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國立功制度再探討

      2011-08-15 00:53:42陳歡
      湖南警察學院學報 2011年6期
      關鍵詞:立功犯罪分子主觀

      陳歡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

      我國立功制度再探討

      陳歡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

      立功制度作為我國刑法中一項重要的刑罰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依據(jù)和重要意義。2011年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對我國現(xiàn)行的立功制度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但仍存在著缺憾和不足。突出立功的主觀悔罪性,防范買功等借立功制度逃避制裁的違法行為,構(gòu)建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立功制度,是進一步完善立功制度的根本出路。

      立功制度;悔罪性;主客觀相統(tǒng)一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其中對我國現(xiàn)行的立功制度進行了完善,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這無疑是一大進步,但在突出立功的主觀悔罪性和打擊買功賣功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有在理論上進一步探討的必要。一般認為,立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刑法第六十八條將立功規(guī)定為獨立的刑罰裁量制度,是立功在量刑上的適用,屬狹義的立功。刑法第五十條規(guī)定的死緩刑犯的立功、第七十八條規(guī)定的減刑上的立功以及第四百四十九條規(guī)定的軍人戴罪立功等屬于刑罰執(zhí)行過程中的立功,加上前面提到的狹義上的立功,構(gòu)成廣義的立功。除刑法及刑法修正案(八)外,最高法院出臺的關于立功的司法解釋和適用意見都具有法律效力,它們共同構(gòu)筑起立功制度的大廈,使立功制度成為一個既具有穩(wěn)定性的法律體系又有實踐可操作性的規(guī)范系統(tǒng)。

      一、立功的立法進程

      立功在我國1997年刑法中主要由第五十、六十八、七十八、四百四十九條加以規(guī)定,從刑法裁量制度到刑罰執(zhí)行過程都有體現(xiàn),覆蓋范圍廣,影響量刑的幅度大。1997年刑法中的立功定下了立功制度構(gòu)建的基調(diào),形成立功制度的基本框架,為今后立功制度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提供了基礎。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作出《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將刑法第六十八條立功的兩種情形擴展為包括“阻止他人犯罪活動”和“協(xié)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在內(nèi)的四種情形。(另外還包括“具有其他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突出表現(xiàn)的”兜底條款)。同時《解釋》明確界定了“重大犯罪”、“重大案件”和“重大犯罪嫌疑人”的認定標準。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下達《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通知。該通知不僅對“協(xié)助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認定做了具體規(guī)定,對立功線索的查證程序和立功證據(jù)材料的審查規(guī)定了操作細則,更重要的是對之前實踐中司空見慣的違法獲取或違法提供的五種立功加以限制,將它們明確排除在立功制度之外,修補了法律的漏洞?!兑庖姟访鞔_規(guī)定“雖然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節(jié),但犯罪情節(jié)特別惡劣、犯罪后果特別嚴重、被告人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或者在犯罪前即為規(guī)避法律、逃避處罰而準備自首、立功的,可以不從寬處罰?!币欢ǔ潭壬隙糁屏肆⒐翢o限制地使用,改變之前只看立功的客觀效果不分析主觀態(tài)度的片面主義,為今后立功制度的不斷完善打開思路。

      2011年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繼續(xù)沿著《意見》中完善立功制度的思路前進,加大整治實際中濫用立功制度、放縱犯罪的力度,同時也照顧到現(xiàn)實中的弱勢群體,體現(xiàn)人文關懷,做到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靈活應用。刑法修正案(八)將刑法第六十八條第二款“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刪除,剔除掉法律中明文規(guī)定的強制減輕或免除處罰的規(guī)定,為法官的自由裁量提供更大的空間。結(jié)合《意見》來看,最高法院提出“對于被告人具有自首、立功情節(jié),同時又有累犯、毒品再犯等法定從重處罰情節(jié)的,既要考慮自首、立功的具體情節(jié),又要考慮被告人的主觀惡性、人身危險性等因素,綜合分析判斷,確定從寬或者從嚴處罰。”刑法修正案(八)剔除強制性規(guī)定,為《意見》的實施掃清了立法上的障礙,也從法律上認可立功認定的靈活性和具體案件具體分析的原則,保障了法制的統(tǒng)一。此外,修正案(八)通過對刑法第五十條、第七十八條的修改大大限制了因立功或重大立功而減刑的幅度,進一步加強對立功的規(guī)范。

      經(jīng)過近幾年刑法的修改和司法解釋的出臺,我國的立功制度日趨嚴謹和全面,從過去的只看立功客觀效果不看主觀態(tài)度和獲取方式到目前的結(jié)合主觀惡性、人身危險性認定立功,從以前的大力提倡立功而導致實踐中立功的濫用到現(xiàn)在的謹慎對待因立功而減刑的態(tài)度,都體現(xiàn)出我國在立功立法水平上不斷提高,結(jié)合實際和與時俱進的意識和能力在不斷加強。

      雖然在現(xiàn)行法律文件中并未出現(xiàn)立功的主觀態(tài)度的要件,但縱觀立功制度的發(fā)展歷程不難看出,刑法越來越傾向于關注立功者的主觀態(tài)度,強調(diào)綜合考查其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等多種因素。可見,主觀和客觀兩方面都是立功的題中之義。筆者建議,刑法應當構(gòu)建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立功制度,將立功者的主觀悔罪表現(xiàn)作為立功要件的主觀方面,立功要件的客觀方面則保留現(xiàn)行的立功制度內(nèi)容。立功者的主觀悔罪表現(xiàn)應包括主觀惡性減小和人身危險性減少等主觀態(tài)度,將之與現(xiàn)行客觀方面的內(nèi)容平行,改變目前只將主觀惡性小和人身危險性減少作為補充條件的狀況。另外,要將通過違法手段和非法路徑獲取立功的情形明確規(guī)定為不得認定為立功,作為立功制度的例外規(guī)定。這樣,就形成一個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立功體系,并附有例外規(guī)定。它既體現(xiàn)現(xiàn)行立功制度主客觀相結(jié)合的精神,又用“悔罪表現(xiàn)”這樣言簡意賅的詞來包括主觀惡性減小和人身危險性減少等豐富的主觀內(nèi)容,達到刑法規(guī)定的簡單易懂和內(nèi)涵廣闊性的目的。結(jié)合現(xiàn)行的司法解釋,完全可以實現(xiàn)立功制度的立法嚴密性和實踐可操作性的統(tǒng)一。為立功設置如上的刑法條文,是沿著刑法修正案(八)的立法思路繼續(xù)前進,打開立功制度刑法的明確性和實踐可行性相統(tǒng)一的新局面,真正體現(xiàn)出立功的本質(zhì)。

      二、立功制度的本質(zhì)

      立功制度符合我國國情,在實踐中也起到積極作用,因此,構(gòu)建立功制度是完全可取的。討論立功制度的本質(zhì)對認識和深入研究我國的立功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關于立功的本質(zhì)學界存在以下幾種學說:

      社會有益行為說。該說認為立功的本質(zhì)內(nèi)容就是“一定有益于社會的行為”。[1]只要具有有益于社會的客觀行為,犯罪分子就可以得到從寬處罰或減刑處理。這種觀點單從行為的外在表現(xiàn)來界定立功制度的本質(zhì),認為只要有行為的客觀有益性就可以從寬處罰,屬于功利主義本質(zhì)論。根據(jù)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要件標準,筆者認為該觀點忽視了行為人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因而是片面的、不可取的。立功涉及到量刑與減刑的問題,一旦認定失誤會給犯罪分子、潛在犯罪分子個人甚至社會帶來巨大影響,因而不能僅看到功利主義一方面的有益性。

      悔罪說。這種觀點認為,“悔罪是立功表現(xiàn)的思想基礎,而立功則是在悔罪思想支配下產(chǎn)生的突出表現(xiàn)?!盵2]這種觀點不僅關注到行為的客觀有利性(社會有利性),更是深入到行為人的心理狀態(tài)(具有悔罪心理),將行為的客觀有利性建立在行為人主觀上的悔罪心理上,不僅符合心理支配行為的心理學規(guī)律,更體現(xiàn)出立法者將立功制度設立在刑法中的真實意圖,即立功的實質(zhì)是將悔罪的心理外化為有益于社會的客觀行為。筆者贊同這種觀點。

      人身危險程度減小說。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當有立功行為時表明其人身危險程度就減小了。[3]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險程度減少是從寬處罰的法律理由。用人身危險程度減少作為區(qū)別對待、從寬處罰的理由只體現(xiàn)出犯罪分子一部分的心理,難以全面概括包括主觀惡性減小在內(nèi)的悔罪心理,以偏概全,難以說服大眾。

      社會危害性減小說。該說認為立功的本質(zhì)在于犯罪分子的立功行為減小了其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4]這雖然看起來有道理,但仔細分析起來卻很不妥,社會危害性已經(jīng)由犯罪行為造成了,又何來由它的后繼行為——立功來降低呢?

      功利主義說。該說認為立功的本質(zhì)是功利主義。[5]立功的本質(zhì)要根據(jù)立功的終極目標和體現(xiàn)的價值判斷,它是最能體現(xiàn)立功實質(zhì)方面的內(nèi)容。將功利主義看成立功本質(zhì)過于虛無和抽象,不符合立功的立法實質(zhì)。

      本人同意將立功的本質(zhì)認定為因悔罪而外化為有益于社會行為的學說,主要論證過程在上面已經(jīng)談到,在這里還補充幾點。將立功的本質(zhì)界定為客觀有益行為與悔罪的心理狀態(tài)相結(jié)合或者更注重悔罪的心理可以推導出其他幾種學說,如人身危險性減小說。另外,同時考察立功者的主觀悔罪心理和客觀有益行為可以防止在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的許多濫用立功以達到減刑目的的行為,使立功走向正軌。更重要的是這種觀點體現(xiàn)出以人為本的觀念,將人作為終極關懷的對象,關注到每一個人或者犯罪分子的思想狀態(tài),達到從懼法而服法轉(zhuǎn)到對法的尊重而守法的目的?;蛟S有人認為這種認定依據(jù)過于苛刻,但只有從這點出發(fā)才符合立功制度設立的本意,才能推動法制不斷前進和完善。

      (一)立功制度符合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

      有立功行為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或者予以減刑,有學者認為這種制度與我國刑法的罪刑相適應原則相沖突。[6]筆者認為不然。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最主要的是兩對關系相適應:罪刑相適應與責刑相適應。犯相同的罪行應判相同的刑罰是罪刑相適應;具有相同的刑事責任應當承受相同的刑罰是責刑相適應。刑事責任的不同要求在量刑上體現(xiàn)差別。主觀惡性、人身危險性大小等主觀因素是刑事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立功制度要求主觀和客觀相統(tǒng)一,既注重立功形式上的重要性和有用性,又強調(diào)犯罪分子具有悔罪心理,正是由于立功制度的主客觀內(nèi)涵使刑法的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在立功制度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具有立功情節(jié)的犯罪分子,主觀惡性相應減小,犯同樣的罪因刑事責任減小而使量刑也有相應的從輕,充分體現(xiàn)出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如果搞一刀切,只要犯相同的罪就要判一樣重的刑罰,不僅無視犯罪分子的主觀惡性上的差別,更是違反犯罪論體系中的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

      也有學者認為立功制度違反了適用刑法平等原則,筆者認為這一觀點也不成立。立功制度適用于所有的犯罪人,不因其犯罪前的資格、地位、身份及所犯罪名的不同而不同。[7]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觀認為平等的本質(zhì)是人與人的同等對待關系。[8]同等對待的前提是具有同等情況,如果具有從寬的情節(jié)當然要從寬處罰。按照刑法精神,犯罪分子享有平等的立功機會,平等地得到法律認定,在認定為立功后平等地享有從輕或減刑的機會。同樣的立功行為在不同的身份和罪名的犯罪分子身上應該具有相同的“效力”,它對從寬或減刑的力量是一樣的,這就是平等原則的體現(xiàn)。同樣,在立功中考查立功者主觀悔罪因素,主客觀相結(jié)合地認定從寬的程度,平等地運用立功情節(jié),是平等原則在量刑和減刑上的體現(xiàn)。

      (二)立功制度兼顧了公平與效率

      社會的“功利”就是“為最大多數(shù)人謀取最大幸?!薄皩€人的正義必須讓位于社會功利”[9]。立功制度的設立表明行為對社會有益就可以得到社會的寬容和認可,體現(xiàn)功利主義精神,可促使更多的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作出有益于社會的行為。我國人口多、地域廣、地形復雜、民族多樣,犯罪行為也具有了隱蔽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加上我國刑事偵查技術和手段尚處在發(fā)展期,許多案件難以偵破的現(xiàn)實呼吁建立立功制度。立功制度的設立有利于我國提高案件的偵破率和加大打擊犯罪的力度,提高司法效率,為實現(xiàn)真正的公平正義提供條件。

      立功制度的建立給犯罪分子提供一個“贖罪”的機會,讓其主動為自己先行的違法行為負責,促使行為人思想的轉(zhuǎn)變、加深對法律的認識。此外,立功制度體現(xiàn)“善人”規(guī)則,正如證據(jù)法教授羅納德·J.艾倫所言,“鼓勵人們采取——至少不阻止他們采取——不斷增加安全措施的社會政策”。[10]立功制度的根基在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悔罪表現(xiàn)和主觀惡性的減小,體現(xiàn)了人性化精神。

      立功制度的功利性和公平價值之間是和諧統(tǒng)一的,不存在矛盾。立功制度設立的基礎之一是社會有利性,體現(xiàn)功利主義精神。然而,立功的規(guī)定在追求社會有益性的同時又毫不猶豫排除掉用非法手段獲取的立功,這是追求公平正義價值的體現(xiàn)。當公平價值和功利價值之間發(fā)生沖突時舍棄的是功利價值,可見,公平的權(quán)重大于功利。沒有公平即使實現(xiàn)功利主義也只停留在暫時,任何價值都不能在拋棄公平的價值之后取得。美國學者羅爾斯說過“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他們?nèi)绾斡行Ш陀袟l理,只要他們不正義,就必須加以改進和廢除。每個人都擁有一種基于正義的不可侵犯性,這種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會整體之名也不能逾越?!盵11]《意見》中明確排除了五種用非法手段獲取或通過非法途徑獲得的立功情形就是對公平價值的最好體現(xiàn)。法律的權(quán)威建立在寧可漏過一個犯罪分子而不冤枉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理念之上。在堅持公平的價值基礎上體現(xiàn)功利主義正好是立功制度的價值追求。

      三、實務中認定立功的幾個問題

      將立功的客觀效果的社會有利和立功人的主觀悔罪態(tài)度結(jié)合起來,構(gòu)建起立功制度的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標準,可以用來界定司法實踐中紛繁復雜的立功問題。只要拿起這一標尺,一切以立功名義顯現(xiàn)出來的行為便會露出廬山真面目,是非曲直都清晰可辨地顯現(xiàn)在司法工作人員面前。以下用司法實務中關于立功常遇到的疑難情形來對這一制度構(gòu)建進行說明。

      (一)獲取他人犯罪線索在時間上的認定

      由《意見》第四條規(guī)定可以看出,任何通過暴力、脅迫等非法手段或通過會見犯罪分子家屬和律師獲取的他人犯罪的線索不能作為立功的信息來源。另外,從職務人員手中獲取的信息也不能認定為立功。由此可以看出,犯罪分子到案后不能通過其他途徑非法獲取立功的線索,法律要求他們只能在羈押或監(jiān)管過程中提供在羈押和監(jiān)管場所里獲取的他人犯罪的線索,從而使這些案件得以偵破。

      1.犯罪分子到案前獲取的他人犯罪線索。犯罪分子到案前獲取的線索主要分為直接獲得的線索和間接獲得的線索。直接獲得的線索指犯罪分子平時親身目睹的犯罪,間接獲得的線索占大多數(shù),主要是線索信息來源于犯罪分子的親戚朋友。這種劃分本身不具備法律區(qū)別,在實踐中也難以查清。因此,犯罪分子到案前獲得的線索適用統(tǒng)一的標準,即: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原則對待線索信息,并排除非法獲取的線索??陀^上線索確實幫助公安機關破獲其他案件,主觀上犯罪分子具有悔罪表現(xiàn),悔罪表現(xiàn)主要通過線索不是采用暴力、利誘等手段獲取,不是具有特定職務的人員(如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提供等方面來甄別。當然,立功不能違背公平等基本的價值取向。只要符合這些條件,都可以認定為合法的立功行為。設立立功制度的目的是鼓勵犯罪分子改過自新,給他們將功贖罪的機會,不是設置關卡阻礙其積極立功。因此,立功制度應基于大部分立功都可采納的原則,設置一些排除例外。

      2.犯罪分子到案后獲取的他人犯罪線索。這也分為兩類:直接獲得的線索主要指犯罪分子在羈押、監(jiān)管和在獄中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場所獲知的其他受到監(jiān)禁的犯罪分子的犯罪線索,提供給有關監(jiān)管部門,從而使案件得以偵破;間接獲得的線索就是通過與親友、律師的會面而獲得的監(jiān)所外面的犯罪線索。提供直接線索使其他案件得以偵破應該認定為立功。被羈押后獲取的直接線索與在羈押前獲取的情形一樣,只是場所不同而已。此外,從立功的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觀點來看,犯罪分子具有主觀的悔罪心理,愿意將看到或發(fā)現(xiàn)的犯罪線索提供出來,偵破其他案件或阻止犯罪行為。不僅具有主觀惡性減小情形,更重要的是愿意承擔提供破案線索帶來的打擊報復危險。立功者很清楚,監(jiān)所是個范圍狹小的社會,成員都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險性,一旦發(fā)現(xiàn)是立功者“告密”,提供犯罪線索給監(jiān)管部門,得到是比正常社會危險十倍的報復和打擊。正如刑事古典學派的代表法學家之一康德認為的那樣,“要犯罪者爬過功利主義的毒蛇般的彎彎曲曲的道路去發(fā)現(xiàn)那些什么有利于他的事,可以使他免受不公正的懲罰。這對受刑者是一種災難?!盵12]此外,我國刑法第五十條規(guī)定的死緩刑犯的立功、第七十八條的減刑上的立功目的在此,讓服刑犯能夠提供監(jiān)所中的犯罪線索,破獲監(jiān)所中的犯罪。監(jiān)所密閉的環(huán)境和成員的危險性決定監(jiān)所是個犯罪頻發(fā)而難以破獲的場所,設立減刑和死緩刑的立功不僅給立功者本人提供贖罪的機會,同時也可以緩解監(jiān)所中高傷害率和犯罪率的現(xiàn)狀。

      有學者認為線索信息來源于犯罪分子的親友和辯護律師都是立功行為。[13]其實不然。犯罪分子的親友或律師與犯罪分子具有利害關系,犯罪分子到案后提供的監(jiān)所外所發(fā)生的犯罪事實的線索明顯是由犯罪分子的親友或律師提供的。這里仍然需要分析犯罪分子的主觀態(tài)度:親友和律師為了使犯罪分子從寬處理而提供線索信息,而犯罪分子也只是為減輕處罰而提供給有關機關,并沒有主觀的悔罪心理,更談不上人身危險性的減少。犯罪分子到案后將通過親友或者辯護律師獲得的他人犯罪線索提供給有關機關不能認定為立功。

      (二)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的認定

      1.對合犯的一方供述另一方的犯罪行為是否構(gòu)成立功?[14]對行性共同犯罪,指基于二人以上的互相對向行為構(gòu)成的犯罪。在這類犯罪中缺少另一方的行為,其犯罪就不能成立。正是因為對合犯的這種特殊性,一方供述另一方犯罪行為就不可能視為立功,除非是另一方其他的犯罪線索。對合犯一方在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過程中必然要提到對方的行為,這是義務性、強制性的,他不可以自由選擇供或不供,如果符合自首條件就可以認定為自首。此外,從犯罪分子的主觀態(tài)度來看,交代對方的犯罪行為并不表明具有悔罪心理,主觀態(tài)度尚不能分辨。換一個角度說,只是這類犯罪的性質(zhì)使犯罪分子有機會將另一方供出,這種信息并不是因主觀的認罪態(tài)度獲取,而是該種犯罪的性質(zhì)所固有的。這對犯其他由單個人完成的罪行的犯罪分子而言極不公平,因為這種差異存在于犯罪類型本身而不取決于犯罪分子的主觀能動性。如果將這種揭發(fā)行為認定為立功,不僅不具有說服力,不利于其他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同時違反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和公平正義的價值。

      2.揭發(fā)同案犯的犯罪行為是否構(gòu)成立功?一般認為,揭發(fā)同案犯同一犯罪行為的不構(gòu)成立功,檢舉揭發(fā)的是同案犯其他的犯罪行為的則屬于立功。[15]筆者對這一觀點沒有異議。這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揭發(fā)是否是義務性的,這種差別能體現(xiàn)出犯罪分子的主觀傾向性,在此就不贅述。其中包括一些特殊的情況,如檢舉揭發(fā)毒品犯罪中的同案犯、重大犯罪集團的其他犯罪分子則應視為立功。這類惡性犯罪對社會的威脅性極大,且不易偵破。此外,這類犯罪往往是有組織的,范圍廣、涉案人員多,其中某一犯罪分子歸案后揭發(fā)其他犯罪分子的行為很可能會受到犯罪組織中其他人的嚴厲打擊報復。因此,雖然犯罪分子揭發(fā)的是同案犯的共同犯罪行為,但從主觀來考察具有明顯的悔罪表現(xiàn),并愿望承擔揭發(fā)后受打擊報復的風險,這比一般的揭發(fā)和提供線索更能說明主觀惡性減小和人身危險性的減少,完全應該將這一類檢舉揭發(fā)行為認定為立功。

      (三)堅決打擊“買功”現(xiàn)象

      立功制度在量刑與減刑上都有適用,一些犯罪分子為使自己獲得從寬或減刑的機會采用各種手段甚至用高價購買線索,這就出現(xiàn)“買功”現(xiàn)象。買功的途徑和方法是多樣的,有從司法工作人員處買得,有從看守所監(jiān)管人員手里購得,有通過親友從社會上獲取,也有從同監(jiān)犯人那買到?!兑庖姟返谒臈l明確規(guī)定,“犯罪分子通過賄買、暴力、脅迫等非法手段……不能認定為有立功表現(xiàn)。”此時可以考察犯罪分子的主觀心態(tài):只要能立功,什么都可以,哪怕花再多的錢也值。這種鉆營的心態(tài)非但不悔罪反而會使犯罪分子滋生出只要有錢即使違法犯罪也可以獲得從寬處罰的心理??陀^上看,雖然這一項立功使某一案件得以破獲,但損失的卻是更多:從司法領域滋生出腐敗,社會也會充斥拜金主義價值取向。從主客觀兩方面可以看出“買功”不能視為立功,一旦發(fā)現(xiàn)還必須要嚴肅處理。

      四、結(jié)語

      立功制度對于犯罪嫌疑人或犯罪分子具有引導作用。立功行為的認定從立功的客觀有利性和犯罪分子主觀悔罪兩方面來考慮既能為社會服務,又關注到犯罪分子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從心理上對犯罪分子進行改造。構(gòu)建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立功制度,設立排除非法立功的例外規(guī)定,對我國立法的完善和法治的進步都具有重要意義。

      [1]王萍,劉寧書.論刑法中的立功[J].政治與法律,1989,(1).

      [2]馬克昌.刑罰通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695.

      [3]馬克昌.中國刑事政策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51.

      [4]周后有.我國刑法中的立功制度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7.

      [5]崔愛鵬,李淑娟.論立功制度的本質(zhì)[J].法學評論,2000,(3).

      [6]劉克成.我國立功制度設立依據(jù)的反思及現(xiàn)制調(diào)整[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7]徐丹彤.立功制度價值論[J].湖南公安高等??茖W院學報, 2000,(6).

      [8]卓譯淵.法的價值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425.

      [9][美]道格拉斯·N·胡薩克,刑法哲學[M].謝望原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54-55.

      [10][美]羅納德·J·艾倫等.證據(jù)法:文本、問題和案例(第3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51.

      [11]陳興良.刑法的價值構(gòu)造[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8.274.

      [12]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學說史略[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 1996.101.

      [13]袁登明.立功認定中若干問題研究[J].法律適用,2004,(3).

      [14]趙志華.立功制度的法律適用[J].國家檢察院學院學報,2003,(4).

      [15]李書奎.論立功制度[D].鄭州:鄭州大學,2007.

      Key works:meritoriou performance system;regretting offense;unification of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A Review of Chinese Meritorious Performance System

      CHEN Huan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riminal Justice College,Beijing,100088)

      The meritorious performanc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enal system of our criminal law.It has its rational basis of existence and important meanings.The criminal law amendment(8th)passed in 2011replenished the current meritorious performance system and made it more complete,so it became more practical.But the current meritorious performance system still remains imperfect and insufficient.The only way to make the meritorious performance system more complete is to highlight the subjective contrition,preventing illegal behaviors such as purchasing meritorious performance to escape sanctions,and construct a meritorious performance system with the unification of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D914.1

      A

      2095-1140(2011)06-0014-05

      2011-10-11

      陳歡(1982-),女,湖南武岡人,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證據(jù)法學2010級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司法心理學研究。

      葉劍波)

      猜你喜歡
      立功犯罪分子主觀
      “美好生活”從主觀愿望到執(zhí)政理念的歷史性提升
      新形勢下開展立功競賽活動的思考
      兒在部隊又立功
      老友(2021年12期)2021-01-10 17:08:12
      兵團的明天更輝煌
      北方音樂(2020年23期)2020-12-24 01:07:32
      加一點兒主觀感受的調(diào)料
      拜訪朋友
      與誰接頭?
      快樂語文(2018年35期)2018-11-29 21:04:26
      刑法主觀解釋論的提倡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06
      關于流竄犯罪案件的分析及偵查措施的運用
      論DNA技術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應用
      法制與社會(2017年4期)2017-03-01 08:57:09
      长子县| 大埔县| 张掖市| 林周县| 石嘴山市| 军事| 庆阳市| 景谷| 平定县| 西吉县| 通州区| 鸡东县| 枣阳市| 惠东县| 巴彦淖尔市| 偃师市| 平潭县| 富锦市| 和林格尔县| 磐石市| 武邑县| 丁青县| 正阳县| 宁波市| 中卫市| 南京市| 永年县| 镇雄县| 宁南县| 绥中县| 华池县| 平度市| 澎湖县| 深圳市| 长海县| 盐津县| 和田市| 塔城市| 广丰县| 洛扎县| 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