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慧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在京舉行
今年元月5日是荀慧生先生110周年誕辰。來自全國各地的荀門弟子和理論家聯(lián)袂挖掘整理,重新排演了六出荀派劇目。并提出建構“荀學”的理念。
在戲曲的發(fā)展史上,藝術前輩梅巧齡、余紫云、田桂鳳、侯俊山等開創(chuàng)了精湛的花旦表演藝術,荀慧生大師在學習諸多前輩的基礎上,大膽融入青衣的唱腔,武旦、刀馬旦的技巧,潑辣旦的表演等等,開創(chuàng)了“花旦表演青衣唱,文武兼?zhèn)洹⑷姘l(fā)展的新行當”,特別是大幅度地加強了花旦音樂藝術形象,把花旦藝術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高度。為了開拓花旦表演的新領域,他編演了大量的新劇目,如六大喜劇,如《紅娘》;六大悲劇,如《紅樓二尤》;六大武劇,如《棋盤山》;六大傳統(tǒng)戲,如《玉堂春》;六大移植劇,如《香羅帶》;六大撲跌劇,如《蝴蝶夢》;六大詩劇,如《還珠吟》、《釵頭鳳》等等,使花旦這一行當成為與青衣、花生并駕齊驅的主要行當?;ǖ┭輪T挑班的劇團遍及全國,特別是荀派藝術傳人如趙燕俠、童芷苓、李玉茹、吳素秋、毛世來、許翰英、宋德珠、李薇華、畢谷云、黃少華、孫毓敏、劉長瑜、宋長榮等從20世紀30年代末一直活躍至今。荀慧生由于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這一行當?shù)乃囆g,為京劇的繁榮昌盛做出了突出貢獻。
北京地區(qū)的荀派劇目挖掘、整理、演出于元月初在梅蘭芳大劇院舉辦。“荀學建構研討會”于4日在北京文聯(lián)舉行,由荀門弟子孫毓敏主持,出席研討會并發(fā)表論文的不僅有見解獨到的理論家,還有荀派的表演藝術家和傳人,劉長瑜、宋長榮和荀慧生先生的琴師金玉書,曾為荀先生配演的老生演員朱錦華和荀派再傳弟子代表唐禾香、李艷艷以及荀家后人荀皓、荀迎等都作了發(fā)言。
據悉,荀派六出瀕臨失傳劇目展演和荀學建構研討會將繼續(xù)在天津和上海舉行。
(和寶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