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哲
W是來北大求學的上海人,戴副高度近視眼鏡,面容清秀。整個大學四年,他基本都面對著電腦屏幕,宅在自己的世界里無法自拔。細數(shù)他的學業(yè),四年上過的課肯定不超過100節(jié),其中一多半還是在大一第一學期上的。后來的課程,大多是開學第一節(jié)課點名時去答個到,隨后就等著參加期末考試了。但W兄聰明過人,僅憑考前一夜K書居然也生生混夠了150個學分,其間當然也偶爾掛過一兩門,但最終都能在補考中順利通過。
作為宅男,W兄把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全部用來玩游戲。從最初在昌平園的機房里玩《三國志》,到后來回燕園終日窩在宿舍里玩《紅警》、《星際》、《帝國》、《仙劍》、《FIFA》等等,W無一不是頂級高手。早上六點宿舍來電,他如上足了發(fā)條的鬧鐘準時起床,下床后第一個動作就是打開電腦。早餐省去不吃,一天兩頓飯均由我們幫忙從食堂打回來。然后,他一手持飯盒,一手握鼠標,眼睛死盯屏幕。我一直懷疑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吃什么,后來我惡作劇般地做了個測試,整整一個星期都幫他帶一成不變的醬爆雞丁加四兩米飯,果然,他沒有一句抱怨。樓長通常會在晚上11點準時熄燈,W兄形成了精準的生物鐘,每晚都會掐準了在熄燈前一分鐘關機。如果不幸哪天樓長的手表有誤,提前幾分鐘關燈,宿舍里隨著黑暗到來往往能聽見W一天之中唯一一句嘹亮的聲音:“我頂你個肺!”
偶爾W兄也會放下身段跟我們出去吃宵夜、聊聊天,感受一下現(xiàn)實世界人類的生活。但就在那時,他也時不時地眼神迷離,把我們談論的所有話題都巧妙地轉移到電腦游戲上,在大家一片冷場中滔滔不絕,繼而抱怨知音難覓,獨自陷入無限遐思。
我常常替W兄覺得慶幸,正因為沒耽誤學業(yè),所以沒有哪個老師主動提出給他治療網(wǎng)癮,否則他早就被抓走做電擊實驗去了。但他北大四年到底學沒學到真知?我表示懷疑。
其實,很多大學男生宿舍都有這么一兩個宅男鎮(zhèn)守,他們有的擅長電腦游戲,有的喜好QQ泡妞,有的專愛胡編亂造《尋秦記》,有的是BBS上一臺超級水車,灌水無數(shù),有的24小時尋覓各種美劇大片,有的執(zhí)著于幻想型文學,都是次文化的瘋狂癡迷者。大學四年看似短暫,有無數(shù)的規(guī)劃都來不及實現(xiàn),卻又漫長到讓人疲憊。在其他同學泡圖書館、考托福、競選學生會、戀愛、實習、喝酒的時候,宅男們躲進臭烘烘的小樓自成一統(tǒng),無憂無慮、悄然無聲地宅過了四年。
有人說宅男是一種社會病,所以這病也該由社會來根治。大學畢業(yè)時,W兄回了上海,先后換了幾份工作,后來成為一名文職警察。有一年同學聚會前我聯(lián)系他,問他還玩游戲嗎,他說早就不玩啦,要努力工作。原來,他已經(jīng)有了女朋友,準備攢錢,買房,然后順利結婚。最終,他沒有來參加同學聚會,因為單位加班走不開。
此時我才發(fā)現(xiàn),很多原先面帶青澀,見人臉紅,說話結結巴巴的宅男,現(xiàn)在一個個衣冠楚楚,侃侃而談,熟悉各種酒令套話及最新的段子,酒后還會罵罵咧咧地說造化弄人,斯文何在。也許他們依然宅著,不過宅的地點已由大學宿舍轉移到了出租房或寫字樓的格子間里,他們熱衷的東西從那些上不得臺面,不能給他們帶來直接收益的次文化轉化為主流的結婚、買車和購房。所以如果你周圍也有這樣的宅男,大可以放下憂慮和擔心,因為總有一天,他們會脫離宅男的隊伍,在通往中年怪蜀黍的大路上加速前進。
(李勝國薦自《讀書文摘》)
責編:小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