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萍
(上海體育學院 外語系,上海 200438)
體育專業(yè)研究生英語教學目標的重新思考
朱麗萍
(上海體育學院 外語系,上海 200438)
從國家對人才的需求考慮,研究生的英語教學目標和課程設置應適時調整。在基本解決聽說的基礎上,研究生英語教學應該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尤其是原文專業(yè)文獻的閱讀能力和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以英語為工具,吸收國外先進的科學文化,在學科和專業(yè)領域內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適時調整研究生英語教學目標出現(xiàn)的偏差,設計出有效實現(xiàn)新的教學目標的課程是提高學生專業(yè)文獻閱讀能力和科技論文寫作能力的關鍵。
研究生英語;教學目標;課程設置;讀寫能力
2004年國家教委頒發(fā)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要求規(guī)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流”。隨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在全國高校全面鋪開。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就是把原教學大綱中的以讀寫為主改為以聽說為主,以此帶動其它能力的提高。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指導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在各高校轟轟烈烈地進行。在這樣一個大背景的影響和推動下,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也開始了。
當時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的主要依據(jù):1)1992年國家教委頒發(fā)的《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確定碩士研究生英語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為“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熟練的閱讀能力,一定的寫、譯能力和基本的聽說能力,能夠以英語為工具進行本專業(yè)的學習和研究”,已不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啊督虒W大綱》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實際需求,英語教學必須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遵守學以致用的原則,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既口頭交流和書面表達能力”(張波,2006)。 2)研究生對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呼聲很高。問卷(2005)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研究生認為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很差;很多學生認為研究生階段的英語學習對實際工作最需要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不大。他們渴望加強聽說訓練,改變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3)研究生英語教學要與大學英語以聽說為主的教學改革接軌。
因此,上海體育學院于2005年秋開始了以修訂教學大綱為首要內容的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根據(jù)《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教學目標為主要參照物,把碩士研究生的英語教學目標確定為:“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英語綜合能力,特別是口頭交際能力”。新的教學目標把培養(yǎng)研究生的口頭能力放到了首要位置。根據(jù)新的教學目標,開始了以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改革。
在教育部“將原來以閱讀理解為主”和“目前英語讀寫譯的課時太多,我們要壓縮一部分讀寫譯的課時給聽說”(張堯學,2004)的精神指導下,把綜合英語閱讀課壓縮到最低,即把總學時的三分之二用于學生口頭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教學時數(shù)有限,口語課內容主要包括一般日常生活對話,一般性主題的討論,一般性主題的演講和一般性主題的辯論。
六年過去了,大多數(shù)研究生的聽說能力確實有所改觀。他們不再為見到外國人不會打招呼而羞澀;在一般的交際場合能進行一般性的交流;能就一般性主體進行演講;也能就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一般性辯論。但多數(shù)學生反映:由于缺少體育英語專業(yè)詞匯和專業(yè)知識,他們基本聽不懂國際體育大會上的英語發(fā)言;幾乎不能用英語回答演講者提出的問題;也很難用英語提出問題和準確流暢地表達思想;在國際賽事中想與國外同行進行有效交流,但感覺力不從心;看專業(yè)文獻時步步維艱,不是語法搞不懂,就是因句子太長看不懂結構,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表達什么意思。經常是費時很多,還是云里霧里。讓他們頭疼的不是夜以繼日的做實驗,而是做課題前要閱讀的大量外文資料。除此之外,他們不會把母語論文摘要轉換成英語論文摘要。硬著頭皮一定要翻譯時,只能是錯誤百出,文不達意,甚至有的學生求助于電腦翻譯,因此鬧出一些笑話。許多研究生導師也抱怨“我的研究生英語是怎么學的?英語專業(yè)文獻讀不了,英語論文寫得一塌糊涂!寫的論文摘要,外國人看不懂”。面對這樣的結果,我們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國研究生英語的教學目標究竟是什么?什么樣的課程設置能有效幫助學生達到教學目標?以一般性聽說訓練為主要內容的研究生英語教學改革符合研究生英語的教學目標嗎?
“任何一門課程的設計,從微觀來說有其內在的教學目標,從宏觀來說要緊密結合國家的需求”(蔡基剛,2011)。那么,國家所需要的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英語能力呢?“由于教學法不夠得法,我國知識分子的總體外語水平(主要是英語)不但不如發(fā)達國家,如德國,也不如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印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等,這不但成為我們吸收別國先進科技文明成果,對外開放和交流合作的一大障礙和弱點,也是我們吃虧之處”(李嵐清,1997)?!皣H上85%以上的學術論文是用英語發(fā)表或宣讀的,各學科的主要學術期刊也以英語為主。掌握了英語這一‘武器’,能使我們更加有效地參與國際競爭”(吳啟迪,2004)?!斑M入21世紀,我國的研究生教育有了蓬勃的發(fā)展。懂專業(yè)、會外語的高層次人才是我國未來社會經濟發(fā)展和國家創(chuàng)新體制的核心力量。研究生學習英語主要是考慮以后的學術研究和社會工作的需要。教學內容應將學術英語(閱讀)和交際性相結合,正確處理。讀寫與聽說并重,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研究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杜瑞清等,2005)。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國家在新世紀對大學生,尤其是研究生的英語要求是能夠用英語在學科和專業(yè)領域內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皯约寄苄詫W習方式為重點,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即提高學生用英語在本專業(yè)領域的口語和文字交流能力。要將英語教學與專業(yè)課教學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英語應用能力”(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基本思路,2002)?!坝⒄Z教學改革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教育部高教司,2007)。
誠然,很多學生有迅速提高一般性口語交際能力的渴望。但我們有責任要讓學生懂得,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只是說一口漂亮的普通英語,而是要用英語來提高自己的專業(yè)國際競爭力?!耙炊牡膶I(yè)文獻,吃透原文的專業(yè)教材,光靠那點普通英語是遠遠不夠的”(章振邦,2003)。要想讀懂原文的專業(yè)文獻,必須積累足夠的專業(yè)詞匯,熟悉科技英語的結構,要有很強的讀寫能力才行?!昂茈y想象只有一般聽說能力的學生就能順利參加國際商務和技術談判,聽懂英語學術講座,能夠讀懂專業(yè)英語文獻,能用英語寫各種商務信函,學術論文和技術報告”(蔡基剛,2011)。而這些能力正是我們的研究生所應該具備的國際競爭力,而具備這樣競爭力的人才能真正擔負起推動本學科走向世界的重任。除此之外,許多留學生的國外學習經驗也告訴我們,較強的專業(yè)讀寫能力會在真實語境條件下,經過較短時間的反復強化,轉換成聽說能力。反之,如果只會講一口流利的日常生活對話,缺乏專業(yè)英語文獻閱讀能力,要想完成大量的讀寫任務幾乎沒有可能。
因此,從國家對人才的需求考慮,研究生英語的教學目標應確定為:在基本解決聽說的基礎上,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尤其是原文專業(yè)文獻的閱讀能力和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以英語為工具進行本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吸收國外先進的科學文化,在學科和專業(yè)領域內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課程設置應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為目的。為了達到新的教學目標,作者建議設置以下課程。必修課:(體育)專業(yè)文獻閱讀課;學術英語寫作課。選修課:視聽說課,中級口譯課,商務英語,基礎英語課,體育英語閱讀。
3.1體育專業(yè)文獻閱讀課教材的選擇
鑒于目前還沒有正式出版的研究生體育專業(yè)文獻閱讀教材,需要各學校根據(jù)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自選自編。選擇教材時要注重以下幾點:
3.1.1注重時代感
最好選擇近三年國外(以英美為主)體育科學雜志刊登的文章。要注重語言材料的通用性和實用性。材料不宜專業(yè)性太強,盡量為不同專業(yè)的研究生所接受和理解。
3.1.2注重“原汁原味”
盡量不要對原文進行刪減或改寫。如生詞偏多可能影響閱讀質量時,可列出生詞表,但要適量。培養(yǎng)學生通過上下文猜出詞義的能力。
3.1.3注重難易適度
閱讀材料過難或過易,都會影響閱讀質量。同時要有語言材料先易后難的“坡面效應”。
3.2體育專業(yè)文獻閱讀課的教學方法
改教師“一言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以師生互動為主的授課形式。專業(yè)閱讀不同于一般閱讀,積累足夠的專業(yè)詞匯,熟悉科技英語的結構和語言特點是讀懂專業(yè)文獻的前提條件。這一部分可以以老師講授為主。對于文獻中的其它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法”層層遞進,從問題開始,然后對學生答案進行總結和引領,再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深層思考進而提出新的問題。要提醒的是,教師要提出能引起學生進行積極思維活動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已知的知識和信息,通過理性的分析與判斷,推斷出合乎邏輯的未知答案的能力。通過教師“合理的提問方式”來教會學生應該提問什么和如何提問。讀完一篇文獻后,可就文章中的主要觀點進行專題討論。要求學生要把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并要有對相左的觀點進行有力反駁的能力。閱讀專業(yè)文獻的過程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使用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3學術英語寫作課教材的選擇
目前英語寫作教材有一定的選擇余地。根據(jù)各校的教學內容可選編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材。筆者建議寫作內容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3.1注重母語負遷移對寫作的影響
母語負遷移是學生在英語寫作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我們的學生往往是在母語思維慣性中進行英語寫作。因此,在教師的引領下,可以通過對兩種典型范文的分析,概括總結出兩種不同語言和不同思維習慣在語法,句子結構及語篇等方面表現(xiàn)出的不同。通過閱讀數(shù)篇充滿母語負遷移的作文,找出由母語負遷移而導致的語法,結構和語篇錯誤,并按英語的思維習慣改寫。
3.3.2實用英語寫作
培養(yǎng)學生掌握各種英語商務信函的撰寫能力,包括英語邀請函、假條、通知、郵件、傳真等的規(guī)范寫法,提高學生的書面實用能力。
3.3.3科技論文寫作
提高學生撰寫英語學術論文、英語摘要、漢語論文摘要英譯的能力。在對學生掌握如何進行描述、下定義、舉例說明、分類、比較、因果、概括、數(shù)字釋義、議論和下結論等的分類指導后,轉向英語學術論文、英語摘要、漢語論文摘要英譯的能力的培養(yǎng)。關于學術論文寫作,精心選擇論文題目,收集大量相關材料,并對其進行認真閱讀;完成編制提綱、討論、撰寫、修改、規(guī)范格式等全過程,教師要進行嚴格的指導。論文寫作是一個費時費力的艱苦過程,建議一個學期完成一篇高質量的論文即可。摘要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和學生撰寫的論文摘要有效結合。在教師的引領下,通過發(fā)現(xiàn)摘要中常犯的語法、語言錯誤,改寫出符合科技論文語言特點和結構的摘要,培養(yǎng)學生的論文摘要寫作能力。
3.4學術英語寫作課的教學方法
學術論文寫作一定體現(xiàn)“精講多練”的原則,理論講解要重點突出,幫助學生掌握最重要的語言特點,理解、掌握和解決學生寫作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切忌面面俱到。用“任務教學法”指導教學實踐。從母語負遷移開始,到商務信函的撰寫;從諸如描述等分類寫作能力的訓練,到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形成一個有機的鏈條。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有明確的要求。學生達到要求后,才可以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專業(yè)文獻閱讀課和學術英語寫作課各有側重,又相輔相成,互相滲透,互相促進。都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基本解決聽說的基礎上,能夠聽懂英語學術講座,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尤其是原文專業(yè)文獻的閱讀和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通過將專題討論有效融入專業(yè)文獻閱讀課,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使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5任意選修課
建議開設視聽說課、中級口譯課、商務英語、基礎英語課和體育英語閱讀課等作為任意選修課,以滿足不同學生側重提高不同能力的需求。
體育院校的研究生與其它高校的研究生不同,英語水平相差懸殊。有的已經通過了專業(yè)英語八級;有的曾在雅思、托福和GRE等考試中取得高分,而部分運動訓練專業(yè)的研究生還在為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而“苦苦追求”。鑒于這種實際情況,可以開設上述選修課,以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英語水平高的學生可以選擇中級口譯或商務英語,全方位提高學術水平,進而提高自己在本學科的國際競爭力。英語基礎差的學生可以選擇基礎英語,以便為后續(xù)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研究生英語以提高聽說能力為主的教學改革雖取得一定成績,但忽視學生閱讀能力,尤其是專業(yè)文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和課程設置帶來了嚴重后果。體育英語專業(yè)詞匯、體育英語專業(yè)知識的欠缺和體育專業(yè)文獻閱讀能力的薄弱給他們在獲取國外體育先進科學技術和體育國際交流等方面帶來困難。筆者認為調整教學目標出現(xiàn)的偏差,設計出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課程是解決這種狀況的關鍵。在國家對新世紀研究生的英語要求“能夠用英語在學科和專業(yè)領域內與國外對手展開競爭”的原則指導下,在基本解決聽說的基礎上,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尤其是原文專業(yè)文獻的讀寫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以英語為工具進行本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吸收國外先進的科學文化,在學科和專業(yè)領域內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所有從事研究生英語教學的同仁應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而共同努力。
[1] 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編寫組.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英語(第一外語)英語教學大綱(試行稿)[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2] 張波.從灌輸語言知識向培養(yǎng)語言應用能力轉換[J].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6(11):132-136.
[3] 張堯學.加大力度推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04(3).
[4] 蔡基剛.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設定研究[J].外語界,2011(1):21-29.
[5] 李嵐清.關于外語教學的談話[J].國家教委簡報,1997(1):1-2.
[6] 杜瑞清.對21世紀研究生英語教材編寫的認識與實踐[J].外語教學,2005(1):41-43.
[7] 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R].2007.
[8] 章振幫.也談我國外語教改問題[J].外國語,2003(4):1-6.
TheRethinkoftheObjectiveofPostgraduateEnglishTeachingofP.E.Major
Zhu Lipi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China)
As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mproves,the objective of postgraduate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be shifted to the emphasis on the training of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especially of the abilities of original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reading and academic writing.These abilities will enable them to use English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ir own discipline.
postgrduate English the objective of teaching;course design;abiliti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2011-06-11;
2011-07-30
朱麗萍(1956-),女,遼寧鐵嶺人,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翻譯學。
G807.4
A
1672-1365(2011)05-00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