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紅松
一碗魚糕面
□阮紅松
業(yè)余時間,我在岳父開的小吃店打雜。
那天早晨,店里來了一對父子。父親是個盲人,臉上密布著重重皺紋,一雙灰白無神的眼睛茫然地直視著前方。他身邊的青年小心地攙扶著他,青年看上去才二十出頭,衣著樸素得近乎寒酸,身上卻有著一份沉靜的書卷氣。父子找了個位子坐下后,青年沒有像其它客人一樣對服務(wù)員大呼小叫,而是走到了吧臺前。
“我要一碗魚糕面,一碗小面?!彼f,從口袋里掏錢。
我告訴他,吃完再付賬。順便問了一下,哪里人?好像有點面生。青年說,他從大學(xué)畢業(yè)后,剛剛參加工作,在小城一家機(jī)械廠工作,父親是第一次從鄉(xiāng)下到城里看他,他便帶父親到這里來吃一碗魚糕面。
不一會,服務(wù)員便端來了兩碗熱氣騰騰的面。放在父子的桌子上。青年小心地將那碗魚糕面移到父親面前,自己則端起了那碗小面。父親摸著碗,卻并不忙著吃面,用筷子在碗里探來探去,好不容易挾住了一塊魚糕,忙不迭地往兒子碗里遞。
“吃,多吃點。”父親說。“平日食堂的伙食太差了,要注意營養(yǎng)。”一雙眼睛雖然無神,皺紋間卻滿是溫和的笑意。青年并沒有阻止父親的行為,而是默不作聲地接受了父親挾到自己碗里的魚糕,然后,再悄無聲息地將魚糕重新放進(jìn)父親碗中。
“這個小吃店的老板真厚道,面條里放這么多魚糕?!备赣H贊嘆道。
我聽著,臉上一陣發(fā)燙。地球人都知道,豬肉漲價了,漲得不成名堂。店里的魚糕,用料一般是豬肉和魚肉對對開,為了賺更多錢,我們減少了豬肉的配料,多加了一些不值錢的生粉。而且,打到客人碗里的魚糕,份量也大不如前。
青年沒有任何抱怨,只對父親說:“您快吃吧,我碗里的魚糕快裝不下了?!?/p>
父親這才低下頭,挾起一塊魚糕慢慢吃起來。青年微微一笑,大口吃著那碗只有幾點油花的光面。
岳父不知什么時候站在了我身后,靜靜地望著這對父子。這時,服務(wù)員端著一碟魚糕經(jīng)過,岳父攔住她,示意她將這碟魚糕放在父子的桌上。青年驚訝地抬頭環(huán)視了一下,見自己桌上并沒有其他客人,輕聲提醒道:“你放錯了吧?我們沒有叫魚糕?!?/p>
岳父走過去說:“沒放錯。咱們每天都有贈送,看你們是第一次來,就贈送你們一份魚糕?!蔽抑溃@種規(guī)定,小店是沒有的。
這時,店里又擁來一批客人,我們好一陣忙亂。等忙完后,才發(fā)現(xiàn)那對父子已經(jīng)吃完面結(jié)賬走了。
服務(wù)員收拾桌碗時,驚叫起來。在青年的碗下,還壓著幾張紙幣,一共是八塊錢。這錢,正好是我們價目表上,一小碟魚糕的價錢。一時間,所有人都說不出話來,只有無聲的嘆息靜蕩在我們心中。
不久,店里的魚糕配料再一次回復(fù)到從前,豬肉和魚的配比對對開,不再加生粉。岳父說:“到咱們店里吃東西的,大多是窮人,寧愿少賺點,求個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