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遠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參政黨文化建設的根本,為參政黨文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價值向度。當前加強參政黨文化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導地位,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在總結、挖掘和升華參政黨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價值理念的基礎上,整合、凝聚參政黨成員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夯實參政黨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與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的思想文化基礎。
政黨文化是指一個政黨所具有的為其黨員所認同的意識形態(tài)、組織心理、制度規(guī)范和行為作風,以及由此決定的一個政黨區(qū)別于他黨的政黨形象。政黨文化是在以取得和維護國家政權為目的的政治組織中形成的組織文化。與一般組織文化相比,政黨文化具有意識形態(tài)色彩濃厚、超越政黨自身生存價值的目標和對社會文化影響巨大等特征。[1]參政黨文化對于參政黨具有引導性、方向性的作用,其核心內容是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價值取向與政治認同。參政黨的價值認同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體現(xiàn)了歷史與現(xiàn)實的統(tǒng)一、進步性與廣泛性的統(tǒng)一、價值差異與價值共識的統(tǒng)一。
(一)從歷史上看,各民主黨派都把愛國、民主作為重要價值取向
各民主黨派雖然政治綱領各不相同,但都具有愛國、民主、平等、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傳統(tǒng)。改革開放以來,各民主黨派自覺地將其優(yōu)良傳統(tǒng)融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中去,不斷增強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各民主黨派堅持愛國、民主、團結、求實的價值追求,與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團結奮斗中形成了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礎,在政黨基本價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
(二)從當代中國政黨制度的內容來看,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是參政黨的思想政治基礎
當代中國政黨制度是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其顯著特征是“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zhí)政、多黨派參政,各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和反對黨,而是同共產黨親密合作的友黨和參政黨?!盵2]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核心和執(zhí)政黨,其他八個民主黨派是參政黨,而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民主黨派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與共產黨一道共同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
(三)從民主黨派政治聯(lián)盟的特點來看,參政黨具有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tǒng)一的價值特征
民主黨派是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者的政治聯(lián)盟,具有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并反映到民主黨派的價值取向上。一方面,民主黨派通過不斷學習和接受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方針和政策,盡可能增進與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認同和政治共識,在重大原則問題上達成一致看法。另一方面,民主黨派的思想價值體系相對寬松,具有廣泛性、多樣性和包容性,可以聯(lián)合和團結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和群體、具有不同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人們,代表和反映他們的愿望和要求。
(四)從當前參政黨成員的認知來看,參政黨正在形成體現(xiàn)時代特點的價值認同
當代中國社會從經濟發(fā)展方式、社會階層結構到民主政治、文化建設,各領域正在發(fā)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參政黨正在形成體現(xiàn)時代特點的價值認同。民主黨派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思想基礎,深度參與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過程,把愛國、民主、進步等作為民主黨派政治文化的重要價值,同時又融入參政黨求真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民主和諧的時代精神,體現(xiàn)當代參政黨應有的價值追求,從而形成參政黨廣大成員的價值共識,有效指導參政黨的參政實踐。
價值向度,是指從價值的視角對事物進行審視獲得的方向與維度?!吨泄仓醒腙P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全民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3]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了參政黨文化建設的價值向度,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參政黨文化建設的重要價值標桿。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我國社會意識形態(tài)領域和精神文化生活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決定著整個社會價值體系的基本特征和建設方向。
1.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毛澤東早就強調過,黨要有“共同語言”,社會主義國家要有“統(tǒng)一意志”。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tài),是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2.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鄧小平指出,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要團結起來、組織起來,一靠理想,二靠紀律,否則建設就不能成功?!拔覀円欢ㄒ洺=逃覀兊娜嗣?,尤其是我們的青年,要有理想。”[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反映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要求,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3.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五千多年的發(fā)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華民族又形成了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這種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4.堅持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優(yōu)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反映了現(xiàn)階段分清是非榮辱、明辨善惡美丑、形成正確價值判斷和良好道德風尚的基本道德要求,為培育新時代社會主義公民提供了道德行為準則。
(二)參政黨文化建設的基本取向
1.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精神支柱,是凝聚各黨派、各階層、各群體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于參政黨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引、文化支撐、價值導向、人格塑造和道德示范作用。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于鞏固參政黨與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有利于促進各民主黨派思想道德的進步,有利于增強參政黨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響力,提高參政黨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增強參政黨成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信心和決心,有利于參政黨團結和帶領廣大成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
2.鞏固多黨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各民主黨派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中的參政黨,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這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團結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民主黨派要不斷增強政治意識、黨派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自覺履行參政黨職能,為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作出新貢獻。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于鞏固多黨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發(fā)揮多黨合作的政治優(yōu)勢,推進多黨合作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有利于民主黨派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參政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參政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上走實、走穩(wěn)、走好。
3.加強執(zhí)政黨建設與參政黨建設的相互促進。民主黨派處在開放性、多樣性、多變性的復雜社會環(huán)境中,建設適應新形勢要求的高素質參政黨,任務十分艱巨。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執(zhí)政黨建設與參政黨建設的互動促進過程,有利于民主黨派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搞好政治交接,在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考驗中,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有利于民主黨派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服務科學發(fā)展,提高領導班子的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提高黨派組織整體的參政能力,發(fā)揮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作用;有利于民主黨派著眼于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強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的自覺性,團結、教育、引導廣大成員及所聯(lián)系群眾在多黨合作道路上不斷前進,進一步激發(fā)廣大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4.提升參政黨的價值與功能。民主黨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者和參與者,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遵循者和踐行者。參政黨投身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彰顯中國多黨合作制度架構下參政黨價值和功能的需要:有利于民主黨派發(fā)揮參政議政作用,推動執(zhí)政黨和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推進人民民主穩(wěn)步發(fā)展;有利于民主黨派加強民主監(jiān)督,優(yōu)化社會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加強和改進執(zhí)政黨和政府的工作;有利于民主黨派反映其社會基礎的利益訴求,暢通利益表達渠道,協(xié)調利益關系;有利于民主黨派進行社會整合,把日益多樣化的社會力量納入政治體制,促進政治認同,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
當前加強參政黨的參政文化建設,必須從參政黨的實際出發(fā),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根本取向,凝聚參政黨成員的價值共識,開發(fā)參政黨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價值與功能,促進參政黨的文化自覺。
(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從參政黨的情況來看,當前參政黨成員思想狀況主流是好的,參政黨整體呈現(xiàn)出積極向上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態(tài)勢,對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和大政方針保持高度認同。廣大參政黨成員知識層次高,見多識廣,思想活躍,民主法治意識、政治參與意識以及思想獨立性明顯增強。但也有少數(shù)參政黨成員受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以西方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衡量我國政治體制和多黨合作制度,對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發(fā)揮參政黨的作用認識模糊、信心不足。由此可見,現(xiàn)階段社會整合的現(xiàn)實需要要求執(zhí)政黨和參政黨必須進行一系列的適應性調整與改革。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為指導,以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為目標,反映中國社會發(fā)展方向,體現(xiàn)中國社會生產力發(fā)展要求,代表全國人民最根本利益,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滿足全體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塑造中華民族精神品格,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當前參政黨文化建設,要堅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根本,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不斷充實參政黨文化價值的時代內涵。
(二)深度開發(fā)參政黨的文化資源
參政黨具有知識密集的人才優(yōu)勢和多黨合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愛國民主的價值取向。參政黨成員絕大多數(shù)是中高級知識分子和各條戰(zhàn)線的骨干分子,知識分子往往對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價值觀念有更敏銳的觀察,更強烈的感受,更深入的思考。民主黨派長期以來形成了愛國民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民主黨派老一輩旗幟性、代表性人物愛國民主的事跡廣為傳頌,是當前民主黨派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教材。參政黨以愛國民主為價值取向,促進了多黨合作制度中協(xié)商民主的制度建設。
民主黨派良好的歷史傳統(tǒng)、豐厚的精神資源、密集的智力優(yōu)勢和廣泛的人才儲備,是建設參政黨文化的有利條件。加強參政黨文化建設,應深入總結和挖掘民主黨派優(yōu)良傳統(tǒng)蘊涵的精神內涵和思想文化價值,將其有機融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中去。
(三)不斷增進參政黨成員的價值共識
增進民主黨派成員的價值共識,要發(fā)揮參政黨代表性廣、包容性強的優(yōu)勢,倡導民主協(xié)商的政治理念,培育和諧寬容的時代精神,尊重差異,包容多樣,促進社會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整合,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形成共識,不斷鞏固參政黨成員的共同思想基礎。
一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參政黨文化建設的方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參政黨文化建設的根本價值取向,整合社會多元的思想價值觀念,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和推動全社會以和諧民主正義為主導的文化建設。
二是各民主黨派以各自的傳統(tǒng)價值和廣大成員的價值共識為基礎凝聚本黨派的核心價值理念。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繼承和發(fā)揚民主黨派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大力弘揚參政黨愛國、民主、團結、求實的價值理念,積極培育參政黨求真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民主和諧的時代精神,彰顯民主黨派的政治優(yōu)勢和組織特色,有效凝聚黨派成員的精神力量。
三是進一步增強參政黨文化對廣大參政黨成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參政黨以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活動的開展為契機,大力加強參政黨文化建設,增強參政黨文化對參政黨成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參政黨主流價值觀引領參政黨成員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認識和看待西方民主和多黨制,提高政治鑒別力、政治敏銳性和政治把握力,增強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努力促進參政黨的文化自覺
1.加強參政黨理論建設、思想建設和政治文化建設。參政黨理論建設是參政黨建設的根本,理論成熟是參政黨成熟的標志;參政黨思想建設是參政黨建設的生命線,思想上保持清醒是參政黨政治覺悟的體現(xiàn);參政黨文化建設是參政黨建設的靈魂,一個具有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文化優(yōu)勢的參政黨能更好地發(fā)揮協(xié)助執(zhí)政黨整合社會文化價值的建設性作用。參政黨必須加強新形勢下參政黨理論建設、參政黨思想建設和參政黨文化建設,努力做到與中國共產黨理論同源、思想同心、政治同向和目標同一。
2.彰顯參政黨文化的社會影響。一是要進一步提高參政黨內部對參政黨文化重要性的思想認識。參政黨文化關系到參政黨的健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它與參政黨的意識形態(tài)、文化資源、發(fā)展動力、公眾形象等息息相關,其培育和形成是一個長期的建設過程,需要從參政黨內部一點一滴做起。二是積極營造參政黨文化建設的社會氛圍。加強參政黨文化建設,要取得執(zhí)政黨的大力支持,利用各種文化社會資源對社會進行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形成參政黨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目前參政黨文化主題不鮮明,氛圍不濃厚,影響力不彰顯,限制了參政黨對公民的政治教育和思想動員,不利于參政黨參與的政治社會化過程。三是培育現(xiàn)代公民社會政治文化,發(fā)揮參政黨聯(lián)系社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罢h是把一端架在社會,另一端架在國家上的橋梁”,或者說,“政黨就是把社會中思考和討論的水流導入政治機構的水車并使之轉動的導管和水閘?!盵5]參政黨要深入實踐,深入基層,多了解和關注參政黨基層組織、普通成員和所聯(lián)系群眾的動人事跡,從參政黨自身能力和實際出發(fā),實實在在為社會做一些事情,反映社情民意,化解利益矛盾,弘揚參政黨文化價值,引導公民進行有序的政治參與,增進社會對參政黨的理解和支持。
[1]趙理富.政黨文化探析.湖北行政學院學報[J].2002.05.
[2]江澤民.進一步開創(chuàng)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的新局面.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144.
[3]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
[4]鄧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M].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英]歐內斯特·巴克.關于政府的若干思考[M].牛津大學出版社,19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