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夏初記事

      2011-09-22 12:30胡弦
      青年文學 2011年3期
      關鍵詞:香樟白楊

      文/胡弦

      夏初記事

      文/胡弦

      中午吃飯的時候,同桌的人中,有兩個哭了起來。

      先哭的那個被他們稱為大哥。七八年前,此人從十幾萬元起家炒股,至去年炒到幾千萬,可看上去,卻是他們中最謙和的一個。

      他們說著往事,先用普通話,后來是方言,然后就和杭州來的朋友抱頭痛哭。

      我聽不懂方言,被晾在故事之外。

      我已經(jīng)好多年不曾流淚了,他們的哭泣使我慚愧。據(jù)說我小時候很愛哭。我看著那個人半伏著身子,肩胛骨一抽一抽的,感覺也許只有一場哭泣才能把人送回往昔,而平時的所謂回憶,是多么虛無。

      朋友醉了,我們打車在城市里亂轉,找一個可以吃夜宵的地方(雖然我一再聲明不餓)。他不斷地說:走錯了。然后讓司機兜回來,再拐彎。

      車窗外的雨,緊一陣慢一陣。

      最后,在一家飯店吃酸菜魚。快吃完的時候,我才知道,店前十多米就是婺江。

      我沒有喝酒,卻似乎有了醉意(也可能是困的)。我朝江邊走去,雨淋在頭上,清醒許多,然后,我看到黑暗中的婺江,沉沉的。江邊有一個長廊,掛著一些紅燈籠。夜深了,獨有這些燈籠在看護著婺江。

      沿江邊走了很久,回到賓館時睡意全無。寫了首詩:

      雨已零星。

      燈籠暗,長廊靜,

      江水沉潛于自己的夢中,寬度

      卻剛好夠半醉的目光把握。

      如果石板路的身子再低些,江水

      會對自己的睡眠更加負責。

      城市廣大而不為人知,

      我經(jīng)由此中小小的一段,散步,佇立,

      灼熱軀體分開夜的涼水。

      許多人圍在一起,吃煲。

      這種煲與南京的不同,類似火鍋。吃的是蟾蜍,喝啤酒。我平生第一次吃蟾蜍,他們說蟾蜍皮有毒,肉卻可以解毒。我身上沒有毒,但對吃的好奇心就是毒。蟾蜍解饞,就當是解毒吧。

      我不喝酒,我身體里似乎有一片無法重建的災區(qū),酒,對我來說是個一輩子都無法再解決的問題。當他們都喝到酒酣耳熱豪氣干云的時候,我的情緒跟不上,就悄悄溜到江邊散步。

      意外的,看到江里漂著許多燭火。一小點一小點如豆的燈光,在水面上無聲滑動。這是越地的招魂儀式,應該從戰(zhàn)國時就有了?;仡^看看燈火輝煌的飯店,仿佛在另一個喧囂的世界。人世的浮華與黯淡,其距離是如此之近。一條江從城市流過,但某些時候,城市可能對它的流動毫無察覺。

      我還看到遠方有人在放孔明燈,這種燈飄到很高的地方,然后突然熄滅。我猜想,也許有跟隨的靈魂,升到很高的高處,然后呢?是已經(jīng)看清,還是需要下一盞燈的繼續(xù)指引?

      孔明燈一盞盞升起來。地上的人一直在努力,往天空輸送著火光。

      江里的燈很小,漂得也很慢,讓人安靜。就像有許多靈魂順從了流水的安排,我看不見,卻知道他們正經(jīng)由我面前緩緩而去。

      江以它滿滿的黑呵護著小小燭焰。

      所有的驚心動魄都消失了。我正適逢一場人世的流變,而那正變化的,也許并不需要觀眾。

      我和朋友們一起喝茶,打撲克。中間,我到廁所小解,然后洗手,再把手伸到烘干機下烘干。

      當我走出廁所,回到牌桌前準備起牌的時候,一個人突然問我:“你洗手了嗎?”

      “洗了?!蔽野咽终品藘上拢允厩鍧?。但我忽然意識到,這是徒勞的,我無法說清我的手到底是干凈還是骯臟。也就是說,我的動作并不足以打消他們的顧慮。

      再去廁所的時候,我洗罷手就不再烘干,而是雙手濕淋淋的回到他們中間,然后請他們替我起牌,直到我的手干了為止。

      他們不再發(fā)問。

      一雙臟手,為什么無法回到它清潔的狀態(tài)了呢?原來,是它的清潔過程被遮蔽了起來。當它臟的形象在朋友的腦海里固定下來的時候,肯定需要一些強有力的東西去推翻它,比如水的沖刷聲、烘干機的嗡鳴等。但這一切都被一堵厚厚的墻隔掉了。而另一種情況呢?我濕淋淋的雙手算什么呢?也許只能算是在逼迫中呈現(xiàn)出的窘態(tài)吧,即我要被迫把手的清洗過程從廁所里一直拖延到牌桌前。

      在對一雙手的清潔的展示中,我無法從容。

      我把此情形描述給一個一同去廁所的朋友聽。他說,你其實不必如此,只消說:那個烘干機好像有點兒問題,竟烘了這么長時間。

      我愕然。

      果然,當我后來這樣表述時,他們馬上說:這是心理原因,烘干機沒壞,是你牌輸?shù)眉绷恕?/p>

      這次,手的問題竟被忽略得一干二凈。

      下雨時我在屋檐下躲避。

      雖然是一個被淋濕的人,但要理解一滴雨仍然困難。劃過屋檐的雨,像一道道明亮的眼神,一閃即逝。屋檐之上是混沌的天空,在目力所不及的高處,接近一滴雨只能借助想象。

      避雨的一刻,我試著將一滴下落的雨分解成如下步驟:

      A、它在高處凝聚,獲得了足夠的重量;.

      B、下落,在加速度中越來越快;

      C、變形,被拉成一個橢圓,或一條線(不排除拉斷的可能);

      D、進入我的視野,如前所說,像一道明亮的眼神,但它本身卻不容易被看清;

      E、落在積水上,砸出一個凹坑,濺起的水泡像一個小房間,大過了身體的需要;

      F、進入另一種秩序……

      很明顯,這樣的分解過于機械。因為說時遲那時快,敘述中,一滴雨已經(jīng)消失了。

      但他還是給我?guī)砹瞬灰粯拥母杏X,使我在人生的這一時刻,停步、觀看、思考。它是多么快呀!快,飛快,像一種犀利的思想,帶著眼睛。當我低下頭來試圖凝視,它已混同在積水中流走,脫離了雨的定義。

      在馬鞍山。當?shù)厝烁嬖V我,香樟是馬鞍山市的市樹。

      以香樟作為市樹的城市我知道還有兩個:浙江的杭州和義烏。

      南國多香樟。

      香樟樹,我老家徐州偶有種植,但不起眼。徐州鄉(xiāng)間最多的是楊樹,綠楊參差,長風吹拂,大野掩卷。楊樹可以長得十分高大,但樹齡多不高。香樟樹長得慢,卻常有古木。我在義烏佛堂鎮(zhèn)及無錫惠山寺都見過樹齡五六百年的香樟。

      香樟與白楊比較:

      香樟樹皮也粗,質地卻均勻;白楊樹則斑駁。

      香樟樹安靜,即便十分高大的香樟仍給人安靜感;白楊招搖,“微風擊之輒淅瀝有聲”,嘩嘩作響的白楊樹聲,是北國的通用語。

      香樟木有香氣,白楊無。香樟有才,俊秀內蘊;白楊無心,無拘無束。

      香樟四季常綠,白楊葉落葉生;香樟如君子謙謙,白楊如壯士蕭蕭。

      香樟樹不生蟲。由香樟中提煉的樟腦丸能防蟲蛀。香樟是善于保護自己的樹??吹较阏?,我有時會想到袁枚或唐寅等善于避禍的南方文人。而白楊樹是曹植或楊修。

      袁枚寫楊樹:“白楊樹,城東路,野草萋萋葬人處?!睏顦涔糯嘣杂谀冠ig,它的聲音演變?yōu)楸?。陶淵明《挽歌行》:“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宋汪元量:“可憐紅粉成灰,蕭索白楊風起?!蹦铣愓眩骸般俱补潘稍裕S白楊起。”唐李白:“古情不盡東流水,此地悲風愁白楊?!碧瓢拙右祝骸疤睦婊ㄓ嘲讞顦?,盡是死生別離處?!?/p>

      香樟樹卻被視為風水樹,寓有避邪、長壽、吉祥意。

      南國古鎮(zhèn)建筑及古家具多有香樟木,沉在歲月深處的香氣和光澤圓潤綿延。白楊木古器具少見,因其開裂、腐朽得快。

      白楊入《詩經(jīng)》:“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東門之楊,其葉牂牂”。香樟少見入冊集。古詩中詠白楊的詩句比香樟多得多。

      我愛香樟。香是美德,需不斷積攢,愛香樟如愛修行。

      我尊敬白楊。它超越了禍福,直逼生與死。那筆直指向藍天的樹干,如同向蒼冥追問,索要生命的終極意義。

      蟋蟀在叫。

      只聞叫聲,不見蟋蟀。

      要仔細聽,才能知道蟋蟀大體在什么地方,但仍難以確定它的準確位置。

      蟋蟀是隱蔽的,立場卻很明確:只呈現(xiàn)它愿意呈現(xiàn)的東西,比如聲音。

      我也是一只蟋蟀嗎?寫詩,是否就是一直在發(fā)出叫聲呢?但我似乎比不上一只蟋蟀,比不上它的單純和堅定。多年來不斷地鳴叫,我一直不知道,自己是想隱蔽好,還是希望被人更方便地發(fā)現(xiàn)。

      蟋蟀的叫聲,聽上去很單調,但它樂此不疲。也許,在一件單調的工作上才能辨別什么是執(zhí)著,也才能從中體會到與大眾歡愉有別的樂趣。

      受我腳步聲打擾的時候,蟋蟀會停止鳴叫,但我知道它就在那里:一種以消失的方式出現(xiàn)的存在。于是我也停步,靜立。蟋蟀以為我走了,重新鳴叫。不知不覺,我已和蟋蟀互換了位置。

      有時即便是夏日,也聽不到蟋蟀的叫聲。而怎樣傾聽沉默,再次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

      ■美術作品:高更

      重疊和并列的鏡頭:

      之一:火車運載很多人,又仿佛運的是一個人,它用全部的力量來拉拽這個人,用它鋼鐵的臂膀,同一個人頭腦里的東西拔河。而那個人抽著煙,壓根兒不知道火車的意圖。當火車發(fā)出憤怒而絕望的叫聲,此人渾然不覺,他坐在窗前,思緒沉浸在一首詩中。在那首詩里,有另一個人,在另一列火車上以車速飛奔,并坐在窗前寫詩。

      之二:他仰觀流云,因而懂得了變幻。他因仰觀流云,看見變幻,以為一切都是清晰的。但在他獲得的清晰感中,流云仍如宿命般在飛奔。它們變幻著,一點點,把那些清晰的東西帶走。多年后他仰觀流云,像多年前做過的那樣,卻不知道,自己是完整的,還是已經(jīng)被抽掉了一部分,或者是已被抽除干凈,變得徹底虛無。

      之三:關于某人,有兩個鏡頭讓我印象深刻,一次是他向戀人表白時的期期艾艾,一次是他屢受壓迫后反擊時的怒吼。這是人生最嚴肅、真實的聲音,從心靈里走出時,要么羞澀、猶豫,要么充滿了粗野的爆發(fā)力。它們看似大相徑庭,卻有一個相同的特點:不自然,與通常所謂的熟練和流暢無關。

      雨夜片斷:

      之一:雨落下來。然后,它們是在何時,又是怎樣悄悄回到天上去的?

      ——在最透明的空中,仍有不被看見的路。

      之二:所謂雨聲,是雨在消失時發(fā)出的聲音。它在空中時并沒有聲音。

      雨聲拆開了雨的一生。

      雨落在屋頂、路面、水面、樹葉、廣告牌上……不一樣的不是雨聲,是物體的聲音。也許從沒有過單純的雨聲。

      雨在人心中不發(fā)出聲音。心,只收集回聲。

      之三:失眠,就是沿著不一樣的路徑進入下一刻。睡夢是船,雖小,卻裝走了所有的人;而黑夜是無邊的起伏大陸,全留給你。

      頤和路2號是我工作的地方。

      這是條小街。幾年前我第一次來這里的時候,從汽車站打車,竟然打不到,因為出租車司機不知道這個地方。后來,我花了十五塊錢,由一個暗中載客的摩托車手送了過來。車手寬大的脊背擋住了我的視線,道路、樓房和行道樹在側視中一晃而過,我還沒有弄清楚東西南北,目的地到了。

      但我不久就知道,當初在摩托車后座上看到的道路,也即印象中的道路,和現(xiàn)實完全不同,原因是我迷失了方向。幾年過去了,這種轉向的感覺一直伴隨著我。就像現(xiàn)在,我從住處步行來上班,十多分鐘的時間里,在三個路口,我可以看到太陽處在三個不同的方位,其中沒有一個是正確的。但通過太陽和地圖,這幾條路正確的方向我已經(jīng)了然于胸,只是感覺上還正不過來。也就是說,在扭曲的表象下,我已經(jīng)知道了那正確的真相。

      我一直生活在幻象中?;孟?,和真相處于同一空間,卻又互不粘連,如同太陽和月亮的互不相見。目力所及,太陽是月亮巨大的黑暗。讓人看見東西的光,它的遮蔽性是如此之強。

      這是否可以構成一個隱喻: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比如寫作,辨析黑暗比發(fā)現(xiàn)光線更重要。

      我辦公的老房子是座民國建筑,不規(guī)則的五角型,門朝東開。我在三樓辦公,頂層常漏雨。雨天,換氣扇的方洞里雨珠飛濺,雨再大時,連日光燈罩子上都流下水來。后經(jīng)修復,只換氣扇處依舊,其余得治。比我這邊嚴重的是隔壁的主編室,由于頂部積水,石膏天花板已成鍋底形,于是用螺絲刀捅出些小洞,水下注如瀑,以盆盆罐罐接之。最嚴重的時候,把純凈水桶的蓋子揭掉,也用來接水。

      老房子漏雨,其實我們的歷史也一直在漏雨。漏得多了,許多東西朽壞了,后人再修整、拼接,看上去還是原物,其實已謬以千里。

      房子原名“澤存書庫”,主人名陳群,福建閩侯人,民國政要。陳性嗜藏書,日偽時利用職權搜求古籍,藏書日豐,于是在南京和上海各建了一座書庫,南京的就是這一座。據(jù)說當年庫內藏書曾達四十多萬冊,其中古籍善本有四千多部,不乏稀世珍品。

      “澤存”之名,取自《禮記》“父歿而不能讀,手澤存焉”之句。

      現(xiàn)在的三樓,主要是作協(xié)的三個雜志社《鐘山》《雨花》《揚子江》;二樓多為行政辦公室;一樓有傳達室、車庫、倉庫,靠北的一排租給一家飯店。店家在院子里靠西北角搭了個棚屋,做伙房用,甚煞風景。我每見爬山虎從三樓低垂下來,總以為它們是意圖要長得更長更密些,把那棚屋遮蓋起來??上?shù)年過去,這事業(yè)卻一直未竟其功。

      由于有飯店,辦公時常有飯菜氣味飄進來,且后窗一開,十分聒噪,不開,則室內霉味氤氳不散。

      今日愚木、劉暢等朋友來訪,劉暢給這些老房子拍了些照片。看這些片子,心有些沉,甚至有點兒陌生感,好像與我日日工作于此的院子有些偏差,但又確乎如此。

      作協(xié)可能會在秋天搬遷。辭舊總是令人惆悵的事。作詩一首:

      三角形尖叫,橢圓低吟,

      黑色柵欄上,鑄鐵把手

      藏起比涼意更深的金屬之海。

      又一個時代過去了,

      走過臺階的貓,小心地繞過

      水瓶、釘子、鐵線,以及老式木桶

      遲鈍的痛苦。

      門洞邊,一塊失水的苔蘚,猶豫著

      不知該進來還是該出去。

      閣樓上,木板一聲悶響,又復歸沉寂。

      燈亮了,墻壁

      一片茫然,

      光線在不安中脹滿裂紋。

      中午。灼熱。

      大樹和紫藤提供大片的濃蔭,下面坐著乘涼的人。他們打牌、打盹,或者下棋。另一些是低矮的灌木:黃楊、冬青、杜鵑、石楠……它們的陰影,剛好夠自己使用。

      牛馬的陰影大時,也能供牧童遮陽?,F(xiàn)在沒有牛馬,只有些更弱小的生靈:甲蟲、螞蟻、蒼蠅……它們幾乎沒有陰影,只有一點點微小的反光,偶爾一閃,灼亮、尖銳。

      證券大樓的陰影里,幾個民工放下手推車,喘氣、擦汗。但更大的陰影則在它內部,那里藏有更多看不見的東西。外部的陰影與之相比,幾乎沒有什么意義。

      還有我們人的陰影,隨著我們的走動不斷變形,由于我們情緒的變化,那陰影中似乎一直藏著火星。即便是休息時間,進出樓盤展室的人仍絡繹不絕,在正午的陽光下,當他們擦肩而過,他們的陰影摩擦、相撞,這其中,有種不易察覺、也無法被顧及的痛苦。

      電視里,是關于一個死者的悼念——她曾經(jīng)是個電影明星。

      我看到眾多的悼詞、鮮花、眼淚、贊美……人們一定認為,這些東西有利于她的安息。室外,天氣陰郁,雨下個不停。因為電視里的悼念,雨落得才像是有了緣由。

      她死于癌癥。據(jù)說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但只有它們決定要追索它存在于其中的身體時,它們才會增多,它們的速度對這個人才有意義。播音員介紹說,癌細胞追趕著她,曾把她追到世外,又把她追回塵世,直至擺到悲傷的人們面前……

      對于沒有悼念無法退場的人,癌細胞或許有另外的積極性。

      我看見從她照片前走過的人,在表面相同的悲傷之下,似乎又各自藏有自己的機關。有的心中打著死結,像無法開啟的鎖;有的則茫茫然,像找不到鎖的鑰匙。

      鴿群又飛上了天空。在城市,這幾乎是人類唯一馴熟、同時又保留著自身極大自由度的飛禽。

      天還沒有大亮,它們飛上了天空,漸漸變成了一些小黑點——距離藏起了它們的翅膀。再往上就是天堂了吧,現(xiàn)在,那里吹送著明亮的晨光、肉,和輕盈的羽毛。

      鴿子飛上了天空,俯視著我們——觀察,總要把對立物擺在適當?shù)木嚯x里。這是和我們若即若離的鳥,昨夜,它們的咕咕聲還在我們的生活里冒泡,現(xiàn)在又遠了。它們盤旋,有時俯沖下來,在某個角度上,翅膀被陽光鍍亮,向人間撒下無數(shù)細碎的金幣。

      它們一次又一次從天堂歸來,帶著高處的寒氣。它們在高處到底有過什么樣的遭遇?

      也曾有鴿子被訓練成信使,但似乎并不曾帶來過遠方的忠告。

      太陽出來后,天依舊藍,但被鍍上了銀色。鴿子再一次飛上了天空,越飛越高,在半空中,它們的影子被明亮的陽光化掉,地面上已經(jīng)看不到痕跡。

      倘要觀察世界,火車是個合適的載體。飛機過于急促模糊,汽車又過于瑣碎,有無法串聯(lián)的片斷。

      只有在火車上,才能意識到,一切都像鋼軌那樣,堅硬、發(fā)亮,又不可扭轉,有濃重的既定性。

      火車,使一個小學生變得更小,把她的前進變成急速后退。

      它的轟鳴使鄉(xiāng)村愈加空曠,顯出疲憊的軟弱性。

      它使青山圍攏,錯動,聚散。它觸動它們如觸動沉默的人群,使我們意識到那些沸騰的心,和長久忍住、不曾說出的話。

      ——民謠,頌歌,難懂的方言,行李,煙味,汗味,旅行者的各色面容……只有火車能讓我們意識到,一晝夜可以等同于小半個祖國。

      城市快要到了,大片的菜園迎面撲來,又朝著車后的鋼軌退去。幾個人在其中彎著身子——他們的命被糾纏在葉綠素中,對眼前轟鳴的火車視而不見。而更多的菜園緩緩旋轉,像找不著大地的胃。

      火車在許多城市間穿行,在許多人生活的縫隙中穿過,在那些人的命運轉彎的地方,發(fā)出意義不明的叫聲。

      看碟。對某人物的咳嗽留下深刻印象。試描述之:

      她小心地咳嗽,仿佛小心是她的本能,仿佛那在空氣中滑動的咳嗽聲也知道這身體里藏著的小心。

      第一聲咳嗽在窗臺上落下軟軟的腳爪。

      第二聲,像一只膽小的動物,順著竹子一節(jié)一節(jié)往上移動。

      第三聲還在她體內,與她搏斗。使一聲咳嗽懂事多不容易,像教導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要使出渾身的智慧和力氣。

      她忍住,臉漲得通紅。這時,世界陷入靜寂,連那原來咳出去的嗽也像明白了這一點,它們停止了移動,卻沒有消失:第一聲還在窗臺上;第二聲,攀掛于竹枝,像微微有些下墜的易碎品。

      現(xiàn)在的鄉(xiāng)村,打麥場已很少見——現(xiàn)在是聯(lián)合收割機的時代。

      這是回到老家的第二天。大麥已經(jīng)可以收割,村口僅存的打麥場上卻生滿雜草。我在這里溜達,意外地發(fā)現(xiàn),麥場南邊的一口老井猶在。

      我想起與老井相鄰的地方,當年還有兩間破舊的土坯房,曾住過三個外鄉(xiāng)人:一對老夫婦和他們漂亮的女兒。那女兒大概十八九歲,有時去打水。她拎著鐵桶,烏黑的長辮子,看人時,眼睛里流動著光。對于我——一個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那種光,陌生而溫暖。我一邊趴在桶沿上喝水,一邊聽她用低低的聲音唱歌。他們是外鄉(xiāng)人,漂流至此,就在閑置的土坯房里住下。他們一定來自一個熱愛歌唱的神秘的地方,因為本地人沒有邊干活邊唱歌的習慣。而且,我聽不懂那歌,只是感受到了其中的憂郁,仿佛那歌聲深處也藏著一口深井。要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好多離開故土或者陷入愛情漩渦的人,都會這樣唱歌。后來聽說,村子里和她相好的不止一人。我那時太小,無法理解一個外鄉(xiāng)人對愛情和生活的恐懼,就像無法理解她在夏天漸漸隆起的肚子。后來,她在流言蜚語中跳進了井里……

      關于她的死,我記得不太清晰。我那時還不具備理解人生的大悲傷的能力,面對她裹著碎花衣褲的濕漉漉的身體,我甚至沒有太多的內心波瀾。好像后來公安局的人來過兩次,事情不了了之。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到了成年以后,這件事不但沒有徹底忘卻,卻反而更多的被置于我對記憶的反芻中。我愈加清楚地感受到我趴在桶沿上喝到的井水的清涼,仿佛那清涼就是悲傷的味道。這么多年了,喝下的水在我體內完整地保存著,一直沒被我經(jīng)歷過的紛紛擾擾的事件碰到或使用過。而在某些寂靜的時刻,我體內會撲通一聲,恍如心臟又恍如是水桶,一下子被沒入水底,于是她當年唱歌的模樣和那歌聲一起出現(xiàn)。我在歌聲深處晃動,帶著一個幾乎是兒童的人不曾察覺的暗戀、憂郁,和鐵皮水桶的苦腥。

      老屋早已消失。原來老屋的位置上,現(xiàn)在是新蓋的平房。

      我小時候,村子里是沒有水泥漫頂?shù)钠椒康?。那時都是起脊的屋,很少見的瓦屋和大量的草屋。平房似乎是北方屋種,南方多雨,為方便流水故,平房很少見。所以,徐州雖屬于江蘇,但從房子的建造看,它可以歸為北方。

      村莊也是樹林,屋子前后,多的是雜樹:桃、李子、杏、土桃子、槐樹(家槐和刺槐)、苦楝樹、椿樹(香椿和臭椿,臭的不能種在屋前)、柳樹(多脆柳少垂柳)、楊樹(不同于現(xiàn)在的意楊)、棗樹、樸樹、蘋果樹、梨樹、烏桕、松柏、桑樹、梧桐等等。

      一棵樹的年齡,往往大過老屋。我記得屋后有過幾棵刺槐,因為年代久遠,心都空了,可年年的槐花香甜如蜜。門前栽過兩棵白楊,陰影濃郁,祖父和鄰居允德大爺曾坐在樹下,商量著給允德大爺殘疾的兒子衛(wèi)東買個外地媳婦。到我二十年前離開村子時止,村上有八戶人家娶的是外地媳婦。她們大都來自貴州和四川的山區(qū),約每兩到三年回娘家一次,回去的資費,能耗盡一個家庭的積存。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本地人不會娶外地女子。兩棵楊樹后來伐倒了一棵,給祖父做棺木。五年后,另一棵給了允德大爺。原來,這兩棵樹長在兩家宅基地的結合部,所以一家一棵。我還記得刨樹時的情景,衛(wèi)東因為腿腳不利索,像被刨掉了根的樹,在人堆里晃悠,屁股甩來甩去,像找不到自己的重心。他的老婆,那個外地婦人,因為心疼這么大的樹要因做壽材埋到土里而絮絮叨叨。她的口音本來已變到本地人可以聽懂的程度,因為心急又全部變了回去。沒人知道她在說什么。衛(wèi)東有時會呵斥她。她像是反擊又像是自言自語,一種古怪的情緒就在她的方言里滾來滾去。

      我這次回來,是出差路過,就轉道老家看看。初夏,正是樹木舒展開葉子的時候,遠看,村子像在金黃色麥浪中晃動的綠松石。離老宅不遠的村外,曾經(jīng)起過一片杏林,后來又陸續(xù)砍去,只剩下祖父墳邊的一棵。現(xiàn)在,已很難再見到幾十年的老樹,村子里全是陌生的新綠,陌生的風吹和沙沙聲。衛(wèi)東為兒子翻蓋平房時,從老屋上拆下的房梁、椽子,面目焦黑地散落在院子的墻根處。這些朽了的老木頭,再也沒有用了,只能做燒柴。等著它們的,是斧頭和火焰。

      半坡咖啡館在青島路上,在人們心目中,是個與文學有聯(lián)系的館子,曾舉行過詩歌朗誦會。現(xiàn)在,它的墻壁上仍貼有詩畫。但從我第一次來這里時開始,幾年了,它的生意似乎一直不太好。里面有點兒暗,底層很小,沿著逼仄的樓梯到上層,我心里每每會有轉折不動的寥落感。

      南京的詩人,也許大都來過這里吧。而近兩年的朋友小聚,卻大都選擇與這里斜對角的新雜志咖啡館??稍谖倚睦?,寧愿相信它過去是熱鬧的。而今日的寥落,正有一種被遺忘了的文字般的安寧。

      我感興趣的是“半坡”一詞。一面斜坡上的人,因勉力于對自己重心滑動的控制,他們悠閑的外表下會有一個緊張的內核。他們的心更容易敏感而脆弱,并提前出現(xiàn)了裂紋。

      有次我來得早,二樓上空無一人,磨損的地板上沒有腳印,杯子上沒有指紋,空氣不復述那曾在其中顫動過的東西。有次我來得晚,談話的朋友們似乎都有些倦了。我再次意識到一種傾斜的存在,在喝掉的咖啡和剩下的咖啡之間的一種存在,在生啤和鐵觀音之間的一種存在,在高處和低處之間的一種存在——某種被注入了力量并無法將其撤走的看似靜止狀態(tài)的存在。

      而這次我來得正是時候吧,零零落落的幾個人,很安靜。吧臺里器皿輕響,一個服務員背著身子在勾兌飲料。燈都開著,所有的事物都在靜靜反光。我朝屋角的一張桌子走去。我知道在那里,在朋友們還沒到之前,我可以暫時棲身于自己帶有銳角的孤獨中。

      燕子磯的磯頭上有一塊牌子,上書“想一想,死不得”六字,據(jù)說是當年陶行知先生所撰,曾救過不少欲投江自盡者。

      燕子磯俯臨大江,其下江水滔滔。燕子是輕盈的,但輕盈的命名對沉重的石頭幾乎沒有用。就像痛苦一旦確立并從現(xiàn)實中探出身來,它就會有用不完的江水。

      鍍鋅的鐵欄桿在紅砂巖和綠樹中蜿蜒。巖石多被磨光。沒有棱角的巖石顯得有些軟,猶如悲傷者不需要辦法,也不需要安慰,甚至,在那明亮的弧線上和綠葉的晃動中,連悲傷也仿佛消失了。

      磯頭下的石樁上拴著一只小船。一只不知是用來做什么用的小船,在江水上輕盈地晃動。這是一只沒有夢的小船,對龐大的痛苦視而不見的小船。但它知道,石頭仍然是可靠的,或者,它早已對龐大的痛苦了然于心,就很小心地晃動著自己,不撞上去,只和那龐大之物并排著。

      而當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從江水里返照著翻卷的危崖,那些紅砂巖,看上去像在高處懸空盛開的紅碩花朵。

      即便是在短短的一天中,燕子磯仍是變化的,在夕光中仿佛卸去了那壓得燕子無法起飛的重量,并使旁觀者因而感知了那在痛苦里隱約起伏的幸福。

      想到兩個有趣的問題:

      其一:只有流水的疼痛是真實的,它升高、流動、起浪,一輩子都在試圖長出腰身。

      其二:黑夜之黑才配稱得上是真正的黑,不把什么染黑,只把一切完整地保存在黑暗中。

      頤和路8號是個離退休人員的活動大院。里面有只訓練得很好的鸚鵡,它有時跺腳、吼叫、高視闊步,有時用頭頸模仿人跳舞的節(jié)奏,有時喃喃低語,像纏繞在某種復雜的情緒中。在它那里,可以看見許多人生活的投影。

      我們對鸚鵡的需要目的也大體如此吧。

      但鸚鵡也許從沒有進入過我們的生活。它雜取種種人的因素卻并不曾用于合成一人,它也不會試圖理解自己說過的話,它賣力的表演不是警示或取悅,而更接近本能。

      我們和鸚鵡深陷于各自的生活中,并不曾真正相遇。

      所以,所有的表演,愈真實、愈滑稽。

      在城市的某些角落,仍然偶爾可以看到耍猴戲的人。

      猴戲的主角看上去是猴子,其實更像是鞭子。那是一種接受驅動才會發(fā)生的生活。鞭影,像一條在清脆的響聲中活轉的蛇。它細小的毒牙,是貧窮的人應對生活的特殊方式。

      猴子一直在翻跟頭,偶爾,也齜著牙發(fā)出恐嚇,但它從未咬過任何人。除了疼痛和饑餓,它對世界幾乎一無所知。

      鞭子不被甩動的時候,拖在地上的纖細鞭梢,像替一條蛇保管著的芯子,看似疲軟,其實仍敏銳無比。這樣的一條芯子,能讀懂賣藝人額頭上蜿蜒的皺紋,又會屈服于一條蛇蓄滿毒液的心。

      胡弦:江蘇徐州人,現(xiàn)居南京。出版有《諦聽與傾訴》《十年燈》《愛,剛剛來過》等。曾獲《詩刊》“新世紀十佳青年詩人”獎等多項詩歌獎。

      猜你喜歡
      香樟白楊
      江南的香樟
      小白楊的故事(下)
      廢園
      一個追拍馬拉松的人(小小說)
      白楊
      香樟 香樟
      香樟樹,樟樹香
      一條路的香樟
      白楊
      泾川县| 隆回县| 古蔺县| 十堰市| 遵义市| 天祝| 扬州市| 武安市| 益阳市| 清水河县| 贵港市| 微山县| 庄河市| 凤城市| 湖南省| 五大连池市| 大兴区| 德州市| 泸州市| 台北市| 枣阳市| 柳州市| 嵊州市| 太仆寺旗| 阳曲县| 章丘市| 义马市| 甘德县| 视频| 延长县| 沐川县| 龙门县| 台安县| 罗平县| 天津市| 小金县| 临沧市| 彰化县| 安丘市| 金湖县|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