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芝瑞 河南省鞏義市人民醫(yī)院 451200
糖尿病會出現許多危險的并發(fā)癥,而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出現,老年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癥多發(fā)且癥狀不典型甚至無癥狀,因為老年人肝、腎功能減退,體內藥物代謝慢,降糖藥在體內蓄積,造成嚴重低血糖反應,病情重,個體差異大,易造成誤診。筆者收集我院3年來應用降糖藥引起低血糖反應的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現分析如下,為臨床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46例低血糖癥為2009年6月-2011年6月來我院急診科就診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齡61~89歲,平均年齡72.6歲。原發(fā)病: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28例,高血壓病合并2型糖尿病16例,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2例。其中服雙胍類降糖藥引起低血糖10例(21.7%),服磺脲類引起低血糖16例(34.8%),皮下注射胰島素20例(43.5%)。
1.2 診斷標準 低血糖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多種病因引起的血糖濃度過低綜合征。中國2型糖尿病指南指出,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低于3.9mmol/L就已經屬于低血糖的范疇。當血糖低于2.8mmol/L時,需要急診處理。
1.3 臨床表現 除具有原發(fā)病的表現外,主要表現為心悸、頭暈、視力模糊、饑餓、出汗、無力、面色蒼白、肢體發(fā)抖32例(69.6%),偏癱、失語、嗜睡、行為異常、昏迷、抽搐 14例(30.4%)。
1.4 實驗室檢查 患者來診時急查血糖0.25~2.79mmol/L,平均 1.25mmol/L。出院前復查血糖波動在3.9~7.2mmol/L,平均 5.5mmol/L。
1.5 治療及療效 只要確診為低血糖癥,立即停用降糖藥、靜脈注射50%葡萄糖40~80m l,癥狀立即緩解,繼續(xù)輸10%葡萄糖250~500ml維持,檢測血糖變化,全部恢復正常。
據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應警惕低血糖風險,盡量避免低血糖的發(fā)生。糖尿病患者不要在應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作用最強時進行運動,應盡可能在飯后0.5~1h左右運動,這時候血糖較高,不容易發(fā)生低血糖;此外,不要空腹鍛煉,更不要運動完之后洗熱水澡,或者泡桑拿。運動本來就使血糖下降很快,如果再洗熱水澡或泡桑拿,血液循環(huán)加快,血糖更會降低。葡萄糖是大腦的主要能量來源,而其自身的儲備有限,需依賴血糖的不斷供應。腦組織缺糖的早期可出現充血、多發(fā)性血性淤斑,而后則出現腦水腫和腦組織點狀壞死。其損害與腦部缺血性損害相似。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誘因,多由于口服降糖藥或應用胰島素過量;進食量減少或不按時進餐;體力活動過大;肝、腎功能不全致降糖藥排泄減少而形成體內滯留或在服用磺脲類降糖藥的同時,服用使其藥效協同的其他藥物(如磺胺藥)所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對低血糖的耐受性差,對低血糖的反應不如其他年齡患者敏感,易發(fā)生不自覺低血糖現象,而且一旦發(fā)生,一時難以糾正。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易發(fā)生低血糖癥,應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