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物權請求權

      2011-11-14 07:01:28劉耀東
      關鍵詞:訴訟時效請求權物權

      郭 建,劉耀東

      (1.大連海洋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2.大連海事大學 法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論物權請求權

      郭 建1,劉耀東2

      (1.大連海洋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2.大連海事大學 法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物權請求權是以物權為基礎的獨立請求權。在我國物權法尚未規(guī)定取得時效制度的情形下,物權請求權不應適用訴訟時效制度,否則將出現(xiàn)一段物權人空有物權之名而無物權之實的虛空權利狀態(tài)。物權的民法保護應采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并列的立法模式。

      物權請求權;侵權請求權;消滅時效

      在物權受到侵害的情況下,為回復物權的完滿支配狀態(tài),法律特規(guī)定物權的保護方式。物權的保護依法可分為公法保護與私法保護,而私法保護又可分為自力保護與訴訟保護。其中,訴訟保護是指物權人在其物權受到侵害時向國家司法機關提出保護請求,依據(jù)法院判決的強制力達到回復物權完滿狀態(tài)的目的。當事人請求法院訴訟保護所依據(jù)的實體權利,即為物權請求權。所謂物權請求權,是指在物權受到妨害或妨害之虞時,物權人為回復物權的完滿支配狀態(tài),得請求妨害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一、物權請求權的性質(zhì)

      關于物權請求權的性質(zhì),爭議仍在繼續(xù)。根據(jù)我國臺灣地區(qū)學者的統(tǒng)計,關于物權請求權性質(zhì)的爭論,主要有以下觀點[1]:(1)物權作用說。該說認為物上請求權乃物權之作用(效用),并非獨立之權利。(2)純粹債權說。該說認為物上請求權即系請求特定人為特定行為(排除侵害)之權利,為行為請求權,故為純粹之債權。(3)準債權之特殊請求權說。該說認為物上請求權系一種準債權之特殊請求權?;蛑^物上請求權系請求特定人為特定行為之權利,就此而言,與債權相類似,但此項請求權系從屬于物權,其發(fā)生、移轉(zhuǎn)、消滅均從屬于物權,故亦非純債權,僅能謂系可準用債權規(guī)定之權利,故又稱為準債權說。(4)非純粹債權說。該說認為物上請求權系對人之請求權,故非物權本身,而系獨立之請求權,然其命運與物權相同,于物權存續(xù)期間內(nèi)不斷滋生,故不罹于消滅時效。唯雖系對人之請求權,但于破產(chǎn)之情形,卻有異于普通債權之強力地位(如有取回權、別除權),強烈表現(xiàn)其系自物權派生之特色,故非純粹之債權。(5)物權效力所生之請求權說。該說認為物上請求權乃物權效力上所生之請求權,與物權不可分離,物權如有移轉(zhuǎn),此請求權當然隨同移轉(zhuǎn)。(6)物權派生之請求權說。該說認為物上請求權系由物權所派生,而經(jīng)常依存于物權之另一權利。(7)所有權動的現(xiàn)象說。該說認為物權請求權系觀念的、絕對的近代所有權,對于特定人主張的一種動的現(xiàn)象型態(tài)而已[2]。(8)獨立請求權說。該說認為物上請求權系因特定人侵害物權而生,故非物權本身,而系獨立之請求權。然其因系自物權而生,故與物權同命運,此與債權之完全獨立亦屬有異,自亦非債權。(9)物權權能說。該說認為所有權具有對物、對人的九大權能,系占有、使用、收益、處分、保存、改良(以上六種為對物權能)、所有物返還請求權、排除妨害請求權、妨害防止請求權(后三種為對人權能)。所有權具有以上九大權能,所有人對其所有權之行使始能得心應手,圓滿無缺。

      筆者認為,物權請求權是以物權為基礎的獨立請求權。物權請求權雖是對特定人的請求權,但不因此等同于債權請求權。物權請求權附屬于物權,并與物權同命運,在物權存續(xù)期間不斷派生。債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包括要求相對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而物權請求權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為要求相對人為一定行為,僅在妨害預防請求權的極少數(shù)場合才要求相對人不為一定行為。強調(diào)物權請求權為獨立的請求權,并不等于承認其具有可獨立轉(zhuǎn)讓的屬性,更多的是從其與債權請求權的差異角度界定其本質(zhì)。如有學者認為物權請求權是一種附從于物權而獨立于債權的請求權[3]。

      二、物權請求權與訴訟時效

      (一)德國民法

      在德國民法,物上請求權原則上適用新法第195條關于3年的一般時效的規(guī)定,尤其適用于收益返還、損害賠償以及停止侵害和排除妨礙的請求權。但對于所有權的返還請求權和其他物權,新法第197條將其作為最重要的物上請求權而規(guī)定了30年的消滅時效,而不是通常的3年。另外,對于土地登記簿中登記的土地權利,《德國民法典》第902條[已登記的權利不受消滅時效的限制]規(guī)定:“(1)基于已登記的權利而發(fā)生的請求權,不受消滅時效的限制。前句規(guī)定,不適用于對定期給付的延期請求權或損害賠償請求權。(2)因某項權利,對土地登記簿的正確性的異議已被登記的,該項權利視同已登記的權利?!币虼耍谝训怯浀奈餀喽l(fā)生的物權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未登記的不動產(chǎn)物權以及動產(chǎn)物權所產(chǎn)生的物權請求權應當適用30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德國帝國法院與德國聯(lián)邦法院的幾個判決中,法官們也認為,物權為支配權,其權利不因時效而消滅,但對于物權之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時,卻產(chǎn)生一定的請求權,此種請求權以特定人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為內(nèi)容,因此有消滅時效之適用。而對于此種絕對權的每一次侵害都會產(chǎn)生新的請求權,縱然由物權所產(chǎn)生的請求權已因訴訟時效期間的經(jīng)過而消滅,但是物權本身不因此而發(fā)生改變①德國帝國法院判決BGHZ60,235;德國聯(lián)邦法院判決RZG38,299;黃立《民法總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456-457頁。。只要不涉及回溯的履行請求權或者損害賠償請求權(如第989條、第990條),那么不動產(chǎn)不適用時效的規(guī)定。同樣,第898條中列舉的請求權也不適用消滅時效的規(guī)定。而第1004條的請求權(即不作為和排除妨害請求權)則不在上述請求權之列,因為不動產(chǎn)登記中不能反映出其存在和內(nèi)容[4]。依據(jù)德國官方解釋,30年的訴訟時效并不適用于絕對權利的不作為請求權和排除妨害請求權。因為每次出現(xiàn)違法行為都將重新產(chǎn)生該不作為請求權,所以無須規(guī)定較長的訴訟時效期間[5]。同樣,也沒有必要將30年的時效適用于排除妨害請求權,否則將導致此種作為物權請求權的排除妨害請求權與侵權法上排除妨害請求權的區(qū)分困難,而侵權法上的排除妨害請求權的時效期間為3年[6]。所以,不作為請求權與排除妨害請求權都適用《德國民法典》第195條規(guī)定的3年普通時效期間。

      (二)日本民法

      日本民法對于物權請求權是否適用消滅時效沒有明確規(guī)定。在日本學界存在著肯定與否定兩種見解,持肯定觀點的學者認為,物權請求權對特定的妨害人罹于消滅時效②日本學者末川博、星野英一、川島武宜等持此觀點。參見[日]近江幸治《民法講義Ⅱ物權法》,王茵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頁。。持否定觀點的學者則認為,所有權本身是不適用時效的,并且所有權只要以標的物的圓滿支配為內(nèi)容,有著回復這種所有權的圓滿狀態(tài)作用的物上請求權,就解釋為只要所有權存在,作為不斷從那里流出的權利,就不罹于時效[7]。物上請求權是同物權共命運的,只要物權存在它就會不斷發(fā)生。它和通常的債權不一樣,有侵害就會發(fā)生,但也可以持續(xù)地不行使權利。即使把各種物上請求權分開來看也是這樣,受到侵害以后,就會潮水般地涌現(xiàn)出來,不可能出現(xiàn)不行使的狀況。因此,不可能使時效消滅[8]。在實務上,日本大審院判例認為,如果將物權請求權解釋為物權的作用或由物權本身所派生而且與物權共命運的話,這種請求權就不可能與物權分離,單獨因時效而消滅。此亦為現(xiàn)今日本之通說。

      (三)我國臺灣地區(qū)民法

      在我國臺灣地區(qū),物權請求權是否也會因時效而消滅,學說見解頗不一致。主要有肯定與否定兩種觀點。

      1.肯定說。持肯定見解的學者認為,“民法”之規(guī)定請求權因時效而消滅,并無區(qū)別其請求權系因債權而生,抑或因物權而生[9]。物權之請求權并非物權之一部,而系為獨立的,應受一般請求權之適用。就事實而言,物權請求權亦屬財產(chǎn)權之取得所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已形成債之關系,故法律對消滅時效之請求權,不分因債權或因物權所生者。物的請求權雖非純粹的債權,但不失為獨立之請求權,仍為以特定人之給付為標的。所以基本物權雖不因時效而消滅,而因此所流出之物的請求權,則不能不認為得依時效而消滅。

      2.否定說。主張否定見解的學者認為,物權請求權既非純粹之債權,更非獨立之請求權,而為物權權能之一種,既因權利不可侵性而發(fā)生之救濟權之一種,因此具有從屬性,不得脫離基本物權獨因時效而消滅,所以物權請求權應解釋為不罹于消滅時效。有一日之物權,則有一日之物上請求權,否則物權將受人侵奪妨害,無法受到保護,而失去物權之作用。例如甲所有之土地,為乙所侵奪,時已逾十五年,因土地已登記為甲所有,按“民法”第769條、第770條之規(guī)定乙不能對該土地取得時效,此時如果采肯定說,則非但乙不能取得該土地之所有權,甲又因消滅時效不能對乙行使物上請求權,其結果,豈非在自己的土地上,非繼續(xù)承認他人之不法占有不可,誠與法理有違,而且這種空虛物權(非具排他性的支配權),到底有何意義?所以,不論不動產(chǎn)或動產(chǎn),也不論登記與否,其所有權僅適用取得時效之規(guī)定,其物上請求權自不適用消滅時效之規(guī)定。如此既能避免困擾,也能收到不保護權利上睡眠人之效果[10]。

      3.臺灣地區(qū)實務見解。早期“司法院”解釋認為,不動產(chǎn)所有權之回復請求權應適用“民法”第125條關于消滅時效之規(guī)定。“最高法院”之判例也向采肯定說,不區(qū)別其為不動產(chǎn)或動產(chǎn),也不論不動產(chǎn)是否登記,均有其適用③1953年臺上字第786號判例。。后“司法院”大法官會議第107號解釋認為已登記之不動產(chǎn)所有人的回復請求權,無民法第125條消滅時效規(guī)定之適用。第164號解釋也認為,已登記不動產(chǎn)所有人之除去妨害請求權,不在本院第107號解釋范圍之內(nèi),但依其性質(zhì),亦無民法第125條消滅時效規(guī)定之適用。也就是說,除已登記不動產(chǎn)所生之所有物回復請求權與妨害除去請求權,不適用“民法”關于消滅時效之規(guī)定外,其余之物上請求權,尤其未登記不動產(chǎn)所有人之回復請求權,仍為消滅時效之客體。但其所有權并未因此而消滅,如所有人再取得其物之占有時,則無交還原占有人之義務。另外,不動產(chǎn)由原占有人以外之人取得其占有,而非合法之繼承人時,所有人仍得基于所有權,發(fā)生新物權請求權,此請求權之消滅時效,自此第三人之占有人取得占有時開始進行。圖示如下:

      對于物權請求權與取得時效之關系,本權之取得時效不以原所有人之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之消滅時效的完成為要件,取得時效完成時,原所有人即喪失所有權,其物上請求權之返還請求權,當然也隨之消滅,即使消滅時效尚未完成,也不得再請求返還。反之,其取得時效尚未完成,而消滅時效已經(jīng)完成,則占有人得拒絕所有人之返還請求。于此,所有權人雖不能向占有人請求返還,但其所有權并未消滅,如果其物又為第三人侵奪,則所有人仍然可以請求返還。

      (四)我國大陸地區(qū)

      1.否定說。我國有學者認為,物權請求權原則上不適用消滅時效。首先,物權請求權與物權不可分離,它與物權同命運,既然物權不能適用消滅時效,則物權請求權也不能與物權分開而單獨適用消滅時效。如果物權請求權可以適用消滅時效,則物權便可能成為空虛的權利。其次,物權請求權通常適用于各種繼續(xù)性的侵害行為。此類繼續(xù)性的侵害行為通常是持續(xù)不斷地進行,對這些侵害行為很難確定時效的起算點,只要權利人發(fā)現(xiàn)其權利受到了侵害或遭到妨害,就有權利行使物上請求權,而不應適用消滅時效。再者,物權請求權雖不適用消滅時效,但可適用取得時效。由于取得時效與消滅時效都是為了“幫助勤勉人、制裁睡眠人”,推定財產(chǎn)流轉(zhuǎn),并維護社會經(jīng)濟秩序,如果因適用取得時效而使權利人失去權利,也是對其不積極行使權利的一種制裁,在此情況下,無必要再適用消滅時效[11]。

      2.肯定說。有學者認為,物權請求權(即所有物返還請求權、所有物妨害排除請求權及所有物妨害防止請求權)皆適用消滅時效[12]。

      3.區(qū)分說(折中說)。該說認為,物權請求權是否因時效而消滅,不能一概而論,應依具體情況而定。物上請求權中的返還財產(chǎn)請求權(已登記的不動產(chǎn)所有人的返還請求權除外)和恢復原狀請求權應適用訴訟時效,而排除妨害請求權、消除危險請求權和物權確認請求權,依其性質(zhì)應不適用訴訟時效[13]。另有觀點認為,物上請求權應適用消滅時效,但依物權公示公信原則,凡已登記的不動產(chǎn)物權請求權不適用消滅時效[14]。已登記的不動產(chǎn)返還請求權不適用消滅時效,未登記的不動產(chǎn)與動產(chǎn)返還請求權應受訴訟時效的限制,排除妨害請求權與預防妨害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物權請求權為物權外部保護之力,具有維護物權人權利圓滿狀態(tài)的重要功能,而消滅時效的宗旨在于督促權利人積極行使權利,二者能夠較好地結合起來,因此消滅時效原則上得適用于物權請求權。但對于返還請求權與不作為和妨害排除請求權應該加以區(qū)分。物權返還請求權解決權利歸屬,應與取得時效配合使用,以防取得時效尚未完成而消滅時效已過,但權利人不明的情形發(fā)生;同時返還請求權若已經(jīng)登記,應免于適用消滅時效,否則會影響物權公示的效力。對于不作為和妨害排除請求權,則不能因登記而免除一般消滅時效的適用,因為登記并不能反映妨害已經(jīng)發(fā)生或者將要發(fā)生的情形。

      筆者認為,在我國物權法尚未規(guī)定取得時效制度的情形下,如果物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制度,則將出現(xiàn)權利人雖享有物權,但在物權受到侵害時卻因物權請求權訴訟時效期間屆滿,而無法行使物權請求權。侵權人雖占有財產(chǎn),卻不享有物權。即使法律同時規(guī)定取得時效與訴訟時效,由于二者的起算點、期間并不相同,規(guī)定物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仍將出現(xiàn)一段物權人空有物權之名而無物權之實的虛空權利狀態(tài)。首先,對于確認物權請求權而言,它只是當事人就物權的存在或范圍產(chǎn)生爭議的情況下請求國家公權力機關介入并對當事人的權利進行確認,并非權利受到侵害后的救濟手段,也不是要求對方當事人為一定的給付行為。此種請求權并非針對對方當事人而行使,只是該請求權的行使可能涉及對方當事人。其可能有相對人,也可能沒有相對人,例如土地界限長期不明,權利人請求確認土地邊界。其次,對于排除妨害請求權與消除危險請求權而言,由于妨害和危險可能隨時發(fā)生并處于持續(xù)存在的狀態(tài),對沒有發(fā)生或已經(jīng)消除的危險和妨害規(guī)定訴訟時效沒有實際意義,而對于持續(xù)存在的妨害或危險,權利人當然有權隨時請求排除或消除。如果經(jīng)過兩年,妨害行為仍在繼續(xù),妨害結果或危險狀態(tài)仍然存在,但因時效期間已過,權利人因此不能行使排除妨害請求權與消除危險請求權,則無異于使行為人的行為或妨害結果、危險狀態(tài)的存在合法化。因此,排除妨害請求權與消除危險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再次,對于返還請求權而言,有學者認為應當區(qū)別兩種情形。一是,對于基于已登記的物權產(chǎn)生的返還請求權,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登記財產(chǎn)即使長期為他人所占有,但因登記具有公示公信力,不會使他人就該登記財產(chǎn)產(chǎn)生歸占有人所有的信賴,登記權利人可以在任何時候提起返還登記財產(chǎn)的請求,而不受任何時效的限制。二是,對于基于未登記的物權產(chǎn)生的返還請求權,應當承認可以適用訴訟時效。筆者認為,對于返還請求權不應區(qū)分登記與否而適用訴訟時效。對于未經(jīng)登記的物權,返還請求權也同樣關系到權利人的根本利益,由于我國現(xiàn)行法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期間較短,又未規(guī)定取得時效制度,所以如果基于未登記的物權而產(chǎn)生的返還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將造成極大的不公,也同樣會出現(xiàn)空虛物權狀態(tài),甚至鼓勵巧取豪奪等行為的發(fā)生。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法釋[2008]11號)第1條明確地將訴訟時效的客體規(guī)定為債權請求權。

      三、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

      我國《民法通則》第六章關于“侵權民事責任”的規(guī)定采納的是廣義的侵權概念,將各種侵害物權或妨害物權的行為均視為侵權,一律適用侵權請求權,系統(tǒng)的侵權責任救濟模式,由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從而排斥了物權請求權的適用。據(jù)此,許多學者認為,既然在侵權民事責任中已對物權請求權作了規(guī)定,則沒有必要再在物權法中規(guī)定單獨的物權請求權。筆者認為,《民法通則》的統(tǒng)一侵權責任救濟模式違反了民法的體系性,破壞了物權與債權的區(qū)分。依賴絕對權的請求權自身完全能夠救濟絕對權遭受侵害或妨礙,當絕對權人行使其絕對權的請求權后仍然有損害時,通過絕對權請求權和侵權損害賠償?shù)墓餐饔?,會使權利人得到完全的救濟,并且法律體系內(nèi)部契合無間?!段餀喾ā返?8條規(guī)定:“本章規(guī)定的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jù)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適用?!毕挡扇×宋餀嗾埱髾嗯c侵權請求權并列的立法模式。

      物權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雖同為請求權,但兩者存在較大的差異。首先,物權請求權以物權的存在為基礎,其存在的目的在于排除對物權的種種妨害,從而回復物權的圓滿支配狀態(tài),主要是要求行為人為或不為一定的行為,系行為請求權;而侵權請求權主要是給付請求權。其次,“預防性法律保護措施的本質(zhì)在于它不以加害行為已經(jīng)發(fā)生為前提……預防性法律保護措施原則上不以被告方的過錯為前提。因為在民法規(guī)定中只有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損害給予賠償時才考察加害人有無過錯的問題。不以過錯為前提并不排除我們在被訴行為是蓄意的或只是疏忽的之間作區(qū)分。停止侵害行為請求權須借助于法院的介入才能實現(xiàn)同樣是這一請求權的本質(zhì)內(nèi)容”[15]。此種預防性請求權實際上主要是物權請求權。物權請求權無須證明相對人有過錯且行使物權請求權也不需要證明權利人存在實際損害;而在侵權請求權,受害人主張權利,一般要舉證證明加害人具有過錯且受害人必須遭受了實際損害。所以,如果以侵權請求權替代物權請求權,實際上加重了物權人的舉證負擔。再次,從是否適用訴訟時效來看,毫無疑問,侵權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而物權請求權原則上不適用訴訟時效。所以,物權請求權更有利于強化權利人物權的保護。

      [1]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38.

      [2]黃宗樂.物權的請求權[J].臺大法學論叢,1982,(11),(2).

      [3]湯勇.物權請求權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9:77.

      [4][德]M·沃爾夫.物權法[M].吳越,李大雪,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29.

      [5]杜景林,盧諶.德國債法改革——《德國民法典》最新進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47.

      [6]朱巖.德國新債法條文及官方解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2.

      [7][日]我妻榮.我妻榮民法講義Ⅰ民法總則[M].于敏,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459.

      [8][日]田山輝明.物權法[M].陸慶勝,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9.

      [9]胡長清.中國民法總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356.

      [10]鄭玉波.民法物權論文選輯(上)[C].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4:163-168.

      [11]王利明.物權法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154-155.

      [12]董學立.物權法研究——以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視角[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10-112.

      [13]梁慧星.民法總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72-273.

      [14]劉凱湘.物權請求權研究[D].北京大學,2001:63-67.

      [15][德]克雷斯蒂安·馮·巴爾.歐洲比較侵權行為法(下)[M].焦美華,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60.

      Research on Claim of Right in Rem

      GUO Jian1,LIU Yao-dong2

      The claim of right in rem is the right to independent claims based on the right in rem.Under the circumstance that property law hasn't regulated the system of acquisitive prescription,claim of the right in rem doesn’t apply to Litigation Prescription System,otherwise holder of the right in rem doesn't have the right in real.The protection of right in rem in the civil war shall adopt the legislative model of juxtaposing claim of right in rem and claim of tort.

      claim of right in rem;claim of tort;action limitation

      DF5211

      A

      1008-7966(2011)04-0060-04

      2011-03-06

      郭建(1981-),男,河北昌黎人,講師;劉耀東(1981-),男,山東棲霞人,講師,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物權法、繼承法研究。

      [責任編輯:劉 慶]

      猜你喜歡
      訴訟時效請求權物權
      法條邏輯下事實物權的重述
      科學導報(2024年32期)2024-06-03 11:53:13
      民法典中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分割請求權研究
      帶您了解虛假陳述新司法解釋訴訟時效
      物權的設立與變更
      公民與法治(2022年6期)2022-07-26 06:16:28
      民法典訴訟時效制度新變化
      關于知識產(chǎn)權請求權內(nèi)容構建的思考
      人大建設(2018年11期)2019-01-31 02:41:04
      論人格權請求權在民法典中的定位
      法大研究生(2017年2期)2017-04-18 09:06:38
      破產(chǎn)程序與訴訟時效問題研究
      政治與法律(2015年2期)2015-03-01 02:20:41
      請求權競合問題研究
      法制博覽(2015年14期)2015-02-07 05:57:14
      事實物權:理論困境與出路
      東方法學(2014年4期)2014-09-21 07:41:07
      通榆县| 景德镇市| 岳西县| 碌曲县| 临清市| 洛浦县| 农安县| 平潭县| 新蔡县| 日土县| 宿州市| 新沂市| 柞水县| 永顺县| 焦作市| 伊吾县| 泾川县| 绥宁县| 墨竹工卡县| 加查县| 涞水县| 七台河市| 黄龙县| 阿鲁科尔沁旗| 青岛市| 沾益县| 哈巴河县| 宜丰县| 夹江县| 兴国县| 绥中县| 台湾省| 麟游县| 买车| 乌拉特中旗| 凤翔县| 汽车| 曲沃县| 石阡县| 河南省|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