目的也是為了檢測考生英語書面表達的能力。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總有學生詢問如何能快速提高寫作分數(shù)。其實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并沒有什么捷徑可循,短期的突擊根本無法提高成績。但是可以通過對于考試規(guī)律的掌握來調(diào)整臨考的狀態(tài),提高應考能力,從而達到最好的效果。
考試過程中,作文寫作的時間為30分鐘,合理的安排時間是首要問題。很多考生在看到題目后就匆忙下筆,沒有認真審題和構思,這就可能造成行文思路不清晰,甚至跑題,這是寫作的大忌。因此在考試過程中,第一步應預留10分鐘的時間進行審題和構思。
審題要把握以下幾點:首先,確定體裁。四級寫作的體裁一般是議論文、說明文和應用文,其中說明文和議論文占據(jù)較大比例。
對于說明文來說,通常分為兩種情況,現(xiàn)象解釋型和問題解決型。在處理現(xiàn)象解釋型的體裁時,行文結構應該是首先總述現(xiàn)象并描述其現(xiàn)狀;然后分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或相關的因素;最后闡述自己對現(xiàn)象的看法或提出相關的建議或希望。例如2007年12月份的作文是要求對大學開設選修課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這就是典型的現(xiàn)象解釋型的作文。問題解決型的行文結構應該是,首先引出要解決的問題的嚴重性和必要性,然后分析該問題帶來的危害或不良影響,之后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措施,最后闡述自己對該問題的看法或提出相關的建議或希望。例如2008年6月的四級作文是對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這就是明顯的問題解決型作文。
對于議論文來說,也歸納為兩種類型。第一是對比選擇型。這種類型的作文的行文結構是首先對評論的事物或現(xiàn)象進行整體的介紹,然后陳述兩種不同觀點或做法的利弊,最后表明自己的觀點或結論。例如2006年12月份英語四級作文題目是對是否取消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看法,就是這種類型的文章。第二是觀點論證型。這種體裁其行文結構應該是首先提出論證的觀點,然后提出論據(jù)對其進行論證,最后表明自己的立場和看法。2009年6月的四級作文博物館免費開放就是觀點論證型作文。
應用文的寫作所占比例較低,最近幾年較少出現(xiàn),考生往往只需按照所掌握的格式和內(nèi)容進行寫作即可。
考生對于不同題材列出提綱,題材往往是現(xiàn)在比較關注的熱點話題、校園生活、環(huán)境保護等話題。這需考生在平時多關注時事,分析各種熱點話題。但在應試過程中,也有應對的技巧。比如猛然碰見一個并不是很熟悉的話題,考生往往就不知所措,無法下筆;也有對于考生來說是常見的話題但往往也寫不出新意,在主題的外圍“兜圈子”或“旁敲側(cè)擊”不能一語中的。對于這樣的情況,那么考生可以通過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科技、思想這幾個方面進行分別快速的逐條分析,找到觀點或原因,這樣也能解構思的燃眉之急并且不會落入俗套,避免寫出“雷同”作文。
下筆是作文成型的一個過程。考試中,下筆應安排15分鐘左右的時間。在應試過程中,下筆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卷面設置,二是文章表達。
對于作文這樣的主觀題而言,考生和閱卷老師之間是無形的互動。要想讓自己的文章在一分鐘的閱讀批改中給老師賞心悅目的感覺,在卷面設置和安排上要有所注意。首先,格式要整齊劃一,在段首可采用一律頂格或一律空四個字母的位置。在段落之間可采用空一行的辦法,使文章看起來段落感明了。在作文答題紙上,每行的字數(shù)大約控制在十個字左右,字體不要過大或者過小,字間距保持均勻,字體工整。這樣的卷面設置能夠給閱卷老師留下較好的印象,從而使考生先發(fā)制人,取得先機。
審題和構思是一篇作文的靈魂,那么文章的行文表達則是一篇作文的主體。在四級考試過程中,大多數(shù)考生在文章的表達上都有一定的困難和障礙。
第一,正確使用人稱、時態(tài)和語態(tài)。在對作文進行審題和構思之后,應該能夠判斷出寫作中要使用的人稱和時態(tài)。對人稱和時態(tài)的準確把握和正確使用,能夠保證文意的正確表達,保證文章的得分。另外,需要考生注意的就是語態(tài)。漢語的寫作思維方式是習慣于表現(xiàn)動作的執(zhí)行者,而英語的思維則更加傾向于關注事情的執(zhí)行。這是東西方思維差異的一個體現(xiàn)。因此,在英語寫作應試中,可適當運用被動語態(tài),使文章顯得更為客觀,更加符合英語的表達方式。
第二,句型的多樣化。句型的多樣化是許多考生頭痛的一個問題,很多考生的作文都是用簡單句堆砌而成的。除了在平時多積累詞匯和句型之外,不妨背誦幾個開篇主題句和結尾句。這樣對于沒有長句的作文來說,也能增色不少。比如:Now we are entering a brand new era full of opportunities and innovations,and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people's attitude towards some traditional practice.現(xiàn)在我們進入了一個充滿機遇和創(chuàng)新的嶄新時代,很多人對某些傳統(tǒng)的看法也發(fā)生了很大改變。After a thorough consideration,for my part,I am in favor of the latter view that...經(jīng)過深思熟慮,我較支持后一種看法,亦即……。
第三,善于使用連接詞。中國學生在寫作方面另一個問題就是不常使用連接詞。連接詞的使用能使整個文章看起來層次更清晰,行文更連貫。正確使用連接詞能夠使全文過渡自然,增強句子間的邏輯性和緊湊性。
第四,避開生僻詞,巧妙應對陌生詞。在寫作過程中,考生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到底該不該用一些生僻詞匯?考生認為使用一些不是很常見的單詞能給閱卷老師留下很好的印象,證明自己的詞匯量。但其實選用生僻詞匯不如使用亮點詞匯和對于同一個詞匯選用不同的英語表達方式,比如“問題”這個單詞,大部分考生第一反應就是 problem,在后面的行文中則可以用question、issue來替代,這樣的更替要比使用一個生僻詞匯更能吸引老師的眼球。當然考試過程中也會遇到不會寫的單詞,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巧妙避開,換一個說法來說或者解釋。這樣一來不但能解決不會寫的單詞的困擾,也能使文章在字數(shù)上有所增加。
在寫作完畢后,并不代表著大功告成,考生應利用剩下的5分鐘時間進行檢查。避免因細小的錯誤而導致閱卷老師在主觀上的誤判??荚囘^程中,只需達到檢查單詞的拼寫正確,用詞的準確。比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的搭配是否恰當。最后就是語法的正確,尤其是人稱、時態(tài)和單復數(shù)的一致問題。通讀自己的文章,往往能發(fā)現(xiàn)這些細小和疏忽的問題。
在四級寫作應試過程中,各種策略固然重要,但還需要扎實的語言基礎和寫作知識,因此考生還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多讀多練,這樣才能在寫作水平上得到真正的提高。
[1]張曉鳳,張健.大學英語四級作文高分策略及寫作技巧初探[J].商業(yè)經(jīng)濟,2009,(9):122 -123.
[2]魏曉紅.大學英語四級作文的困境及對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4):250 -252.
[3]尹路,付春玲.把握六大特點,巧寫四級作文[J].東京文學,2009,(6):112.
[4]姜健.大學英語4級考試[M].濟南:山東電子音像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