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卷鋼裝運安全。落實《關于加強卷鋼裝運安全工作的通知》(鐵運〔2010〕110號) 要求,卷鋼應優(yōu)先使用鋼座架成列或成組循環(huán)運輸;完善鋼座架制作、使用、回送等相關管理辦法,確保鋼座架質量;凹形草支墊、稻草掩擋必須 100% 阻燃,鐵路局(含專業(yè)運輸公司,下同) 每月組織抽查阻燃措施落實情況和凹形草支墊、稻草掩擋運用質量不少于1次,質量不合格的一律停用;對卷鋼發(fā)生竄滾或位移的,貨檢站必須進行處理,未檢查發(fā)現或隨意放行的,嚴肅追究貨檢站責任。
2.加強貨運計量安全檢測設備建設和管理。重質散堆裝貨物裝車要實現 100% 通過設備計量安全檢測。配置的計量安全檢測設備,必須取得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或鐵專量具新產品技術認證證書。擴大貨運計量安全檢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建設范圍,時速 200 公里以上客貨混跑線路入口貨檢站應安裝超偏載檢測裝置和貨車裝載視頻監(jiān)視系統(tǒng)。鐵路局要對照《貨運計量安全檢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建設相關技術條件》(運營貨管〔2007〕115號) 有關要求,完成對不符合要求設備的技術改造工作,重點解決設備基礎、操作系統(tǒng)、網絡通道、車號識別裝置、電源配置、防雷措施等不達標的問題。對長期閑置或安裝地點不當而影響計量檢測質量的設備,要及時提出拆移方案或更新改造方案,并組織實施。鐵路局貨運處要會同有關部門和計量安全檢測設備維修單位、設備生產廠家等相關單位,組織對超偏載檢測設備漏檢漏報和誤報、擅自過濾異常檢測數據、車號自動識別裝置誤讀、反向過衡檢測、檢測臺面停車等設備運用問題進行專題調研和攻關,提高設備穩(wěn)定性和檢測準確性,切實提高運用質量。參與裝車作業(yè)的裝載機必須安裝裝載機電子秤,筒倉、漏斗、裝車塔等快速裝車設備必須配置重力式自動裝料衡器或軌道衡等計量裝置 (設備),并強化檢定和使用管理。
3.深化超偏載治理。以零超偏載為目標,以先進技術設備為手段,以科學管理為保障,進一步強化超偏載源頭整治,嚴格控制裝卸車質量。按照“誰作業(yè)誰負責、誰監(jiān)管誰負責”的原則,組織對裝卸作業(yè)、調車連掛超速、工程路料卸空車不空、凍車等問題開展綜合治理,防止超偏載問題的發(fā)生。
4.加強貨檢管理。2011 年9月底前完成貨檢站安全集中監(jiān)控系統(tǒng)1.0版本移植工作,同時配置貨檢作業(yè)手持機系統(tǒng),11月底前 100% 實現部、局、站段三級聯(lián)網,同步采用與系統(tǒng)相適應的貨檢作業(yè)流程、崗位設置和作業(yè)標準,將貨檢站安全集中監(jiān)控系統(tǒng)相關設備納入行車設備管理。在縱列式編組站的編組場和出發(fā)場間,或橫列式編組站的牽出線適當位置安裝視頻監(jiān)控裝置,6 月 30 日前完成,一并納入貨檢站安全集中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現對敞車類貨車內貨物裝載加固狀態(tài)的全面監(jiān)控。深化標準化貨檢站創(chuàng)建工作。調整優(yōu)化貨檢站布局,完善局間貨檢交接檢查協(xié)議,進一步明確貨檢責任區(qū)段,以適應新線開通、直通列車開行、機車交路調整、五定精品班列開行等要求。
5.加強押運管理。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貨物押運管理工作的通知》(鐵運電〔2009〕68號) 和《關于加強鐵路軍事運輸押運管理工作的補充規(guī)定的通知》((2010) 鐵部發(fā)密字〔31〕號) 等要求,完善押運管理辦法,杜絕押運責任事故。立項研發(fā)貨物押運安全管理信息系統(tǒng),動態(tài)掌握押運狀況,強化押運管理工作。
6.加強裝載加固基礎管理。落實鐵道部“十百千萬”人才培養(yǎng)工程的有關要求,全面完成“三項工程”建設任務。推廣使用杠桿式鏈條緊固器、鋼座架等可循環(huán)使用的裝載加固器材;停止受理一次性使用的裝載加固器材的研發(fā)和試運申請;鐵路局提報新型裝載加固器材試運申請時,同時還應提出可循環(huán)使用的有關技術條件、運用管理要求等配套材料。完善運用管理辦法,強化貨物轉向架、鋼軌座架的運用、維修和報廢管理。強化散堆裝貨物撒漏治理和貨車上雜物清理工作。嚴格裝載加固有關事項申報管理,對報批和備案的材料要認真審核把關。貨物裝載加固技術咨詢和培訓專業(yè)技術機構要注重工作質量,對出具的裝載加固方案或檢測報告存在安全隱患、超業(yè)務范圍開展工作,不派員參加鐵道部組織的技術業(yè)務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等問題的,鐵道部將視情節(jié)通報批評、暫?;虺蜂N其資格。
7.加強散堆裝貨物鐵路運輸抑塵質量管理。落實《鐵路煤炭運輸抑塵作業(yè)技術條件》(鐵運函〔2009〕818號) 等有關要求,建立健全煤炭運輸抑塵管理辦法,完善抑塵設備設施和抑塵質量控制手段,提高抑塵設備的環(huán)境適應性、可靠性、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確保抑塵質量。開展煤炭以外的散堆裝貨物的抑塵研究工作,條件成熟時推廣應用。
整治期間,鐵路局、貨運站段發(fā)生以下情況之一時,按 2011 年專項整治失格考核。
鐵路局:
1.發(fā)生貨裝責任一般B類及以上鐵路交通事故,責任旅客列車行車事故,動車組開行區(qū)段責任行車事故。
2.核實超偏載率超過上年度且超過全路平均值。
3.重復發(fā)生調車連掛超速引起卷鋼竄滾而未及時處理。
4.擅自過濾或調低超偏載檢測數據并經查實。
5.貨運計量安全檢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與確報信息匹配率低于50%。
6.鐵道部認定的嚴重影響運輸安全的其他事項。
貨運站段:
1. 發(fā)生貨裝責任一般 C 類及以上鐵路交通事故,貨檢責任一般 C 類及以上鐵路交通事故,責任旅客列車行車事故,動車組開行區(qū)段責任行車事故。
2.核實超偏載率超過上年度且超過全路平均值。
3.調車連掛超速引起卷鋼竄滾而未及時處理。
4.鐵道部、鐵路局認定的影響運輸安全的其他事項。
從 2011 年1月開始到 10 月底,集中進行專項整治,并分三個階段組織實施:
第一階段,1 月份,為發(fā)動部署階段。各鐵路局要于1月31日前將本單位 2011 年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書面報鐵道部運輸局備案。
第二階段,2 月至9月,為檢查整治階段。6月份鐵路局組織階段檢查。
第三階段,10 月為總結驗收階段。10 月中旬前各鐵路局完成自查自驗,并于 10 月 18 日前將管內專項整治年度總結書面報鐵道部運輸局。10 月下旬鐵道部組織開展檢查驗收,并結合日常掌握情況和鐵路局自查自驗情況,公布 2011 年專項整治情況,對不合格單位予以通報。
1.各鐵路局要針對整治重點內容,明確具體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工作標準。
2.失格的班組取消當年自控型班組認定資格;失格的貨檢站取消當年標準化貨檢站評比資格;失格的貨運站取消當年星級優(yōu)質貨場評比資格。
3.失格的鐵路局,鐵道部將按照《關于建立重點幫促制度實現綜合管理和專業(yè)管理部門共同研究解決突出安全問題的實施辦法的通知》(鐵安監(jiān)〔2010〕215號) 要求,實施重點幫促,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