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琴 李文勝 黃海銘
(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理學系,湖北十堰 442002)
地方工科院校學生大學物理學習情況調查研究
張 琴 李文勝 黃海銘
(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理學系,湖北十堰 442002)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從4個方面分析了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2009級工科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的情況,為地方工科院校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提供了部分依據.
地方工科院校;大學物理;學習情況
在人的學習活動中,學習興趣是關鍵,它是一個人學習和求知的最大動力.大學物理是高校理工科非物理專業(yè)學生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筆者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部分學生對該課程有畏難、厭學情緒,從而導致其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基于此,為究其原因,特對我院2009級工科專業(yè)大學物理5個教學班級以問卷形式開展了題為“學生大學物理學習情況調查問卷”的調查.
本次調查于2010年12月13日進行,該問卷對象為即將學完一個學年“大學物理”的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2009級工科各專業(yè)學生,問卷共設13個問題,調查內容涉及4個方面:(1)學生對待大學物理課程的態(tài)度;(2)學生對大學物理課程教學的期望;(3)大學物理開展研究性教學是否可行;(4)學生對大學物理課程教學的意見與建議.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719份,實際回收問卷708份,問卷回收率為98.5%,其中有效問卷691份,問卷有效率為97.6%,調查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該部分調查內容包括學生對該課程的認識、學習現狀與學習目標,主要體現在問卷表中第1~4題.
根據調查可知,對大學物理課程的認識,有67.6%的學生認為物理學是一切科學研究的基礎,對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有幫助,覺得物理學有趣,可擴大知識面,而且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幫助;但是有21.3%學生認為該課程與自己所學專業(yè)聯系不多,開不開無所謂.當談及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學生們普遍反映數學知識運用到物理上感到困難,并且一次課教學內容太多,跟不上教師講課節(jié)奏,雖然課聽得懂,但作業(yè)難做,只有3.5%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任何困難.第3題考察了學生對該課程的主要學習方式,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學生對該課程的主要學習方式
對于該課程的目標而言,有近一半的學生希望能夠真正學到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并且能夠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培養(yǎng)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余學生則希望不要花太多力氣,考試分數過得去,及格即可.
這個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在對待大學物理課程的態(tài)度方面是積極的,但是部分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容易退縮,主要原因在于其并未真正認識到該課程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學習就是為了考試,這顯然已經偏離了大學物理教學的意義.
此部分內容調查了學生對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互動以及教學評價4個方面的期望.
調查結果顯示,61.4%的學生更傾向于教師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方法,認為這樣能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其余38.6%的學生則對教學方法無特殊要求,但是希望教師能夠給出重點,甚至多講與考試相關的內容.第6題考察了學生對該課程教學內容的期望,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學生對該課程教學內容的期望
在教學互動方面,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有35.7%學生更渴望與教師面對面交流,但是由于學生課業(yè)繁重及教師學生課余時間不統一,有40.5%的學生普遍認為利用網絡如網絡課堂、QQ或E-mail與教師交流更方便可行.對于教學評價,59.5%的學生認為采取傳統的“平時成績+期末考核”教學評價方式比較客觀合理,有32%的學生希望能夠根據完成的作業(yè)質量及平時表現決定課程成績,取消考試,其余8.5%的學生則選擇了寫一篇課程論文了事,哪怕不能學到什么東西.
該部分內容調查結果表明,新時期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那就是從重理想轉向重現實.反映在學習中就是認為所學的東西一定要有實用價值,否則沒有學習動力,更別提學習興趣.
該方面調查內容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考查學生對進行大學物理研究性教學的響應程度,主要體現在問卷中第9~12題.
調查結果顯示,在談及采取何種學習方式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大學物理知識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時,84.4%的學生更傾向于自主獨立學習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認為這樣可以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而只有15.6%的學生選擇了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法.第10、11題以給學生一項教學任務及讓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為由,考察其對研究性學習的態(tài)度,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態(tài)度
問卷第12題給出了多種考核加分政策,如編寫一段程序再現物理過程、動手設計實驗或改進實驗儀器、改進日常生活物品缺陷、提出若干合理問題問倒教師……同學們的響應非常積極,只有3.9%的學生表示對此不感興趣.
這個調查結果反映出盡管學生們認為大學物理難學,但是如果教師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與方法,讓學生親自體驗、感悟物理過程,可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因為他們渴望與人交流合作、渴望得到他人認可、更渴望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以此來表明已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因此,筆者認為在大學物理教學中開展研究性教學是可行的.
該部分內容設在問卷表中最后一題,以開放式問題的形式提出.對于這次調查問卷,很多學生對此表示出支持的態(tài)度,并且也提出了許多大學物理課程教學的意見與建議,發(fā)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有幾種觀點摘錄如下:
(1)課時太少,內容太多,節(jié)奏太快,學習緊張;
(2)聯系實際,講應用;
(3)介紹前沿技術,拓寬學生知識面;
(4)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動手能力;
(5)不同專業(yè)應有不同的教學要求,建議分級分層教學;
(6)改進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加強師生互動;
(7)建議課外舉辦一些物理講座;
(8)開展課題討論,鼓勵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
這個調查結果反映出要提高大學物理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首先應更新教學理念,然后從改進教學方法入手,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與學生共同學習,才能改變大學物理教學現狀.
從整個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學習大學物理有畏難情緒,且?guī)в袧庵氐膶嵱弥髁x色彩,對此我們沒有必要過分擔心,因為每個時代大學生的思想都會有時代的特征,我們要正視這些變化,想出對策幫助學生重拾學習興趣.因此,筆者下一步的工作將結合學校辦學特色與人才培養(yǎng)目標,圍繞如何進行大學物理研究性教學展開,使得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既滿足學生要求又具特色,希望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1] 盧德馨.研究型教學20年:理念、實踐、物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8
附注
本文受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2010年度立項課題資助.課題名稱:地方工科院校大學物理研究性教學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編號:2010B024.
2011-01-13)
張琴 (1982年出生)女,湖北荊州人,講師,主要從事大學物理教學與研究