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國盈,裴蘋汀,戚志林,王建華,曹杰
“油氣井增產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焦國盈,裴蘋汀,戚志林,王建華,曹杰
從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應用、考核方法和教學效果四個方面對“油氣井增產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進行了總結,探討了新建本科院校在大眾化教育模式下,如何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提高課程教學效果的方法。
“油氣井增產技術”;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油氣井增產技術”,又稱油氣藏增產措施或者油水井增產增注技術,是石油工程專業(yè)、油田化學專業(yè)和相關專業(yè)的專業(yè)課。油氣藏增產技術系統(tǒng)講解油氣井、注水注氣井的常規(guī)增產增注技術和非常規(guī)增產增注技術。前者主要包括水力壓裂技術和酸化增產技術,后者主要包括高能氣體壓裂技術、水力振蕩增產技術、高壓水射流解堵技術、超聲波增產技術、人工地震處理技術、井下脈沖放電增產技術和微生物增產技術。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油氣井增產、水井增注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工藝設計的基本方法,為學習后續(xù)課程“完井與井下作業(yè)”等打下扎實的基礎,并為將來從事儲層改造和井下作業(yè)方面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近年來,常規(guī)增產技術發(fā)展很快,各種新型工作液、新工藝、新工具和高性能裝備不斷涌現,課程如何適應這種發(fā)展?同時,每一屆的課程性質都不一樣,時而限選課時而任選課;且每一屆的學時也不同,有時32學時,有時40學時。在這種情況下,該講哪些內容?哪些內容應該重點講?如何進行課程考核?是任課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突出常規(guī)工藝技術
針對每一屆課程性質不同和學時變化的特點,授課內容以常規(guī)增產技術為主,不常用的非常規(guī)增產技術以概述為主。非常規(guī)增產技術主要簡述其技術原理、主要設備、施工工藝以及在國內外的應用情況。常規(guī)增產技術中水力壓裂技術重點講述水力壓裂原理、壓裂液、支撐劑、壓裂施工工藝、水力壓裂設計和常用水力壓裂設計軟件的使用方法,多學時則增加特殊壓裂工藝。酸化技術詳細講述酸化原理、酸液及其添加劑、酸化工藝、酸化設計和常用酸化設計軟件的使用方法,多學時則增加酸化試驗。
(二)縮減復雜的工藝技術
低滲透儲層壓裂技術即整體壓裂技術是開發(fā)低滲、特低滲油氣藏的有效技術。但是,整體壓裂技術是以整個油藏或者整個區(qū)塊作為研究對象,涉及油藏、地質、采油、化學、油藏數值模擬等多個學科,壓裂設計時要用斷裂力學、巖石力學、滲流力學、油藏模擬、最優(yōu)化理論、流體力學等知識,所用到的模型多而復雜。鑒于我校學生的基礎特別是數學和力學基礎差,有些轉專業(yè)的文科生(比例占10%左右)沒有學過工科基礎課如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化學和工程流體力學,學習本節(jié)難度很大,因此,在講述時做適度的精簡處理,只介紹整體壓裂技術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在國內的應用特別是長慶氣田的應用情況,不講具體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模型。
(三)理順與相關課程的關系
油氣井增產技術、采油工程、完井與井下作業(yè)和采油采氣新工藝新技術這四門課程都涉及到壓裂酸化內容,因此,在授課時采油工程著重講述采油方式、注水工藝和配套技術,概述水力壓裂原理和酸化原理,完井與井下作業(yè)著重闡述常規(guī)增產技術井場工藝,而將水力壓裂原理、酸化增產原理、入井液、施工工藝以及施工設計全部放在油氣井增產技術課程中,采油采氣新工藝新技術主要講述采油采氣技術,主要是井筒舉升工藝的新發(fā)展和近幾年新發(fā)展起來的油氣開采技術。
(四)補充關鍵內容
基礎參數是壓裂酸化設計的基礎和關鍵,是保證成功施工的前提,對保證增產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學時允許的情況下,在講述壓裂、酸化設計時,詳細講述壓裂和酸化設計所需的基礎參數的種類、作用及其獲取方法。同時,室內實驗是正確選擇壓裂液和酸液體系的關鍵,在講述壓裂液和酸液時適當增加工作液室內評價方法方面的內容,以便學生對包括壓裂液、酸液者在內的入井工作液的評價有個感性認識。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
課堂教學是油氣井增產技術課程教學的重要部分,采用多媒體[1]為主的授課方式,輔助以板書等傳統(tǒng)授課方式,采用啟發(fā)式、類比等多種教學方法。對常用的工藝原理和工藝過程、關鍵設備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采用動畫視頻的形式,以便學生直觀了解工藝過程和設備的工作過程,準確掌握工藝原理和設備的工作原理。如采用經典視頻加深學生對壓裂、酸化原理的理解,采用Flash動畫演示五種壓裂工藝、酸化工藝和高能氣體的施工工藝。對不常用的增產技術的施工工藝(如人工地震處理工藝)、關鍵的設備(如超聲波發(fā)生器)和典型的施工裝備(如壓裂車、作業(yè)機),以彩色圖片方式演示,使學生可以非常清楚掌握工藝的原理、所用工具設備的形狀和結構。在充分利用多媒體授課方式優(yōu)點的同時,適當采用板書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二)引入多種授課方式
在授課過程中,除采用課前、課堂和課末提問方式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外,積極引入引導式教學等多種新型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水平井的增產工藝時,對比水平井與直井,由水平井的特點講水平井增產遇到的實際問題,由實際問題引入施工工藝,最后講水平井增產施工的關鍵設備。在講高能氣體壓裂時,首先講目前壓裂技術的種類,然后引導學生總結水力壓裂和爆炸壓裂的優(yōu)缺點,通過提問引入高能氣體壓裂,然后講述高能氣體壓裂的原理及其特點。在講高能氣體壓裂施工時,對三種施工工藝的優(yōu)缺點,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的形式進行講述。
(三)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
由于受實驗條件和實訓條件所限,油氣井增產技術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只有作業(yè)一種形式。為杜絕學生簡單抄書的情況,通過對有關內容的延伸,布置為課后作業(yè)。學生在課后完成作業(yè)時,需要檢閱與作業(yè)相關的國內外文獻,通過分析歸納才可以完成作業(yè)。這種作業(yè)形式,培養(yǎng)了學生檢索文獻和分析歸納文獻資料的能力,進行了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如講壓裂和酸化時,布置作業(yè)“新型壓裂工藝”、“新型壓裂液”、“新型酸壓工藝”或者“新型酸液體系”等,課后學生查閱有關酸化壓裂的資料,整理出新型工藝的原理、特點及其適用性或者新型工作液的組成、優(yōu)缺點、適用性以及在現場的應用情況,完成課后習題。
“油氣井增產技術”屬于考查課,結業(yè)方式可以是論文或者考試。雖然課程性質有時為任選課,有時為必修課,但均選擇考試結業(yè),總成績由試卷成績和平時成績按一定的比例構成。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卷面成績占總成績的70%。為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閉卷考試形式。課堂考勤、作業(yè)、課堂筆記和課堂表現四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作業(yè)一般布置6-8次,占平時成績的10%;上課期間考勤5-8次,占平時成績的10%,具體為缺席扣5分/次,遲到早退扣3分/次,缺席6次以上則平時成績記0;課堂筆記檢查3-4次,占平時成績的10%;課堂成績是提問成績,換算為十分制后直接加到平時成績中。
這種綜合平時表現和卷面成績的考核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督促學生平時按時上課,認真做好課堂筆記,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學習狀況。
筆者所上的教學班級有132人,有111人通過課后查有關文獻,完成了課后作業(yè),培養(yǎng)了檢索文獻的能力。從考試結果來看,除1人緩考、2人缺考外,參加考試的129人,僅有14人的考試成績在60分以下,過關率接近90%,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1]張力強,國竟興,李紅南.“油氣田地下地質學”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J].高教論壇,2008(6).
[2]李入林,王琳.應用型本科《化工原理》理論教學改革初探[J].貴州化工,2009(4).
G642.0
A
1673-1999(2011)13-0181-02
焦國盈(1976-),男,博士,重慶科技學院(重慶40133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油氣井增產技術和油氣井完井技術。
2011-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