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蓉
(泰州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江蘇泰州 225300)
唐蓉
(泰州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江蘇泰州 225300)
目的探討“2*4”矯治技術矯治替牙期前牙反的效果和特點。方法應用“2*4”矯治技術配合上頜墊和Ⅲ類牽引矯正替牙期前牙反。結果“2*4”矯治技術可以矯治前牙反,縮短療程,同時還可以減少患者復診的次數。結論“2*4”矯治技術是一種矯正替牙期前牙反的有效方法。
“2*4”矯治技術;替牙期前牙反
1.2 方法
1.2.1 上下4個第一恒磨牙粘帶環(huán),上下4個恒切牙上粘托槽,0.014或0.016英寸的鎳鈦絲結扎入槽以排齊上下頜牙。
1.2.2 上下頜前牙全部排齊整平后,上頜換為0.018英寸的不銹鋼圓絲,并緊貼頰面管近中處彎制“Ω”曲,弓絲前段離開前牙托槽槽溝1-2 mm,由后往前結扎,弓絲末端彎制后傾彎,曲度15°-20°左右,弓絲末端回彎。
1.2.3 下頜換0.018英寸的不銹鋼圓絲,4個下恒切牙進行連續(xù)“8”字結扎后,在左右恒側切牙遠中彎制小圈曲,以便與對頜第一恒磨牙之間進行頜間Ⅲ類牽引。弓絲末端回彎。用3M產的3/8橡皮圈行Ⅲ類牽引,牽引力量約100g左右,每天更換,24 h持續(xù)牽引。
“2*4”矯治技術是Mulligan醫(yī)師根據力學原理,于1982年提出來的一種矯治技術,它是標準方絲弓矯治技術的一個衍生支[2]。其矯治方法是在第一恒磨牙上粘結帶環(huán),4顆恒切牙上粘貼托槽的一種特殊的局部固定矯治器。它在矯治生長發(fā)育高峰期的替牙患者時,充分發(fā)揮了Begg細絲弓矯治技術的“輕力”原則,用直徑較小的弓絲和較輕的力量就能獲得良好的矯治效果[3]。在治療替牙期兒童反患者時,只需單純利用“Ω”曲向唇側開展上前牙,利用“跳躍合”的原理,很快就能解除前牙的反,一般不需要其它任何輔助的裝置。在弓絲末端彎制后傾彎,使得磨牙遠中產生壓入力,近中產生升高力,以防止Ⅲ類牽引造成的磨牙的前移或前傾。前牙由于在近中,弓絲有壓低前牙的作用,在前牙受到齦向力的同時還產生了向前的力量,使得切牙產生了冠唇向的轉矩。弓絲末端回彎后使上頜牙及牙弓成為一整體,從而產生差動轉矩,使前后牙的牙冠不動,僅發(fā)生控根移動,避免出現前牙的過分唇傾[4]。矯治過程中磨牙并未出現明顯的伸長,當切牙反解除后,咬合打開并不大,與傳統(tǒng)活動矯治器相比,減少了反復多次調磨合墊的繁瑣。
以往替牙期的矯治多采用活動矯治器或功能矯治器。但是,這兩種矯治器存在制作復雜、體積大、異物感明顯、影響美觀和發(fā)音等缺點,而且需要患者積極良好的合作,否則療效不佳?!?*4”矯治器屬于局部固定矯治器,其與上兩種矯治器相比有操作簡單,體積小,較舒適、固位良好、不影響發(fā)音和咀嚼等功能,且患者易于配合,復診周期明顯延長等優(yōu)點,更易于被兒童患者所接受。對前牙反合伴有前牙擁擠、扭轉等畸形的患者,“2*4”矯治器能夠先排齊牙齒,再進行反合的矯治,這是傳統(tǒng)的活動性矯治器所不能完成的?!?*4”技術屬于早期矯治,通過臨床應用發(fā)現不必依據傳統(tǒng)的矯治理論而等到全部恒牙都已完全正常萌出后方可進行固定矯治,且矯治完成后一般無需常規(guī)保持,幾無復發(fā)。“2*4”矯治技術廣泛用于替牙期錯合的矯治,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矯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技術,臨床效果滿意。值得推廣使用。
[1]傅民魁.口腔正畸??平坛蘙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
[2]曾祥龍.現代口腔正畸學診療手冊[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
[3]谷巖.替牙期安氏Ⅲ類錯牙合矯治方法選擇的初步研究[J].口腔正畸學,2002,(9):154-156.
[4]袁虹.“2*4”矯治技術的力學特點及臨床應用[J].口腔正畸學,1999,6(1):33-34.
The ClinicalObservation ofUsing 2*4 Technique to CorrectAnteriorCrosssbite in the M ixed Dentition Period
TANG Rong
(TaizhouPeople’sHospital,TaizhouJiangsu225300,China)
Purpose:Explore the clinicaleffectsand featuresofusing 2*4 technique to correctanterior crosssbite in them ixed dentition period.Methods:Using this technique can correctanterior crosssbite in themixed dentition period w ith traction IIIand occlusal pad of upper jaw.Result:This technique can correct the phenomenon of anterior crosssbite,shorten the course and decrease the timesof treatment.Conclusion:This technique isan effectivemethod to correctanterior crosssbite in them ixed dentition period.
2*4 technique;them ixed dentition period;anterior crosssbite
R78 文獻標設碼:A
1671-0142(2011)06-0082-02
唐蓉(1975-),女,江蘇泰州人,主治醫(yī)師.
(責任編輯 劉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