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富
從有巢氏到福建土樓
江南中學吳曉宇、賈波特和劉一休想研究人類古今居住情況的變遷,三人在網(wǎng)上請出了時間機器。
賈波特:“時間機器,您能讓我們了解人類居住情況的變遷嗎?”
時間機器:“好的,我們?nèi)タ从谐彩习?!?/p>
三人跟著時間機器來到了上古時代九嶷山以南的蒼梧,居住在這里地面上的人經(jīng)常遭受野獸的攻擊。這時,有巢氏正在指導本部落的人用樹枝和藤條在高大的樹干上建造房屋。
吳曉宇:“您怎么想到把房子建在樹上?”
有巢氏:“我是受到鳥巢的啟發(fā),在樹上建房,樹枝可以把整個房屋遮擋得嚴嚴實實。這就是我們能擋風避雨和防止野獸的攻擊的安居之所?!?/p>
劉一休:“這是仿生學的應用,仿生學就是模仿生物或動物的特殊本領(lǐng)?!?/p>
這時遠處傳來群狼的嚎叫,三人大吃一驚,來到了10?500年前的英國北約克郡斯卡伯勒。他們走進湖泊旁一座由許多木頭和茅草搭建的怪狀房屋內(nèi),只見一群穿著用細繩系在一起的獸皮的獵人,正在對著馬鹿頭骨做著奇怪的動作。
吳曉宇:“他們在做什么?”
賈波特:“這是古老的宗教儀式,這也許是最古老的神廟?!?/p>
劉一休:“墻壁里面怎么還有火呢?”
吳曉宇:“這是英國古老的壁爐。”
之后他們又踏著時空隧道來到了三國時代的南陽隆中,劉玄德、關(guān)云長和張飛三人乘馬前往隆中去請諸葛亮,睡在草堂之中的諸葛亮醒后說道:“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p>
吳曉宇:“草堂是什么?”
諸葛亮:“草堂就是茅草屋,最早的茅草屋是從地表向下挖出方形或圓形的穴坑,用捆綁的樹枝或稻草沿坑壁圍成墻,簡陋地抹上草泥,屋頂上搭些草木?!?/p>
劉一休:“諸葛亮家的草堂比這種原始的茅草屋要高級許多?!?/p>
吳曉宇、賈波特和劉一休三人來到南宋福建漳州市南靖縣,一群客家人正在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筑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jīng)過反復揉、舂、壓建造土樓。
劉一休對著其中的一位老爺爺問道:“老爺爺,為什么要建這么大型的土樓?”
老爺爺:“建土樓可聚集族人共御外敵,可防止野獸襲擾?!?/p>
吳曉宇:“福建土樓是世界上唯一的山區(qū)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賈波特:“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它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shù)氐纳?、木材、鵝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jié)約、堅固、防御性強的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筑類型?!?/p>
從80年代的女大學生宿舍到現(xiàn)代建筑
吳曉宇、賈波特和劉一休三人來到了80年代初的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建筑系女生宿舍,吳曉宇發(fā)現(xiàn)女大學生宋娜正是自己的母親,賈波特也看到了自己的母親潘玉紅的大學時代。
賈波特:“這座樓房很有特色,是什么時候建造的?”
宋娜:“這是50年代興建的具有俄羅斯風格的樓房?!?/p>
潘玉紅:“現(xiàn)在國民經(jīng)濟實力比較薄弱,大學宿舍都比較陳舊?!?/p>
宋娜還拿出兩張照片說:“這是60年代修建的樓房,我家就住在二樓?!?/p>
宋娜:“趙教授讓我設(shè)計未來花園小區(qū)內(nèi)的一個復式洋房,我還想根據(jù)西方建筑特點設(shè)計出具有中國風格的獨棟別墅,將來也讓中國人住一住別墅?!?/p>
潘玉紅說:“我參加了錢教授主持的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的設(shè)計工作?!?/p>
吳曉宇、賈波特和劉一休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時,吳曉宇和媽媽宋娜正在自己家的復式洋房中探討未來的建筑,而賈波特和母親潘玉紅則在別墅里看中央電視臺中的“我愛發(fā)明”節(jié)目。
從低碳到能源自足的未來建筑
時間機器把吳曉宇、賈波特和劉一休三人帶到太空觀看地球表面的變化。在時間機器的控制下,時間從20世紀末開始,以每十年為一瞬間進行跳躍,只見地球表面不斷出現(xiàn)由小變大的城市,各種公路不斷在延長,地球表面出現(xiàn)了縱橫交錯的高架橋、各種高速公路,鋼筋水泥建筑不斷擴張。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表面已經(jīng)是千瘡百孔,面目全非。
三人正在為地球的未來擔心時,不知過了多少個十年,只見鋼筋水泥建筑逐漸披上了綠色,許多樓頂都種滿了綠色植物。
吳曉宇:“為什么這些建筑上都有綠色植物?”
時間機器:“人類在進行鋼筋水泥建筑的同時進行了綠化,在高速公路上構(gòu)建了綠色植物組成的大棚,各類公路和建筑都披上了綠色的盛裝?!?/p>
賈波特:“原來是人類在擴大綠色空間,創(chuàng)建綠色的能源基地?!?
劉一休發(fā)現(xiàn)遠處有一個深藍色的樓群,每個大廈通體都是閃著藍色的光芒。
吳曉宇:“為什么這些樓房是藍色的?”
劉一休:“這些藍色部分是太陽能電池板,這個樓群是低碳環(huán)保建筑,樓內(nèi)能源已經(jīng)完全自給自足了?!?/p>
時間機器:“現(xiàn)在有一種新技術(shù),據(jù)說能在沒有陽光直射的情況下吸收太陽光中的紅外線等不可見光的能量,也可以從空氣中吸收熱能為人類服務(wù)?!?/p>
吳曉宇、賈波特和劉一休三人來到位于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死亡之?!彼死敻缮衬?。讓三人不解的是曾經(jīng)的沙漠如今被建有許多摩天大樓的城市群和遼闊的綠色植被所替代。
劉一休:“這沙漠怎么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
時間機器:“在你們所在的時代已經(jīng)有人開始固沙防沙了,實現(xiàn)了人進沙退的目標。后來人類把海水引到沙漠,又用一些納米材料和生物技術(shù)制成防止水土流失的固沙綠化網(wǎng),海水蒸發(fā)后的水蒸氣改變了沙漠氣候?!?/p>
賈波特:“有了生命之水,又有了綠色植物,人類自然要在此建立適合居住的城市了。”
劉一休:“沙漠有充足的陽光,也是這些城市生存的重要能源吧?”
時間機器:“沙漠已經(jīng)成為這個時代的重要能源基地。人類可以在海水中的水晶宮居住,可以在太空的定居點居住,還可以移民到月球或火星上居住?!?/p>
(責任編校:賀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