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冰
食管癌手術治療80例分析
許冰
目的探討食管癌外科治療的方法和經驗。方法回顧性分析食管癌手術治療80例患者臨床資料。結果本組病例手術切除率93.8%(75/80),5例因術中發(fā)現廣泛轉移未能切除病灶。發(fā)生并發(fā)癥包括吻合口瘺2例,吻合口狹窄2例,乳糜胸1例,術后出血3例。術后無復發(fā)轉移,除2例吻合口狹窄患者外,其余患者進食及消化功能均良好。結論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來選擇手術方式,加強術前準備及術后管理,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生活質量。
食管癌;外科治療;體會
食管癌是消化內科常見的多發(fā)惡性腫瘤之一,病死率極高,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10%左右,其治療方法目前仍采用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來越多的食管癌患者具備手術治療的指征[1]。但其手術治療很容易出現并發(fā)癥,尤其是胃食管吻合口瘺、吻合口狹窄是最常見、最嚴重的并發(fā)癥,降低其術后并發(fā)癥是手術治療食管癌的關鍵所在,亦是胸外科醫(yī)生面臨難解決的問題。本文對我院2005年2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手術治療的80例食管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性回顧性分析,探討食管癌的外科治療特點,期望能提高食管癌的手術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5年2月至2010年12月食管癌并行手術治療患者80例,其中男66例,女14例;年齡28~79歲,平均58.6歲。術后病理檢查,鱗狀細胞癌60例,腺癌15例,未分化癌5例。按食管癌國際TNM分期標準第7版Ⅰ期T1N0M03 例,Ⅱ期T2~3N0M057 例,Ⅲ期T2~3N1M020 例,食管殘端均無癌殘留。同時伴有糖尿病20例,十二指腸潰瘍8例,高血壓19例,肺結核32例,中至重度貧血14例。
1.2 手術方法 術前除常規(guī)胸外科手術術前檢查及準備外,均行胸部CT平掃,必要時行增強掃描、胃鏡檢查并活檢上消化道鋇餐,肺通氣功能測定以及支氣管鏡檢查。本組80例均進行全身麻醉,行雙腔管氣管插管,頸內靜脈或術側鎖骨下靜脈留置中心靜脈管。經左胸入路63例,其中探查手術8例,其余根治性切除;右胸入路17例,均為根治性切除。腫瘤切除后均以吻合器行食管胃底機械吻合重建消化道。
本組病例手術切除率93.8%(75/80),5例因術中發(fā)現廣泛轉移未能切除病灶。發(fā)生并發(fā)癥包括吻合口瘺2例,吻合口狹窄2例,乳糜胸1例,術后出血3例。術后無復發(fā)轉移,除2例吻合口狹窄患者外,其余患者進食及消化功能均良好。
食管癌是發(fā)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我國是食管癌高發(fā)區(qū),僅次于胃癌居第2位。主要臨床表現有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摩擦樣疼痛,典型癥狀為進行性咽下困難。因癥狀不明顯,往往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發(fā)現時多已為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診斷靠臨床癥狀、X線及內鏡檢查[2]。早期診斷對患者的治療和預后有重要意義,但早期診斷有一定難度,只有典型癥狀的中晚期病例易于確診。而大量臨床證實,CT有助于發(fā)現早期病變[3],CT的重要作用體現在了解周圍組織與病灶的關系,能否手術切除的判斷,目前CT作為術前常規(guī)檢查項目被越來越多的單位采用。
治療早期食管癌的首選方法是外科手術,身體條件允許的患者一經確診應立即采取手術治療。隨著麻醉水平和手術技巧的提高、手術期臨測條件的改善,加之吻合器的應用,明顯提高了食管癌手術治療的安全性。資料顯示,選擇不同切口手術,其術后并發(fā)癥有差異,但遠期生存率似乎差異不大。
3.1 手術方式的選擇 治療食管癌的手術方式如經左胸、右胸、腹部等二或三切口切除食管癌等非常多。對食管中下段癌或下段癌,一般食管癌切除方式選擇左胸后外側切口,食管胃胸內吻合術;對病灶上緣達主動脈弓平面的,可考慮經左胸切除,食管胃頸部吻合[4]。臨床研究發(fā)現,不同病理分期和手術醫(yī)生的技能能夠提高食管上、中段癌手術切除率,并降低吻合瘺發(fā)生率和淋巴結轉移率,除了以上之外,爭取最佳手術野的顯露和手術徑路的選擇是手術成功的重要條件[5]。另外,影響于術切除率的重要因素是腫瘤的外侵程度。一般認為胸上段食管癌長度3 cm以內,胸中段5 cm以內,胸下段7 cm以內者,手術切除率高。而手術切除率會在長度大于此限者明顯下降。如果腫瘤未侵及或輕度浸潤鄰近組織,可適當放寬手術指征[6]。現在為了使近端食管有足夠的切除長度一般采用胸內食管切除、胃代食管頸部吻合術來完成手術。
3.2 手術并發(fā)癥的預防 食管癌術后的嚴重并發(fā)癥如吻合口瘺、膿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食管切除術后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是吻合口瘺,有報道發(fā)生率為2.6% ~6.4%,預后差,死亡率高[7],因此預防其發(fā)生對于患者術后的恢復十分重要。此術式降低了胸內吻合口瘺帶來的嚴重并發(fā)癥,使吻合口瘺漏出物很難沿食管床進入胸腔,不會污染胸腔、縱隔且處理方便,短期內絕大多數可治愈。另一個對預防術后吻合口瘺的發(fā)生有重要意義的方法是胃腸減壓,同時可防止肺部并發(fā)癥發(fā)生,原理是此方法可減少胸內胃對肺的壓迫。臨床發(fā)現,術后為了在患者排痰時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肺部感染得到盡早控制,筆者采用“咳、吸、拍、流”等綜合措施,效果非常顯著。
總之,胸內食管癌的手術,為求達到根治的目的,應根據腫瘤的長度、位置、淋巴結轉移情況及食管浸潤的深度決定手術的清掃范圍及術式,這樣才能提高生存率,為患者及早康復重返社會提供更好的條件。
[1]中華醫(yī)學會.臨床治療指南(腫瘤分冊).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05.
[2]吳勤祥,陶俊.食管癌565例手術治療體會.基層醫(yī)學論壇,2009,13(2):99-101.
[3]李中華.螺旋CT對食管癌術前分期的臨床應用.河北醫(yī)藥,2009,31(2):190-190.
[4]許詠冬,林霞,章響艷,等.中下段食管癌三種術式探討.中國腫瘤臨床,2009,36(1):51-54.
[5]田建軍,王紅巖,李長栓.食管方式的選擇.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25(4):266.
[6]李勇,付立,程遠建,等.食管癌手術治療108例分析.臨床合理用藥,2010,3(1):85-86.
[7]張寧,渠倩,渠穎.食管癌術后并發(fā)吻合口瘺的診治體會.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1):73-74.
The analyze 80 cases of esophageal cancer surgery
XU Bing.Anyang city of Tumor Hospital,Anyang 455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and experience.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of80 cases of esophageal cancer surgical treatmentof clinical data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The resection rate of93.8%patients(75/80),5 cases because of the transfer operation not found in extensive resection of lesions.Complications included 2 cases of anastomotic leakage,anastomotic stenosis in 2 cases,1 case of chylothorax,bleeding in 3 cases.Therewas no recurrence,2 cases of anastomotic stenosis,the remaining patientswere in good eating and digestion.ConclusionBased on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patients to choose surgical procedures to enhanc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Esophageal cancer;Surgical treatment;Experience
455000安陽市腫瘤醫(yī)院胸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