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潘云
我不是特別熱衷于旅游的,我喜歡的也許不過是所謂旅游表層的意義和氛圍吧,“某某到此一游”便達到目的了。早年聽說過王洪文游長城乘直升飛機,這個消息本是譏諷嘲笑王的,而我,私下卻很是羨慕王洪文有此特權(quán)和雅興了……嗨,還是不說了吧,傻不拉嘰的土老冒啦,讓人笑死!
接著說所謂旅游。我是喜歡隨團參觀的,圖的是熱鬧以及方便省事,比如參加筆會什么的,三兩知己碰面,玩與聚兼得,風(fēng)景與心情并收,收獲的不僅僅是心得呀文字啦等等,更有一種放飛心靈的輕松與快感。
不能想象背起包一個人走,那該是什么滋味?對于一個缺少空間感和時間感且久住鄉(xiāng)村的我,單獨出門旅游簡直比鴨子上架還難。
曾經(jīng)讀過一位女記者的系列散文,她說她最喜歡獨自走天下的感覺,只要有幾天假期,她必背上包買張票就登上北上南下或是東來西去的車,特爽!沒有假期的日子,下了班,她也喜歡一個人跑到本城的火車站,對著地圖上的圖標(biāo)發(fā)楞,想象著到某地一游的勝境……
我頗理解她,覺得這是在中國的版圖上行走的最好方式了。
上網(wǎng)之后,自然漸漸熟識一些外地網(wǎng)友,常有人在聊天室或者QQ上留言給我,問我去這去那嗎等等。我是想去的,但是又不敢貿(mào)然行事。論壇上也收到過短消息,比如,“去岳西嗎?岳西的首發(fā)式參加嗎?”“去石臺嗎?石臺有個文學(xué)筆會?!薄拔覀兾穆?lián)組織去山西,你去嗎?一起去吧?!薄痰恼駣^之后是冷靜的警醒:哈,不去!我忙的??!而對于外地風(fēng)景名勝的誘惑,我總是嘻嘻哈哈幽他一默:“?。课覀円黄鹑??不去,我們不是一伙的!”
記得有一次面對人家夸夸其談他們當(dāng)?shù)孛酱蟠ㄈ绾五\繡壯麗時,我?guī)缀跸攵紱]想,一串文字就敲擊了發(fā)送出去:“世界在我心中!祖國在我心中!胸有氣象萬千,去與不去都是一樣的!”
那人也不含糊,馬上回復(fù)并附上一串驚嘆號:“切!莫非,你吞下了地球儀?!??!”
我笑得肚子痛。
總的來說,旅游不僅需要時間和金錢,更需要心情,如果,所謂旅游就是花錢買罪受,那么,如此旅游還有意思嗎?我,輕易是不肯走出去并對外宣稱“旅游”的,便是參加筆會,也得看與誰同行,要不然,感覺就不是很好了。
不如,不如買張地圖,就中國地圖吧,貼在墻上,想去哪兒,用鉛筆畫個圈,OK,圈定,記住了,這個地方的風(fēng)貌?——趕緊,去翻地理書,哈哈!
(作者通聯(lián):247260安徽省東至縣香隅鎮(zhèn)中心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