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茄子栽培常易發(fā)生的問題及解決辦法(一)

      2011-08-15 00:51:16鄭世發(fā)
      長江蔬菜 2011年21期
      關鍵詞:多菌靈侵染茄子

      鄭世發(fā)

      1 茄子病害種類

      主要有茄子綿疫病、褐紋病、黃萎病、菌核病、青枯病、早疫病、葉斑病、病毒病、灰霉病、菟絲子等。

      1.1 茄子綿疫病

      本病由真菌茄疫霉侵染所致,主要為害果實、莖和葉。果實上初生病斑呈水浸狀、圓形或近圓形,黃褐色至暗褐色,稍凹陷,邊緣不明顯,擴大后可蔓延至整個果面,內部褐色、腐爛。潮濕時,斑面產生白色棉絮狀霉。病果落地或殘留在枝上,失水變干后形成僵果。葉片病斑圓形,水漬狀,有明顯輪紋,潮濕時邊緣不明顯,斑面產生稀疏的白霉(病菌),干燥時,病斑邊緣明顯,不產生白霉。受害花濕腐,并向嫩莖蔓延,病斑褐色、凹陷,其上部枝葉萎蔫,潮濕時,花、莖等病部產生白色棉絮狀菌絲。幼苗被害,莖基部縊縮死亡。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地上越冬。萌發(fā)時產生孢子囊,借雨水反濺到果實上侵染為害,后又在病斑上長孢子囊,通過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病菌發(fā)育最適溫度30℃,空氣相對濕度95%以上,菌絲發(fā)育良好。一般在25~30℃和空氣濕度80%以上的環(huán)境下容易發(fā)病,在長江流域的梅雨和秋雨季節(jié),重茬、地下水位高、密植、通風不良,薄膜滴水,地面積水潮濕,均易誘發(fā)本病。

      防治技術:①選擇地勢較高地塊栽培,選種適宜本地種植的抗病品種。②避免連作,可與豆類、瓜類等非茄科蔬菜輪作3~4年。③加強田間管理,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防止雨后積水,及時摘除病果,并帶出田外集中處理,杜絕病菌擴散。④噴灑殺菌劑,發(fā)病初期可及時選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64%噁霜·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等藥劑。每隔7~10天噴1次,共2~3次。噴藥時注意著重噴灑下部與地面較近的果實。

      1.2 茄子褐紋病

      本病由真菌茄褐紋擬莖點霉侵染引起,葉、莖及果實均可發(fā)病。葉片病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邊緣深褐色,內部灰色或灰白色,老病斑上輪生黑色小粒點(病菌分生孢子器),易穿孔。莖上病斑長橢圓形,邊緣暗褐色,內部灰白色,斑面散生許多小粒點,初埋生在表皮下,后突破表皮露出。果實發(fā)病主要發(fā)生在后期,初生病斑黃褐色或淺褐色圓形或橢圓形,稍凹陷,擴大后變?yōu)楹诤稚?,有同心輪紋,后期密生黑色小粒點。病果落地或留在枝上失水變成僵果。病菌主要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留在地上越冬。種子也帶菌。病菌借雨水反濺,將分生孢子傳到莖和葉片上,在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再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本病要求溫度較高,平均氣溫24~26℃,相對濕度80%以上,開始發(fā)病。雨季來得早,降雨次數多,一般發(fā)病較重。

      防治技術:①無病果采種,播種前種子消毒,55℃溫水浸種30 min,注意不斷攪拌,取出用冷水降溫,催芽播種,苗床土消毒,培育壯苗。②與非茄子地輪作3年以上。③加強管理,施足底肥,三要素肥料配合使用,提高植株抗病力。④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78%波爾·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藥劑。每10天左右噴灑1次,共2~3次。

      1.3 茄子黃萎病

      本病由真菌黃萎輪枝菌侵染引起,多在門茄坐果后開始發(fā)生。發(fā)病初期多在植株一側中下部葉片發(fā)病,在葉片邊緣及葉脈間產生邊緣不明顯的黃白色斑駁,失水萎蔫后葉緣上卷,隨后另一側葉片相繼發(fā)生類似癥狀,后期大量落葉,嚴重時只剩莖稈??v切病株根、莖、分枝及葉柄,維管束變褐色。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和微菌核隨病殘體留在土中越冬。種子也帶菌。病菌從根部傷口或直接從幼根及根毛部位侵入,在維管束導管內繁殖,擴展到莖、枝、葉、果等部位。病菌發(fā)育適溫20~25℃,土壤22~26℃和相對濕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下發(fā)病重。此外,定植過早,栽苗過深,起苗帶土少,傷根多等因素,會加重發(fā)病。久旱、高溫發(fā)病較輕。一般氣溫在28℃以上時病害受到抑制。

      防治技術:①選用適宜本地種植的抗病品種。②種子處理,播種前用種子質量0.2%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浸種1 h,或55℃溫水浸種15 min,注意不斷攪拌,移入冷水中冷卻后催芽播種;也可用種子質量0.2%的50%福美雙或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拌種。③苗床土消毒,按每1 m2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15 g,均勻撒在床土上,與5 cm深的床土拌勻后,按常規(guī)播種,定植田每667 m2用50%多菌靈2 kg進行土壤消毒。④與非茄科蔬菜輪作3~4年,尤其與水稻輪作1年,效果更好。⑤藥液灌根,發(fā)病期間用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1 0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每株灌藥液0.5 L,每15天1次,連灌2次。

      1.4 茄子青枯病

      本病由細菌青枯假單胞桿菌侵染所致,多在初花期即開始在田間出現。侵染后,個別枝上葉片出現萎蔫狀,有的是整片葉萎蔫,也有的是半邊葉片萎蔫,半邊葉片正常,病葉色澤變淡,不變黃,最后整個葉片變褐干枯、脫落,或殘留枝上。病莖維管束變褐色,病株根系正常,不腐爛。病菌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能在菜地中存活2年,但不耐干燥。病菌借流水傳播,從根部傷口侵入,在維管束組織內生長、發(fā)育,初發(fā)病時,大多數零星發(fā)生,后通過耕作蔓延。病菌發(fā)育適溫30~37℃,最適pH值6.6。多雨潮濕、塑料大棚頂漏雨、地面漬水,最易誘發(fā)青枯病。此外,茄果類蔬菜重茬地、酸性土、黏重土、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等地發(fā)病重。

      防治技術:①實行與瓜類、豆類等非茄科蔬菜輪作2年以上,水旱輪作效果最明顯。②發(fā)病嚴重地塊,結合整地,每667 m2增施消石灰50~100 kg,調整土壤酸堿度為微堿性。③加強管理,深溝高畦種植;及時拔除病株,并在病穴中及四周撒消石灰,控制病害蔓延;開花結果期,避免中耕,防止根系受傷。④發(fā)病初期,用72%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 000倍液,53.8%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1 2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0.3~0.5 L,每 10天 1次,共 3~4次。

      1.5 茄子菌核病

      本病由真菌核盤菌侵染所致,主要為害莖部,葉片和果實也發(fā)病。莖部被害多發(fā)生在分枝處。病斑淡褐色,局部壞死,上端枝葉凋萎枯死,潮濕時病部產生白色棉絮狀物(病菌菌絲體)。果實發(fā)病多從花萼和果蒂部開始,后發(fā)展至果肩部,形成暗褐色、稍凹陷病斑,后腐爛,潮濕時,斑面產生白色棉絮狀物。葉片被害多從葉緣開始,初呈水漬狀,褪綠,后變淡黃色至淡褐色不規(guī)則病斑,潮濕時斑面生白色棉絮狀霉(病菌)。病菌以菌核在土中越冬,萌發(fā)時產生子囊盤及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借氣流傳播,從傷口、衰老葉片和殘留在植株上的花瓣侵染后,再進一步侵染健壯的葉片、果實和莖部。病菌在氣溫20℃左右和相對濕度85%以上的環(huán)境下,發(fā)病嚴重,濕度在70%以下發(fā)病較輕。早春和晚秋多雨、高濕,病害易發(fā)生。

      防治技術:①加強田間管理,深溝高畦種植,提高棚室內的溫度和降低室內濕度。②在門茄和對茄開花期,噴灑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③在使用防落素稀釋液時可加入0.1%的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混合配藥,進行蘸花,可防止落花和防病。

      猜你喜歡
      多菌靈侵染茄子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過程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5:30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蔬菜中多菌靈的不確定度評定
      茄子
      愿你的成長路上有“茄子”
      幸福家庭(2019年14期)2019-01-14 05:14:57
      茄子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啤酒中的“多菌靈”會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嗎?
      小搗蛋鬼
      蕓薹根腫菌侵染過程及影響因子研究
      甘藍根腫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學特性及侵染寄主的顯微觀察
      多菌靈在酸化黑土中遷移性能的抑制
      贞丰县| 巴林右旗| 苏尼特左旗| 兴城市| 卢湾区| 武定县| 华安县| 安远县| 鄂托克前旗| 青田县| 平南县| 嘉荫县| 调兵山市| 衡东县| 九江县| 黑山县| 宁远县| 永年县| 汝阳县| 平江县| 临安市| 静乐县| 确山县| 通海县| 辰溪县| 武定县| 庆安县| 梁山县| 运城市| 寻甸| 贵溪市| 景泰县| 体育| 石景山区| 婺源县| 横山县| 天门市| 错那县| 汤原县| 峡江县|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