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其高
(華東政法大學,中國上海200042)
大治安及其學說之邊際
金其高
(華東政法大學,中國上海200042)
大治安,既是個含超公安管理的話題,又是個含超社會治安的話題,還是個含超安邦定國的話題。天時、地利、人和集一身,大治安及其學說必須厘清邊際。大治安及其學說邊際之長,指大治安是全過程的治安,涉及治安之前、中、后全過程。大治安及其學說邊際之寬,指大治安是全方位的治安,涉及治安之官、民、匪全方位。大治安及其學說邊際之高,指大治安是全層次的治安,涉及治安之社(社會)、人(人文)、物(自然)全層次。
大治安;學說邊際;長;寬;高
大治安,既是個含超公安管理的話題,又是個含超社會治安的話題,還是個含超安邦定國的話題。隨著社會的進化、經(jīng)濟的繁榮、博弈的嬗變,越顯得與越要求治安的博大精深。
大,主要指“面積、體積、容量、數(shù)量等的廣闊、高厚、寬綽或眾多;范圍或程度的廣、深”。大有大的根據(jù),大有大的特殊,大有大的益處。對大,對大治安,必須十分重視,加以專門研究。國人對大,情有獨鐘。喜歡大中國、大一統(tǒng)、大團圓、大鍋飯、大躍進、大包干、大司法、大調(diào)解、大循環(huán)、大逆轉(zhuǎn)、大決戰(zhàn)、大會堂、大熊貓,等等。
大治安及其學說,是一個多極、多層、多變的有機大系統(tǒng)。體系建設(shè)涉及方方面面,細節(jié)決定命運,細枝末節(jié)問題必須處理好。然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首先大局觀要好。如若不分主次,事無巨細,一團亂麻,一場混戰(zhàn),一地雞毛,結(jié)果則會適得其反。一些年來,美國反恐大戰(zhàn)極重情報建設(shè),煞費苦心、勞民傷財,搜集了國內(nèi)外許多情報信息。但由于眉毛、胡子一把抓,太多、太散、太假的小情報、雜情報、廢情報,反而掩蓋了諸多有用的大情報、主情報、真情報。反恐當局應接不暇,眼花繚亂,手足無措。①參見寇立研:《美國反恐催生“龐大怪物”》,載《環(huán)球時報》2010年7月20日。
為使大治安及其學說體系建設(shè)的大局觀好,先必厘清其邊際。集天時、地利、人和之“萬千寵愛”于一身,大治安及其學說必須如此,也能如此。雖說大治安及其學說體系,可以大到無一定規(guī)范、無一定邏輯、無一定邊際,但凡事又必具相對性、可知性,規(guī)范、邏輯、邊際也是客觀存在的,其均來自于實際,來自于創(chuàng)新,規(guī)范、邏輯、邊際也能創(chuàng)。大治安及其學說是創(chuàng)出來的,應該還有許多的新可以創(chuàng)。
任何物體不無長、寬、高三元,故大治安是全過程的(長)、全方位的(寬)、全層次的(高)治安。厘清大治安及其學說體系建設(shè)之邊際,遂需科學地確定其長、寬、高。
大治安及其學說邊際之長,包括大治安邊際之長與大治安學說邊際之長。
1.大治安邊際之長。所謂長,指大治安是全過程的治安。
作為整體的治安與作為個體的治安,不但是一個系統(tǒng),而且是一個過程?!扒Ю镏?,始于足下。”治安的發(fā)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繁。治安的取得,涵蓋社會治理、社會管理、社會調(diào)理的每一環(huán)、每一節(jié)、每一點;治安的取得,離不開社會、人文、自然方面的長期運作,永不懈怠;治安的取得,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少進、遲進也退,快進、亂進亦退,唯有與時俱進、與事俱進、與勢俱進;治安的取得,是一種人類自由境界①參見趙鑫珊著:《不安》,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治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治安沒有結(jié)果只有追求。
任何事物都是發(fā)展序列和聯(lián)系層次的辯證統(tǒng)一,過程和結(jié)構(gòu)的辯證統(tǒng)一,時間和空間的辯證統(tǒng)一。理論體系中的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正是上述幾對辯證統(tǒng)一關(guān)系的體現(xiàn)。成熟的事物與理論體系,總是具有歷史與邏輯的一致性。從歷史上看,也就是從過程上看,大治安及其學說,可以劃分為大治安及其學說發(fā)展之前、大治安及其學說發(fā)展之中、大治安及其學說發(fā)展之后。從邏輯上看,大治安及其學說,可以劃分為大治安及其學說之為什么、大治安及其學說之是什么、大治安及其學說之怎么辦。
大治安及其學說,對治安之前、中、后作全過程關(guān)照。其不僅能像傳統(tǒng)治安實務與治安學說一樣,首先從、容易從、一般從社會治安問題發(fā)生之后切入,作為邏輯起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而且能漸次由少到多、由表及里、由次涉主,從社會治安問題發(fā)生之中切入,作為邏輯起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再次從社會治安問題發(fā)生之前切入,作為邏輯起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即,非但重視在社會治安問題發(fā)生之后采取懲治措施,而且并更為重視社會治安問題發(fā)生之中的控制與社會治安問題發(fā)生之前的預防,重視消解社會治安問題原因,治理源頭,防控結(jié)合,以防為主,服務第一。
實踐之中的中國社會大治安,在歷史上有一個演變過程。其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興旺發(fā)達。中國傳統(tǒng)社會,將刑事方法與其他社會管理方法綜合在一起,全方位、全層次、全過程地整飭社會治安,特別注重社會治安問題發(fā)生之前的防范,這就是刑與諸物合一,即中國古典大治安。
中國社會大治安形成的原因,在于中國社會之注重整體、注重關(guān)系的情勢、追求大一統(tǒng)所形成的天人合一的觀念。天人合一具有哲學意義,天人合一將人與己合一、人與人合一、處理人與人關(guān)系的各種手段合一、人與自然合一。這些,都寓于一定的社會治安經(jīng)略之中。
“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社會主義取得政權(quán)以來,大治安已成為謀求解決社會治安問題、安邦定國、在和平中崛起的戰(zhàn)略方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則是大治安思想的一定體現(xiàn)。1979年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被經(jīng)常提及。1991年3月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的《關(guān)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指出:“社會治安問題是社會各種矛盾的綜合反映,必須動員和組織全社會的力量,運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經(jīng)濟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種手段進行綜合治理,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穩(wěn)定,并作為全社會的共同任務,長期堅持下去?!?/p>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對社會治安問題之前、中、后作全方位的關(guān)照,特別注重發(fā)生之前的綜合防范。早先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很大程度上就是謀求解決一般的社會治安問題,簡言之就是抓社會上的“小流氓”,其后才是著重解決傳統(tǒng)的、多為社會面上發(fā)生的、暴力型的違法犯罪,現(xiàn)在解讀為對社會矛盾的綜合治理。2010年,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會議提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說到底是對社會矛盾的綜合治理,是社會建設(shè)和社會管理的重要內(nèi)容。”②參見《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會議召開 周永康作重要講話》,http://pingan.hebei.com.cn/ztzl/sewzt/zyjs/201012/t20101210_2622340.htm l。此乃明確的大治安,如此則大大擴展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范圍,大大提升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規(guī)格,大大強化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使命。社會治安越來越博大精深,視角前移,任重道遠。而近年來所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與“社會建設(shè)綜合治理”,等等,萬變不離其宗,都屬于大治安的范疇,都可以用大治安進行統(tǒng)率。
2.大治安學說邊際之長。科學的歷史幾乎就是創(chuàng)新的歷史,科學發(fā)展必須不斷“追新”。大治安及其學說,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異軍突起,走過了不短的路程。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充分準備,作為一門科學的大治安揭開面紗,閃亮登場。相異于當下的一年磨十劍,既耐得住寂寞又耐得住喧囂,十年磨一劍,20世紀70年代初葉起,金其高即醉心于社會治安研究,廣泛涉獵古今中外諸多相關(guān)資料,1984年發(fā)表《綜合治理必須實現(xiàn)“四化”》③參見金其高:《綜合治理必須實現(xiàn)“四化”》,載《青少年犯罪研究》1984年第11期。,1985年發(fā)表《論證據(jù)確實充分的客觀標準》①參見金其高:《論證據(jù)確實充分的客觀標準》,載《法學研究》1985年第1期。、《案件偵破與犯罪預防》②參見金其高:《案件偵破與犯罪預防》,載《刑偵研究》1985年第1期。,1986年發(fā)表《探究犯罪原因必須先區(qū)分幾對概念》③參見金其高:《探究犯罪原因必須先區(qū)分幾對概念》,載《法學》1986年第6期。,1987年發(fā)表《公檢法司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的互相配合》④參見金其高:《公檢法司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的互相配合》,載《法律科學》1987年第3期。,1988年發(fā)表《關(guān)于犯罪學的基本內(nèi)容問題》⑤參見金其高:《關(guān)于犯罪學的基本內(nèi)容問題》,載《政治與法律》1988年第5期。,1989年發(fā)表《論刑偵戰(zhàn)略》⑥參見金其高:《論刑偵戰(zhàn)略》,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1989年第5期。。這些論文已初顯大治安學說之相,大治安學說之花含苞待放。1992年的專著《社會治安學》⑦參見金其高著:《社會治安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可謂中國治安學暨大治安學說的始作俑者,盡顯大治安學說之風采。
著名治安學教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校長李健和,曾多次在國內(nèi)治安學學術(shù)研討會上及研究生授課中稱,金其高教授是國內(nèi)第一個將“治安”作為“學”的人。中國政法大學皮藝軍教授曾撰文指出:“金其高教授應當是我國大治安理念的首倡者,他的后半生為我國的綜治事業(yè)付出了常人難以承受的犧牲。他對于綜合治理的成果是具有前瞻性和創(chuàng)建性的。”⑧參見皮藝軍:《犯罪學茶樓·二期寄語》,載《青少年犯罪問題》2011年第2期?!敖鹄蠋熖岢龅拇笾伟?,其實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新的方法論、新的視角,這種視角使得我們能夠看到更多更新的東西。”⑨參見《“犯罪學俯察與大治安經(jīng)略”學術(shù)研討會紀要》,載《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青年才俊盧國顯博士等認為,“1992年金其高的《社會治安學》以社會系統(tǒng)的視角研究治安問題和治安現(xiàn)象,是一種嶄新的理論視角。”“金其高在《社會治安學》一書中給《社會治安學》的定義是:‘社會治安學是從整體上、全方位地研究社會治安問題之產(chǎn)生原因、運行表現(xiàn)與防控措施的學問?!髡叩难芯拷嵌染褪菑暮暧^的、系統(tǒng)的角度探討社會治安問題,并將社會系統(tǒng)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治安問題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研究與治安問題有關(guān)的所有的社會現(xiàn)象與人的行為?!保?0)參見盧國顯:《我國治安學基本問題研究述評》,載《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青年才俊康海軍博士等認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治安學專業(yè)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但從學術(shù)研究意義上正式提出‘治安學’這一概念則是在1992年,金其高著《社會治安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11“‘治安學’是中國特有的學科或概念。西方發(fā)達國家雖有許多對治安現(xiàn)象、治安問題和治安對策的獨到研究,但沒有類似的提法。它們是通過研究警察科學來研究社會治安現(xiàn)象、治安問題和治安對策的。中國的‘治安學’是在治安(行政)管理學的基礎(chǔ)上提出和發(fā)展的。中國高等教育中的治安學專業(yè)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但嚴格來說,在中國從學術(shù)研究意義上正式提出‘治安學’(‘治安學’不同于‘治安管理學’,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在20世紀90年代,其標志是金其高著《社會治安學》的問世?!?2參見康海軍:《論治安學的研究對象、學科地位及其學科體系》,載《江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古人云:“二十而冠”13《禮記·曲禮》。。 可喜的是,20年來隨著形勢的變化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極為關(guān)注與認同大治安及其學說?!敖鼛啄陙恚伟补芾韺W界一直認為治安有兩種含義:大治安和小治安。大治安就是社會總體的治安,國家的治安活動。小治安是公安部門的治安,即治安管理。兩種含義不同的治安具有兩種不同的學科:大治安對應的是廣義治安學,小治安對應的是狹義的治安學,即治安管理學。”14參見盧國顯:《論治安管理學的學科屬性》,載《犯罪研究》2005年第4期?!斑€有人應用大治安的理念從事治安學研究,如武和平《大治安》,群眾出版社1995年版?!?5參見盧國顯:《論治安管理學的學科屬性》,載《犯罪研究》2005年第4期。
而金氏對大治安情有獨鐘,矢志不渝,一發(fā)而不可收。21世紀伊始又有《社會治安防控經(jīng)略》16參見金其高著:《社會治安防控經(jīng)略》,群眾出版社2004年版。、《中國社會治安防控》17參見金其高著:《中國社會治安防控》,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等大治安專著問世。2006年發(fā)表頗具影響、切合實際、雅俗共賞的重要理論篇章《大治安之“貓鼠”論》①參見金其高:《大治安之“貓鼠”論》,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此乃金氏大治安學說體系建設(shè)的新標志?!墩摯笾伟仓吕虾椭C》②參見金其高:《論大治安之新老和諧》,華東政法大學科研處主編《華東政法大學學術(shù)文集2006》,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社會治安防控必須追求“五新級”,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型”》③參見金其高:《社會治安防控必須追求“五新級”,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型”》,郭太生主編《治安學論叢》(第五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等等,皆論及大治安及其學說邊際之長,均系一個時段大治安學說之邊際。2010年發(fā)表的針對性文章《論大治安》④參見金其高:《論大治安》,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對大治安又有新說。
誠可見,謂之“第一人”多半系指代時間。笨鳥先飛,天道酬勤,20年前,金氏以其1992年問世的310千字專著《社會治安學》,不經(jīng)意間成為治安學暨大治安學說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個踩地雷的人”、“第一個被小治安學說淘汰出局的人”。正所謂:歷史的此一出口,正是歷史的彼一入口。
還可以說,大治安學說實際上是眾英雄的所見略同、不謀而合。歷史,應當用一定的篇幅予以記載:中國治安學暨大治安學說的創(chuàng)立、維護、發(fā)展與繁榮,絕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既非一人之工,又非一人之功。僅從金氏大治安學說之脈絡作簡約考察,當年的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社長李傳敢教授慧眼識珠,決定出版金氏《社會治安學》,并親自擔任責任編輯(另一責任編輯宋軍)。否則,金氏大治安學說還可能“長在深閨人未識”?!渡鐣伟矊W》,經(jīng)“手抄本”到“復印本”再至“九二本”,正式揭開面紗,足有十年之久。
“英雄不問出處”,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校長李健和教授與治安系主任郭太生教授、黨總支書記宮志剛教授等,為人儒雅,虛懷若谷,海納百川,主動將“體制外”的治安學說“引狼入室”,待為上賓。諸如,延請金氏等參加2005年在京舉辦的治安學專業(yè)建設(shè)研討會?!吨袊嗣窆泊髮W學報》主編仇加勉教授、副主編王新華教授等,大力支持理論創(chuàng)新,一些年來在該《學報》上先后發(fā)表金氏數(shù)篇大治安文章:1989年第5期6千字的《論刑偵戰(zhàn)略》、2006年第1期25千字的《大治安之“貓鼠”論》、2007年第5期17千字的《大偵查:偵查學學科研究之六大“我&誰”》(金其高與朱莉珺2006聯(lián)合制作)、2010年第6期10千字的《論大治安》。
2011年伊始,河南警察學院于古嵩山少林英雄、今公安巾幗英雄任長霞生息之地,舉辦國內(nèi)首次既犯罪學又大治安的“犯罪學俯察與大治安經(jīng)略”學術(shù)研討會⑤參見《“犯罪學俯察與大治安經(jīng)略”學術(shù)研討會紀要》,載《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肖劍鳴教授、皮藝軍教授與金氏等均接“英雄帖”,應邀參加風云際會的“中原經(jīng)略”?!逗幽暇鞂W院學報》主編翟英范教授、副主編劉芳老師及資深編輯芮強老師等,稟賦中原大地寬廣胸懷,與金氏一見如故,鼎力襄助大治安學說,安排《學報》2011年全年各期適當版面,連續(xù)發(fā)表金氏大治安學說之系列文章:第1期14千字的《從大治安看家庭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第2期5千字的《論大治安之天人和諧》、第3期5千字的《論大治安之質(zhì)量和諧》、第4期16千字的《大治安格局的官、民、匪三角演義》、第5期17千字的《大治安經(jīng)略須善用一、二、三大智慧》與第6期18千字的《大治安及其學術(shù)之邊際》,等等。
全國公安院校的治安學者,對“體制外”的金氏大治安學說視如己出,呵護有加。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原治安系主任、現(xiàn)科研中心主任徐志林教授,江蘇警官學院治安系主任陳志軍教授暨系副主任倪海英教授等,都曾邀請金氏給學員傳授大治安學說。山東警察學院治安系主任王精忠教授等,邀請金氏參加2011年10月在濟南舉行的第十三屆華東地區(qū)公安高校治安管理學術(shù)研討會,并在大會上作《大治安的基本思路》的學術(shù)報告。河南警察學院治安系主任王龍?zhí)旖淌谠凇胺缸飳W俯察與大治安經(jīng)略”學術(shù)研討會稱贊說:“金教授對大治安的研究,在學界很有影響?!雹迏⒁姟丁胺缸飳W俯察與大治安經(jīng)略”學術(shù)研討會紀要》,載《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上海更是金氏大治安學說的“根據(jù)地”,上海綜治系統(tǒng)經(jīng)常邀請金氏傳授大治安學說。上海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綜治委副主任暨市綜治辦主任林化賓,市綜治辦(專職)副主任樂偉中,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研究所所長、華東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楊正鳴教授,市綜治辦基層指導處處長朱黎明等,關(guān)愛理論創(chuàng)新,寬容金氏大治安學術(shù)諸多探索性文稿在旗下的上海市內(nèi)部月刊《綜治研究》上先行試水,投石問路,等等。
大治安及其學說邊際之寬,包括大治安邊際之寬與大治安學說邊際之寬。
1.大治安邊際之寬。所謂寬,指大治安是全方位的治安。大治安,到底涉及多大界面的力量投入?要實際認識清楚。
就內(nèi)涵而言,大治安,具體情況下可作不同理解。首先,治安等于治安問題。理論研究與實際生活中所使用的“治安”概念,有時作為一種需要被社會解決的問題、作為社會秩序管理的對象而存在。其次,治安等于治安狀況。通常所言“治安好壞”,實際上是指治安狀況好壞,即治安形勢、治安秩序好壞。治安秩序是破壞社會正常生產(chǎn)生活的治安問題與社會管理防范工作雙方相互矛盾、相互斗爭的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局勢。因此,作為治安狀況理解的治安的含義,包括治安問題與治安工作。再次,治安專指治安工作,即治安防控。理論研究與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強化治安”,意指加強對治安問題的管理與防范工作。上述治安問題、治安狀況、治安工作之“三合一”,就是治安與大治安的比較完整的含義。
就外延而言,大治安,社會治安防控主體、社會治安防控方法、社會治安防控客體的范圍由小到大,外延漸次可為十數(shù)個同心圓。即:公安機關(guān)治安管理部門作為治安防控主體的治安;整個公安機關(guān)作為治安防控主體的治安;公、檢、法、司作為治安防控主體的治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組織(含上述公安司法機關(guān))作為治安防控主體的治安;以上及紀檢、反貪污受賄、反商業(yè)犯罪、反生產(chǎn)事故組織作為治安防控主體的治安;以上及反黑、反恐、反突發(fā)事件等國內(nèi)安全、國境安全、國家安全之治安;以上及整個國際安全之治安;以上及整個陸地、海洋、太空之人類安全之治安;以上及人類與所有動、植物生態(tài)安全之治安;以上及全科及全數(shù)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物種安全生存、良好代謝、持續(xù)發(fā)展、和諧共生之治安。等等。大治安,其外延越來越大。
就內(nèi)涵與外延的統(tǒng)一而言,從大局觀上看,大治安總體上又可以歸結(jié)為官、民、匪之三角①參見金其高:《論三角犯罪預防》,載《綜治研究》2008年第1、2、3期。演義??芍^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而鳥大了也就什么林子都有。根據(jù)生物的多樣性,社會組織與社會成員個體亦具有多樣性,社會矛盾與社會沖突中的社會力量亦具有多樣性。但就大局而觀,根據(jù)既“一分為二”又“合二而一”再“一分為三”的科學劃分,社會矛盾與社會沖突中的社會力量,總體上可以歸結(jié)為官、民、匪之大三角,此三角乃既不可多、又不可少、還不可錯的三個角。
官、民、匪,三種勢力系三角關(guān)系(角:角色;角度;角逐)。一般地說,從各自對待法的態(tài)度看,官、民、匪三角可以構(gòu)成法治“3 WEI”方陣:官(官府與官員,特別是其中的警),一般系主導社會對付違法犯罪的人,維護于其有利的社會統(tǒng)治秩序,可稱之維法;民(一般的社會組織與社會成員,其中包括被害者,潛在被害者,利益相對者,社會邊緣群體,各種“被”的人以及立法、守法、督法不到位的情形等,民營企業(yè)被稱之為一群“野孩子”),系不盡守法的人,可稱之未法;匪,一般系缺德、違法、犯罪的人、“體制外”的人群以及其他具有顯著獸性殘余的人(犯罪學多認為,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其行為與多數(shù)人群相左,與社會法治相悖,可稱之違法。官、民、匪三角之法治“3 WEI”方陣,亦可解讀為美女“三圍”(3 WEI)。官,承上啟下,左右逢源,合縱連橫,協(xié)調(diào)全身,一如人的肚臍腹脘部位,乃人體生理中樞,“小政府,大社會”,政府的“小蠻腰”狀態(tài)可稱作美女之腰圍。民,系社會的基礎(chǔ),屯富于民,屯智于民,屯防于民,黎民百姓的狀況可稱作美女之臀圍,所謂“豐乳肥臀”。匪,不三不四,不即不離,不依不饒,敢向“代表國家”、“代表人民”、“代表正義”的社會強勢“公權(quán)力”叫陣,四海游龍,五洲亮劍,天涯周旋,有的還真是笑到最后,足見其非凡膽略、智慧與能力。撇開違反法律、違反道德勿論,犯罪本身是一門學問(犯罪學)、一門藝術(shù)(犯罪術(shù))。社會的犯罪水平標志著社會的智慧水平?!胺宋摹睒O顯其魅力與風采,來勢洶洶,波濤洶涌,可稱作美女之胸圍。如上,腰圍、臀圍、胸圍之美女“三圍”(3 WEI),既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還相互鼎立。
大治安及其學說,對治安之里、中、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對官、民、匪)作全視角關(guān)照。其不僅能像傳統(tǒng)治安實務與治安學說一樣,首先從、容易從、一般從匪中的社會治安問題切入,作為邏輯起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而且能漸次由少到多、由表及里、由次涉主,從民中的社會治安問題切入,作為邏輯起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再次從官中的社會治安問題切入,作為邏輯起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在此可以說,學者們此前普遍認為的,所謂“大治安就是社會總體的治安,國家的治安活動。小治安是公安部門的治安,即治安管理?!雹趨⒁姳R國顯:《論治安管理學的學科屬性》,載《犯罪研究》2005年第4期。有一定見地。然而,真正的大治安及其學說認為,如此“大治安”(上述“大治安就是社會總體的治安,國家的治安活動”),委實還是“小治安”,或者還是較大的“小治安”與較小的“大治安”。
質(zhì)言之,“一個人的平安不是平安,一些人的平安也不是平安,一切人的平安才是平安。以前的治安再大也是小治安,因為其考慮的只是少數(shù)人的平安,考慮的只是統(tǒng)治者(政權(quán))、部分人的平安,沒有考慮全社會的平安?!雹賲⒁娊鹌涓?《論大治安》,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按蠹液?,才是真的好?!贝笾伟?,不僅是官的治與官的安(公安的治與安、整個“公權(quán)力”的治與安),而且是民的治與民的安,也還是匪的治與匪的安;不僅是社會的治與安(即官、民、匪的治與官、民、匪的安),而且是人文的治與人文的安,也還是自然的治與自然的安;不僅是治與安,而且是未治與未安,也還是不治與不安;不僅是治安,而且是不提治安,也還是順其自然,安之若素,隨遇而安。等等。
2.大治安學說邊際之寬?!笆朗虑∪琰S河水,緩流總比激流寬?!贝笾伟布捌鋵W說所體現(xiàn)的是生物的多樣性,追求的是包容、平緩、和諧。這些年,以大治安為標志的治安與治安學之異軍突起,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大治安學說的應運而生與長足發(fā)展,極大地活躍了治安學學科,融通治安學學科內(nèi)外,相關(guān)學科共生共榮、和諧發(fā)展,大治安理論與社會治安防控實踐相映生輝。
大治安及其學說,極大地融通治安學學科內(nèi)部。2005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系主任郭太生教授撰文說:“正如金其高教授所指出的,‘定位高一些,才能聚集天下的人才’?!雹趨⒁姽?《治安學研究的困惑與發(fā)展》,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2006年,郭太生教授還從另一角度說:“金其高教授所講的‘旗子舉低了,聚不起天下英才’,我想就是這個意思。”③參見郭太生:《治安學發(fā)展的關(guān)鍵在于建設(shè)》,載郭太生主編《治安學論叢》(第三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近年來,小治安及其學說與大治安及其學說,“吃皇糧的治安”及其學說與“吃雜糧的治安”及其學說,大會師,“哥倆好”。2005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系舉辦的治安學專業(yè)建設(shè)研討會、兩年一度的全國治安學學術(shù)研討會暨治安學系主任論壇,“體制內(nèi)的治安”及其學者與“體制外的治安”及其學者歡聚一堂,難分你我,共商大計,便為大治安及其學說繁榮發(fā)展之集錦?!昂<{百川,有容乃大?!?010年,郭太生教授要求“以更開放、更寬容的心態(tài)研究治安學”,“治安學在理論層面應立足于大治安的研究”,④參見郭太生:《以更開放、更寬容的心態(tài)研究治安學》,載郭太生主編《治安學論叢》(第五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序言。所言極是。大治安及其學說,極大地促進了各種各樣治安文化的交匯融合。
大治安及其學說,極大地融通與其極為相似的犯罪學。近些年來,犯罪學在中國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犯罪學是關(guān)于犯罪的學問,⑤參見金其高主編:《犯罪學》,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頁。一般研究犯罪原因、犯罪表現(xiàn)與犯罪防治。從研究的范圍上說,治安學與犯罪學之間是既各自獨立發(fā)展又相通、相統(tǒng)、相同,進而呈現(xiàn)包圍與反包圍之辯證關(guān)系。統(tǒng)分結(jié)合,小治安學為犯罪學所涵蓋,中治安學約等于犯罪學,大治安學包容了犯罪學。大治安及其學說,在涉及犯罪時高屋建瓴,輕車熟路,游刃有余。2011年初,河南警察學院舉辦的“犯罪學俯察與大治安經(jīng)略”學術(shù)研討會,形式與內(nèi)容均頗為“追新”,眾英雄個個來者“不善”,各懷“詭”胎,機鋒處處,刀不血刃,少有此既極為友好而又極具智慧、極顯猛烈、極為爽快的學術(shù)“掐架”,予犯罪學與治安學“一石二鳥”相信必于學術(shù)內(nèi)外影響久遠。
大治安及其學說,極大地融通與其一定平行的偵查學:大偵查。普通治安學主要研究“面對面”地對付犯罪等社會治安問題,普通偵查學主要研究“背對背”地對付犯罪等社會治安問題。相關(guān)學科與偵查學學科相互博弈,從周邊攻略偵查學之不濟,入侵偵查學之傳統(tǒng)“領(lǐng)地”、用其他學科的“話語”解讀偵查,消減擅長“背對背”的偵查學學科的話語權(quán)。一旦發(fā)生與眾學科之間的“同臺競技”、“合理沖撞”或者“擦槍走火”,覬覦偵查學學科之傳統(tǒng)“領(lǐng)地”良久的其他學科,就會趁機大舉進攻,喧賓奪主、群起而代之。既是犯罪學、治安學又是偵查學,或者說既不是犯罪學、治安學又不是偵查學的《大治安之“貓鼠”論》等論著,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傳統(tǒng)偵查學的“學科安全”?!吧普卟粊怼保瑹o獨有偶,2007年《大偵查:偵查學學科研究之六大“我 &誰”》⑥參見金其高、朱莉珺:《大偵查:偵查學學科研究之六大“我&誰”》,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似乎又一只“狼來了!”
大治安及其學說,極大地融通與治安學相對內(nèi)外有別的邊防管理學:大邊防。普通治安學主要研究“國境內(nèi)”的犯罪等社會治安問題,普通邊防管理學主要研究“國境邊”的犯罪等社會治安問題?!斑叿馈庇行赂拍?960萬平方土地的周邊與里面的邊;平面的邊與立體的邊;進來的邊與出去的邊;有形的邊與無形體的邊;這樣的邊與那樣的邊。而既有如此種種的邊,就有如此種種的防,大治安的大邊防也就大不一般。①參見金其高:《論邊境治安防控能力建設(shè)》,載《中國人民武裝警察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和諧社會大治安之邊境治安防控,需要以動制動,實行開放的邊防、縱深的邊防、運動的邊防。“戰(zhàn)爭一打起來,就沒有界限。”大縱深、全視角、不對稱,對混跡于外商、外教、外援、外客中的外敵,要放進來打,“抓活的”。對潛逃出去的內(nèi)敵,必要時也要走出去,開展天涯追兇,在更加廣闊的空間進行攻防。
大治安及其學說,極大地融通刑法學:大刑法。治安學主要研究廣義的犯罪等社會治安問題,刑法學主要研究狹義的犯罪等社會治安問題。犯罪的刑事司法是眾多學科的研究內(nèi)容,學科性質(zhì)的不同帶來犯罪的刑事司法研究角度的不同、觀點的不同。從整體上、全方位地研究社會治安問題的大治安學說,對犯罪進行刑事司法的基本角度,可以是“五結(jié)合”。即:單一與綜合結(jié)合;辦案與辦事結(jié)合;懲治與預防結(jié)合;個體與社會結(jié)合;過程與系統(tǒng)結(jié)合。“五結(jié)合”表明,從整體上全方位地研究社會治安的大治安認為,對犯罪的刑事司法,不僅是法律上的處置,而且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理、倫理、感情上的處置,如此才能真正科學地做好犯罪的刑事司法工作。若只將犯罪的刑事司法狹義地理解為法律的處置,刑事司法雖然表面上十分威嚴正當,實際上卻是走過場,效果甚微,發(fā)揮不了其應有的作用。②參見金其高著:《社會治安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304~307頁。
大治安及其學說,極大地融通社會治安防控的理論與實踐。往昔,社會治安防控的理論之間、社會治安防控的理論與實踐之間、社會治安防控的實踐之間,互相封鎖,互相排異,互相掣肘,雖然雞犬之聲相聞,但幾乎老死不相往來。大治安學說,使其成為一群人、一家人、一個人,有關(guān)各方一片“利好”,皆大歡喜,沒理由不開放、不合作。1996年10月,以大治安及其學說為契機、為基礎(chǔ)、為愿景的,全國第一家專門從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研究的機構(gòu)——上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研究所正式成立。經(jīng)中共上海市委批準,上海市機構(gòu)編制委員會滬編(1996)193號文同意,由上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與時華東政法學院(現(xiàn)華東政法大學)共建的上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研究所應運而生。研究所主要從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決策思想研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應用理論研究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操作實務研究,研究所旨在成為領(lǐng)導決策智囊、培訓人才基地、橫向聯(lián)系橋梁、宣傳咨詢窗口。2007年,金氏作為上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研究所副所長,應邀參加中央政法委召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深化研究座談會”,并承擔相關(guān)課題研究任務。2007年,金氏受邀參與謀劃2008北京奧運安保。2008年,金氏接受中央綜治辦的重托,承擔中央綜治辦旨在培訓全國綜治干部的教科書審修任務。2008年,金氏還應邀參加2010上海世博會事務協(xié)調(diào)局舉辦的“第五屆世博會與法治化論壇”的演講。
大治安及其學說,極大地融通國際管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贝笾伟布捌鋵W說,解決了國內(nèi)外治安學界的“畫地為牢”問題,開展了許多涉外警務研究。2007年,金氏應約接受英國《金融時報》上海分社社長Geoff Dyer先生90分鐘關(guān)于“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治安”的專訪。應該說“無事不登三寶殿”,《金融時報》此“金”含金量亦頗高。英國《金融時報》創(chuàng)立于1884年,是目前全球最高端和最領(lǐng)先的商務媒體之一,其與《華爾街日報》、《日本經(jīng)濟新聞》并稱為全球“三大經(jīng)濟日報”,擁有超過110萬的讀者,是唯一進入白宮的非美報紙?!叭稹本蹠虾?,“談股論金”,并非純屬偶然。
可以說,大治安及其學說,至此已不再是“小語種”、“小兒科”、“小弟弟”。其甚至在古今中外都有“共同語言”,大治安及其學說之路越走越寬。
大治安及其學說邊際之高,包括大治安邊際之高與大治安學說邊際之高。
1.大治安邊際之高。所謂高,指大治安是全層次的治安。治安,不僅指周邊環(huán)境治安,而且包括社會治安、人文治安、自然治安等各層次治安,包括局部治安、有限治安、根本治安等各層面治安,包括表面治安、中部治安、里層治安等各層級治安。
高度,即為深度,謂之高深。如何從深層次上看治安,決定了如何從深層次上辦治安與如何從深層次上盼治安。然而,何謂從深層次上看治安?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此問題本身就夠“深層次”的。但不可不提及的是,現(xiàn)在連許許多多的違法犯罪人也不自我欣賞沖沖殺殺了,開始與對手“玩深沉”的,社會治安工作必須順應發(fā)展變化,科學循序漸進。金氏發(fā)表在內(nèi)部月刊《綜治研究》2009年第11期上的《從深層次上看綜治、辦綜治、盼綜治》一文,受到有關(guān)方面的高度重視,后文稿公開發(fā)表在中央政法委《長安》雜志2010年第1期上。
從深層次上看治安、辦治安與盼治安,很重要、很需要、很必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治安是一個多極、多層、多變的大系統(tǒng),呈現(xiàn)出客觀上的系統(tǒng)規(guī)律。社會治安內(nèi)部、社會治安本身、社會治安與外部之間,分別是且合起來更加是個有機的系統(tǒng)。社會治安問題(鼠)與反制社會治安問題(貓)之間的較量,實際上是分別作為整體的或分別作為個體的社會治安問題系統(tǒng)(鼠)與反制社會治安問題系統(tǒng)雙方系統(tǒng)與系統(tǒng)(貓)之間的較量,是分別作為整體的或分別作為個體的社會治安問題系統(tǒng)(鼠)與反制社會治安問題系統(tǒng)(貓)雙方系統(tǒng)質(zhì)量之間的較量。這里存在著四種博弈場合:當貓與鼠都不“玩深沉”的,雙方就會以低智慧對低智慧,出現(xiàn)瞎貓碰上死老鼠的情形;當鼠“玩深沉”的,而貓不“玩深沉”的,這種社會治安問題就會繼續(xù)“頑下去”;當鼠不“玩深沉”的,而貓“玩深沉”的,這種社會治安問題就會“玩完”;當貓與鼠都“玩深沉”的,雙方就會以強項對強項,以高智慧對高智慧,出現(xiàn)頂尖高手之間的精彩博弈。
順便提及,諸如當下某些地區(qū)的恐怖與反恐怖等,實際上當事各方都只具有“初段”(初級階段)之水準,簡直像場“兒戲”。光憑幾介武夫、幾桿破槍、幾下比劃,紙上談兵、幾個回合就“歐了”。如此這般算完成了“反恐演習”,也太小覷“恐子”(“恐子”,系金氏語言,對恐怖分子的簡稱,正式起用于2008年,金氏在上海世博會事務協(xié)調(diào)局“第五屆世博會與法治化論壇”上的演講)了!嚇唬小老百姓還差不多,是給自己壯膽吧?
社會治安問題及其防控的深層屬性問題十分重要,但現(xiàn)今還未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認清社會治安問題及其防控的深層屬性,關(guān)系到從何種途徑、何種層面來開展社會治安,解決社會治安問題。從根本上說,社會治安問題及其防控,兼有社會性、人文性與自然性等三種品性。只視社會治安問題及其防控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勢必主要會從社會方面描述社會治安問題,從社會本身,從社會制度、社會關(guān)系、社會環(huán)境上解釋社會治安問題產(chǎn)生原因與尋找防控對策;只視社會治安問題及其防控為一種人的行為,勢必又主要會從人本身,從人的生理、心理、病理上描述社會治安問題,解釋社會治安問題產(chǎn)生原因與尋找防控對策;只視社會治安問題及其防控為一種自然情形,勢必又主要會從自然方面描述社會治安問題,從自然本身,從生產(chǎn)、生活、生態(tài)上解釋社會治安問題產(chǎn)生原因與尋找防控對策。
大治安及其學說,必須將社會治安問題及其防控既看做一種能與人分離(不一定要有人來實施),而主要有社會運行規(guī)律的社會現(xiàn)象,又將其看做非得由人來實施,并涉及人的生理、心理、病理,有完整行為規(guī)律的人的行為,還將其看做像花開花謝、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一樣的正常的自然情形,如此才可能歷史地、科學地、完整地揭示出社會治安問題及其防控的本質(zhì)特性,尋找到科學的社會治安路徑。
馬克思的學說主要是關(guān)于社會的學說,實際上馬克思還有許多關(guān)于人文、關(guān)于自然的學說。然而,國人以前受馬克思的學說的影響,或者說以前受所謂的“馬克思的學說”的影響,均有意無意、多多少少地只注重從社會角度解讀犯罪等社會治安問題,治安學說與治安實務亦不能外。一談犯罪等社會治安問題就只談社會,一談社會就只談政治,一談政治就只談階級,一談階級就只談斗爭,一談斗爭就只談對抗,一談對抗只談你死我活,一談你死我活就只談專政,一談專政就只談“零容忍”、“一網(wǎng)打盡”、“冷酷到底”。社會治安潛意識中大多對嚴防、嚴管、嚴打持自然的認同,社會治安工作上對嚴防、嚴管、嚴打駕輕就熟,輕視、抵觸甚至于極力反對寬防、寬管、寬打。當下,大治安及其學說從深層次上看問題,就必須找到、找準并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2.大治安學說邊際之高。金氏在1992年版的《社會治安學》中就明確提出,社會治安問題及其防控,具有社會性、人文性、自然性,并言及重點是社會性、人文性。①參見金其高著:《社會治安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3頁。近年來,金氏有關(guān)社會治安品質(zhì)之“三性說”方面,又有重要發(fā)展。如《從深層次上看綜治、辦綜治、盼綜治》:“可以認為,社會治安問題及其防控的社會性、人文性與自然性等‘三性’,既是其三個方面,又是其三個側(cè)面,還是其三個層面。社會性是其表層,人文性是其中層,自然性是其深層。中國目前的社會治安,主要是從社會治安問題及其防控的社會性層面上看問題,甚至主要是僅從社會性層面上的某些方面看問題,深層次的社會治安工作還相當遙遠?!雹趨⒁娊鹌涓?《從深層次上看綜治、辦綜治、盼綜治》,載《長安》2010年第1期。
大治安及其學說邊際之高,包括社(社會)、人(人文)、物(自然)之全層次。大治安及其學說體系建設(shè),必須三個層次兼顧,從三個層次展開。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肯定有社會的階級斗爭,但更多的是社會的非階級斗爭等其他社會因素;較深層次的還有人的生理、心理、病理等;更深層次上還有自然力量。“天氣改變了歷史”,“人類社會由天氣塑造,再影響天氣,然后必須調(diào)整以適應這些新創(chuàng)造的模式;我們每個人只是這個復雜而彼此息息相關(guān)的體系中最小的一份子。”①參見(美)勞拉·李著,林文鵬譯:《天氣改變了歷史》,上海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4頁。大自然不言而在,大自然不怒而威,大自然不戰(zhàn)而勝。推動歷史前進,生產(chǎn)力、生活力、生態(tài)力都有,都不可小覷。三者既是其三個方面,又是其三個側(cè)面,還是其三個層面。社會的人、生命的人、物質(zhì)的人,均來自于大自然,活動于大自然,受制于大自然,最后還要歸結(jié)于大自然。于此,大治安及其學說地位重要,責任重大,但前景堪“優(yōu)”。
大治安及其學說,對社、人、物作全層次關(guān)注。不僅能像傳統(tǒng)治安實務與治安學說一樣,首先從、容易從、一般從社會治安問題的社會性切入,作為邏輯起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而且能漸次由少到多、由表及里、由次涉主,從社會治安問題的人文性切入,作為邏輯起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再次從社會治安問題的自然性切入,作為邏輯起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
厘清了大治安及其學說的邊際,特別是厘清了大治安及其學說之長、寬、高,大治安及其學說變得愈發(fā)清新,愈發(fā)端莊,愈發(fā)厚重。
總而言之,大治安是全過程的、全方位的、全層次的治安。大治安及其學說邊際之長,包容治安之前、中、后全過程;大治安及其學說邊際之寬,包容治安之里、中、外全方位;大治安及其學說邊際之高,包容治安之社、人、物全層次。
大治安確實是大。大治安是大系統(tǒng),社會治安防控的范圍大,是推崇發(fā)展理念,一定角度上乃“綜治論”②參見金其高:《綜合治理必須實現(xiàn)“四化”》,載《青少年犯罪研究》1984年第11期。;大治安是大團圓,社會治安防控的氣量大,是推崇和諧理念,一定角度上乃“和諧論”③參見金其高:《大治安之靜動和諧》、《大治安之主客和諧》,載《犯罪研究》2008年第3期、2009年第5期。;大治安是大智慧,社會治安防控的本事大,是推崇科學理念,一定角度上乃“博弈論”④參見金其高:《大治安之“貓鼠”論》,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
大治安確實是大。大治安是大系統(tǒng),社會治安防控的范圍大,大致上就是講求“體力”;大治安是大團圓,社會治安防控的氣量大,大致上就是講求“德力”;大治安是大智慧,社會治安防控的本事大,大致上就是講求“智力”。大治安之“德、智、體”,必須全面發(fā)展。
大治安確實是大。大治安是大系統(tǒng),社會治安防控的范圍大,亦可歸結(jié)為“大眾”治安;大治安是大團圓,社會治安防控的氣量大,亦可歸結(jié)為“大媽”治安;大治安是大智慧,社會治安防控的本事大,亦可歸結(jié)為“大師”治安。⑤參見金其高:《論大治安》,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
大治安確實是大。大治安,亦即“大家”治安:大治安是大系統(tǒng),社會治安防控的范圍大,是眾人都參與的治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大治安是大團圓,社會治安防控的氣量大,是倡導“大家風范”,摒棄“小家子氣”;大治安是大智慧,社會治安防控的本事大,是推崇專家參與謀劃治安,“軟實力”,“巧克力”,“大家”指路。
大治安確實是大。大治安,亦即“大方”治安:大治安是大系統(tǒng),社會治安防控的范圍大,涉及上下、前后、左右社會之“四面八方”;大治安是大團圓,社會治安防控的氣量大,是“落落大方”、“大大方方”;大治安是大智慧,社會治安防控的本事大,是講求社會治安“大手筆”、“大處方”(根本的法則)。
言而總之,大治安及其學說具有充足的科學依據(jù)、道德依據(jù)與事實依據(jù)。簡言之,首先,大治安,大有大的根據(jù),大有大的特殊,大有大的益處,對大治安必須十分重視,專門研究。其次,偏長整體的國人思維習慣,成為大治安及其學說的文化淵源。再次,極為崇尚穩(wěn)定的社會傳統(tǒng),籍作為動詞的大治安及其學說(廣告詞有云:“沒什么大不了的!”),促成作為名詞的大治安及其學說的崛起。
大治安確實是好,不過物極必反,“大熱必死”。對其亦需一分為三,對其也要“冷處理”,“潑點冷水”,再讓其吃點透心涼的“冰激凌”。三是數(shù),三是度,三是路,講正、反、合。大治安之大也是相對的、多樣的、動態(tài)的,故而,社會治安工作有關(guān)各方均可根據(jù)自身的現(xiàn)實需要,從大治安之不同的長、寬、高的角度切入,都“可以有”自身的“利好”,都有大治安的考量,都有不盡的加、減、乘、除與反復利用。世態(tài)炎涼,情況有別,冷暖自知,于己合適,方為最美、最善、最真。
誠所謂,“各有各的活法”。世界是多元的、多樣的、多彩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毙≈伟?、中治安、大治安,難分彼此,難說優(yōu)劣,難定伯仲。猶“小家碧玉”與“大家閨秀”、“東方美人”與“西洋美女”、“古典佳人”與“新貴佳麗”,家各有人,人各有佳,傾國傾城,難分妍媸。更所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事物從小到大,再漸次從大到小,遂成功、周全了自身的循環(huán)往復,完美超越,亦深化,亦升華,猶如鳳凰浴火,走向自我重生。歷史主要是進化的,但進化中無不伴隨著一定的循環(huán)與一定的退化,周而復始,生生不已。勢在必行,物極必反。大治安漸次達到極致,又會漸次走向中治安、小治安。只不過,此小治安并非彼小治安,新小治安并非老小治安,而是追求以最小的投入、最小的動作、最小的創(chuàng)口的治安。
質(zhì)言之,當下,舉國體制搞治安,市井人生談治安,壓倒一切為治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防長’”,有其客觀性、時代性、合理性。然而,做不到絕不能想不到,長此以往且一條路上走下去,則多少已經(jīng)背離了治安的初衷與治安的本質(zhì)。諸如:欲安不能(官、民、匪三角時下皆寢食難安,以至于會引發(fā)更多、更大、更廣、更深、更久的不安);成本太高(殲敵一千,自損八百);本末倒置(即便能安,也勉為其難,也頗為“不爽”,壞了美麗的心情、薪情與行情)。隨著大治安的不斷前行,社會建設(shè)、社會管理與社會治安,一定要尋求更加科學發(fā)展、統(tǒng)籌發(fā)展、綠色發(fā)展之簡約、和諧、智慧路徑,“社會主義社會的治安方略,應該追求最有效、最持久、‘最綠色’和最經(jīng)濟實惠地解決社會治安問題?!雹賲⒁娊鹌涓咧?《中國社會治安防控》,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頁。
四季如春,春如四季。人吃五谷雜糧,船拉八面來風。既來之,則安之。安之若素,隨遇而安。大治安必須拾級而上,將“治安”治安,“打回原形”。大治安,應如鴨子鳧水,神閑氣定,深藏不露。有道是,大愛無言,大道無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懊乙怀鍪?,就知有沒有?!币话l(fā),點到為止。真正的治安,應不問治安,不顯山水,若即若離,出神入化。籍無限為有限,著無形為有形,以無招勝有招,具無為無不為。朗朗乾坤,清風明月,黎民百姓,生生萬物,各是其是,各能其能,各樂其樂,少受打擾,優(yōu)雅生存。天蒼蒼,野茫茫,道常道,愛誰誰。將治安隱形于國家法治、社會善治、公民自治。
嗚呼!如此這般,則國家幸甚,社會幸甚,公民幸甚,治安亦幸甚!
General Order and its Disciplinary Boundary
JIN Qi-gao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 China 200042)
General order is not only a subject on securitymanagement,but also a subject on social order and on national stability.General order integrates timing,place and people and should be clearly defined.General order covers the whol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der,covers all the social order participants and covers the multi- level social order of society,human beings and physical objects.
General order;Disciplinary boundary;Length;Width;Height
D631
A
1008-2433(2011)06-0041-10
2011-09-06
金其高(1952—),男,江蘇南京人,華東政法大學社會治安研究所所長,教授,上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犯罪學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