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顆粒顯色指示技術快速檢測結核分枝桿菌對吡嗪酰胺耐藥性的價值

      2011-09-20 09:58:42王冬敏林健雄彭東東李進展李耿聰李鴻檳陳蕊明
      中國防癆雜志 2011年9期
      關鍵詞:吡嗪酰胺耐藥性

      王冬敏 林健雄 彭東東 李進展 李耿聰 李鴻檳 陳蕊明

      吡嗪酰胺是一種重要的一線抗癆藥物,由于其可殺滅酸性巨噬細胞內的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半休眠菌,可使結核病的復發(fā)率大大下降,在現(xiàn)代結核病控制策略中廣泛應用于短程化療方案,幾乎100%的新發(fā)結核病患者開始治療時都使用吡嗪酰胺,因此耐吡嗪酰胺的Mtb也越來越多,據(jù)文獻[1]統(tǒng)計為5.8%~18.6%,特別是近年來吡嗪酰胺的耐藥率明顯上升,甚至有些國家和地區(qū)報道的吡嗪酰胺耐藥率高達50.9%[2]。藥物敏感度試驗是實驗室指導臨床第一線科學用藥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多數(shù)藥敏試驗都可以在pH中性的常規(guī)培養(yǎng)基上順利進行,但吡嗪酰胺藥敏試驗例外,由于吡嗪酰胺僅在pH為5.5的酸性條件下才能轉化為殺菌的吡嗪酸,而Mtb在酸性條件下生長很差,甚至不生長,從而導致吡嗪酰胺的敏感試驗一直是實驗室中的一個難題。過去吡嗪酰胺的敏感試驗一直沿用酸羅氏法,但由于羅氏培養(yǎng)基中所含蛋白質對藥物有吸附作用,且在酸性條件下,Mtb生長緩慢,甚至不生長,從而使酸羅氏法耗時長,需3~4周,而且結果不夠穩(wěn)定,可靠性差,已不能完全適應臨床快速敏感試驗的要求[3-4],因而目前我國的大多數(shù)結核病實驗室沒有常規(guī)開展吡嗪酰胺的藥敏試驗。國外經濟發(fā)達國家通常使用BACTEC MGIT-960、BacT/ALERT 3D 儀器的快速培養(yǎng)方法,但成本昂貴,制約了其推廣應用。為了更好地指導臨床對吡嗪酰胺的使用,有必要研究開發(fā)一種準確、快速、廉價的吡嗪酰胺藥敏試驗方法,以解決這一長期困擾臨床治療的難題。本研究應用顆粒顯色指示法測定102株Mtb的吡嗪酰胺耐藥性,并與BACTEC MGIT-960法結果進行比較,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待測菌株:102株 Mtb臨床分離株均選自汕頭市結核病防治所2011年3—5月結核病患者的標本BACTEC MGIT-960初培養(yǎng)陽性菌株,經抗酸染色確認為抗酸桿菌,并經常規(guī)生化反應鑒定為Mtb。

      2.細菌生長指示管(bacterial growth indicator tube,BGIT):含0.075g氧化還原指示顆粒,用于指示微生物的繁殖(專利申請?zhí)枺?01010242710.7),批號:20101026;通用增菌培養(yǎng)基:含有 Middlebrook7H9營養(yǎng)肉湯、牛血清白蛋白、觸酶、多肽等特殊營養(yǎng)成分(注冊號:滬食藥監(jiān)(準)2011第1400182號),為滿足吡嗪酰胺藥敏試驗要求,通用增菌培養(yǎng)基的pH已調整至最佳(pH 6.0~6.1之間),批號:20101012;吡嗪酰胺藥物:含量為2000μg/ml;由上海積彩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

      3.BACTEC MGIT-960吡嗪酰胺藥敏專用分枝桿菌生長指示管、藥敏試劑及960系統(tǒng),由美國BD公司提供。

      二、方法

      對以上待測菌株同步進行顆粒指示顯色法和BACTEC MGIT-960法吡嗪酰胺藥敏實驗,操作均在Ⅱ級生物安全柜中進行。

      1.顆粒指示顯色法:(1)取2支細菌生長指示管,在標簽處標記標本號,其中1支標注為1/10參照,另1支標注為藥敏管。(2)取1管4.9ml通用增菌培養(yǎng)基,用吸槍各精確吸取2ml培養(yǎng)液加入到細菌生長指示管中,余下含0.9ml培養(yǎng)液的管標注為稀釋管。(3)吸0.1ml吡嗪酰胺藥物加入藥敏管,使藥敏管中藥物的最終濃度為100μg/ml。(4)菌液標本取自BACTEC MGIT-960儀器提示陽性不超過24h的培養(yǎng)管,用吸槍反復吹打均勻后,吸取0.1ml菌液加入稀釋管,經充分混勻后吸0.1ml稀釋液加入1/10參照管;吸0.1ml原菌液加入藥敏管。(5)接種后置37℃培養(yǎng),每天取出觀察生長指示管。當參照管出現(xiàn)紫色顆粒時判斷結果,藥敏管無紫色顆?;蜃仙w粒少于對照管判定為敏感,藥敏管中紫色顆粒多于或等同于參照管時判定為耐藥。結果判定方法見圖1。

      圖1 吡嗪酰胺的藥敏試驗結果判定示意圖

      2.BACTEC MGIT-960法吡嗪酰胺藥敏實驗按BACTEC MGIT-960操作手冊進行,由儀器讀取報告結果。

      三、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結果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 果

      一、顆粒顯色指示法與BACTEC MGIT-960法檢測吡嗪酰胺藥敏結果比較(表1)

      兩種方法檢測結果均為敏感67株,均為耐藥30株,總符合率為95.1%(97/102)。5株菌株兩種方法檢測結果不符,其中3株顆粒顯色指示法測定為敏感,BACTEC MGIT-960法測定為耐藥;2株為顆粒顯色指示法耐藥,BACTEC MGIT-960法檢測為敏感。如以BACTEC MGIT-960法測定吡嗪酰胺耐藥性結果為考核標準,則顆粒顯色指示法檢測吡嗪酰胺耐藥性的敏感度為90.9%(30/33),特異度 為 97.1% (67/69),陽 性 預 測 值 為 93.8%(30/32),陰性預測值為95.7%(67/70),準確性為95.1%(97/102)。

      二、顆粒顯色指示法與BACTEC MGIT-960法檢測吡嗪酰胺藥敏報告時間比較

      結果顯示顆粒顯色指示法出現(xiàn)陽性結果的最早時間是7d,最晚時間為14d,平均(9.47±1.66)d;BACTEC MGIT-960法出現(xiàn)陽性結果的最早時間是6d,最晚時間為13d,平均(9.33±1.77)d,兩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573,P>0.05)。詳見表2。

      表1 顆粒顯色指示法與BACTEC MGIT-960法檢測吡嗪酰胺藥敏結果比較(株)

      表2 顆粒顯色指示法與BACTEC MGIT-960法檢測吡嗪酰胺藥敏報告時間比較

      討 論

      吡嗪酰胺是治療結核病最有效的一線藥物中的重要藥物,該藥物于1940年由Hall等在合成氨基吡啶過程中作為一種中間化合物首次被合成[5],它的抗結核菌活性于1952年被Yeager等發(fā)現(xiàn)。但其與利福平和異煙肼聯(lián)用治療結核病顯著縮短化療時間的獨特作用是在其用于治療結核病29年之后的1981年才見報道[6]。吡嗪酰胺用于治療結核病至今已有半個世紀,其抗菌機制為:吡嗪酰胺是一種煙酰胺類似物,與異煙肼相似也是一種抗Mtb的原藥,但其發(fā)揮作用所要求的環(huán)境不同,吡嗪酰胺需要在酸性環(huán)境才表現(xiàn)抗菌活性且最低抑菌濃度(MIC)與pH值在7.0以下存在很好的正相關性[7]。吡嗪酰胺通過被動擴散進入Mtb細胞內,在Mtb細胞內由吡嗪酰胺酶(PZase)將其轉化為具有抗Mtb活性形式的吡嗪酸,所以PZase活性對吡嗪酰胺表現(xiàn)抗Mtb活性是必需的,眾多的研究結果支持pncA基因的突變造成PZase活性降低或喪失是Mtb產生對吡嗪酰胺耐藥的主要原因,隨著研究的深入,亦有很多研究結果表明,并不是所有耐藥菌株都存在pncA基因突變,大約70%的吡嗪酰胺耐藥菌株存在pncA基因突變,而且pncA基因存在突變但PZase還保持活性,因而目前通過基因檢測的手段檢測吡嗪酰胺耐藥性的方法尚未成熟[8]。

      目前,檢測吡嗪酰胺耐藥性的方法主要有用羅氏培養(yǎng)基的絕對濃度法藥敏試驗、快速培養(yǎng)儀檢測法和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由于吡嗪酰胺在體外酸性環(huán)境中才能表現(xiàn)出抗菌活性,而Mtb在酸性環(huán)境下生長不良,使得常規(guī)方法測定吡嗪酰胺的耐藥性存在一定困難,而且耗時長、準確性差。從而導致吡嗪酰胺的敏感試驗一直是實驗室中的一個難題,中國防癆協(xié)會2009年出版的《結核診斷實驗室檢驗規(guī)程》里亦沒有頒布吡嗪酰胺的藥敏試驗方法。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快速,但操作繁瑣,且突變檢出率偏低,pncA基因檢測法在3種方法中最快速,可彌補常規(guī)藥敏試驗的不足,但國內王金河等[4]的研究報道與酸羅氏法的符合率為75%,符合70%左右的吡嗪酰胺耐藥株存在pncA基因突變這一耐藥分子機制,但仍有30%左右的菌株不能用此方法正確地鑒定出。BACTEC MGIT-960快速培養(yǎng)儀具有美國FDA認證的一線抗結核藥物藥敏試驗,在發(fā)達國家通常作為標準方法,但其吡嗪酰胺耐藥性測定需要專用的培養(yǎng)基和配套試劑,費用特別昂貴,價格幾乎相當于其他4種一線藥物的總和,限制了它的推廣應用。因此,快速、簡便、靈敏的吡嗪酰胺耐藥性測定技術研究是國內外學者所關注的課題,為了更好的指導臨床對吡嗪酰胺的使用,有必要研究開發(fā)一種準確、快速、廉價的吡嗪酰胺藥敏試驗方法。國內匡鐵吉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研制的匡氏瓊脂培養(yǎng)基吡嗪酰胺藥敏試驗,能在3周左右報告結果,與酸羅氏法符合率為100%[4];上海市結核重點實驗室研究了吡嗪酰胺耐藥性Mtb的噬菌體檢測技術,可以在3d內報告結果,與酸羅氏法比較準確性達到91.7[9],因對比方法的不同,本研究未與上述方法進行比較。

      建立Mtb的吡嗪酰胺耐藥性的方法,必須解決2個關鍵問題,一是吡嗪酰胺作用所需的酸性環(huán)境與Mtb在酸性環(huán)境下生長不良的問題,二是如何快速簡便指示細菌生長。本研究使用的手工操作的顆粒顯色指示液體培養(yǎng)系統(tǒng),通用液體培養(yǎng)基含有營養(yǎng)豐富Middlebrook7H9營養(yǎng)肉湯和牛血清白蛋白、觸酶、多肽等特殊營養(yǎng)成分,并且使用0.1mol的鹽酸調節(jié)pH至6.0~6.1之間,可以很好地解決Mtb生長和吡嗪酰胺作用的問題。細菌生長指示管(BGIT),采用新型的氧化還原反應顯色指示劑,當有活的Mtb存在,則顆粒還原為紫紅色,顯色快,長時間保持顏色穩(wěn)定不變,大大提高了結果的可靠性,具有簡便、快速、準確的優(yōu)點,可為臨床及時提供結果。本研究中顆粒顯色指示法最早報告結果的時間比BACTEC MGIT-960法稍晚一天左右,主要集中在第8、9、10天出結果,二者的生長速度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且其耗材成本略高于酸羅氏法而遠遠低于BACTEC MGIT-960法??傊?,本研究利用顆粒顯色指示法檢測Mtb臨床分離株對吡嗪酰胺的耐藥性,跟BACTEC MGIT-960法比較,有較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結果報告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是一種快速、敏感、操作簡便,與標準方法符合率高的藥敏試驗方法。鑒于實驗例數(shù)較少,筆者期盼著通過不同研究者的反復論證和不同實驗室的反復試驗,最終能為吡嗪酰胺的耐藥性提供一種快速檢測手段。

      [1] Blanchard JS.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rug resistance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Annu Rev Biochem,1996,65:215-239.

      [2] Lu PL,Lee YW,Peng CF,et al.The decline of high drug resistance rate of pulmonary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olates from a southern Taiwan medical centre,1996—2000.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3,21(3):239-243.

      [3] 金嘉琳,翁心華.分枝桿菌對吡嗪酰胺耐藥機制的研究進展.國外醫(yī)學微生物學分冊,2004,27(3):31-33.

      [4] 王金河,裴寧,匡鐵吉,等.結核分枝桿菌吡嗪酰胺敏感試驗方法的比較研究.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26(10):932-933.

      [5] Zhang Y,Scorpio A,Nikaido H,et al.Role of acid pH and deficient efflux of pyrazinoic acid in unique susceptibility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to pyrazinamide.J Bacteriol,1999,181(7):2044-2049.

      [6] Scorpio A,Lindholm-Levy P,Heifets L,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pncA mutations in pyrazinamide-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7,41(3):540-543.

      [7] Salfinger M,Heifets LB.Determination of pyrazinamide MICs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t different pHs by the radiometric method.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88,32(7):1002-1004.

      [8] 敖軍平,陳季武,習兵霞,等.結核分枝桿菌耐吡嗪酰胺機制研究進展.國外醫(yī)藥抗生素分冊,2006,27(3):97-99.

      [9] 敖軍平,陳季武,胡忠義,等.吡嗪酰胺耐藥性結核分枝桿菌的噬菌體檢測技術研究.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29(9):625-628.

      猜你喜歡
      吡嗪酰胺耐藥性
      長絲鱸潰爛癥病原分離鑒定和耐藥性分析
      當代水產(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4
      雙酰胺類殺蟲劑Broflanilide
      世界農藥(2019年3期)2019-09-10 07:04:16
      三氟咪啶酰胺的合成工藝研究
      世界農藥(2019年3期)2019-09-10 07:04:14
      嬰幼兒感染中的耐藥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WHO:HIV耐藥性危機升級,普及耐藥性檢測意義重大
      濃香型“山莊老酒”中吡嗪類物質的分析研究
      中國釀造(2015年4期)2015-01-26 22:50:40
      國外二硝酰胺銨的發(fā)展現(xiàn)狀
      火炸藥學報(2014年3期)2014-03-20 13:17:38
      4H,8H-雙呋咱并[3,4-b:3',4'-e]吡嗪的合成及熱性能
      火炸藥學報(2014年1期)2014-03-20 13:17:22
      吡嗪-2,3,5,6-四甲酸及4,4′-聯(lián)吡啶與ds-金屬配合物合成、結構及發(fā)光性質
      兩個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含能配合物的合成、晶體結構及催化性能
      宜宾县| 兴和县| 策勒县| 巴林左旗| 晋州市| 灵宝市| 广丰县| 平南县| 屏东市| 江城| 嘉兴市| 平顺县| 基隆市| 涞源县| 新晃| 易门县| 济南市| 宁津县| 吉首市| 霍林郭勒市| 兴安盟| 天峻县| 大英县| 新巴尔虎右旗| 湖州市| 大港区| 白河县| 彰武县| 工布江达县| 图木舒克市| 闽清县| 永和县| 固安县| 桃园县| 高陵县| 威海市| 陆川县| 政和县| 万安县| 上高县| 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